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动儿童班级人际关系与歧视知觉的关系: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

2011-11-03李艳霞冯淑丹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同伴主观师生关系

江 琦,李艳霞,冯淑丹

(1.西南大学 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庆 400715;2.西南大学 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重庆 400715)

□心理学

流动儿童班级人际关系与歧视知觉的关系: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

江 琦1,2,李艳霞1,冯淑丹1

(1.西南大学 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庆 400715;2.西南大学 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重庆 400715)

以重庆市440名流动儿童与192名城市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同伴评定量表、师生关系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个体歧视知觉”流动儿童版问卷,考察了流动儿童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及歧视知觉的特点并考察了同伴关系、师生关系与歧视知觉之间关系,结果表明:(1)同伴关系无论是在性别、学段还是两类不同儿童群体上的差异比较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师生关系上,女生好于男生,在正向师生关系上高于男生,负向师生关系上低于男生得分;歧视知觉方面,男生感受到的歧视高于女生。(2)同伴关系与歧视知觉呈负相关,师生冲突、主观支持及支持利用度呈负相关。(3)同伴关系、主观支持可以负向预测歧视知觉,师生冲突可正向预测歧视知觉。(4)社会支持在流动儿童同伴关系、师生关系与歧视知觉间存在调节作用。

流动儿童;同伴关系;师生关系;歧视知觉;社会支持;调节作用

一前言

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户籍制度的松动,越来越多的农村人举家迁移到城市,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目前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即流动人口)约为2.6亿人[1]。他们背后则是数量庞大的流动儿童,根据1998年国家教委发布的《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流动儿童是指6至14岁(或7至15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的儿童[2]。近年来,流动儿童的数量规模不断地扩大,这一特殊群体逐渐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歧视知觉的研究源于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关注。这里,歧视知觉主要是相对于客观的歧视现象而言的一种主观体验,是指个体知觉到由于自己所属的群体成员资格(如性别、种族、出生地区或者户口身份等)而受到的有区别的或不公平的对待,这种对待可以表现为实际的行为动作,也可以表现为拒绝性的态度或者某些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等[3-5]。流动儿童随其父母从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进入城市,由于户籍制度等条件的限制,他们难以得到城市的完全接纳,处于社会边缘状况,对其成长带来了极大挑战。在影响流动儿童发展的各种危险性因素中,由于外来人口身份而导致的受歧视体验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6]。

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开始关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观认为生态系统中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是儿童成长和发展的动力。Bronfenbrenner(1979)强调人“发展的生态学”问题,指出儿童的发展是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7]。其中班级系统是影响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的微观生态系统。众多研究者认为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在学校,而班级是他们人际关系和各类活动的源泉,班级环境对儿童社会行为有重要的影响[8-10]。在班级环境中,与儿童人际互动最密切,对其社会行为具有重要影响的两类人群——同伴和教师。因此本研究从流动儿童所处的班级环境出发以探究流动儿童同伴关系、师生关系与其歧视知觉间的关系。

歧视知觉与他们的同伴及师生关系状况存在密切的联系。赖寒认为流动儿童面临着缺乏同伴和教师支持的威胁[11]。流动儿童在新环境中需要建立新的同伴关系,在新关系建立过程中他们与城市儿童的社会比较不可避免。Brown(2005)等人指出,社会比较信息会影响儿童的自我评价判断,进而提高儿童知觉到歧视的可能性[12]。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进行社会比较后,很可能产生社会不公平感,这会相应地增强他们的歧视知觉[13]。关于流动儿童歧视知觉的研究调查表明流动儿童能感受到来自同伴特别是城市儿童的歧视。任云霞认为流动儿童在新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本身双重适应过程中面临着社会各个层次的社会排斥,人际关系排斥中包含来自同伴的排斥(任云霞,2006;2008)[14-15]。雷有光的研究也发现,从同伴的角度看高达75.7%的流动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感到被嘲笑和讽刺[16]。张秋凌于2003年对北京、深圳、绍兴、咸阳四城市流动儿童的访谈发现,流动儿童感受最强烈的歧视来自同伴交往中的歧视,有儿童认为“他们有时瞧不起我们,给我们白眼,不和我们玩”[17]。流动儿童师生关系方面,一项教师对流动儿童入读公办学校的态度调查表明,虽然城市中教师对学校招收流动儿童的态度总体是积极的,但他们对流动儿童入读对班级教学及其自身影响却是消极的。这样教师在对待班级中流动儿童时就更容易产生消极反应,进而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歧视知觉。

