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庆精神的主要内涵
——《话说大庆精神》之十三

2011-10-31韩福魁

大庆社会科学 2011年5期
关键词:大庆油田大庆诚信

韩福魁

(大庆石油管理局党委宣传部,黑龙江 大庆 163453)

大庆精神的主要内涵
——《话说大庆精神》之十三

韩福魁

(大庆石油管理局党委宣传部,黑龙江 大庆 163453)

以诚求信的精神,是大庆精神的一个重要精神分支,也是大庆精神的主要内涵之一,使大庆精神既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之精髓,又富集了现代高度文明之精华,更注入了科学实践之灵魂,成为大庆油田开发建设的成功之源。

大庆精神;内涵;以诚求信

该篇论述的主要内容是大庆精神的主要内涵之九,即以诚求信的精神。

“诚”和“信”,无论是在传统文化中,还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往来中,都是极为常见、极其重要、事关重大的两个概念。在传统文化中,无论是儒家、道家、法家;无论是儒教、道教、佛教;无论是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学、史学、哲学等,样样都离不开“诚”与“信”。而且,“诚”与“信”又是区别原形文化与伪形文化的主要标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学习、工作和交往,无论家庭、单位和社会,无论亲情、爱情和友情,无论富有贫穷、有权无权,无论信仰异同、职位高低,人人都离不开诚与信,而且是人们辨别好与坏的通行标准。在市场经济中,无论是合作办厂,还是资金往来;无论是物资生产,还是货物流通;无论是商品营销,还是售后服务;无论是政府、商家,还是甲乙双方;无论是扩大出口,还是拉动内需;无论是对外投资,还是招商引资,事事都离不开诚与信。而且,诚与信还是事业兴盛与衰落的分水岭。

“诚”和“信”,更是大庆人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不可须臾或离的牢固根基和丰厚底蕴。石油大会战开始,大庆人来自五湖四海,唯独少有当地人。绝大多数人既没有经历过北大荒的风雪严寒,也不习惯于当地人的生活习惯,更难适应人迹罕至的亘古荒原。无论是来自各油田的老石油,还是来自各部队的解放军;无论是来自机关学校的干部知青,还是来自城市乡村的公民大众,都同样地面对着满目苍茫、遍野荒凉、衣食短缺、饥寒交迫,唯独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激情似火、诚信多多。试想,如果没有对社会主义祖国的无限忠诚,在那样极其恶劣的环境下,怎会有会战大军坚如磐石般的执著坚守?如果没有对党的无比信赖,在那样极度困难的条件下,怎会有石油大会战排山倒海般的攻坚克难?如果没有石油老会战们当年舍生忘死般的坚守和拼搏,怎会有大庆油田如日中天般的成功和辉煌?其实,大庆油田的一切成功都与“诚”和“信”密切关联着;大庆油田的每一点辉煌都饱含着“诚”与“信”的灵光。

“诚”,即真、真实、实在、诚实、诚心、诚意,真诚、忠诚,无伪、无诈、无骗、无欺。作为精神要素,应为褒义型精神要素,而且是最根本、最重要的褒义型精神要素。无论做人、修身、交往、办事都离不开“诚”,最根本的是“诚”;最重要的是“诚”;最关键的是“诚”;最难得的是“诚”;最珍贵的是“诚”,“诚”是无价之宝。在我国民间流传着一个由历史故事形成的著名典故,即西汉时期名将李广射虎:“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实际上,古今中外,人世间无论人、事、物,一切真、善、美,皆与“诚”有关。无“诚”不真,无“诚”不善,无“诚”不美。所谓真、善、美,无一不是“诚”的富集、“诚”的演绎、“诚”的载体,乃至“诚”的升华。由此可知,精神要素“诚”,在现实中的极其重要和无比宝贵;在大众审美中的关键作用和重大意义。

“信”,即确实,相信、信奉、信赖、信任、信仰、信用、信心、信誉,无疑、无虑、无惑。作为精神要素,亦为褒义型精神要素,而且是十分重要,十分关键性的褒义型精神要素。其与精神要素“诚”可以相提并论、并行不悖、密不可分。因诚而信,无诚则无信。诚是因,信是果。因果互为,才合逻辑规律。诚是里,信是表。表里如一,才能诚信不疑。做人,需要诚信,诚信是安身立命之本原;做事,需要信心,信心是功成事立之根基;经商,需要信誉,信誉是兴旺发达之源泉;生活,需要信仰,信仰是安顿灵魂之港湾;爱情,需要信赖,信赖是夫妻幸福之基石;朋友,需要信任,信任是友谊之树的沃土。由此可知,精神要素“信”,在人们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中的极端重要位置和关键性作用。

