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文全:责任乃科研第一要义
2011-11-06
本刊记者 夏 雪
蒋文全:责任乃科研第一要义
本刊记者 夏 雪
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对能源的需求增加,能源安全成为我国必须解决的问题。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十分紧迫,也是世界各发达国家竞相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新能源材料的发展有利于我国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蒋文全教授本着对科学的无限热爱,他为事业倾注着全部的心血,拼搏在祖国新能源材料科学的前沿阵地,为我国该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蒋文全,1988年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分析化学专业,同年进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测试中心任职,1994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分析化学专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硕导,新能源材料课题组主任,多年来致力于新能源材料的开发与应用,同时,在高纯气体净化与分析、高纯金属制备方面有深入的研究。担任“十一五”863清洁能源组同行评审专家、国家科技部评估中心和北京市政府采购评审专家。
他曾主持完成了两项863项目和十余项科技部等部级课题。在工程化技术开发方面,2000年以来,致力于将“九五”863科研成果进行工程化技术开发,形成了连续性闭环式环境友好的“管道式合成”球形氢氧化镍工程化“洁净”生产技术,此项技术通过控制化学共沉积过程中的主要技术参数从而获得稳定的反应流体系统,打破了球形化对氢氧化镍材料发展的桎梏,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相继专利技术许可河南科隆、金川集团等八家企业实施,已建成了50余条300吨/年生产线,到2010年底,产能已达到15000吨/年,累计生产约7.42万吨,销售额超过80亿元,新增利润约12亿元,国内市场占有率约60%;同时,全面替代进口产品,为国家节省了大量外汇,已批量出口,返销日本市场,创汇超过545万美元,为镍氢电池材料“中华”品牌创建做出了重大贡献。
此外,他们还建设完成了一条年产500吨的中试生产线,为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未来在新能源材料方面的科研及生产建立了有效的平台,实现了科技发展与经济效益双赢的局面。迄今为止,蒋文全团队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已发表新能源方面的文章30余篇,获得8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两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9项。
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往往让人有恍如隔世的感觉,每每为社会带来翻天覆
科地的变革。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蒋教授参与并见证了中国新能源二次电池及电动车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跟随着国家科技支撑的脚步,蒋教授及“863”专家组的同志共同开辟了二次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及电池制造的规模化生产工艺及方法。
“任何科研成果的获得都必经历曲折前进的发展过程,技术难点的解决、攻关难关的突破是每一个科研过程的必经之路,作为一名长期奋战在科研第一线的科研工作者,我认为坚持发扬知识分子的责任心是关键中的关键,科研不仅是一个人的科研,更是一个团队、一个领域的乃至整个民生的科研,只有秉持着坚韧不懈的科研态度,百折不挠的科研精神,为国为民的科研理念,才能在科研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远。”蒋文全教授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