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歌词的洪流

2011-11-06童孟侯

上海采风月刊 2011年5期
关键词:太平间汪峰刘德华

文/童孟侯

歌词的洪流

文/童孟侯

童孟侯中国作协会员,擅长幽默文学,出版幽默随笔散文集《你有权选择幽默》等多种

中国的十年浩劫曾经劫出了一样奇怪的东西:赛诗。那年月8亿人民8亿诗人,只要单位里召开赛诗会,工人们立马就冲上台去,草稿都不用打,随口就朗诵起自己即兴创作的诗歌来,光喊出来不算数,速度还要快,赛诗嘛,跟赛车一样!

如今,这些“诗人”应该是退休了。但是这年头又出现一种新浪潮:写歌词,这么多人似乎想写歌词就立马能写歌词,真叫我钦佩不已。

我算是读过一些唐诗宋词的,对《诗韵新编》也滚瓜烂熟,也曾经在解放日报、文汇报上发表过几十首诗。多年前,我曾经和好友烁渊一起合作写歌词,烁渊是词作家,得过国务院颁发的文化大奖,他创作的歌词《我是公社小社员》榜上有名。

可是反复推敲好几天,我打了退堂鼓,歌词创作太难了,要押韵,要对仗,要工整,要尽量减少闭口音,要重复,要叫人一听就懂……我是无法胜任。

可眼下,叫人听得模棱两可的“大有歌在”,因咬字不准,产生的误会往往叫人哭笑不得。

比如刘德华唱过一首歌,其中有一句:“吴倩莲的风和雨藏了多少梦……”我想,你跟吴倩莲要好,也不用唱出来呀,默默放在心底就行了,再说人家早就名花有主。后来才晓得那歌的名字叫《中国人》,刘德华唱的是“五千年的风和雨藏了多少梦”,根本和吴倩莲没有关系!

还有当年“综艺大观”结束曲:“再见,再见,相会在彩屏前……”可观众怎么听都是“相会在太平间”。在太平间相会总归太不吉利吧?于是词作者不得不改,改成了“相会在掌声里”。

歌词最好朴素平实一点,不要“摆花斑”,歌词和诗歌不一样。写歌词其实比写诗歌所戴的“镣铐”还要更多一点,更重一点,必须反复琢磨,反复修改,因为那是让人听的,让人唱的,不是让人看的。

我的好朋友陈涤非是著名作曲家,他听了辽宁郭明义的先进事迹后深深感动,于是写了一首如今已经在东北广为流传的歌《好人》:“笑起来像孩子一样天真,唠起来捧出一腔热忱,干起来让自己做得最好,闲下来为别人事事操心,好人,好人,好人有好心,胸中有大爱,人间有真情,好人,好人,好人有好心,心与心相通,爱与爱相应……”你听,通俗易通,一点不会产生歧义。借用被夸奖者的名字,这叫“明—义”。

夸奖一个好人的歌曲同样可以谱写得这么出色,这么有深情,我是由衷钦佩的。

兔年春晚走红的民工组合叫“旭日阳刚”,他们一直唱汪峰的歌,《春天里》《飞得更高》等等。可是有一天汪峰先生不允许他们再唱他作词作曲的歌了,两个人立刻显得很尴尬。

网友们便启发说:不让你们唱,你们就自己写嘛,成为汪峰那样的原创型歌手嘛!

我想,写一首歌词大概不会比在工地上搬砖头更省力,这两位歌手一开口唱歌,往往走调,定音都定不准,你要他们进一步动手写歌,岂不是把他们往绝路上逼吗?当然,说不定他俩在创作歌曲方面有天赋,尽管他们没读过什么书,没研究过诗歌的创作原理什么的。

不由想起上海音乐学院一位大胡子教授,他叫何训田,因为策划《阿姐鼓》而轰动海内外,唱片里的很多歌都是他亲自操刀的,发表一首,播放一首,就能稳稳地站住脚,站在排行榜。

何教授创作十多首歌词,害得他苦思冥想整整一年,就说那首《天唱》吧,你们听:“最后的死去和最初的诞生一样,都是温馨时光;最后的晚霞和最初的晨曦一样,都是太阳辉煌。迎接生命的时候,这一方山水离蓝天最近;送走生命的时候,这里的乡亲高高仰望……”短短几句歌词,把西藏人生死观和高尚境界演绎得如此深刻,绝了!

专门写歌词的大家不少,邬大为、庄奴、乔羽乔老爷等等。但是,如今能写歌词的人日长夜大,并且洪流滚滚,要把老派的词作家淹没了也未可知啊!

猜你喜欢

太平间汪峰刘德华
请把我当普通演员
职人刘德华
在太平间里睡午觉
章子怡:恩爱秀出新高度
在太平间睡觉
汪峰暂停手撕前任会友找乐子
消费汪峰
太平间收费,岂能如此不太平?
刘德华电影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