“诚”和“信”,既是两个休戚相关的褒义型精神要素,又是分别以单要素构成的两个精神元,可称其为“单要素精神元”。数千年来,由于“诚”和“信”在社会实践中被人们的广泛应用、丰富和发展,逐渐地成为了人们彼此间交往中共同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言行规范,这也就是得到人们普遍认可的做人的基本规矩——伦理。按照儒家观点,认为伦理规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主要根据。因此,作为单要素精神元的“诚”和“信”,都应该是伦理性精神元。其在中华灿烂文化中的渊源和影响,在中华民族人性中的分量和意义,在中国绵延数千年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无论怎样估价,都不为过分。

“诚”与“信”在文化中的渊源和影响。“诚”和“信”两个精神元,均属于我国悠久文化中的传统价值范畴,是儒家最早倡导的重要传统伦理。早在春秋战国儒家学派创建初期,“诚”和“信”就被儒家学派视为基本的道德伦理,认为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乃至宇宙最高本体。以子思、孟轲为代表的儒家思孟学派,把“诚”和“信”作为其学派的基本思想。《中庸》有言:“诚是天道,求诚则是人道”,甚至说“诚是万物终始,不诚则无物。”认为“诚”是世界的本原,是天地万物,包括人类的本性。如果把握了“诚”,人就能知己知天,就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妙境。认为“只要天下至诚,就能充分发挥其本性;能充分发挥其本性,就能充分发挥人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人的本性,就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就能赞助天地化育群生,就能与天地并列为三”,结论是“至诚如神”。只要“心诚”,就会出现奇迹。毛泽东在《愚公移山》中关于愚公每天挖山不止,终于“感动了上帝”的故事,讲的就是“心诚”的道理。作为儒家道德规范的“信”,就是“诚”,就是“实”,就是“不欺”,就是“使人不疑”,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最起码准则。孔子曾说:如果一个人没有“信”,就好像马车没有轮子,不能远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孟子也说:“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他们都认为“信”是立身、进身的根本。儒家把“信”列入“五常”(仁、义、礼、智、信)之一。孔子认为“足食”、“足兵”与“取信于民”三者之间,第一位的是“取信于民”。他说:“没有粮食,不过死亡,但自古以来谁都免不了死亡;如果国家不能取得国民的信任,就不能立足。”当然,法家也主张“以信立国”,把君主的“威信”视为统治术之一。商鞅变法明确提出“言必信,行必果”,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由此可见,“诚”和“信”在中国文化中确实源远流长,至关重要。我国当代的著名学者、作家、原中国文学研究所所长刘再复先生把中国传统文化从性质上划为两种类型,即原形文化和伪形文化。以“诚信”为底色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原质原汁的文化,属于原形文化,是中国文化中的主流和精华;“丧失本真本然的已经变形变质的文化”(刘再复语,见《双典批判》),完全背离了“诚信”的文化,当属伪形文化,是中国文化中的糟粕部分、剧毒部分。纵观当今社会司空见惯的伪劣假冒、坑蒙拐骗、尔虞我诈、阴谋诡计、贪污腐败等种种卑劣现象,其实都是伪形文化的具体表现。而党和国家一贯倡导的精神文明,“五讲四美”、“八荣八耻”、建设和谐社会等观念,才是大中华原形文化的充分表现。因此,“诚”和“信”在大中华主流文化中的渊源和影响,可以说是深如根、源如泉,是大中华优秀文化得以不断蓬勃发展的牢固根基和不竭源泉。

