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讽”的词义演变
2011-11-02董华伟叶正渤
董华伟 叶正渤
(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风”、“讽”的词义演变
董华伟 叶正渤
(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考察“风”、“讽”的本意与联系,结合“风”字分析“讽”字的命名,探讨“讽”字词义的演变与发展。试就“风”、“讽”的词汇意义粗作讨论,不涉及语法意义。
风;讽;词义;演变
在现代汉语中,“风”和“讽”的意义似乎毫不相干。但是经过考察,笔者发现在古汉语中曾经出现过“风”用作“讽”通用现象。本文试就两词的本意及其联系、演变作一番探讨。
讽,《新华词典》中有两个义项:1.用含蓄的话劝告或讥刺。2.背书。第二个义项现在已经不常用到,“讽”的本意是什么呢?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言部》:“讽,诵也,从言风声。”[1]“讽”即背诵的意思。《周礼·春官·大司乐》:“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郑玄注:“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倍”通“背”,谓不开读也,“诵”则非直背文,又为吟咏以声节之。《周礼经注》析言之讽诵是二,许统言之讽诵是一也。[1]这是讲讽和诵的区别与联系。《汉书·艺文志·小学》:“太史试学童,能讽书九千字以上,乃得为史。”这里的“讽”是背诵的意思。唐韩愈《上兵部李侍郎书》:“南行诗一卷,舒忧娱悲,杂以环怪之言,时俗之好,以讽于口而和于耳也。”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先熟读《楚辞》,朝夕讽咏,以为之本。”清孔尚任《桃花扇·栖真》:“真经讽,谨把祖师真经奉,处女闺阁一样同。”这三句的“讽”泛指诵读、诵念。“讽”由朗读、背诵的意思引申出用语言暗示、劝告等,有说教、劝喻的意思。《广雅·释诂四》:“讽,教也。”[2]《集韵》:“讽,谏刺也。”[2]
笔者结合“风”的语源与本义,重点讨论“讽”的语源与具体用法。
《广雅·释言》:“风,放也。”[3]《释名·释天》:“风,氾也,其气博氾而动物也。风,放也,气,放散也。”[3]“风”与“放”、“风”与“氾”是双声对转,从语音方面解释了风命名的原因。《六书故·动物四》:“天地八方之气吹嘘鼓动者命之曰风。”[4]那么风的本意就是一种“空气流动形成的自然现象”[5]。段玉裁:“艮者,万物之所以成终而成始也,风之用大矣,故凡无形而至者皆曰风。”[1]从产生的现象诠释了风的命名。
《说文·风部》:“从虫凡声,风动虫生,故虫八日而化。”[1]繁体“风”作“風”。段玉裁详细解释了“风”字从虫的原因,“八主风,风主虫,故虫八日而化,谓风之大数尽于八,故虫八日而化,故风之字从虫。”[1]《诗经·郑风·蘀兮》:“蘀兮蘀兮,风其吹女。”《左传·庄公二十年》:“风为天,于土上,山也。”汉刘向《说苑·敬慎》:“树欲静乎风不定,子欲养乎亲不待。”《庄子·逍遥游》:“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下矣。”这几句用了“风”的本意。
“风”由自然界中的空气流动,引申为社会上流行、流传的东西。如风俗、风气、风声等,于是有了采风一说,即收集地方民歌、民谣。宋朱熹《诗集传·国风一》:“风者,民俗歌谣之诗也。”把民歌、民谣收集来成为一种诗歌类型,形成一种文体,《诗经》中的《国风》就是收集的民俗歌谣。《毛诗序》:“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吕氏春秋·音初》:“实始作为南音,周公及召公取风焉,以为《周南》、《召南》。”《汉书·艺文志》:“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文心雕龙·乐府》:“匹夫庶妇,讴吟土风。”这里的风均指民俗歌谣。
先秦文献中已经出现“风”,用作为婉辞劝谏。例如:
《尚书·说命》:“呜呼!说,四海之内,咸仰朕德,时乃风。”《诗·大序》:“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又“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诗经·小雅·北山》:“或出入风议,或靡事不为。”陆德明释文:“风,音讽。”《广雅·释诂三》:“风,告也。”即“风”读如“讽”,委婉的讽刺、劝告的意思。[6]《诗经·大雅·崧高》:“其诗孔硕,其风肆好。”《诗集传》:“风,声。”《释文》:“风,音也。”[6]“风”应作“讽”解,即讽谏、委婉的劝告。
《广雅·释诂三》:“风,告也。”王念孙疏证:“讽,与风通。”《集韵·送韵》:“讽,讽刺,或作风”。[4]这里的“风”与“讽”通。可见在《尚书》、《诗经》中“风”已经具有了教化、劝告等意义,也就是说,具有了“讽”的词义。“讽”的命名与“风”的命名有直接关系,从口中呼出气体发出声音的现象与天地八方之气吹嘘鼓动万物的现象相像,同样是“无形而至者”,于是在“风”的基础上加言旁,另造一字“讽”。《尚书》、《诗经》、《春秋左传》中没有出现“讽”字,表示“讽”的词义的字都用“风”字,可知“风”是“讽”的古字。“讽”是一个后起形声字,最早出现在战国,《韩非子·八经》:“故使之讽,讽定而怒。”自此文献中才出现“讽”字,在表示委婉劝告时“风”、“讽”古今字同时使用的情况存在。例如:
《史记·梁孝王世家》:“而王与任王后以此使人风止李太后。”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武安侯乃微言太后风上。”
《聊斋志异·侠女》:“明日当往拜其母,便风以意。”
“讽”字出现后,在表示与口头表达、语言有关时也用此字。
《孔子家语》:“忠臣之谏君,有五义焉,吾从其讽谏乎。”
《战国策·齐策》中有“周忌讽齐王纳谏”,“讽”表示用含蓄的语言、动作劝谏别人。
《史记·滑稽传》:“优孟常以谈笑讽谏。”
《后汉书·李云传·论》:“礼有五谏,讽为上。”
《文心雕龙·情采》:“而吟咏情性,以讽其上。”
《旧唐书·肃宗纪》:“明年六月,哥舒翰为贼所败,关门不守,国忠讽玄宗幸蜀。”
《新唐书·王世充传》:“讽百官劝进。”王先慎《集解》:“讽,劝谏。”陈奇猷《集释》:“不以正言谓之讽。”
苏辙《快哉亭记》:“玉之言盖有讽焉。”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五:“适来相见,不得言语相讽。”
“讽”的词义不断丰富,由用含蓄、委婉的语言劝告、讽谏进一步发展为恶意的讥讽、讽刺,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诸葛亮集》:“欲以诬毁唐帝,讽解禹稷,所谓徒丧文藻,烦劳翰墨者矣。”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春秋观志,讽诵旧章,酬酢以为宾荣,吐纳而成身文。逮楚国讽怨,则《离骚》为刺;秦皇灭典,亦造仙诗。”明沈德符《野获编·科场二·出题有他意》:“此后陷风稍衰,而讽讪者渐出。”明刘基《卖柑者言》:“岂其愤世嫉邪者邛?而托于柑以讽耶。”鲁迅先生擅长写讽刺小品文,以至于“讽刺”成为文艺创作中的表现手法之一:用讽刺或嘲讽的笔法,描写社会生活中的种种。
“风”由假借为“讽”表示婉辞劝谏义,进而引申为恶意的讥刺、嘲讽,如下图所示:
(空气流动形成的自然现象)(婉辞劝谏)(恶意的讥刺、嘲讽)
“风”、“讽”在文献中通用的现象,容易引起理解上的混乱,这种现象在汉字中普遍存在。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语言文字的规范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和文件,对汉字的规范使用,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1955年,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之后,明确了现代汉语普通话的标准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7]“排除某些词存在的分歧现象”。[7]特别是1988年3月国家语委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公布了《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普通话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中杜绝了这种通用现象。在现代汉语中,“风”与“讽”的意义,截然分开,各施其职。
词义是词所包含的内容,它包括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词汇意义,另一个是语法意义。本文仅就“风”、“讽”的词汇意义粗作讨论,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1][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2][清]张玉书,等.编.康熙字典[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清]郝懿行,王念孙,钱绎,王先谦,等.尔雅、广雅、方言、释名清疏四种合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4]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缩印本[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
[5]王力.王力古汉语字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8.
[6]向熹.诗经词典[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7]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H030
A
1004-342(2011)01-114-02
2010-09-03
董华伟(1983-),女,徐州师范大学2008级硕士研究生;叶正渤(1948-),男,徐州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