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研究

2011-11-01伏春宇

关键词:外语教学外语德育

伏春宇

(昆明理工大学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云南 昆明650093)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研究

伏春宇

(昆明理工大学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云南 昆明650093)

德育;地位;功能;大学英语教学

研究了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德育的现状,发现:德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没有受到重视。结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本文指出德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德育的两条依据,然后分析了德育的两个特性和六大功能,为提升德育在外语教学中地位奠定了理论基础。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韩愈的肺腑之言仍然适用于目前如火如荼的大学英语改革。韩愈非常重视道德知识的传授,他认为“教师的职责第一位的就是传道,授业也要文以载道,解惑也是解除道与业方面的惑”(王玄武2003:326)。韩愈的教学理念值得广大英语教师深思。目前多数大学英语教师为了响应和贯彻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教学模式,花大量的时间制作和播放课件,英语教学程式化了;教师上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了“传道”。国家各级教学大纲高度重视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本文认为,加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研究和实践对促进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应该提升德育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

一 大学英语教学中德育研究现状分析

为了更准确地弄清楚大学英语教学中德育的研究现状,笔者首先在万方数据库中就1982年至2010年的相关德育研究论文进行了跨库检索(包括期刊论文,学位论文及会议论文等),然后对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理论中的热门研究论文进行了检索,论文总篇数为8917篇,最后对收集的资料和数据进行了分析(见表1)。

从表中可看出,当前最热门的研究为自主学习和多媒体教学,在所检索的论文总篇数中各占20.8%和20.6%,而德育研究门庭冷落,只占0.5%。而且对德育论文进一步分析,可发现以下问题:(1)研究大多是经验之谈,题目离不开“浅谈”、“浅析”及“之我见”;(2)研究中提出的学科德育的实践方法可操作性不高,有喊“口号”之嫌;(3)研究视点单一,主要集中在如何利用教材内容及加强师德修养,且研究内容重复较多,缺乏新意。

表1 大学英语教学中德育研究与其它研究课题对比

综合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应该高度重视德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德育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二 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德育的依据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德育有两条依据。第一,大学英语课程是一门素质教育课程,而素质教育成功实施的关键在于德育。这里笔者要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中的素质教育重新界定,并进行补充。《课程要求》指出,“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4)。这一定义,尽管增加了关键词“人文性”和“文化素质”,但始终没有摆脱大学英语课程的“工具性”的主导色彩。很多学校仍然把素质中的一个部分—文化素质或者说智力素质当成了素质的全部,于是把应试教育等同为素质教育。

那么什么是素质教育呢?素质教育是“以人的身心发展为目的,提高人的独立性、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等主体性品质,使人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活动”(田杰2001:1)。素质教育分为三个层次,即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与社会素质教育(袁振国2004:77-78)。第一层次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主要内容为:保持身体健康与机能健全;了解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和方法,积极参加体育运动,自觉锻炼身体;养成个人的和集体的卫生习惯;掌握人体系统的结构与机能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病理的与药物的知识经验。第二层次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主要内容为: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培养非智力因素;讲究心理卫生,保持心理健康;掌握心理系统的初歩知识,具有自我调控能力;具备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知识和技能。第三层次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社会素质,主要内容为:培养正确的政治认识、政治观点、政治信念与政治理想;养成正确的思想认识、思想观点、思想情感和思想方法;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道德情操,养成正确的道德行为;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具有广博的一般文化修养和专门的知识、技能;养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与美感,培养一定的认识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劳动知识与技能,热爱劳动并形成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可见,素质教育中各种素质是综合的,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课程要求》提出的“文化素质”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多层次的素质概念。