“诚”与“信”在人性中的分量和意义。所谓人性,就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各种特性或属性的总和与概括,即人的本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性是人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统一。对于人性的认识,是古今中外哲学家们激烈争论的热点话题之一,观点多而异。但总的看,这些观点基本上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种观点认为,人性天生是善的,比如孟子主张,人天生“性善”;第二种观点认为,人性天生是恶的,比如荀子主张,人天生“性恶”;第三种观点认为,人性有先天的成分,也有后天在实践中形成的成分,比如孔子就主张“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但是,无论人性是先天就有的,还是后天修炼的,无论是“性善”,还是“性恶”,都离不开“诚”和“信”这两个精神元。正如孟子所言:“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认为“诚”是天道之本然,是人道之必然。北宋哲学家周敦颐说:“诚者,圣人之本。‘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诚之源也”(《通书·诚上》)。认为“圣人与天地合德”,是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教化者,而其根本的是“诚”。还认为“诚”是构成仁、义、礼、智、信五常之本,是孝、悌、忠、顺等“百行之源”(《通书·诚下》)。荀子则认为,“诚”既是人修身的原则,也是自然运行的规律。诚、信是密切相关的,信就是诚实不欺。孔子教导他的弟子们要“谨而信”,并与“忠信”并提,作为为人必备的品德。曾子每日三省其身,其中之一就是自省“与朋友交往时守信与否”。其实,诚信对于人性来说,古今中外都是一致的。英国著名诗人乔叟曾说:“真诚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美国心理学家费劳德说:“所有恶劣品质中,不真诚是最危险的。”美国民主诗人惠特曼曾说:“信心是灵魂的防腐剂。”可见,古今中外,对人性的认识和理解尽管颇有差异,但是都不排除“诚”和“信”对人性的构成和影响。“诚”和“信”在人性中的分量和意义,可以说是重如山、贵如金,堪称人性的大秤砣和定盘星。其不但直接关系到人性的善与恶,而且严重影响到人生的起伏和成败。诚信至上之人,历来都是为人所尊崇、为人所亲近、为人所拥戴之人,是人气旺盛、人脉恒通、事业发达之人;无诚无信之人,向来都是为人所鄙视、为人所不齿、为人所唾弃之人,是人气冷落、人脉干涸、事业萧条之人。著名德国文学家、历史学家蒙森说得好:“人性的尊严与光荣不在精明,而在诚实。”我国香港著名企业家李嘉诚更有他自己的切身体会,他深有感触地说:“当你建立了良好的信誉后,成功、利润便会随之而至。”美国人安·毕尔斯甚至干脆说,信誉就是“现金、存折、金银首饰和不动产的统称。”如果众多的名人所言还不足信,那么无数的事实早已充分证明,诚信是人生成功和辉煌的最基本前提。大庆人以奉行“三老四严”、“四个一样”而著称,所以,大庆人是诚信的团队、成功的团队、不断创造企业辉煌的英雄团队;王铁人一辈子都是诚实守信、敢于碰硬、勇于较真的人,所以,王铁人是诚信的楷模、成功的榜样、勇于创造奇迹的英雄人物。诚信是大庆人做人的灵魂、工作的根基,成功的源泉。

“诚”与“信”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所谓社会,即在一定物质生产活动基础上形成的相互联系的人类生活共同体。马克思说:“社会,即联合起来的单个人。”而且,这种联合不是单个人的机械相加,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第220页),是人们相互作用的产物。很显然,在“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中,无论如何都离不开“诚”和“信”这两个精神元。无论是社会关系还是家庭关系,无论是组织关系还是领导关系,无论是朋友关系还是同事关系,无论是老乡关系还是同学关系,无论是亲情关系还是爱情关系,无论是劳资关系还是客户关系,乃至国与国的关系,党与党的关系,家与家的关系,哪种关系能少得了“诚”和“信”?有了诚信,关系才能正常;缺少“诚”和“信”,关系必然紧张。有了诚信,关系双方就少有矛盾,即或有了矛盾也比较容易化解;缺乏诚信,关系双方就容易产生矛盾,哪怕是小矛盾也难以化解,甚至酿成较大矛盾。最近,埃及、利比亚、叙利亚等多国骚乱不断,愈演愈烈,甚至酿成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严重局面,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是政府与民众之间,各派政治力量之间缺乏最起码的诚信当属重要原因之一。大庆石油大会战期间,正逢我国连续三年发生严重自然灾害,再加上“大跃进”浮夸风等“左”倾肆虐,天灾人祸叠加,酿成全国性大饥荒,到处都缺米、缺菜、缺油、缺物资,城乡普遍挨饿,许多人被饥饿撩倒。但是,唯独不缺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对国家、对社会主义的绝对诚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级领导、广大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共克时艰、共渡难关,党干群齐心协力地渡过了建国以来的最艰难时期。回过头来看,我们能够战胜如此大灾大难,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党和国家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那种坚不可摧的伟大诚信。古语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这里,“舟”,指的是“当局”,即政府;“水”,指的是民众,即老百姓。何时载舟?——政府诚信于民;何时覆舟?——政府失信于民。关于国共之争,老实讲,在一定意义上,不是共产党打败了国民党,而是中国的人民大众翻覆了完全丧失了民心的国民党政府;是国民党政府对于国民在诚信上的彻底失败——“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因而遭到人民的完全唾弃。诚信,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石。哪里有诚信,哪里就有稳定和谐;哪里缺少诚信,哪里就可能动荡不安。诚信,还是经济繁荣的媒介。哪里有诚信,哪里就有经济的蓬勃发展;哪里缺乏诚信,哪里的经济就容易陷入萧条低迷。诚信,更是人类真情的载体。哪里有诚信,哪里就存在温暖如春的人际关系;哪里缺少诚信,哪里就容易造成冷若冰霜的人际关系。所以,“诚”和“信”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说是位如基、效如神,左右着社会各领域的兴衰,是整个社会文明世界的晴雨表,兴旺和发达的动力源。

