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参有效成分提取的研究

2011-11-07李向军范文成李奉勤韩月芝叶晓红

中国现代中药 2011年5期
关键词:转移率丹参酮酚酸

李向军,范文成,李奉勤,韩月芝,叶晓红

(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庄 050035)

工艺

丹参有效成分提取的研究

李向军,范文成*,李奉勤,韩月芝,叶晓红

(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庄 050035)

目的:确定丹参药材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转移率为综合考察指标,用正交设计试验对丹参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选。结果:丹参中脂溶性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将丹参饮片用10倍量95%乙醇提取2 h,提取液在40℃浓缩至规定量;丹参中水溶性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用8倍量50%乙醇提取3次,第1次2 h,其余2次各1 h,将3次提取液在40℃浓缩至规定量;对两种工艺进行优化,结合实际生产得出最佳提取工艺为先用95%乙醇8倍量提取2 h,残渣加8倍量50%乙醇提取2次,第1次2 h,第2次1 h,提取液分别在40℃浓缩至规定密度。结论:此工艺不仅能够充分提取丹参中的有效成分,减少在提取过程中有效成分的破坏,而且可以更好地发挥药物疗效,保证质量。

丹参;提取工艺;正交设计;丹参酮ⅡA;丹酚酸B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Bge.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的功能。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癥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1]。丹参的化学成分主要含水溶性的酚酸类成分丹酚酸A、B、C、D、E,丹参素,原儿茶醛等,以及脂溶性的菲醌类成分丹参酮ⅡA、丹参酮B、丹参酮、隐丹参酮等,脂溶性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改善血液循环,保护心脏以及抗肿瘤等作用;水溶性成分则具有抗氧化、抗凝抗血栓、抗心肌缺血及调血脂等作用[2],所以丹参的有效成分是两类成分,而非一类成分起作用。然而,有文献报道[3],大部分含丹参药材的制剂用单一提取方法,控制其中的一种成分,不能客观真实反映药品质量。本文通过优选丹参的提取工艺,充分地将丹参中水、脂两种成分提取出来,确保药品疗效。

1 仪器与药材

LC-10ATvp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公司),Rotavapor R-215旋转蒸发器(香港步骐有限公司),AG285电子天平(上海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丹参酮ⅡA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10766-200518),丹酚酸B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11562-200908),化学试剂:甲醇为色谱纯,其余为分析纯;丹参药材采购于安国中药材市场,经过本公司质控部王振江鉴定符合 《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丹参规定。

2 方法与结果

2.1 正交试验设计

2.1.1 丹参提取的正交试验设计 根据影响丹参的提取因素,选取乙醇浓度(A)、提取次数(B)、乙醇用量(C)、浓缩温度(D)作为考察因素,每个因素设计3个水平,以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转移率为考察指标,设计 L9(34)正交试验,见表1。

表1 因素水平表

2.1.2 丹参的提取 取丹参药材18份,每份50 g,按试验设计进行提取,最后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0的浓缩膏,每个试验平行2次,取平均值。

2.2 方法

2.2.1 丹参酮ⅡA含量测定方法[1]

2.2.1.1 色谱条件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 -水(75∶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0 nm。理论塔板数按丹参酮IIA峰计算应不低于2 000。

2.2.1.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丹参酮IIA对照品10 mg,置50 mL棕色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mL,置25mL棕色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 mL中含丹参酮IIA16μg)。

2.2.1.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原药材0.3 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15min,放冷,密塞,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2.2.1.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峰面积,计算,即得(做平行样取平均值)。

2.2.2 丹酚酸B含量测定方法[1]

2.2.2.1 色谱条件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乙腈-甲酸-水(30∶10∶1∶5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6 nm。理论塔板数按丹酚酸B峰计算应不低于2 000。

2.2.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丹酚酸B对照品适量,加75%甲醇制成每1 mL中含0.14 mg的溶液,即得。

2.2.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原药材0.2 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75%甲醇50 mL,称定重量,超声15 min,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5%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2.2.2.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峰面积,计算即得(做平行样取平均值)。

2.2.3 结果 按 《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丹参含量测定方法测定丹参原药材含量,以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转移率为评价指标,结果见表2,方差分析见表3、表4。

