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扬哈军工教育思想 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2011-11-06刘志刚

军工文化 2011年6期
关键词:陈赓办学育人

■ 刘志刚

(作者:哈尔滨工程大学校长)

58年前,陈赓大将受命创办了哈尔滨工程大学(简称哈军工)。今天,我们齐聚军工旧址,共同研讨和弘扬哈军工教育思想,缅怀陈赓院长和老一辈哈军工人的丰功伟绩。作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的高等军事工程技术院校,哈军工肩负强军兴国使命,短短十余年就发展成为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学府,产出了一大批填补空白的重大科技成果,培养了数以百计的将军、部长和院士等高端领军人才,堪称我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

哈军工是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创办的一所特殊的大学。也许,哈军工的办学模式不能复制,但哈军工留下的宝贵财富将是永恒的。哈军工的办学成就既是党中央正确决策和鼎力支持的结果,更是陈赓院长和哈军工的创办者们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的结晶。“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一切为了学员”,“尖端集中、常规分散”,“科研与教学并重”等一系列先进的教育思想,是哈军工实现超常规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根源。哈军工的教育思想,直到今天依然对学校发展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传承和发展哈军工的教育思想,是所有哈军工后继者们共同的历史使命。1970年,以海军工程系全建制及其他系(部)部分干部和教师为基础组建的“哈船院”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诞生。40多年来,学校坚持和弘扬哈军工办学传统,传承和发展哈军工教育思想,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哈军工的思想、理念、精神、文化在工程大学代代相传,融入血脉,不断发展,成为推进学校事业发展最宝贵的财富。

凝炼和确立“三海一核”特色办学方略 传承“尖端集中、常规分散”战略思想

任何一所大学都不可能在所有领域、所有学科都拥有最好的资源,都处于领先的位置。因此,集中发展自己的强项,形成明显的优势十分必要。为顺应国防科技发展趋势,哈军工提出“尖端集中,常规分散”的战略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引下,一批专业离开哈军工单独办学,学校则集中力量发展了导弹、原子、电子等尖端专业。这一超前的办学思想使哈军工走在了当时我国国防科学技术研究的最前沿,也促成了我军系统配套、互为依托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格局。

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尖端集中、常规分散”实际上是集中精力办好特色优势学科出精品的特色办学方略。几十年来,虽然内涵有所变化,但特色办学方略一直与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发展形影相随。“哈船院”成立不久,就确立了“为海军建设服务、为造船工业服务”的办学定位,“为船为海为国防”使命逐步根植于师生,引领了学院快速发展。1996年,学校以鲜明的“三海”(海运、海防、海洋)特色进入“211工程”高校行列。1999年,学校归属国防科工委,作为委属唯一拥有核学科的高校,率先成立了核学院。2005年,学校党代会正式确立“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工程、核能应用)特色办学方略。这一方略,是我们这样一所独立建校时间短、学科专业面窄的大学以差异化取得竞争优势、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负重奋起的必然选择。

2009年学校正式提出构建以“三海一核”主体学科为核心的特色学科专业体系,进一步将“三海一核”特色办学方略落实到学科专业建设层面。我们的认识是:特色是体系的灵魂,体系是特色的支撑,没有鲜明学科特色,学校就没有核心竞争力,没有合理的学科体系,特色也难以持久,更难产生高水平的特色。近年来,学校抓住重大科技专项和国防能力建设机遇,对学科进行分类型、分层次重点建设,船舶、动力、控制、水声、核等学科的特色优势进一步彰显,光学、信息、材料、机电、管理等相关学科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船海核属性,基础学科、相关学科与主体学科有机结合、互为支撑,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特色学科专业体系框架。

汇聚和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传承“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的人才观

教师是大学最核心的要素,古今中外的大学概莫如此。北宋著名思想家李觏在《广潜书十五》中说:“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意思是教师对教育起根本性作用,因为人性之“善”,是通过学习、教育而形成的,教育成败与否取决于教师。陈赓院长在创建“哈军工”之始,就强调“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的教育思想。他指出,我们学院要聘请上百名苏联专家,要请国内有名望的上千名教授和助教来院工作,他们都是办好军事工程学院的关键人物,学院能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军事工程师,能不能搞出科学研究成果,主要靠他们。在这一思想指引下,哈军工很快就汇聚了一支国内一流的教师队伍,并使他们充分发挥作用。哈军工辉煌与崛起的关键,就是牢牢抓住了师资队伍建设这个根本。

