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碳交易市场促进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2011-11-06郭向楠郝前进
郭向楠,郝前进
(复旦大学,上海 200433)
以碳交易市场促进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郭向楠,郝前进
(复旦大学,上海 200433)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形成的前提条件包括碳减排边际成本差异与强制性节能目标,必要条件为有效的制度设计。分析国内的现实状况,由于受到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影响,不同省份和地区之间的碳减排成本存在明显差异,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必须借助碳交易方式才能完成减排任务。由此得出,我国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不仅具有可行性,而且将成为部分地区实现约束指标的必要手段。
碳交易;减排成本;单位GDP能耗;PPP;约束指标
1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形成机制
目前,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迅速,交易机制也已经比较成熟。碳交易的形式多样,包括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易,例如全球范围内的CDM机制;地区之间的交易,例如美国东北部州际之间的碳交易体系;社会组织或团体之间的交易,例如美国蒙大拿州当地的农场主联合会和农业社团联盟的碳交易项目;以及减排任务最终落实到企业之间的交易。不同形式下的碳交易的机制大同小异。由于地区、团体、企业之间碳交易市场的数据、信息等很难找到,所以本文选取CDM机制分析碳交易市场形成的条件[1]。
清洁发展机制CDM(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是当前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较为成功的一个案例。目前CDM的主要买方为欧盟,在2007年CDM和JI(联合履约机制)的一级市场购买的地区中,欧盟的份额超过70%。欧盟成员国中的主要买方有英国、意大利、奥地利、丹麦、德国[2]。CDM的卖方有印度、中国、巴西、韩国,占全球CDM市场份额的80%以上,其中又以印度和中国为主[3]。以发达国家为主的买方,加上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的卖方,通过CDM机制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1)不同国家的碳减排成本有明显差异
碳减排成本的差异是碳交易市场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发达国家的能源利用效率较高,碳减排的成本较高,难度较大[4]。而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效率较低,减排空间大,成本也低。实行碳交易,有利于降低减排总成本。
碳减排成本包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我们关注的多为边际成本。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节能减排技术不断进步,碳减排的难度便会越来越大,边际成本也会不断增加。表1中体现的是,在不同的贸易模式下,每个国家的碳减排边际成本有较大的差异,在减排技术先进的发达国家更为明显。当中国也参与全球碳排放权交易时,发达国家的碳减排边际成本大幅度下降。
表1中的美国、日本、欧盟为《京都议定书》附件1国家,要依靠国内减排行动来实现《京都议定书》为其设定的减排目标。中国不是附件1国家。表1显示的是在不同的贸易模式下美国、日本、欧盟的碳减排边际成本[5]。首先是不存在碳排放权交易,美国、日本和欧盟独自实行节能减排、减少碳排放量,可以看出美国和日本的减排成本非常高。其次,美国、日本、欧盟等附件1国家之间实行碳排放权交易,可以使减排边际成本有所降低。再次,除中国之外的发展中国家和附件1国家进行合作,实行碳排放权交易,可以再次降低减排边际成本。最后,如果中国也参与和附件1国家的全球碳交易,能明显降低减排边际成本。由此看出,在不同的贸易模式下,每个国家的碳减排边际成本有较大的差异,在减排技术先进的发达国家更为明显[6]。当中国也参与全球碳排放权交易时,发达国家的碳减排边际成本大幅度下降[7]。这也体现了中国在全球碳排放权贸易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表1 2001年部分国家或地区的碳减排边际成本[5](以每吨碳1998年美元价格计算)
有时候,比如在边际成本的数据不容易查找的情况下,也可利用平均成本进行比较。平均成本可以通过单位GDP能耗得以体现。单位GDP能耗的数据越大,说明能源强度越高,能源利用效率越低,实现碳减排的平均成本相对较低。2005—2008年不同国家的单位GDP能耗见表2。
表2 2005—2008年不同国家的单位GDP能耗(吨油当量/万美元)
从表2可以看出,丹麦、英国、意大利、奥地利、德国的单位GDP能耗远远低于印度与中国。以2008年的数据为例,中国的单位GDP能耗是丹麦、英国、意大利等国家的6~10倍,印度的单位GDP能耗是上述国家的4~7倍。平均减排成本上的巨大差异,使得丹麦、英国等国家在CDM机制中成了买方,印度、中国等国家成了卖方。
(2)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减排目标
《京都议定书》为38个工业化国家(其中包括11个中东欧国家)规定了具有约束力的限排义务,即在2008年至2012年的承诺期内,把他们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从1990年的排放水平平均约降低5.2%。在进行温室气体减排时,各个国家的减排指标有所差异。见表3。
表3 《京都议定书》中部分国家的二氧化碳减排目标
本文选取1990年各个国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为例,计算相应的削减量。
(3)良好的节能减排市场机制
