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再认识

2011-11-06

军工文化 2011年6期
关键词:六西格玛精益工具

■ 杨 敏

管理创新涉及管理创新体制和管理创新思路等深层问题,而对管理创新的认识和定位,则需要厘清四个概念。

管理创新工作与职能部门管理

没有职能部门管理,公司业务将无法正常进行,甚至完全停顿。但是没有管理创新部门,公司业务照样进行。基于这个事实,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说管理创新工作是业务流程之外的工作。设置这个部门的动机,是认为现在的管理不够好,希望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工具,通过专职人员(管理创新人员,应该是有一定经验的管理者)的研究和消化吸收,指导和帮助职能管理部门和运行部门去加以应用,进而提高管理水平,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所以国外一些公司称之为VALUE ADDED DEPARTMENT。我们也有人称之为对管理的管理。也正是基于管理创新的这个特点,一些鼠目寸光的企业领导在“蓝海”市场阶段以发展代管理,而到市场转变为“红海”时,发现企业由于缺乏竞争力而生存受到威胁时,再想起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往往为时已晚。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市场从“蓝海”向“红海”转变的时间越来越短了。

创新管理理论和先进管理理论

我们现在引进和学习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工具,都是根据某一时期世界最优秀和成功的企业的最佳实践,由管理专家和学者总结提炼而形成的。他们的成就为世人提供了分享和借鉴管理成果的机会。可是我们的许多管理者就没有想明白这一层,自己的企业管理平平,却幻想着在管理理论上去创新。申报的成果往往是没有成功实践基础的、东抄西抄拼凑起来的论文。在某一点或一个项目改善上无限夸大,上纲上线套用时髦的管理理论。结果就是,当人们看到申报的材料时,俨然就是世界一流的管理,因为最时髦的管理术语和方法都用上了。但是当来到现场,却几乎看不见这种成果发挥作用的影子。这样一来,就把管理创新工作的方向搞偏了。人们热衷于靠出书(当然个人对管理感兴趣,研究和撰写理论研究成果除外)、写文章获取工作荣誉,将急功近利的浮躁行为带到管理创新工作中来,这对工作是非常有害的。真正立志搞管理变革的人都知道这项工作有多么不容易,它需要人们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克服一切阻力,甚至忍受别人的不理解,长期坚持,才能最终获得成效。所以,目前我们企业管理创新工作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也许10年、20年)都是以成功应用先进管理方法和工具为重点。若干年后,当我们管理水平已经接近世界一流水平,而我们的实践又有所突破时,我们也许会创新管理理论。但是我们客观地总结阶段性的成果,提炼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这在行业、甚至国内都是有意义的。我们的大多数成果应该是属于这一类的。

管理理念和方法(含工具)与管理对象和目标

这些年中航工业高层非常重视管理创新工作,引进和推行了许多先进管理方法。在总部和客户的要求下,各个单位在管理创新工作中,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知识,结合自己的实际和理解也提出了许多管理概念,例如:流程再造、6S、六西格玛、精益管理、IBSC、EVA、班组管理、TPM、制度管理、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等。但有的单位由于理解得不透,实施又停留在表面上,往往把各种管理方法割裂,甚至对立起来。有些单位管理创新部门的推进方法不得当,甚至引起了员工的无所适从和反感。其实,我们从不同的视角去剖析,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去审视,就可以很好地理解了。仔细观察,精益、六西格玛和IBSC是方法和工具,当精益、六西格玛在全系统应用时就由方法上升到理念了——消除浪费、持续改进、追求卓越。丰田坚持精益几十年、GE坚持六西格玛几十年,都成就了管理的奇迹。我们大多数企业都是当作工具来学习和应用的。IBSC是战略管理的有效工具,解决战略有效沟通和执行问题。6S其实就是管理基础中的基础,精益就是从6S起步的,管理的目的是工作现场有序高效和员工素质提高。EVA强调的是管理追求的最终目标。而流程再造、班组管理、制度管理、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则是管理活动的对象。当人们认为流程对提高效率和市场响应速度非常重要时,提出流程要通过再造而优化,但是如果没有精益思想的人去再造流程,解决这个问题又带来那个问题,结果会如何?这就是我们许多企业机构分了合、合了又分的根本原因。班组管理、制度管理是同样的。供应链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是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产业链越来越长、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结果,要通过全价值链的管理提升竞争力。

我们知道,所有管理理念、工具、方法、关注点,都是在过去近100年的时间慢慢产生的。由于我们国企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突然这么多管理理念、工具、方法出现在我们面前,而打开国门面对世界一流跨国公司展现给我们的管理水平,我们恨不得马上就把各种方法都用上,并立即产生效果。另外,许多企业没有市场压力,没有管理创新的内动力,但碍于上面的要求又不得不动,所以就不是真做,而是你提什么,我就做文章应付你。职工的感觉就是今天提个新名词,明天提个新名词,整天忽悠不做。各个企业应该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合理安排资源和时间,针对自己企业管理的短板,寻找合适的工具和方法,逐步、深入、持久地开展管理创新工作。

管理创新体系和管理创新推进体系

管理创新体系是决定选择什么工具、方法,系统地提升管理水平。管理创新推进体系是如何配置资源(机构、人员、经费等)去实现工具、方法的成功应用。总之,前者是想干什么,后者是如何干。而且这两者是密切相关的,如果设置不匹配,是严重影响实施效率和效果的。如IBSC,有的放在管理创新部,有的放在计划部,有的放在财务部,有的放在人力资源部,有的放在公司办等。有的单位副经理负责,有的是总经理助理负责,有的是部长、处长负责,其结果都是不一样的。而造成不同的原因是对该工具的认识不同。

其实,通过这些年在企业推进管理创新工作的亲身实践和体会,觉得把以上问题想明白了,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困惑了。用再造的思维,大处着眼,制定中长期规划;渐进实施,小处着手,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计划。管理创新工作一定是坚持的时间越长,获得的回报越丰厚。

猜你喜欢

六西格玛精益工具
六西格玛度量在心肌损伤酶类项目性能评价中的应用
基于合同管理下的成本费用精益化管控
基于精益六西格玛方法缩短航天典型非金属物资供应周期的探究与实践
精益思想在海外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掌握核心技术 赢在精益制造
准备工具:步骤:
六西格玛管理评价准则
“巧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