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外汉语离合词扩展形式的分级教学

2011-11-06王燕明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初级阶段正确率用法

王燕明

(大连外国语学院汉学院 辽宁大连 116002)

对外汉语离合词扩展形式的分级教学

王燕明

(大连外国语学院汉学院 辽宁大连 116002)

离合词是汉语中特有的一种语言现象,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我们首先考察了离合词常用的扩展形式,并针对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试图对离合词常用扩展形式进行分级,并提出一些教学建议。

对外汉语教学;离合词;扩展形式;分级

一、问题的提出

离合词的性质是词,是短语,还是短语词等,这些问题在汉语界尚无定论。如果在对外汉语教学界非要给离合词定性,恐怕也是做不到的,而且也不是必须的。对外汉语教学重在培养留学生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是对汉语的运用,而不是对汉语的研究行为。因此,理论上对离合词的定性问题对留学生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使他们了解离合词能离能合的特点,是一种特殊的双音结构,并能够正确使用离合词及其扩展形式就足够了。

从目前留学生使用离合词的情况来看,他们对离合词的掌握并不理想,甚至到了高级阶段还会出现一些离合词扩展与搭配方面的偏误,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离合词教学的问题。因此,本文在全面考察离合词扩展形式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汉语水平的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最后对离合词扩展形式进行分级,并提出一些教学建议,以期对对外汉语离合词的教学有所帮助。

二、离合词常用扩展形式的确定

(一)扩展的界定。离合词的扩展,指的是在同一小句中,在离合词动宾之间插入某些成分,或使宾和动调换位置。能插入离合词之间的那些语言成分,我们称为插入成分。离合词能按照某种格式来实现扩展,这种格式我们称为离合词的扩展形式。

(二)逐一考察的方法。我们借鉴赵淑华、张宝林两位先生的研究成果,经过鉴定,得到动宾式离合词共245个(见附录一)。然后对鉴定出来的离合词逐一进行考察,记录其使用扩展形式的状况。

(三)离合词的语料来源。本文对离合词扩展形式的考察,是在北大语料库中进行的。如果在语料库中能够考察到A这个离合词的b这种扩展形式,我们则认为A具备了b这种扩展形式;反之,我们则认为A不具有b这种扩展形式。

(四)对常用的界定。本文所说的常用,也叫通用,即离合词共通的扩展形式的使用频度。通过对245个离合词扩展形式的考察,如果较多离合词具备这种扩展形式,我们就认为这种扩展形式常用;如果只有少数离合词具备这种扩展形式,而多数离合词并不具备,我们就认为它不常用。

(五)总结常用扩展形式。根据对离合词扩展形式通用性的考察,我们按照通用性由高到低,列出离合词常用扩展形式。

常用扩展形式排序:

1.V+了+O 2.V+过+O

3.V+(了/过)+补(动量)+O 4.V+的+O

5.V+什么+O 6.V+补(结)+(了)+O

7.V+补(可能)+O 8.V+(了/过)+数+量+O

9.V+补(起)+O+(来) 10.V+个+O

11.V+着+O 12.V+点儿+O

13.V+代+(的)+O

14.V+(了/过)+补(时量)+O

15.V+补(上)+(了)+O

倒装式

16.定+O+V+补

17.(连)+O+也/都不/没+V

18.把+O+V+补

三、离合词调查问卷分析

(一)问卷调查的目的。通过设计包含离合词上述扩展形式的题目,考察留学生对扩展形式的掌握情况,对留学生学习离合词的现状能有一定的了解。

根据问卷的结果,对各级学生学习离合词扩展形式的难易度排序,并确定扩展形式在各级的教学分布,如哪些扩展形式是在初级学习,哪些应该在中级出现,哪些在高级才能接触到。

根据扩展形式的分级结果,对扩展形式涉及的相关语法点也应做相应的教学分级安排,确定相关语法点应该在何时出现,在学习扩展形式之前应先掌握哪些语法点等等。

(二)初级、中级和高级学生扩展形式正确率排序。初级、中级和高级的学生对不同的扩展形式的反应是不同的,我们根据他们的正确率对扩展形式进行排序。

1.初级

表1

2.中级

表2

3.高级

表3

(三)离合词扩展形式在教学中的分布。我们在这里根据初级、中级和高级班学生对扩展形式的正确率来确定该扩展形式在教学中的分布,即应该出现在初级教学阶段,中级教学阶段,还是高级教学阶段。

确定扩展形式分布的基本原则为正确率的首个高值出现的阶段,即视为该扩展形式应该出现的分布。初级阶段和中高级阶段正确率都较高,我们认为该扩展形式应该出现在初级阶段;初级阶段正确率高,中高级阶段正确率低,我们认为该扩展形式应该首先出现在初级阶段,然后在中高级阶段复现;初级阶段正确率较低,中高级阶段正确率较高,我们认为该扩展形式应该出现在中高级阶段。

1.分布在初级阶段的扩展形式

分布在初级阶段的扩展形式:

(1)V+数+量+O (2)V+个+O

(3)V+了+O (4)V+点儿+O

(5)V+过+O (6)V+补(可能)+O

(7)V+补(时量)+O

中高级复现的扩展形式:

(1)连+O+也/都没/不+V

(2)V+补(起)+O+来

(3)把+O+V+补

(4)V+着+O

2.分布在中级阶段的扩展形式

分布在中级阶段的扩展形式:

(1)V+什么+O

(2)V+补(动量)+O

高级复现的扩展形式:

