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马古道与剑南春酒文化研讨会成功举办

2011-11-04王银凤

科学中国人 2011年10期
关键词:酒坊云南大学茶马

本刊记者 王银凤

茶马古道与剑南春酒文化研讨会成功举办

本刊记者 王银凤

2011年4月16-17日,由茶马古道研究网和《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联合主办的“茶马古道与剑南春酒文化研讨会”在四川绵竹剑南春集团公司隆重召开,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保亚、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研究所所长木霁弘这两位“茶马古道”的命名者和来自北京大学、云南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台湾辅仁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商务印书馆、北京大学出版社、《人民日报》近二十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从语言学、民族学、哲学、自然科学等多个学科讨论了酒在茶马古道上的流传及茶马古道对于“剑南烧春”的意义。

茶马古道是以滇藏川三角地带为中心,跨越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脉、帕米尔山系、横断山脉和青藏高原的交通网络,是东亚和东南亚民族迁徙、经济交流和文明传播的最重要通道之一。在这个交通网络上,各民族和族群之间主要的接触活动正是借助茶、酒、盐等物质文化展开的,通过深入讨论从茶、盐、酒在茶马古道上的分布区域的生产和消费历史,可以帮助我们深刻认识茶马古道的文化生态和自然生态,进而认识我们今天所传承和秉持的文化面貌。四川有悠久的制酒历史,“剑南烧春”是唐朝名酒,曾入贡宫廷,《科学中国人》杂志和剑南春集团基于对四川深厚的酒文化的了解和热爱,积极组织了这次学术会议。

剑南春集团副总经理蔡发富致欢迎辞,并就剑南春酒的制作工艺等问题与参会专家进行交流。

中国人民武警医学院原院长雷志勇将军作为特邀嘉宾预祝研讨会圆满成功。

本刊总编辑张刚主持研讨会。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保亚发言,题目为:翻越横断山:茶马古道对世界屋脊带的终极征服,内容详见14页。

云南大学教授、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研究所所长木霁弘在会议上发言,题目为:茶与酒的文化走廊。

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猛发言,题目为:《说文解字》与中国东汉以前的酿酒技术,内容详见22页。

从左至右:宁志奇、杜若明、汪峰、木霁弘、张刚、孙玉文、陈永禹、蔡发富、周重林、雷志勇、张猛、陈保亚、夏炎、杨志军、邱东、常绍民、黄成龙。

与会专家就茶马古道与剑南春酒文化的关系展开热烈讨论。

与会专家参观剑南春酒史博物馆,蔡发富(右一)亲自进行讲解。

天益老号历经千年的发酵池。

与会专家参观天益老号发酵池。

天益老号酒坊如今成为众多游客的造访之地。这个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间的酒坊,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明清是中国酒文化集大成之期。在绵竹城西一带,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优良的水资源,成为县城酿酒作坊集中区域。据档案记载,此期间仅在城西棋盘街一带,便有烧坊38家之多,在清代康、乾时期,崛起了“朱、杨、白、赵”四大酒坊。天益老号酒坊为朱熠所建,到光绪年间传到后人朱天益时,他将祖上留下的作坊进行了改建,同时保留了十一口清初的老窖池,并将作坊更名为天益老号。

2003年至2004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在天益老号酒坊西侧,发掘清理出3500平方米的明、清时期酒坊遗址群,清理出大量的酿酒窖池,水井、灶坑、晾堂、粮仓、建筑基础等遗迹以及上百件出土文物,并发现宋代至近代的连续堆积地层,展现了明清时期此区酒业分布的历史风貌和规模。经国内有关专家前往现场考察后认定,此遗址群是国内明清时期酿酒作坊遗址中生产要素最齐全、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酒文化遗址,代表了近现代工业文明在中国的雏形。这一考古成果被国家文物局专家组评定为2004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台湾辅仁大学教授陈永禹与其助手林孟彦在川酒会馆内合影,别有一番韵味。

部分与会专家参观川酒会馆并合影留念。前排左起:周重林、雷志勇、张刚、孙玉文、杨志军,后排左起:木霁弘、林孟彦、陈永禹、杜若明、黄成龙、栾峰(人民日报海外版旅游部副主任)。

与会专家参观完剑南春酒史博物馆后热烈讨论。

与会专家参观剑南春酒史博物馆。前排左起:杜若明、宁志奇、张刚、蔡发富、雷志勇、陈保亚、张猛、孙玉文,后排左起:黄成龙、常绍民、邱东、木霁弘、周重林、陈永禹、杨志军、杨海潮、汪锋。

台湾辅仁大学教授陈永禹发言,题目为:语言-神话-酒,内容详见29页。

中国科学院化学所教授邱东发言,题目为:酒与化学,内容详见52页。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孙玉文发言,题目为:与酒有关的三个词的来历,内容详见32页。

中国社科院民族所副研究员黄成龙发言,题目为:羌族酿酒工艺及其酒文化,内容详见48页。

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周重林发言,题目为:茶与酒:水与火的交融,内容详见54页。

宁志奇就蜀酒的起源发言。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汪锋发言,题目为:从汉藏语言看酒文化圈与茶马古道,内容详见37页。

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杨海潮发言,题目为:从文化关系看中国蒸馏酒技术来源的问题,内容详见42页。

北京大学出版社编审杜若明就酒典的编纂及相关问题与专家进行交流。

商务印书馆总编助理、著作室主任常绍民。

猜你喜欢

酒坊云南大学茶马
国内最大地缸发酵酒作坊遗址出土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投稿须知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报)》论文版权授权确认书
云南大学百年校庆启动仪式举行
茶马古道的前世今生
只要2两酒
茶马古道
The Whole Society Should Take Necessary Responsibility for the Children
穿越秘境而来的茶马古道
阿九正传之爱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