既然,“诚”和“信”这两个精神元如此珍贵、如此重要、如此关键、如此神奇,那么,在大庆油田开发建设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有什么样的突出表现呢?

首先,“诚”和“信”两个精神元是大庆油田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所谓企业文化,我以为,应该是企业员工所拥有的创造本企业精神和物质财富的能力及其全部成果。所谓“能力”,包括企业员工所共有的价值观、道德规范、作风传统、群体意识及技术技能整体素质。在大庆油田,无论是员工的价值观、道德规范、作风传统、还是群体意识和整体素质,其中最为突出、最为本质、最为重要的理念还是“三老四严”。即“对待革命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而在“三老四严”中最根本的,起主导作用的思想意识——即核心理念——应该是“诚”和“信”。无诚无信,一切都无从谈起;无诚无信,“三老四严”也要荒腔走板,甚至成为空洞的口号。“诚”和“信”是大庆油田企业文化贯穿始终的核心理念。是不可丝毫动摇的核心基石。无论干部、工人和家属,无论能力大小和水平高低,人人都必须恪守“诚信”。诚实、守信,体现在工作的方方面面,人人事事。诚信是人们从事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准则。大庆油田的一切都源于诚信、成功于诚信、得益于诚信。从一定意义上说,大庆油田的企业文化,就是“诚信”的文化。“诚信”是大庆油田企业文化最深的根脉。

其次,“诚”和“信”两个精神元,是大庆光荣传统的恒久灵魂。上个世纪60年代初,艰苦卓绝的大庆石油大会战是新中国诞生以来最棘手、最艰难、最成功、最辉煌、最具有特色、最有创造力、最有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经济的伟大创举。在这种开创性的伟大实践中,在创造一系列惊人奇迹的石油大会战中,形成了许许多多具有大庆油田鲜明特色的光荣传统。诸如全心全意依靠群众办企业,“两论”起家,“二分法”前进;加强“三基”工作;“评比选树”;岗位责任制大检查;“抓典型、立标杆”、“严、细、准、狠”、“事不转手、事不过夜”、“抓生产从思想入手、抓思想从生产出发”、“九热一冷”、“干部来自工人,领导来自基层”、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一系列光荣传统。尽管这些光荣传统各有各的形成背景,具体内容和特殊范式,其基本做法大相径庭,目的作用也截然不同,但是,形成这些传统的最基本的主导思想——即灵魂——是相同的,这就是“诚”和“信”。比如,“全心全意依靠群众办企业”的光荣传统,“诚”和“信”就体现在组织和领导对广大群众的真心实意,进而在群众中得到广泛充分的信赖。否则,所谓“依靠”必然落空。再比如,“两论”起家的光荣传统,“诚”和“信”就体现在诚实地面对会战现实,真诚地用“两论”思想解剖会战现实,实事求是、一切从现实出发;坚定地相信党和群众以《实践论》和《矛盾论》为思想武器,完全有能力解决矛盾,战胜困难开创局面,赢得胜利。否则,“两论”和实践就要脱节,“起家”就无从谈起。所以,“诚”和“信”是大庆油田一系列光荣传统永远的灵魂,是不能丝毫淡化的主导思想。大庆油田的一系列光荣传统,是以“诚”、“信”为灵魂的传统。只有坚持诚信,才能发扬光荣传统,才能发挥大庆油田的巨大优势,不断地创造油田的新辉煌。