V+补(结果)+O

3.分布在高级阶段的扩展形式

(1)V+代+(的)+O (2)定+O+V+补

(3)V+的+O (4)V+补(上)+了+O

以上确定离合词扩展形式在初级、中级和高级的分布,主要依据正确率。同时我们还应考虑离合词扩展形式涉及的相关语法点在语法等级大纲中的分布。

四、离合词扩展形式分级教学

(一)分级标准。对离合词扩展形式进行分级主要依据调查问卷中扩展形式的正确率,同时还要考虑涉及的相关语法点在语法等级大纲中的分布。确定初级、中级、高级语法点主要依据《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

(二)分级结果。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应该重点学习相应的扩展形式。依据上面提到的标准,我们对扩展形式尝试进行分级。

1.初级阶段教学:

①V+数+量+O

②V+个+O

③V+了+O

④V+点儿+O

⑤V+过+O

⑥V+补(可能)+O

⑦连+O+也/都没/不+V

⑧V+补(起)+O+来

⑨把+O+V+补

⑩V+着+O

2.中级阶段教学:

①V+什么+O

②V+补(动量)+O

③V+补(时量)+O

④V+补(结果)+O

⑤连+O+也/都没/不+V

⑥V+补(起)+O+来

⑦把+O+V+补

⑧V+着+O

⑨V+代+(的)+O

3.高级阶段教学:

①V+代+(的)+O

②定+O+V+补

③V+的+O

④V+补(上)+了+O

⑤连+O+也/都没/不+V

⑥V+补(起)+O+来

⑦把+O+V+补

⑧V+着+O

⑨V+补(结果)+O

五、结语

针对以上分析,我们对离合词及其扩展形式的教学及教材编写提出以下建议:

绕过学界对离合词定性的理论分歧,我们认为可以把离合词看作词和短语之间的过渡成分(吕文华,1994),应采取先分散后总结的方法,即在初级阶段对离合词的教学采取各个介绍,分别对待的原则,到了中高级阶段再进行总结。

(一)标注离合词。不少研究者都主张在生词表中标注出离合词,以区别普通动词和短语;

(二)将离合词及其扩展形式纳入语法体系;

(三)翻译方式灵活处理。不能将“见面”简单地翻译为“to meet”,这种翻译方式往往误导学生,产生离合词直接加宾语的偏误。还应注出不能直接加宾语。然后在“见面”的词条下,出现“与……见面”的正确形式,并翻译成“to meet sb”,以此强化正确用法。

(四)循序渐进地编排相应扩展形式的出现顺序。首先出现的应是离合词最常用的扩展形式,这些形式是留学生最先最应该掌握的形式,因为它们常用性高,类推能力强。

(五)扩展形式的教学应与语法点的教学相结合。我们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对离合词扩展形式的出现顺序及等级做了调整,确定了初级、中级和高级教学中应该学习的离合词扩展形式。这应该也是在教材编写时出现的顺序。

(六)“化石化”现象的扩展形式要注意加强重现。学生在学习这些扩展形式时一直踟蹰不前,未见明显成效,因此要加强它们出现的频率,通过重现来提高对它们的认识与掌握水平。

(七)引入语用分析。通过引入语用分析,使留学生能够加强对如何使用、何时使用及使用什么扩展形式的认识,以便准确地使用扩展形式,得体地进行表达。

(八)练习设计上应注重系统性、针对性、适度性和多样性。练习设计要由易到难,从简到繁,从识读到运用(不仅指练习题目,也指题目涉及的离合词及扩展形式);注重强化正确形式的刺激与输入,避免形成错误的反映。离合词的扩展形式比较复杂,应多针对正确的用法进行讲解,在分析学生的偏误时,要给出正确的用法。对正面的信息(这里指正确用法)进行强化,输入负面信息(指错误用法)也是为了强化正面信息,使学生一想到某种扩展形式便会首先想到正确的用法而不是它的偏误用法。

[1]高书贵.有关对外汉语教材如何处理离合词的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1993(2).

[2]韩明.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4).

[3]李清华.谈离合词的特点和用法[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3(3).

[4]刘春梅.通过教材编写改善对外汉语的离合词教学[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6).

[5]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6]吕文华.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探索[M].语文出版社,1994.

[7]吕文华.短语词的划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意义[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3).

[8]饶勤.离合词的结构特点和语用分析—兼论中高级对外汉语离合词的教学[J].汉语学习,1997(1).

[9]王素梅.论双音节离合词的结构、扩展及用法[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99(4).

[10]赵淑华,张宝林.离合词的确定及对其性质的再认识[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1).

The Expansion Forms Of The Detachable Words And The Teaching Methods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The detachable words are a typical language phenomenon in Chinese, which have become a difficult point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This paper will carry out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all the detachable words found and their extension forms. We design a questionnaire on the topic of the extension forms of detachable words to know different grades’ foreign students’ grasping condition. Then we try to grade the extension forms. We hope that this study can be helpful to the future teaching.

the detachable words; the extension form; teaching

王燕明(1983-),男,山东枣庄人,硕士,大连外国语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

2010-11-19

猜你喜欢

初级阶段正确率用法
address的高级用法你知道吗?
门诊分诊服务态度与正确率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作”与“做”的用法
特殊用法
基于语料库的初级阶段泰国学生“把”字句习得考察
生意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介入手术安全核查正确率中的应用
生意
多元智能理论对制定初级阶段对外汉语教学培养方案的启示
落后国家革命胜利后不能立即搞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由来及其历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