为了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京都议定书》引进了三个灵活的市场机制。CDM便是其中的一种,发达国家可以凭借较低的成本履行义务,发展中国家可以从发达国家获得资金和技术,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全球可以在实现共同减排目标的前提下减少总的减排成本,是一种双赢的机制。
2 国内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可能性
2.1 国内不同省份之间的减排成本存在差异
国内不同省市和地区碳减排边际成本的具体数值较难查找。所以选用单位GDP能耗所反映的平均成本进行对比。本文收集了2005—2008年国内主要省市的单位GDP能耗数据,主要选取了单位GDP能耗最多与最低的4个省市地区进行对比分析(见表4)。
从表4中可以看到,我国不同省份之间的能源强度有很大差异。2005—2008年,单位GDP能耗数值最大的地区大都处于西部经济状况比较落后的地区,如宁夏、贵州、青海、山西、内蒙古和甘肃。单位GDP能耗数值低的地区大都位于东部沿海经济状况较发达的地区,如海南、江苏、上海、浙江、广东和北京。以2008年数据为例,宁夏、贵州、青海、山西、内蒙古、甘肃的单位GDP能耗是北京的3~5倍。能源强度的差异,也反映了国内不同省市和地区之间的碳减排平均成本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表4 2005-2008年我国各省市的单位GDP能耗(吨标煤/万元)
2.2 国内强制性减排目标
2009年11月,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召开前夕,我国提出了清晰的节能减排量化目标,即至2020年国内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该目标将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
在分配节能减排指标时,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减排问责制,即政府部门将节能减排指标分配到各个行政区域,由领导承担责任。每个省市或地区的能源强度、减排技术等方面不尽相同,造成不同地区之间的减排空间和潜力各不相同,但都有强制性的减排指标。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我国已经具备了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客观条件:国内不同省份之间能源强度的差异、单位能耗减排成本的差异、各个省份面临的强制减排目标。
3 国内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必然性
通过分析国内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可能性,在不同的省份和地区之间实行碳交易,可以降低减排总成本,是“有利可图”的。如果每个省份或地区可以比较容易通过自身的技术进步来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也就没有必要建立碳交易市场。
3.1 国内先进城市与发达国家的单位GDP(PPP)能耗比较
比较不同国家之间单位GDP能耗时,数据是根据当年的汇率方式进行换算后得到。官方汇率常常不能准确反映各国实际经济价值状况,汇率的变化可以使一些国家的GDP能耗迅速出现巨大的变化,不能准确反映国家之间的能源强度。
有学者提出利用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PPP)计算GDP,从货币所包含的实际购买力角度来真实反映国家或地区的能源利用效率。利用PPP方式统计的GDP,能够避免我国能源强度被低估的认识误区[9]。例如,2008年世界银行公布的人民币购买力平价测算方法,人民币对美元是1:3.4,当时的汇率为1:6.8,被低估50%左右。2009年BP能源统计公报的结果,人民币对美元是1:3.6。其他学者研究的结果大多采用汇率方式计算GDP,会被低估40%~50%,则能源强度也会被低估40%~50%。
本文选取BP世界能源统计报告的购买力平价数值进行计算,因为其统计数据接近于世界银行,准确性较高。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2005—2008年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单位GDP(PPP)能耗(吨油当量/万美元)
通过PPP方法可以看出,我国的能源强度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差异得以更加真实地体现。以2008年数据为例,我国的能源强度是丹麦、意大利、奥地利、英国、德国、新加坡的1.0~3.0倍,北京的能源强度为上述国家的0.6~1.9倍,上海的能源强度为上述国家的0.8~2.3倍,明显小于以汇率方式统计的单位GDP能耗水平差异。因此,在减排技术方面,北京、上海已经比较接近新加坡等部分发达国家,减排的空间和潜力受到了限制。
3.2 国内大城市实现减排目标的可行性分析:以北京、上海为例
单位GDP(PPP)能耗的差异除了受到技术水平的影响之外,还受到消耗的能源结构、地区的产业结构的影响[10],而这会直接影响到北京、上海等地区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情况。
3.2.1 发达国家和我国能源结构的差异
西方发达国家的能源结构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我国则是以煤炭为主,而煤炭对二氧化碳的排放贡献率较大。经过计算,在相同的热值(假设为10,000千焦)下,标准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0.918千克,石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0.803千克,天然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0.552千克。
2008年,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占70.23%,石油和天然气占22.39%。英国的能源结构中石油和天然气占77.13%,煤炭占16.73%。经过计算,若消耗等量的能源,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英国多17.51%[11]。因此,即便是有同等的能量或热值需求,由于使用不同种类的能源,排放的二氧化碳含量也不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与其他发达国家之间的单位GDP(PPP)能耗的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能源结构。由于我国的能源结构将长期持续以煤炭为主,因而这将成为节能减排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