大学英语课程是一门具有战略重要性的素质教育课程。“今天的外语教学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教学问题,而且已直接影响到我国科技、经济的发展,影响到我国改革开放质量的提高。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外语教学更加显示其重要性”(岑建君,1998:12).“英语教育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与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兴衰密切联系在一起”(范谊2002:9)。然而目前相当一部分研究者把大学英语素质教育简单、片面地理解为听、说、读、写、译技能性素质的培养,忽视了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一方面,才是德的基础,是人得以发展和成功的基本条件。另一方面,德是才的方向和灵魂,是才发展的内在动力。大学英语教育的核心理念应该是,把大学生的个人发展与国家的强盛及民族的兴衰紧密联系起来。这样大学生才会获得学习英语的深远意义及持久动力,英语学习效率才会提高。总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德才兼备,把德育放在首位,仍是对新世纪合格人才的第一位的要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0:20)。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德育的第二条依据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德育。《课程要求》指出,“教学模式的改变不仅仅是教学活动或教学手段的转变,而是教学理念的转变,是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一般的语言知识与技能,更加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的转变”(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5)。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新教学模式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那么什么是自主学习呢?在语言学习中 Holec(1981:3)最早提出“自主学习”这一概念并把它定义为“对自己的学习负责的能力”,并能对与学习相关的各方面的问题进行决策。这种决策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1)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2)决定学习内容和进度;(3)选择学习方法和技巧;(4)监控学习的过程;(5)评估学习效果。自主学习的实现是有条件的,它与学习者的其他思维活动和心理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自主程度的大小受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动机、学习策略、认知和元认知策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也会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李丽生2005:122)。

目前大部分研究者对在国内开展自主学习的前景过分乐观,以为通过训练让学习者达到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后就可以一劳永逸,而实际上自主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何晓东2004:12)。大学生自主学习存在许多问题(2002王笃勤:18),主要表现为:(1)学习计划性不够,只有37.5%的被试能够计划自己的学习;(2)即使有计划,也很难保证计划的实施;(3)自我评估不够;(4)课堂利用效率比较低;(5)课前不能按老师的要求准备预习;(6)不能多渠道地学习英语、运用英语。最突出的问题表现为学生学习意志薄弱,惰性太强,因此造成很低的学习效率。

大学生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也与他们的思想状况有很大的关系。大学生目前的思想状况(杨荣2008:179)表现为:(1)关注社会问题,但不能全面了解社会;(2)勇敢追求理想,但动机趋于功利化;(3)思想活跃,但认识趋于极端化;(4)自我意识愿望强烈,但自我评价片面;(5)情感丰富强烈,但带有较大的不稳定性;(6)独立意识增强,但又存在依赖心理。

可见,要解决大学生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必须依靠德育。如果大学英语教师不重视德育,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那么实际上就丢弃了大学英语这门课程的根本,无法找到大学英语教学效率低下的根源,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也就永远无法得到提高。

三 提升德育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

20世纪国外外语教学理论空前发展,派系林立,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我国的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外的研究成果,无论是在大纲的制订、教材的编写,还是教学方法上,都要参照国外的主流理论。不可否认,这些理论和方法的引进对我国的外语教学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也“使语言教师有应接不暇,无所适从之感,并在相当程度上陷入了盲从的状况”(李丽生2005:230)。而且这些理论和方法并未产生神奇的效果,英语学习效率也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综观各种外语教学理论,几乎都把研究焦点集中在学习者的外部因素上,而忽视了学习者的内部特征。“而实际上,成功学习第二语言的相关因素不只是外因,而是起决定作用的内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肖云南,戴曼纯2004:32).笔者认为,连接内因和外因的桥梁就是德育。据笔者考证,德育(moral education)在外语教学理论中尚未有一席之地。我国有学者编写了《英语教学与德育》(房星运1992)一书,但未引起语言教学界的重视。笔者建议,立足我国外语教育特有的文化环境,提升德育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

那么如何界定外语教学中的德育呢?目前在我国,德育已经不能狭隘地理解为“政治教育”,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文明礼貌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环境教育、人口教育、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国防教育、青春期教育、学风教育、审美教育、理想教育等,纷纷列入各级学校德育大纲,德育的外延扩大了。从外语教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把德育定义为“对学生进行道德理想、道德原则、道德规则的教育,激励学生的高尚行为,指导学生的正确行为,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袁振国 2004;220)。