综上所述,流动儿童在新的环境中面临着新建同伴及教师关系的困境,并且由于流动儿童身份的特殊性,在关系建立过程中可能会感受到来自城市同伴和教师的歧视。但以上关于流动儿童同伴关系、师生关系与歧视知觉关系的研究多从流动儿童歧视研究的角度出发做的访谈调查,同伴关系与师生关系是否与其歧视知觉有关系,师生关系的好坏能否预测他们的歧视知觉尚无实证研究。关于处境不利儿童的研究表明,社会支持是重要的保护因子之一。若同伴关系与师生关系可预测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那么社会支持这一保护因子能否在班级人际关系与歧视知觉之间起到调节保护作用呢?这也是本文关注的重点之一。

二 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取样的方式,从重庆市城市地区选取小学四年级到初中三年级流动儿童440人,他们均为非城市户口,且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城市居住半年以上,男生249人,女生191人,其中四年级69人,五年级 90人,六年级88人,初一44人,初二84人,初三65人;并从其相应的班级中抽取城市学生作为对照组,共192人,男生107人,女生85人。

(二)研究工具

1.同伴评定量表。同伴评定量表(邹泓,1998),该问卷共16个项目。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依次记1-4分。本研究中问卷的分半信度为0.92。

2.师生关系问卷。采用邹泓、屈智勇等2007年修订的师生关系问卷,该问卷共23个项目,包括:亲密性、支持性、满意度、冲突性等四个维度,亲密性、支持性和满意度三个维度体现正向的师生关系,冲突性体现负向的师生关系,其中亲密性维度7个项目,支持性5个项目,满意度4个项目,冲突性7项目。该问卷采用五级计分,从“很不符合”到“完全符合”,依次记1-5分。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x2/df=3.44,GFI=0.91,TLI=0.91,CFI=0.92,REMSA=0.06)和项目信度,各项目的载荷均在0.44以上。各维度的一致性信度系数在0.71-0.87之间。亲密性、支持性和满意度三个维度之间为正相关,它们与冲突性为负相关。被试在亲密性、支持性和满意度三个维度上的得分越高,表明师生关系越趋向于正向;在冲突性上的得分越高,则表明师生关系越趋向于负向。

3.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肖水源,1990修订版),该量表共10个条目,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以及总分四个评定指标。量表条目计分方法,第1-4,8-10条:每条只选一项,选择1,2,3,4项分别计1,2,3,4分;第5条分A,B,C,D四项计总分,每项从无到全力支持分别计1-4分;第6、7条如回答“无任何来源”则计0分,回答“下列来源”者,有几个来源就计几分。量表各维度分值越高表明社会支持情况越好。考虑到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对量表中的一些项目进行修改,将量表中的“同事”改为“同学”,第五题中的“夫妻(恋人)”及“儿女”这两个选项删除,将第六、七题中“配偶”改为“父母”、“工作单位”改为“学校或政府有关部门”,并删除党团公会等官方或半官方组织。该问卷设计基本合理,条目易于理解无歧义,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并且已有研究表明,对个别条目进行调整后的量表也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张雯,齐光辉,郑日昌,2001),在本研究中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范围在0.70-0.81之间。

4.采用刘霞、方晓义(2008)等修编的“个体歧视知觉”流动儿童版问卷。问卷列举了流动儿童在生活可能遇到的遭受歧视的9种情况,询问被试句子所描述的情况是否与其现实符合。共12个题项,答案为4点量表:1为“一点都不符合”,4为“完全符合”,以考察儿童主观觉察到的自己因为外地人身份而受到歧视或者不公平对待的程度,得分越高,代表感受到的歧视越多。本研究根据实际对相关语句作了相应调整,其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49。