第三,“诚”和“信”两个精神元,是大庆油田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古今中外,人际关系是世界上最复杂多变的关系——很难有成年人不身同感受。无论是情同手足还是水火不容,无论是心怀叵测还是尔虞我诈,无论是心口如一还是口是心非,无论是志同道合还是同床异梦,无论是古道热肠还是冷若冰霜,无论是同舟共济还是势不两立,无论是肝胆相照还是冤家对头,等等,说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当然,这里要说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指企业中个人和组织的关系,上下级关系,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员工之间的关系。在大庆油田,特别是在石油大会战时期的人际关系,是一种充满诚信的纯正的同志式关系。组织和个人的关系始终诚信如一。组织对个人十分关心和爱护,从思想进步到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全方位负责;个人对组织绝对信赖和服从,从接受领导到工作安排、排忧解难等全面依靠,组织和个人之间和谐一致、骨肉相连、牢不可破。领导和群众的关系始终互不相疑。领导和员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工人身上有多少泥,干部身上有多少泥”,员工当然相信领导;员工干工作“四个一样”,“宁要一个过得硬,不要99个过得去”,领导当然相信员工;领导不欺骗员工,员工不怀疑领导,领导和员工之间以诚相待、以信相依,实现“0”距离、无障碍,彼此充满信赖,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关心,水乳交融,亲密无间。员工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做到互不排斥,互不相欺,普遍存在的是亲密的师徒关系。师爱徒、教徒、帮徒;徒尊师、敬师、学师,师徒之间亲如兄弟姊妹,情同一家骨肉,团结友爱,心心相印,充满了人间的友爱和集体的温暖,一个集体就像一个大家庭。那时的人际关系,无论是个人和组织,还是领导和群众,乃至员工之间,包括党群、干群之间普遍公开透明、平等和谐,没有请客送礼,没有恃强凌弱,更没有坑蒙拐骗。那是一种特别亲密、特别友爱、特别温暖的人际关系;那是一种特别纯洁、特别简单、甚至是特别神圣的人际关系;那是一种让亲历者无比眷恋、刻骨铭心、没齿难忘的人际关系,归根结底是以诚信为基本准则而构建起来的高尚的人际关系。老实说,也正是由于这样的一种如此文明的人际关系,才使得几万名老会战们肝胆相照、聚精会神、不畏艰难、无所顾忌地勇往直前,齐心协力地共克时艰,“革命加拼命”(毛泽东语)地夺取石油大会战的不断胜利。

第四,“诚”和“信”两个精神元,是大庆油田干部和员工从事所有工作的普遍前提。所谓“前提”,就是先决条件。无论是什么人从事什么工作,其先决条件就是“诚”和“信”。大庆油田从石油大会战一开始,就明确要求每一个干部和员工,在工作中都必须做到“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这也是“诚”和“信”两个精神元在工作中的具体化、理念化。其实,在当前市场经济中尤其应当如此。

“诚”和“信”既是两个极其优异的精神要素,又是两个非常宝贵的单要素精神元,更是实践活动的良性源头。当年的石油大会战时期,几乎不存在物质的奖励和诱惑,到处都是精神的激励和鼓舞,人们都是精神的主人,追求的是崇高的精神境界——又纯又高的道德理想。以精神物化行动——使行动卓越,以行动诠释精神——使精神闪光,实现的是会战总体目标——又快又好地拿下大庆油田。

领导干部在群众中普遍享有很高的诚信度。各级领导在工作中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广大员工,扎扎实实地干出工作成绩。因为,其具体表现既要接受实践的长期检验,更要接受员工的广泛监督。否则,在年终或换届时的民主评议中若不被员工所认可,民意测验低于70%者不得任正职,低于60%者必须离开领导岗位。因此,领导干部在履职中只能高度负责、一丝不苟;只能甘当公仆、依靠群众。“诚信”,自然成为每一个领导干部履行领导职务的资格证和通关卡。

