APP下载

黑油山醒了

2011-11-10■文/杨

中国石油石化 2011年18期
关键词:探井试油钻井队

■文/杨 既

黑油山醒了

■文/杨 既

◎1955年6月,由8个民族职工组成的1219钻井队,钻凿克拉玛依第一口井——克1井。

克1井出油的消息震惊了华夏大地。从此,毛泽东的书柜里多了一块来自克拉玛依的岩心石。一座崭新的石油城诞生了。

在克拉玛依市区东北2公里处的山丘上有多处油泉,常年外溢,人称:黑油山。《魏书·西域传》对此有“流地数十里”的记载。

揭开神秘面纱

1954年,由队长、苏联专家H·H·乌瓦洛夫,中国地质师张凯等10人组成的地质调查队在克拉玛依—乌尔禾地区完成1:10万地质普查。乌瓦洛夫等人认为该地区含油远景很好,建议进行地球物理详查和深井钻探。根据其建议编制了钻探总体设计和在黑油山部署1号探井。

1955年1月,燃料部石油总局局长康世恩在全国勘探会上果断决策,把新疆作为重点勘探的突破口,尽快在黑油山地区找到大油田。

6月15日,新疆石油公司八个民族36人组成的第一支1219青年钻井队,开赴准噶尔盆地黑油山。风狂石头沙漫天,“没有草,没有水,连鸟儿也不飞”的地方,钻井队员们安营扎寨,立下军令状:“安下心,扎下根,不出油,不死心。”

7月6日,1219队承担了黑油山南侧1号探井钻井任务。钻进到300多米提钻时,突然发生井喷。井喷意味着地下有气层和水层,就可能存在油层。 10月29日,1号探井开始试油,即有油随泥浆和水溢出,井场顿时沸腾了。

这如同喷薄日出的曙光。11月26日,新华社报道了这一消息,引起全国人民极大关注。12月,石油部部长李聚奎亲临黑油山现场考查,决定:加快黑油山地区的钻井和试油工作,争取在1956年上半年查明黑油山构造的工业价值。

1956年2月,张恺等人编制完成克拉玛依油田总体勘探设计方案,获得全国石油勘探会议批准。当年克拉玛依完钻28口探井,控制了55平方公里的含油面积。

杯海之争搁浅

1号探井出油了,但克拉玛依能不能找到大油田,各种意见纷至沓来。中国地质师杜博明、吕在艺、张恺、范成龙等人认为,克拉玛依具备形成大油田的条件。他们建议:把勘探重点放在盆地南缘的天山山前凹陷构造带。

1956年,张恺编制克—乌大断裂区域勘探设计方案时,在黑油山构造圈闭之外布了4号和3号两口探井,这两口探井如果出油,就能证实黑油山有不受背斜控制的油藏。

4月19日,石油部部长助理康世恩与驻石油部苏联专家代表安德列柯率工作组赴克拉玛依调查。23日,黑油山4号探井完钻试油,康世恩一行来到现场。在试油过程中,本来已有油气显示的4号探井却喷出了水。这让陪同康世恩的张文彬和杜博明等新疆石油公司领导和地质专家们感到了一种巨大压力。

然而仅仅几小时之隔,4号探井的性质发生了戏剧性变化。当天下午15时,正在出水的4号探井突然奇迹般地由水变油,黑色的原油带着浓烈的油香如泉水一般涌出。黑油山钻探副总指挥马骥祥兴奋地取了两瓶油样,跳上嘎斯69直奔独山子,去向康世恩报喜。

撒大网捞大鱼

黑油山地区到底是一个“油杯”,还是一个“油海”?到底哪里是重点勘探区?就在这时,马骥祥把油样带到了独山子的会议室。无可辩驳,黑油山地区确有油藏存在。

安德列柯提出,克拉玛依应该是一个地层超覆型大油田,支持中方人员的剖面勘探部署意见。听取了中苏专家的辩论和讨论后,康世恩果断拍板:把新疆石油勘探的重点由准噶尔盆地南缘转向西北缘,开展区域综合勘探,作出了《克拉玛依—乌尔禾钻探工作的决定》。

康世恩把这一部署形象地称为“撒大网、捞大鱼”。这一勘探方针的实施,彻底结束了新疆石油公司地质专家们多年来关于黑油山和天山山前凹陷的“油海”、“油杯”的争论,从此,克拉玛依油田的勘探速度越来越快。

产能跃上百万

克拉玛依油田进入了勘探和开发并举阶段。1957年,新疆石油管理局的75个钻井队平均年进尺只有2193米。提高钻井速度迫在眉睫。

“这样的钻井速度怎么能跟得上油田勘探开发飞跃发展的速度?”1958年年初安排钻井计划时,局长张文彬发火了。

“听说玉门王进喜1205钻井队提出月钻进上千米,他王进喜能上1000米,我们就不能上吗?”

骁勇善战的1202标杆钻井队队长张云清向张文彬请战。两个月后,1202钻井队实现了进尺“月上千”的目标。

这年,克拉玛依有72个钻井队241次实现了钻井“月上千米”,有19个钻井队实现了“年上万米”,成为全国石油钻井的主战场。 到1960年,克拉玛依具备了百万吨油田的生产规模,成为新中国新发现的第一个百万吨大油田。

本文图片均由霄汉提供

点 评

锐意进取 励精图治

上世纪50年代,一大批刚从战场上下来的军人和内地有志青年,来到茫茫的戈壁滩上,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中,以他们的豪情和坚韧意志开发建设克拉玛依油田,把青春和热血献给了这片沃土,在茫茫戈壁上建设了新中国的第一个大油田。

最荒凉的地方,却有最大能量;最深的地层,喷涌最宝贵的溶液;最沉默的战士,有最坚强的心;克拉玛依,是沙漠的美人。

第一代石油人在艰难困苦中没有抱怨和退缩,胸中始终燃烧着坚定的信念,矢志不移为祖国的石油事业无私奉献,铸就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也为石油工业的发展注入了永不衰竭的动力。

猜你喜欢

探井试油钻井队
试油工艺技术分析研究
井下作业试油工艺技术探讨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深水探井井筒完整性失效风险评估
归侨钻井队一箭三雕
基于RTree与矩形碰撞检测的探井文字标注避让
如何加强试油监督管理
葡萄花油田水平井试油仪器及工艺优化研究
我国首口超深水探井测试成功
每期一照
基于安全风险评价的深探井井身结构设计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