(三)研究程序

由经过培训的心理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担任主试,所有问卷采用集体施测的方式,被测学生在测试人员的指导下,独立完成问卷的全部内容,问卷以匿名形式进行。测验时,主试按指导语进行简要说明,然后被试进行作答,最后将问卷收回。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回答完整性与真实性的检查,并剔除无效问卷。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

三 研究结果

(一)流动儿童在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及歧视知觉特点分析

1.流动儿童在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及歧视知觉上的性别差异。结果如表1所示,流动儿童在同伴关系及负向师生关系上不存在性别差异;在正向师生关系及歧视知觉上在0.01水平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其中在正向师生关系方面,女生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得分,而在歧视知觉的得分上,男生显著高于女生的得分。

表1 男女生同伴关系、师生关系、歧视知觉的差异比较

2.流动儿童在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及歧视知觉上小学及初中学段上的差异。结果如表2所示,中小学流动儿童在同伴关系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在师生关系上,小学生的正向师生关系得分显著地高于中学生的得分,而在负向师生关系的得分上,小学生的得分显著地低于中学生的得分;在歧视知觉方面,小学生的歧视知觉显著地高于中学生的得分。

表2 小学与初中学生同伴关系、师生关系、歧视知觉的差异比较

3.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在同伴关系及师生关系上的差异。结果如表3所示,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在同伴关系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师生关系方面,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在负向师生关系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在正向师生关系上,流动儿童的得分显著地高于城市儿童的得分。

表3 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同伴关系、师生关系的差异比较

(二)流动儿童同伴关系、师生关系、社会支持和歧视知觉之间的相关

表4列出了流动儿童同伴关系、师生关系、社会支持和歧视知觉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看出,同伴关系、师生关系中的师生冲突、社会支持中的主观支持及对支持利用度与歧视知觉呈显著负相关;师生关系中的师生冲突与同伴关系呈显著负相关,师生关系中的师生支持和社会支持中主观支持与同伴关系呈显著正相关;师生关系的各个维度与社会支持的各维度在0.01水平显著相关,师生冲突与社会支持的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其余各维度均与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

表4 流动儿童同伴关系、师生关系、社会支持和歧视知觉的相关系数(N=440)

(三)流动儿童同伴关系、师生关系、社会支持对歧视知觉的回归分析

通过回归分析来检验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和社会支持对流动儿童歧视知觉的影响。如表5所示,(1)以歧视知觉为因量,同伴关系为预测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同伴关系负向预测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β=-0.18),负向解释了歧视知觉3.3%的变异。(2)师生关系中只有师生冲突与歧视知觉显著相关,因此以歧视知觉为因变量,师生冲突为预测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师生冲突可以预测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β=0.25),解释了歧视知觉的6.4%。(3)社会支持中的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和歧视知觉呈显著负相关,因此以歧视知觉为因变量,主观支持与对支持的利用为预测变量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只有主观支持进入回归分析中,主观支持可以负向预测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β=0.25),解释了歧视知觉的6.4%。(4)以歧视知觉为因变量,同伴关系、师生冲突和主观支持为预测变量进行逐步多元回归,结果如表6所示,师生冲突首先进入回归方程,其次为主观支持,最后进入的是同伴关系。其中师生冲突对歧视知觉的解释量最大,为6.4%,师生冲突和主观支持对歧视知觉的联合解释量为8.6%,三者共可解释歧视知觉的9.9%。

表5 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和社会支持分别对流动儿童歧视知觉的回归分析

表6 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和社会支持三者对流动儿童歧视知觉的逐步回归分析

(四)社会支持在同伴关系、师生关系与歧视知觉之间的调节效应检验

由于进行调节效应检验,因此对预测变量和调节变量均进行了中心化处理。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对调节效应进行检验。(1)社会支持在同伴关系和歧视知觉之间调节效应的检验。第一步,将预测变量(同伴关系)和调节变量(主观支持)纳入回归方程。结果如表7所示,社会支持中的主观支持与同伴关系的主效应均极其显著。第二步,将预测变量(同伴关系)和调节变量(主观支持)构成的交互项(同伴关系*主观支持)纳入回归方程中,结果如表7所示,调节变量对歧视知觉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因此社会支持在同伴关系与歧视知觉间的调节效应得到经验证。(2)社会支持在师生关系和歧视知觉之间调节效应的检验。过程同上,结果表明社会支持同样在师生关系与歧视知觉之间起到调节作用。