技术干部在工作中普遍恪守诚信,表现得自主自尊、自强自创,思想前锐、求实求新。大庆油田科研工作中的每一个课题的提出和确定,都源于自于实践的需要;每一份资料的录取和采集,都来自于第一现场;每一个观点的萌生和形成,都出自于精细的研究和全面的论证;每一个结论的做出和敲定,都经过缜密的求证和大量的实证;每一项新技术从开发到成熟,都经历过实验室的反复实验和试验区的多次试验乃至实践的充分检验。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工作中切实做到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不迷信、不听邪、只求真。因此,大庆油田的科技工作生机勃勃、独具特色。每一个稚嫩的科技幼芽,都从油田的黑土地中萌发;每一株茁壮的枝干,都深深地扎根于油田的沃土;每一片晶莹的绿叶,都吸吮着油田的乳汁;每一枝艳丽的花絮,都弥漫着油田的芬芳;每一颗丰硕的果实,都饱含着大庆油田人诚信的辛劳和智慧。

广大员工在工作中坚守诚信,人人争做组织和领导放心的员工。按照组织和领导的明确要求,按照规章制度的具体规范,员工们在工作中丁是丁、卯是卯,实打实。无论在工作的质量、数量还是速度上,都不会掺一点水分,更不会打半点折扣。而且,一直运行着一套严格的诚信机制。从普遍实行持证上岗,到班前明确要求、当班写实记录、交班前主动自查、接班者严格检查,到完工后全面验收,再到资料完整及时存档。做到人人诚信、事事规范、环环紧扣,内外上下准确清晰。不存在偷工减料,更不存在弄虚作假,所有工作都经得起检查和考验。

在石油大会战时期,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领导群众,大家在政治思想上都拥有坚定而强烈的对马列主义、对毛泽东思想——特别是《实践论》、《矛盾论》——的虔诚信仰;对党组织、对社会主义祖国的无限热爱;对石油事业、对本职工作的无比执著。毫无疑问,这些都属于精神领域的诚信范畴。作用于具体工作中,必然表现为诚信的实践。整个过程就是动机和效果的高度统一,就是精神和物质的完美结合,就是以诚求信的必然结果。

那么,“以诚求信”作为大庆精神中的一个重要精神分支,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呢?简单地说,“以诚求信”是一种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所谓“真理”,只能是真实之理,不可能是虚妄之“理”。世界上的真理——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是在实践中发现、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发展的真理。实践分过去、现在和未来。过去的实践,是消失的“现实”、记忆中的“现实”、成为历史的“现实”;未来的实践,是虚拟的“现实”、一厢情愿的“现实”、只能是可能性的展望;今天的实践,才是真实存在的现实、活生生的现实、丰富复杂的现实、充满变数和感性与理性共存的现实,也是最富有潜力和意义的现实,既是创造历史也是创造未来的现实。无论发现真理、检验真理,还是发展真理,都需要诚实而勇敢地面对现实,虔诚而无倦地深入现实,客观而深刻地解剖现实,全面而透彻地认识现实,进而才能有所发现和发明,有所建树和创新,有所收获和成功,有所发展和进步。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大庆油田开发建设的卓越实践,就是不断地追求真理、检验真理、发现和发展真理的过程,就是坚持以诚求实、以实求真、以真求信的过程。以诚求信,诚之所至,信之所生;诚以致于信,信以源于诚。所谓“诚之所至”就是在现实中真诚而勇敢地去实践,全面而深入地去总结,精细而敏感地去发现,客观而辩证地去思维,自主而大胆地去创新,从而新鲜而卓越的方法就会不断涌现。诸如日常生活中的“传帮带”、“比看查”、“评比选树”、“三个面向”、“五到现场”等等;诸如工程技术方面的“小层对比”、“分层注水”、“表外储层”等等。这些方法简单实在、独特有效,真可谓立竿见影,事半功倍。

以诚求实,就是诚实地面对现实。像大庆油田大会战初期那样,尽管会战队伍面临的现实无比艰难,甚至极其残酷,但是,老会战们也决不畏惧、决不退缩、决不逃避,勇敢面对、迎难而上。正如当年铁人王进喜所说的那样:“只能上,不能撤,就是天下刀子也要上!”“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硬是靠“人拉肩扛”运设备、抢安装;靠人工端水配泥浆、保开钻,等等。真可谓气冲霄汉、势不可当。