3.2.2 产业结构的差异
在三大产业中,第二产业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占全社会能源总消耗的70%以上,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第三产业以消费型和服务型为主,产业发展的能源强度会显著高于第二产业,这种产业结构的差异就会影响到国民经济整体的能源利用效率。
从产业结构来看,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比重一般为70%,如美国为75%,英国、法国、日本约为70%[12]。2009年,北京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75.8%,上海第三产业的比重为53.7%。北京第三产业的比重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以消费型和服务型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使其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潜力较小。
因此,在我国提出2020年实现节能减排40%~45%约束指标的情况下,由于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差异,北京、上海等地区要依靠自身的技术进步来实现碳减排的强制性指标,会有不小的难度。此时,北京、上海等地区就具有内生动力,借助碳排放交易市场,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据此推测,在接下来的10年,省份或地区间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我国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4 结论与建议
借助典型案例CDM的分析,得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形成条件包括了碳减排成本的差异、强制性减排指标、有效的制度设计。目前,我国不同省份和地区之间,碳减排成本有着较大的差异,从2008年的数据来看,国内西部地区的单位能耗的减排成本是东部沿海地区的2~6倍。而且,我国已经制定了国内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指标,这两方面成为了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可能条件。在分析各个省份和地区,尤其是上海、北京等国内先进城市的减排压力和潜力时,采用以PPP方式统计的GDP数据,与发达国家如新加坡、德国等进行对比,目的是避免由于汇率换算造成的偏差,更真实地反映能源利用效率水平。这两个城市的能源利用效率已经较高,加上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对节能减排的限制,要依靠自身的技术进步来实现节能减排指标,具有较大的难度,需要借助一个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得以实现。本文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立,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需要诸多的制度设计,如完善的碳统计制度,如何把强度减排指标转换为绝对量的节能指标等等。本文只是从经济行为上分析了碳排放权建立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诸多制度设计有待以后研究。
[1]孙高洋.中国针对CDM机制的策略选择研究[J].环境保护,2008(4):4-8.
[2]付玉.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建立[D].南京林业大学,2007.
[3]江峰,刘伟民.中国碳交易市场建设的SWOT分析[J].环境保护,2009(14):78-79.
[4]余慧超,王礼茂.基于清洁发展机制的中国碳市场潜力分析[J].资源科学,2006, 28(4):125-130.
[5]张中祥.碳放权贸易市场的经济影响—基于12个国家和地区边际减排成本全球模型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9):95-99.
[6]高鹏飞,陈文颖,何建坤.中国的二氧化碳边际减排成本[J].清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4,44(9):1192-1195.
[7]Guiyang Zhuang.How Will China Move towards Becoming a Low Carbon Economy?[J].China&World Economy.2008,16(3):93-105.
[8]《BP世界能源统计报告2009》、《BP世界能源统计报告2008》[R].
[9]温建东.人民币购买力平价研究[J].金融研究,2005,(4):44-56.
[10]朱跃中.应慎重看待能源效率水平评价的国际比较[J].石油和化工节能,2005,(4):6-8.
[11]Keigo Akimoto,Atsushi Matsunaga,Yasumasa Fujii.Game Theoretic Analysis for Carbon Emission Permits Trading Among Multiple World Regions with an Optimizing Global Energy Model[J].Electrical Engineering in Japan.2000,131(2):40-50.
[12]Guiyang Zhuang.Role of China in Global Carbon Market[J].China&World Economy.2006,14(5):93-104.
Carbon Trading Market for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Targets in China
GUO Xiang-nan, HAO Qian-jin
X32
A
1006-5377(2011)04-006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