哈船院创建之初,正值十年动乱,林毅将军不拘一格广纳人才,短时间内教师队伍由300多人增加到近700人,为学校发展奠定了重要的人才基础。80年代,学院紧紧抓住国家派遣出国留学人员的机遇,选送大批中青年教师出国深造,他们学成回国后成为学校有关学科的带头人和中坚力量,许多人至今仍奋战在学术创新的前沿。90年代,学校紧紧抓住“211工程”这一重大机遇,将人才队伍建设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一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迅速成长。进入新世纪,学校进一步提出“人才强校”战略,确立了“研究型目标是最高衡准、超常规举措是必然选择、特色竞争力是核心目标”的人才建设理念,用超常规举措推动跨越式发展,引进了院士、国内外著名专家以及一大批优秀博士等高层次人才,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不仅是指汇聚优秀人才,还包括建立有效机制,使人才尽快成长并充分发挥作用。陈赓院长强调“两老办院”,充分肯定了知识分子的政治地位,对知识分子政治上信任、工作上放手、生活上关心,使大家心情舒畅、安心工作。近年来,学校专任教师队伍由1000人迅速增加到1800多人,其中3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50%。为了加快人才成长,充分发挥人才效能,激发人才队伍活力,学校大力推进机制体制改革,着力构建以“党委领导、校长负责、两级主体、依法治校、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为主要内涵、面向未来的现代大学制度,探索符合研究型大学发展的基层学术组织制度和人事分配制度,优化人才生态环境。“人才强校”战略实施以来,已初步形成一支总量充足、结构合理、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不断提升的师资队伍,为创建研究型大学奠定了坚实的人才之基。

构建和完善“精英教育体系”传承“一切为了学员”的育人观

哈军工“一切为了学员”的育人观是为了尽快培养出国防现代化建设急需的高端军事工程技术人才。学校把学员当成“学校的宝贝”,看成“事业的希望”,明确“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以学生为主,治学严谨、组织严密、要求严格”(即“一中、二主、三严”)的教学制度和管理模式。这种“一切为了学员”,以人为本、宽严相济、教书育人的培养方式,使一批又一批全面发展的学生走出校门,并迅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在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过程中,哈尔滨工程大学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行业需要为目标,确立了培养“一流的工程师、行业领军人才和科学家”人才培养定位,着力构建精英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实施过程中,我们牢固树立以学生成长成才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一是实施按大类培养的本科培养模式,建立以科研为主导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创办了陈赓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突出培养学生厚重的基础、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跨学科综合素养和良好的专业素养,适应国家和行业发展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要求。二是提出了新的学生工作指导思想,即“以人为本,更新观念,以学风建设为主线,以学习为中心,以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针对影响学生成长的主要因素,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一流的育人环境”,使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互为呼应、相辅相成。三是加大人才培养的硬件建设和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在资金投入上保证教学,资源分配上优先教学,机制体制上倾向教学,为人才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实施精英教育带来的是人才培养品牌的显现。据统计,船舶工业系统140余个单位中,技术领军人才和高级管理干部约有40%毕业于我校;一大批毕业生成为核工业科技与管理中坚,中国核工业集团2010年评选的6名首席专家我校毕业生有3名。2006年以来我校获奖或提名的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占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全国获奖总数的1/2。我国第一代潜航员、3000米级海试载人潜器记录保持者叶聪、唐嘉陵分别是我校1997级和2003级毕业生。近年来,学生考研率保持在40%以上,就业率多年保持黑龙江省高校第一名,学生创新、创业活动蔚然成风,毕业生以“分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而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赞誉。