语言学习理论不大愿意提及德育,而实际上语言学习理论中的许多思想和观点就是德育研究的内容。最近几年我国外语界开始把目光投向学习者的非智力因素研究上。“英语学习系统,从心理学层次上看,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方面。前者可称为学习的操作系统,后者可称为学习的动力系统”(胡春洞1996:17)。美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W.P.Alexander,1935)最早提出了非智力因素这一概念。我国学者(燕国材1992:11-12)把非智力因素的范围规定为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五种基本心理素质,并进一步提出12种具体的非智力因素,即成就动机、求知欲望、学习热情、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自信心、自尊心、好胜心、自制性、坚持性、独立性。研究表明(闵卫国 2004:216-217),学习优秀者,其非智力因素的特征为:有较强学习动机、自信心强、意志坚韧、有好胜心、勤奋刻苦、学习兴趣浓厚、善于独立思维、情绪稳定等;学习落后者的非智力因素特征为:缺乏坚韧的意志、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不够自觉、情绪波动大、缺乏明确持久的学习动机等。可见,要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必须培养积极的非智力因素,而培养的最佳教育手段则是德育。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外语教学界对动机、情感和自主性的研究特别重视。外语学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充满太多的变量,此一时,彼一时,如果不从整体上对学习主体因素进行考察、把握,而企图去量化,得出“外语学习定律”,后果是很严重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借鉴和利用德育的研究成果。

德育在外语教学中到底起什么作用呢?德育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在于它的特性和功能。特性体现为两方面:一是它的可操作性。“德育在其经验的积累和理论指导下,历史地形成了独特的由德育对象、目标、内容、过程、原则、方法、途径、队伍、管理和评价要素等构成的可操作系统”(王玄武2003:87)。二是它的整体性。“我国的综合德育模式注重从整体上对德育的目的、内容、途径、方法进行系统规划、系统运作,注重把各种德育要素有机结合起来,优化德育结构,以形成德育的综合合力和整体最佳效应”(王玄武2003:156)。外语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理论具有变量多、零碎、可控性及可操作性弱的缺点,如果上升到德育的高度,就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各种变量,有效地进行操作,从而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德育在外语教学实践中具有六种功能。德育不同于智育和体育,它具有思想导向功能、规范功能、调节功能、动力功能、维持功能及警示功能。

首先是德育的思想及文化导向功能。大学生在学习英语,了解西方社会文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的影响和侵蚀,甚至仰慕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德育可以使大学生尽可能地了解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优秀部分,学会正确地分析和评判本国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之间的差异。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邓小平(1994)指出:“这并不是说要把大量的时间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这不仅不排斥学习科学文化,相反,政治觉悟越是高,为革命学习科学文化就应该越自觉,越加刻苦”。江泽民(1998)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也指出:“没有好的思想品德,也不可能把学到的知识真正奉献给祖国和人民,也就难以大有作为。青年时期注重思想修养,陶冶情操,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自己一生的奋斗和成就将会产生长远而巨大的作用”。

在多媒体外语课堂环境下,不应该忽视德育的规范功能。现在多数高校实行学生自由选课,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一个大班。据笔者一个学期的观察,发现:部分学生经常迟到,习惯从教室后门偷偷溜进去,有的甚至像逛影院,直接从前门直入,且不跟授课教师打招呼;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上课时吃早点,吃后把盛牛奶的纸杯和塑料袋扔在课桌下,一走了之;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睡觉、讲小话;部分学生经常旷课。一些外语教师喜欢“民主式”的管理,对这些不良行为不闻不问。为了营造良好的外语课堂环境,提高教学质量,外语教师应该以身作则,通过德育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规范、约束,杜绝学生的机会主义,端正学风。

德育的调节功能体现在对学习者情感的调节。目前外语教学界开始重视学生的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的影响。在外语教学中,情感(affect)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情、感觉、情绪、态度等。情感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振奋、愉快、乐观、自信、自尊等属于积极的情感,而焦虑、紧张、悲观、挫败、怀疑等则属于消极的情感。心理学研究证明,学习者的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心智技能的发挥容易受情绪状态的影响。积极的情感态度可以促进外语学习。因此外语教师应该像一位细心的母亲,随时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帮助学生调节消极的情感,培养健康积极的情感,从而提高外语学习效果。

