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关桥——《生命之光》后记
2011-11-06刘凡君
■ 姚 远 刘凡君
2010年10月28日下午,当在电脑键盘上敲完长篇报告文学《生命之光》的最后一行字时,几个月来的压力,突然一下子轻松了许多。
2010年初,我们接受了这部书稿的撰写任务,虽然对关桥院士这个人以及对这类题材,我们并不陌生,但仍然感到非常的惶恐,因为能够撰写业内如此德高望重的科学家,是荣幸,也是压力——尽管落笔每一个字都秉持一种非常严肃的态度,但还是唯恐写不到位。
我们以为,写好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个承诺,而且还有一份责任。
于是,我们开始了案头准备工作,把凡是与关桥院士有关的资料、报道都收集起来,想从这些繁杂而又琐碎的信息中,去找寻关桥院士成长的足迹。根据采访需要,我们以作者、读者的双重身份,草拟了三份采访提纲,对关桥院士、家人以及单位领导和同事,问了许多个为什么,通过电子邮件发给了关桥院士。
去年夏天的一个上午,在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宾馆二楼一间会议室里,我们集中采访了关桥院士。握着关桥院士厚实而宽大的手,感觉有一股力量,还有一份沉甸甸的信任与重托。
窗外,太阳肆虐。屋内,一片清凉。
关桥院士就坐在我们对面,他的桌前,放有老花镜、名片盒、手绢,很整齐、很严谨地排成一排。会议桌右角,堆有许多文件夹,按历史发展的沿革,很有序地一本挨一本。他的严谨细致,可见一斑。
关桥院士花费了很大的精力,他整理了若干年来的原始资料、照片、剪报;重新梳理了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事件、重要活动、主要科研发明等线索;甚至详细写出了书的结构大纲,重要节点,重要内容。这为我们撰写这部书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我们准备好了录音笔,开始聆听关桥院士讲述一个工程师成长、奋斗与奉献的故事。
在采访的日子里,每天至少8个小时,中午、晚上吃饭的时间我们都抓紧时间采访。关桥院士从童年的往事说起,讲颠沛流离的求学,讲留学苏联的感想;讲科学大会的激情;讲建立“低应力无变形焊接”理论的艰辛;讲走向世界焊接舞台的兴奋;讲与妻子相濡以沫的温馨;讲六二五所的昨天、今天、明天……
我们走进了关桥院士位于中关村的家,见到了陈丽芳阿姨,听她回忆了与关桥院士相识、相知、相恋的往事;听她讲述了与关桥一同走过的风风雨雨而又幸福温馨的点点滴滴。
在我们的要求下,陈阿姨唱起了她与关桥相恋时喜爱的苏联歌曲《远处的篝火闪着光》:
远处的篝火闪着光,月牙儿映在河面上,小伙子和他心上人,依恋地分手在路旁……
陈阿姨轻轻地吟唱,关桥院士在一旁随着节拍也唱了起来,越唱声音越大。那时,我们被夫妻俩的默契与真情深深地感动了!
我们走进了关桥院士丰富而多彩的世界。每当他娓娓道来一个个发明创造的故事时,我们就看到了一个坚强的、执着的关桥,形象而生动地站在了世界焊接的舞台上;我们也看到过关桥院士潸然泪下的情景,那是他叙述父母在“文革”中惨遭迫害时触及了伤痛;那是他对父母感恩与依恋情怀的真实流露。
我们走进了关桥院士所在的单位六二五所,采访了所长张军,党委书记王小平,副所长李志强、修德亮;采访了原六二五所所长吴复兴、郭恩明;采访了许多与关桥院士一同工作过的老领导、老同事以及关桥院士的学生;深入到了生产现场,去感知、还原一个个科研发明创造的过程与艰辛。
我们努力地去把握关桥院士从事航空特种焊接技术的学术思想和科研成果形成的过程;努力地去思考关桥院士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原因;分析人物的命运与团队、与六二五所、与社会、与时代偶然与必然的联系;谋划书的结构,提炼书的主题,找寻叙述的角度与表达的方式。
于是,一个真实的、立体的关桥走进了我们的心里。他的事迹时时在感染着我们,激励着我们,鞭策着我们。我们进入了不吐不快的创作冲动之中。我们迫不及待地想用笔、用心把在采访的日子里,听一个76岁高龄的老人,讲述了他40多年从事科研的故事记录下来,告知社会,曾经有这样一位科学家,有过这样的一番人生经历,有这样的一种报国情怀,他是怎样与祖国同行,与时代同行……
在《生命之光》这部书里,以中国航空工业半个世纪以来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为背景,以关桥院士的人生经历、科研发明为主线,记录关桥院士怎样从一名莘莘学子,成长为一名工程师、科学家的事迹;讴歌关桥院士将自己的光和热融入到祖国的建设之中,为中国航空工业特种焊接技术走向世界付出毕生精力的奉献精神。
走进关桥,我们深入到关桥院士的内心世界里,以饱含深情的笔墨,细致入微地刻画关桥院士严谨、执着的人物形象。用写实与写意的手法,对关桥院士航空报国的伟大情怀做了最真实、最生动的文学表达。
尽管如此,关桥院士始终认为他只是一位普通的工程师,而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将这位普通的工程师不平凡的故事告诉世人——有这样一位老人,有这样一种精神,永远光耀和激励着我们锐意进取,不虚度美好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