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调结构转方式中加快邯郸复兴

2011-11-01郭大建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11年10期
关键词:邯郸文化发展

■郭大建

在调结构转方式中加快邯郸复兴

■郭大建

总结邯郸近年来调结构、转方式的实践,总体来讲,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应当坚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整体推进,做到“六个必须”。

一、必须控死总量,彻底改变“一钢独大”的局面

河北是钢铁大省,邯郸是钢铁大市。可以说,钢铁产业如何发展、如何转型,是邯郸调结构、转方式的重头戏。就邯郸钢铁产业来看,存在着消耗大、排放高、贡献低、波动大、风险大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总的思路就是“控死总量、淘汰落后、企业重组、品种质量、钢后延伸、资本转移”二十四个字。

控死总量,就是一斤产能也不再增加,坚决堵死规模扩张的路子。淘汰落后,就是凡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上所列的淘汰项目,不管是高炉、转炉还是电炉,都要坚决淘汰。企业重组,就是按照市场优胜劣汰原则,鼓励有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以资产和资源为纽带,实施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兼并、联合重组,促进钢铁产业集中度的提高。品种质量,就是大力实施精钢战略,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推进钢铁产品结构调整,生产出更多竞争力强,有市场、有效益的产品。钢后延伸,就是延伸钢铁产业深加工链条,走多元化发展的路子,不断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资本转移,就是引导钢铁产业的富余资本合理转移。

二、必须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资源型城市传统产业比重大,重工业比重大,初级产品比重大,新兴产业尚未形成规模,往往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这样的发展模式导致出现“四难”:一是资源难以支撑;二是环境难以承受;三是要素难以保障;四是发展难以为继。现在至关重要的是,如何引导生产要素不断配置到高附加值、高效率的产业上,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经济转型、产业转型和城市转型。

具体到邯郸来讲,关键在于能不能把这些传统优势产业做到高端,同时加快建设近期和中长期都有明显效益的新兴产业,逐步实现产业产品结构的通体转换。为此,一是加大聚集区建设。聚集区建设,集约化程度高、资源能源消耗低、规模效益好,是推动经济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可持续增长转变的重要抓手。二是重点抓大企业、大集团。从调结构、转方式的角度看,大企业、大集团生产规模大、市场占有率高、竞争能力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强。三是注重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是推进产业升级的内生动力,是加快产业走向技术高端的重要推手。推进技术升级应牢固树立“技术为王”的理念,开发新兴产品、提升现有产品,研发更多的邯郸制造、邯郸创造。四是强力推进节能减排。作为一种“倒逼机制”,节能减排不仅能够极大地促使各级地方政府和企业淘汰落后产能,遏制两高一资”产业的泛滥,而且能够有力地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使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

三、必须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统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提升“三农”工作水平,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方面。邯郸作为一个农业大市和人口大市,努力实现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既是转方式的迫切要求和生动实践,也为进一步调结构、转方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坚持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的重中之重不动摇,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不动摇,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不动摇,让改革发展成果最大程度地惠及农民。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块“短板”,如果短板”变不成“挡板”,转方式最终只能如洪水般“决堤”。补“短板”的关键,是推动生产要素向短缺处聚集和流动。为此,我们强力实施“东部振兴”战略,坚持政策、资金、项目、人才和基础设施倾斜多管齐下,取得了很好效果。我们还推进农村新民居建设,最直接的效果,就是改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改善了农村居住环境,带动了农村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实现了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初衷。

四、必须把加快城镇化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大手笔、大气魄推进“三年上水平”工作

城市是二、三产业的载体。一个城市成长发展的过程,就是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促进的过程。有了城市,才有了人的聚集,才会产生优质产业、先进生产要素、优秀人才的聚集和激荡,转方式才会有强大的支撑。为增强中心城市聚集要素、统筹发展的辐射带动力,我们谋划推进了“1+6”中心城市战略,把邯郸县、永年县、成安县、肥乡县、磁县和峰峰矿区六个县、区纳入中心城区管理范围。

城市环境决定城市形象。生态文明是新型城镇化的时代要求,生态环境是体现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提品位、聚产业、增人气、生财富的前提保障。我们在“水”和“绿”上做文章,提出“古城+水城”、“绿化+文化”的思路,致力于畅通血脉、打造绿脉、突出文脉、汇集商脉、聚集人脉,使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我们还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既有利于强化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品位,又有利于克服城镇发展中带来的交通拥挤、环境恶化、成本增加等“城市病”,为调结构、转方式提供要素承载。

五、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快由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强市的跨越

文化是软实力,是一个社会综合竞争力的表现,缺少文化支撑的经济是没有生命力的经济,缺少文化内涵的社会是不和谐的社会,缺少文化精神的民族是没有灵魂的民族。实践表明,文化产业具有高附加值、高回报率的特性,具有优结构、扩消费、增就业、促跨越、可持续的独特优势;发展文化产业,是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战略支点和新的重大引擎。

邯郸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不能只停留在故事上、符号上,必须让可听的变成可看的、让静止的历史遗存变成流动的现实效益。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宣传、推介、造势,通过文化提升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对外影响力,为文化产业发展拓展广阔的市场。另外,抓文化不能空对空,要像抓经济、抓项目一样抓文化,搭建好平台和载体,并落实到一个个项目上,才能真正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六、必须从转变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抓起,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滞后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最大的症结是体制机制不合理,如果没有体制上的重大突破,就难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现在来看,调结构、转方式不仅是一项紧迫的政治考验,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一项现实的具体工作,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更是一项体制机制的重大变革。

思想决定行动,观念决定出路。转变领导干部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是转方式取得实效的决定性因素。打赢转方式这场攻坚战,关键是要用好干部考评这根“指挥棒”。为此,必须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综合考核评价新机制。一是完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以“考什么”引领“干什么”。二是完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从“官本位”转向“民本位”。三是完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以“怎么用”引领“努力干”。

作者:河北省邯郸市委书记

(责编/于亚博)

猜你喜欢

邯郸文化发展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邯郸在哪里?
谁远谁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清代邯郸教育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邯郸-电镀厂主非法排污获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