德育的动力功能主要发挥在培养学生的高尚的学习动机。动机由需求产生,当某种需求与一定的目标结合,成为发动、维持、引导学习的动力时,需求就成为动机。外语学习动机一般分为“工具型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和“融合型动机”(integrative motivation)。前者表现为:“想学习一种语言,是因为它有利于某些‘工具型’的目标,如找工作、阅读外国报纸、通过考试”。后者表现为:“想学习一种语言是为了与另一文化背景说这种语言的人进行交际”(Richards 2002:298)。在我国社会主义外语教学背景下,动机可分为高尚动机和低级动机。“高尚动机和社会责任感紧密联系,如为了祖国而学习。低级动机同低层次需要相联系,如为了追求个人享受而学习”(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0:160)。当前大学生学习外语具有“功利化”的倾向,即主要为了获取考试证书或找到一份好工作。结果大多数学习者没有踏踏实实地打牢语言基本功,即使通过了四、六级考试,外语水平仍很低,无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因此外语教师的责任重大,要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培养高尚的外语学习动机。

德育的维持功能在于培养学生学习外语的坚强的意志力。在心理学中,意志指“人自觉地确定、支配行动去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倾向”(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0:154)。决心、信心、恒心是意志过程的三个阶段(闵卫国2004:219-220)。下决心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确定行动的目的;二是选择达到目的的行动方法和方式。信心的树立涉及三个因素,即活动的结果、他人的态度和自我评价。恒心的树立在于两点;一是要善于抵制不符合行动目的的主观因素的干扰;二是要善于持久地维持已经开始的符合目的的行动。坚强的意志品质是外语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对影响大学生自主学习效率要素的调查研究发现,多数学生意志薄弱,虽确定了行动目的,“但常常因为其他的事情而放弃,因为这些活动不是迫在眉睫的,没有教师的有效监督,因而很容易时断时续”(李英梅2006:173)。因此外语教师应帮助学生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自己的意志,维持学生学习外语的长久兴趣和动机。

德育的警示功能主要是针对外语教师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课程要求》指出,“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学科长远发展的关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5)。外语教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为人师表,敬业爱岗,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受市场经济的驱使,一些外语教师只顾自己的发展,而忘了学生的发展。外语教师应加强德育信念,随时鞭策自己,警示自己,是否是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综上所述,提升德育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是我国外语教学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外语教师要利用好德育的可控性和整体性,充分发挥德育的六大功能,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而奋斗。

四 结 论

“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比较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往往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一方面是觉得这不是英语教师的分内之事,另一方面认为大学生已是成年人,思想已趋成熟。正是这种认识上的不足,使得德育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德育教育这一环节显得比较薄弱”(吴亚萍2007:124)。另一客观原因是,外语习得理论尚未有关于德育的研究。殊不知德育是调动学习者内在因素的最佳途径,是外语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外语教学过程缺失德育,等于丧失了灵魂。把德育和英语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外语教师除了学习研究语言习得理论和教学法,还要学习和研究德育学,充分利用和借鉴德育学的研究成果,结合英语课程设计及教材编写,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基于德育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1] Holec,H.1981. 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 Oxford: Pergamon Press.

[2] 岑建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着眼于未来[J].外语界,1998(4): 12.

[3] 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M], 第2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4.

[4] 范谊. 英语学习方法指津[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9.

[5] 房星运.英语教学与德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

[6] 何晓东.国内自主英语学习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外语界,2004(4).

[7] 胡春洞.英语学习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8] 江泽民.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 中国高教研究,1998(3).

[9]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10]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学会学习[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1] 理查兹等著.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12] 李丽生.英语新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13] 李英梅.影响大学生自主学习效率要素的调查研究[A].文军,李养龙.现代化语境下的外语教学研究[C].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14] 闵卫国.教育心理学[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15] 田杰.寓素质教育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4).

[16] 王笃勤.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外语界,2002(5).

[17] 王玄武. 比较德育学[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18] 吴亚萍.德育在大学英语课文教学中的渗透[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7(8).

[19] 肖云南,戴曼纯. 二语习得研究成果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问题[J].外语界,2004(3).

[20] 燕国材.非智力因素与学校教育[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2.

[21] 杨荣.大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22]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Towards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FU Chun-yu
(Faculty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unming Yunman 650093, China)

moral education; status; functio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The study of the status quo of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shows that moral education has been given little weight. Based on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Requirements, the paper points out the significance of moral education, provides two reason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nd analyzes two properties and six functions of moral education as the basis of the elevation of its status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G641

A

1673–2804(2011)01-0078-04

2010-03-22

昆明理工大学科研基金项目(校青字2007-100)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外语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