进一步确立“顶天立地”科技发展模式 传承“大力抓好科学研究工作”优良传统

科学研究是学科发展的动力,是提高教师水平的基本途径,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的主要手段。1954年,哈军工就前瞻性地提出“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教学的基础,没有科研工作就不可能完成教学任务”。陈赓院长主张推进科学研究从转让制造、自行设计到自主创新过渡。他在逝世前四个月给院领导的信中还强调,要“大力抓好科学研究工作,这是我们卧薪尝胆、孜孜以求的大事”。重视科研工作,强调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注重在科研工作中锤炼教师队伍和培养学生,是哈军工留下的优良传统和重要教育思想。

“哈船院”时期,学校继承了哈军工科研传统,把“尖端、新型”作为科研工作的目标,就是在分建、筹建的艰难时刻,科研工作也没有停止。不仅如此,针对学院面临的新形势,强调“军用民用相结合、单一学科与综合性学科相结合、研究设计与制造工艺相结合”,明确了科研工作的发展方向。这些探索和努力都取得了喜人的成果。

今天,重大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区别于其他高校的一个重要标志。进入新世纪以来,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学校进一步明确了“顶天立地”的科技发展模式。“顶天”就是要加强基础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立地”就是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实际需求,突破关键技术难题。在这个思想指导下,学校科技创新引领能力进一步提高,承担重大项目能力显著增强。学校年科技经费超过6亿元,位列全国高校前列,已成为我国船舶工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海军装备发展的重要依托力量,海洋工程装备的重要支持力量,核工程领域的重要支撑力量。

传承哈军工物质与精神文化遗存,系统构建特色文化育人环境

文化环境的熏陶和感染在育人中具有重要作用。哈军工遗留下来的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文化资源,是哈尔滨工程大学得天独厚的宝贵财富。这里既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存,也包括深厚的精神文化遗存。近年来,学校以哈军工文化园建设为载体,系统构建文化育人环境,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办学水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校历来注重保护哈军工历史遗存,于2006年开始建设哈军工文化园。通过挖掘和保护包括哈军工教学大楼、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过的教学科研服务设施,诞生“共和国第一”的实验室等物质遗存;总结凝炼哈军工办学思想、理念和战略等精神遗存,构成了学校文化发展的核心资源和文化育人的宝贵财富。按照“整合资源、分区建设、突出特色、开放运行”的方针,逐步形成历史景观区、文化景观区、船海特色区和哈军工纪念馆的“三区一馆”格局。

近年来,学校以哈军工文化园为载体,着力推进特色文化育人体系建设。一是通过确立与传播“以忠诚为灵魂、以工学为境界、以海防为特色”的校园文化价值观等理念标识,军号、校歌等听觉标识,校标、校旗、道路命名等视觉标识,以及挖掘与传播体现校园文化价值观的文化故事,构建了育人的精神文化环境。二是通过建设陈赓院长纪念展厅、陈赓院长网络纪念馆、船舶博物馆、十大名船展、哈军工-哈工程院士展以及筹建中的哈军工纪念馆等文化场馆,陈赓院长铜像、陈赓受命创建哈军工群雕等文化景观,投入4000多万元维修哈军工教学楼,形成了哈军工文化园的物质文化环境。三是通过开展以贯穿“海防”特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目标的国防教育活动和赛事,以贯穿“忠诚”灵魂、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为目标的军工文化活动和赛事,以贯穿“工学”境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的科技活动和赛事,构建了育人的行为文化环境。这一特色文化育人体系,使学生耳濡目染地接受哈军工文化的熏陶和教育,成为激励广大学子为国防事业发奋图强、勤奋为学的精神力量。

通过几年努力,学校特色文化育人的效果逐步显现,哈军工文化园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2007年哈军工文化园被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年成为首批22个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教育基地之一。

丹心铸剑,何惧大洋深和远;热血熔金,固我海疆坚如磐。当前,造船强国目标、海军装备升级、海洋工程兴盛、核电发展加速等国家战略性需求保持强劲势头;更广阔的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带来了新的战略需求和难得机遇。作为“军工六校”之一,我们一定高举哈军工大旗,加快创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让哈军工精神永远传承,哈军工事业永远传承,哈军工人永远传承!

猜你喜欢

陈赓办学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陈赓“纸条求婚”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传奇名将陈赓
青年陈赓革命生涯中的几段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