表7 社会支持在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和歧视知觉之间的调节效应

四 结果分析

(一)变量的特点分析

本研究中,同伴关系无论是在性别、学段还是两类不同儿童群体上的差异比较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师生关系上,女生好于男生,在正向师生关系上高于男生,负向师生关系上低于男生得分。该研究结果与以往研究结果相一致。学生的性别对其师生关系有影响[18],女孩与教师有更亲密的师生关系。男生具有好侵犯、独立、支配性强、好竞争与喜欢冒险等典型特征,使老师对他们的约束和管制要多于女生,以免其过激行为的产生,而且男生的包容性和接纳性都不如女生,于是男生比女生更多地感知师生之间的冲突。在学段上,小学儿童的师生关系好于中学儿童。中学儿童由于第二性征的出现,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成人感,感到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小孩,自我意识的体验增强,他们不希望老师还像以前一样把他们当孩子看待,对他们过多地管束。而且,中学生已经会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老师,不再把老师看作是绝对的权威,也不再将规则看作是不可冒犯的绝对戒律。这样势必会影响到师生关系。此外,中学的学业压力较小学大得多,学习科目增多,面临升学压力,也使得他们与小学生相比较少关注师生关系。流动儿童正向师生关系好于城市儿童,这可能与流动儿童来到新班级的时间较短,老师为其尽快适应新的班级环境而对他们表现出更多的关心有关。这也从侧面反应了流动儿童从老师那里感受到较少的歧视。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方面,男生感受到的歧视高于女生,这与男生人际关系特点有关。心理学研究者认为男女儿童在言语表达上存在差异,女生在言语表达的清晰性、流畅性和情感性等方面都优于男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的人无疑可以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19]。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她们比男生感受到较少的来自他人的歧视。小学儿童感受到的歧视高于中学儿童。该结果与刘霞、申继亮等对北京流动儿童的调查结果不一致[20],在他们的研究中高年级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相对较多。该结果与被试取样不同有关。而且可能流动儿童的年级与其来到城市生活的时间及流动时间有一定的重合有关,高年级儿童来到城市的时间较低年级儿童长,适应城市生活越好。

(二)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及社会支持的关系

同伴关系与歧视知觉呈负相关,师生冲突、主观支持及支持利用度呈负相关。其中同伴关系、主观支持可以负向预测歧视知觉,师生冲突可正向预测歧视知觉。该结果与日常经验相符。从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对歧视知觉的相关及回归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相关系数及对歧视知觉的解释率上所得数值均偏小,这说明流动儿童的同伴关系及师生关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其歧视知觉,解释率偏小则提醒研究者流动儿童歧视知觉影响因素除人际关系方面,还应考虑其他方面。本研究中社会支持在流动儿童同伴关系、师生关系与歧视知觉间的调节作用得到了验证,来自班级中同伴及老师的支持可以减少流动儿童在新班级环境中感受到的歧视。

五结论

(1)同伴关系无论是在性别、学段还是两类不同儿童群体上的差异比较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师生关系上,女生好于男生,在正向师生关系上高于男生,负向师生关系上低于男生得分;歧视知觉方面,男生感受到的歧视高于女生。

(2)同伴关系与歧视知觉呈负相关,师生冲突、主观支持及支持利用度呈负相关。

(3)同伴关系、主观支持可以负向预测歧视知觉,师生冲突可正向预测歧视知觉。

(4)社会支持在流动儿童同伴关系、师生关系与歧视知觉间起调节作用。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发布[EB/OL].http://www.stats.gov.cn/zgrkpc/ dlc/yw/t20110428_402722384.htm.