由表2直观分析可知,各因素对丹参酮ⅡA影响程度依次为A>D>C>B,各因素对丹酚酸B影响程度依次为A>D>B>C。通过表3可知,因素A对丹参酮ⅡA转移率影响极其显著,因素C、D影响不大,其最佳工艺为A1B3C3D3;由表4可知,因素A对丹酚酸B转移率影响也非常显著,因素B、D有一定影响,其最佳工艺为A2B1C2D3。

由此可见,丹参酮ⅡA用水提取,转移率非常低,用95%乙醇转移率可达90%以上;而丹酚酸B用95%乙醇几乎提不出来,在50%乙醇中转移率能达到30%;根据二者的性质,再结合大生产实际,最终将丹参提取工艺确定为:先用95%乙醇8倍量提取2 h,残渣加8倍量50%乙醇提取2次,第1次2 h,第2次1 h,提取液分别在40℃浓缩至规定密度。

表2 正交试验及结果

表3 丹参酮ⅡA方差分析表

表4 丹酚酸B方差分析表

2.3 验证试验

按上述已确定的工艺条件安排5批验证试验,结果见表5。

从验证结果可以看出:丹参酮ⅡA转移率均达到了90%以上,提取比较完全;丹酚酸B在50%乙醇溶液中转移率达到了30%。

表5 丹参有效成分转移率验证试验/%

3 讨论

通过正交试验对丹参药材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以脂溶性成分(丹参酮ⅡA)和水溶性成分(丹酚酸B)的含量为综合考察指标,确定了丹参最佳提取工艺为:先用95%乙醇8倍量提取2 h,残渣加8倍量50%乙醇提取2次,第1次2 h,第2次1 h,提取液分别在40℃浓缩至规定密度。

在提取丹参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时,溶剂浓度对结果影响非常显著,浓缩温度也有一定影响,大生产中一定要严格控制,否则,可能造成丹参酮IIA和丹酚酸B提取不完全或破坏。

丹参水溶性成分丹酚酸B含量较高,其药理作用与丹参素、原儿茶醛等相似,而活性更强[3],但稳定性较差,故在制剂中控制丹酚酸的含量比控制原儿茶醛更有意义。

中药制剂成分复杂,其治疗作用是通过多种成分综合起作用,对于性质不同成分的提取,如果仅以一种成分作为控制指标,势必会影响药物的疗效。所以,只有选择合适的工艺,将药物有效成分全部提取,才能充分发挥治疗效果。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一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70-71.

[2]杜冠华,张均田.丹参现代研究概况与进展(续一)[J].医药导报,2004,23(6):355.

[3]杜冠华,张均田.丹酚酸A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致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及作用机制[J].药学学报,1995,30(3):184.

Study on Extraction Active Ingredients of Salvia Miltiorrhiza Bge.

LIXiang-jun,FANWen-cheng,LIFeng-qin,HAN Yue-zhi,YE Xiao-hong
(Shijiazhuang Yiling Pharmaceutical Co.Ltd.,Shijiazhuang 050035,China)

Objective:To determine the best extraction process forSalvia miltiorrhizaBge..Methods:The content shift rates of tanshinone IIAand salvianolic acid B,as the evaluating indictors in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were applied to value the process.Results:The optimum extraction process for the fat-soluble ingredientswas with 10 times 95%ethanol for 2 hours,and the extraction was enriched at40℃;the optimum extraction process for water-soluble ingredientswaswith 8 times50%ethanol for three times,2 hours for the first,and 1 hour for the second and third respectively,then the solution was concentrated to the requirement at40℃.According to the need ofmanufacture,the optimum extraction process was determined with 8 times 95%ethanol for 2 hours,and,the residue was with 8 times 50%ethanol for two times with 2 and 1 hour respectively.The extractions were concentrated at 40℃.Conclusion:The active ingredientswere extracted fully with this process and were not damaged,for assure quality.

Salvia miltiorrhizaBge.;Extraction process;Orthogonal design;TanshinoneⅡA;Salvianolic acid B

*范文成,Tel:(0311)85901723,E-mail:fwwc163@yahoo.com.cn

2010-11-24)

猜你喜欢

转移率丹参酮酚酸
双咖酚酸在小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与组织分布
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转移率及影响因素
离散广义Markov 跳变系统在一般转移率下的鲁棒稳定性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Tanshinone Capsule in the Treatment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基于一测多评法的丹参酮提取物质量控制△
丹参中丹酚酸A转化方法
川芎总酚酸提取工艺的优化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与12种常用注射剂的配伍稳定性
丹参酮ⅡA提取工艺的优化
6 种药材中5 种重金属转移率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