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稳步增长 成本压力加大
——2011年1~4月份中药经济运行分析
2011-11-06中国中药协会
■ 中国中药协会
收入稳步增长 成本压力加大
——2011年1~4月份中药经济运行分析
■ 中国中药协会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1~4月份,我国医药制造业收入增速加快,成本压力加大,利润增速与盈利能力下滑。
2011年1~4 月份,医药制造业累计产品销售收入达4 210.61亿元,同比增长27.69%,快于一季度的累计同比增速0.16个百分点;累计利润总额达423.75亿元,同比增长18.36%,增速较2011年1~3月份下降3个百分点。盈利能力方面,2011年1~4月,医药制造业销售利润率为10.06%,较2011年一季度下降0.3个百分点。整体横向来看,医药行业的收入增速在统计局公布的39个行业中排25位,利润总额增速排29位,排名靠后。
中成药、中药饮片成本压力较为突出
综合分析前4个月医药制造业8个子行业的经济运行情况,中成药和中药饮片行业呈现产值、销售、利润增长幅度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中药行业成本增加,利润下滑明显。
2011年1~4 月份中药制造业累计工业总产值1 191.16亿元,同比增长32.09%,占全行业总产值26.99%的份额。
其中,中成药制造业累计实现产值940.99亿元,同比增长29.57%,增速比一季度快0.87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3.28个百分点,排序前3位的省为吉林、四川和山东,分别占中成药产值的18.24%、8.78%和8.18%的市场份额。
中药饮片制造业累计实现产值250.17亿元,同比增长42.52%,增速比一季度下降了0.81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16.23个百分点,排序前3位的省是四川、安徽和山东,分别占中药饮片业产值的15.25%、12.54%和9.68%的市场份额。
2011年1~4 月份中药制造业累计实现销售产值1 129.94亿元,同比增长34.17%,占全行业销售产值26.83%的份额。
其中,中成药制造业累计实现销售产值884.38亿元,同比增长31.31%,增速比一季度快0.25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3.62个百分点,排序前3位的省为吉林、四川和山东,分别占中成药销售产值的15.76%、8.59%和7.7%的市场份额。
中药饮片制造业累计实现销售产值245.56亿元,同比增长45.59%,增速比一季度降低了2.21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17.9个百分点,排序前3位的省是四川、安徽和山东,分别占饮片业产值的15.07%、12.64%和9.75%的市场份额。
表1 2011年1~4月份中药制造业工业产值统计
2011年1~4 月份中药制造业利润总额达到105亿元,同比增长35.6%,占全行业24.77%的份额。
其中,中成药制造业累计利润为88.17亿元,同比增长31.34%,增速比一季度下降了5.72个百分点,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12.98个百分点,排序前3位的省市为吉林、山东和天津,分别占中成药利润总额的12.17%、12.05%和7.59%。
亏损企业亏损额为2.69亿元,亏损面为16.53%,销售利润率为9.84%,比2010年同期下降了0.1个百分点。
中药饮片制造业利润总额达到16.82亿元,同比增长63.33%,增速比一季度下降了4.03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44.97个百分点,排序前3位的省市为山东、四川和北京,分别占中药饮片行业利润总额的16.55%、12.6%和10.99%,值得关注的是新疆、海南、江西和宁夏地区出现了明显的负增长。亏损企业亏损额为0.49亿元,亏损面为7.14%,销售利润率为7.34%,比2010年同期上升了0.48个百分点。
表2 2011年1~4月份中药制造业利润统计表
据悉,关于中药材涨价引起的中成药成本压力加大的相关报道,已经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关注,国务院有关领导对此高度重视并做出了重要批示。下半年,国家有关部门将出台一系列中药产业的调控政策,同时,中药产业“十二五”规划也将浮出水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吴刚表示,从2009年开始,国内中药材行情已经历四轮暴涨。上涨的原因主要归结为五点:一是行情长期在低谷徘徊,生产萎缩;二是野生药材开采过度,资源枯竭加剧;三是落后的贸易流通体系难以支撑市场快速发展需要;四是整体物价水平提升;五是“游资”囤积炒作。
为此,吴刚指出,要解决当前面临的生产供应矛盾,必须在以下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一要建立多部门协调机制,统筹管理,加强落实执行;二要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合理规划指导中药材产业发展;三要建立完善农产品流通管理体系,加强产销对接,减少中间环节;四要加快相关标准的制订;五要对常用中药材进行国家储备;六要合理调节中药材出口量;七要提高中药材资源的利用率;八要加大对中药材生产环节的保护和扶持力度;九要建立合理的中药材价格形成机制;十要建立原料与中成药的价格联动机制。
商务部市场秩序司药品流通处王胜利处长表示,未来国家将建立中药材重点品种储备制度。按照国家应急和战略储备的统一规划部署,做好流通环节实物和资金的储备。根据各类突发事件的特点,建立相应的应急保障机制。中药材重点品种储备制度的建立,可以有效引导市场,为市场提供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