[2]方晓义,范兴华,刘 杨.应对方式在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孤独情绪关系上的调节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24(4):93-99.

[3]Major,B.,Quinton,W.,amp;McCoy,S.,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attributions to discrimination: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dvances[J].InM.P.Zanna(Ed.)AdvancesinExperimentalSocialPsychology,2002,(34):251-329.

[4]Pascoe,E.A.,amp;Richman,L.S.Perceived Discrimination and Health:A Meta-Analytic Review[J].Psychological Bulletin,2009,135(4):531-554.

[5]Tom,D.(2006).Effects of perceived discrimination: rej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as two distinct pathways and their associated effects[D].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6]刘 霞,申继亮.环境因素对流动儿童歧视知觉的影响及群体态度的调节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26(4):395-401.

[7]Bronfenbrenner U.Theecologyofhumandevelopment:Experime[M].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9.3.

[8]Fredriksen K,Rhodes J.The role of teacher relationships in the lives of students[J].NewDirectionsforYouth Development,2004,(103):45-54

[9]Howes C.Social-emotional classroom climate in child care,child-teacher relationships and children's second grade peer relations[J].SocialDevelopment,2000,9(2):191-204

[10]Eccles J S,Roeser R W.Schoolandcommunity influencesonhumandevelopment[M].In:M H Bornstein,M E Lamb(Eds.),Developmental science: an advanced textbook (5th ed)Mahwah,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5.513-556

[11]赖 寒.流动儿童面临的社会威胁探讨[J].法制与社会,2010,(5):160-164.

[12]Brown C S,Bigler P S,Children’s perception of discrimination:A developmentalmode1[J].Child development,2005,(76):533-553.

[13]李晓巍,邹 泓,张 俊,杨 颖.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产生机制的质性研究:社会比较的视角[J].心理研究.2008,1(2):66-70.

[14]任云霞.在社会排斥阈下研究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问题[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1(4):55-58.

[15]任云霞.社会排斥与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的研究[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9(1):16-18.

[16]雷有光.都市“小村民”眼中的大世界——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社会认知的调查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04,(6):27-35.

[17]张秋凌,屈智勇,邹 泓.流动儿童发展状况调查——对北京、深圳、绍兴、咸阳四城市的访谈报告[J].青年研究,2003,(9),12-17.

[18]Govinddara G.Enhancing o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J].Education,1991,112(2):183-186.

[19]Furam W,Buhrmester D.Age and sex differences in perceptions of networks of personal relationships[J].Childdevelopment,1992,63(1):103-115.

[20]刘 霞,申继亮.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及与自尊的关系[J].心理科学,2010,33(3):695-697.

The Regulative Roleof SocialSupport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and Perception of Discrim ination in Classes of M igrant Children

JIANG Qi1,2,LIYan-xia1,FENG Shu-dan1

(1.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Science,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2.Research Center for Mental Health Education,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

Taking 440migrant children and 192 urban children in Chongqing as the subjects,making use of peer evaluation form,questionnaires about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social support assessing form,and questionnaires about“individual perception of discrimination”(children’s version),thewriters of this article havemade an investigation among migrant children on peer relationship,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and the perceptive characteristics of discrimination.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1.in terms of peer relationship,there are not distinct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categories of children in both sex and grades;2.peer relationship and perception of discrimination are negatively correlated,while teacher-student conflict,subjective supportand degree of supportare also negatively correlated;3.peer relationship and subjective support can predicate the perception of discrimination in backward direction,while teacher-student conflict can predicate the perception of discrimination in forward direction;4.social support plays a regulative role amongmigrant children in peer relationship,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and the perception ofdiscrimination.

migrant children;peer relationship;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perception of discrimination; social support;regulative role

B844.1

A

1674-3652(2011)06-0103-06

2011-08-10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流动儿童社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SKXM2009062)。

江 琦(1971- )男,重庆合川人,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教授(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学习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研究。

[责任编辑:志 洪]

猜你喜欢

同伴主观师生关系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寻找失散的同伴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主观评述构式“很+x”认知研究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