以实求真,就是用事实说明一切。对于油田来说,“事实”就是实物标本、岩心、数据等第一手资料。大庆会战一开始就非常重视资料的录取和采集,明确提出“狠抓第一性资料”。要求每钻一口井,都必须取全取准20项资料、72个数据。就像当年研究院工程师蔡升“万里测温”,行程10000多公里,实测数据2800多个那样,一丝不苟地录取每一个数据和资料。由于坚持诚实求真,在实践中探索真实、发现真理、创造真经,成果颇丰。诸如以哲学为武器指导油田开发建设的“两论”起家;培育优秀队伍的“三基”工作;创造油田高水平工作的“两抓”思想;实现油田高产稳产的一系列自主研发技术;确保油田健康发展状态的“两分法”前进方针;打造石油威武之师的大庆精神,等等。真可谓是标新立异,独树一帜。

以真求信,就是用真实赢得信誉。世人皆知,大庆油田以“三老四严”著称,以“四个一样”守恒,以严细成风过硬,队伍能征善战,技术卓尔不凡,成果优异丰厚,声名远播业内外、国内外,甚至超越体制,跨越时空,赢得了极其广泛的信誉。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以诚求信。所以,以诚求信的精神是发现真理、拥有真理、坚持真理的精神。

“以诚求信”是一种高度文明的宝贵精神。所谓“文明”,在我国,古代典籍《周易·乾卦·文言》中就有关于“天下文明”的表迹;在西方,“文明”一词源于拉丁语“civilis”,意思是公民的、国家的、社会的,主要指社会生活的规则和公民的道德品质的进步状态。笔者认为,文明应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本文所探讨的主要是精神方面的文明。精神上的文明,应该是人们在思想道德、社会公德,包括生活习惯等方面的言行。表现为健康、积极、进步、纯洁、善良、高尚、团结、友爱、互助。这应该是优秀的原形文化在人们日常言论和行为中的具体表现。其实,言论和行为的文明表现,无一不源于思想道德的文明修养。在大庆石油大会战激情燃烧的岁月,人们的思想比较单纯,无论党员干部还是普通员工,大家都有着共同的信仰和追求。正如《毛主席语录》中第一条所说的:“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那时,爱党爱国天经地义,为党为国忠贞不贰。人们都以雷锋、王铁人为自己的榜样,言行一致,身体力行。对待工作只有公心,没有私心;只有为公,没有为私;只有奉献,没有索取,当时的流行语是“公字满心窝”。对待别人,只有爱,没有害;只有敬,没有鄙;只有帮,没有欺,彼此都是同志,为了一个共同目标,从五湖四海走到一起来了,虽然在物质上极度困难、甚至贫乏,但是在精神上却十分饱满甚至高度文明。企业风气、社会风气都十分干净、纯正。没有欺诈、没有淫乱;没有迷信、没有赌博;没有抢劫、没有地下钱庄,更没有黑社会;既没有请客送礼,也没有行贿受贿;既没有花天酒地的“款爷”,更没有声名狼藉的“小姐”;既没有潜规则把门,也不需要“红包”打点;更没有欺行霸市、为非作歹、贪腐成风……让广大员工普遍感受到的是哪里都有亲民爱民的公仆,助人为乐的雷锋,为岗位工人查铺盖被的党员干部……种种高度文明的具体表现,毫无疑问都是以诚待人、以诚为事、以诚践行、以诚求信的结果。古语说:“人心要实,火心要空”。正是广大党员干部以诚诚实实的火热之心,点燃了会战大军的激情之火,石油大会战的文明之火,猛烈燃烧着世事艰难,变精神为物质,化腐朽为神奇,让千古岁月滚滚流淌乌金。正如美国著名作家比彻所言:“财富不可能产生文明,而文明却能产生财富。”(《来自普利茅斯讲坛的谚语》)因此,“以诚求信”是创造大庆丰厚物质财富的高度文明精神。

“以诚求信”是促进和谐的优秀精神。所谓“和谐”,我的理解,就是彼此和睦,相互协调,关系融洽;包括党群和谐、干群和谐、队伍和谐、地企和谐、社会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等。纵观种种不和谐的现象,大都由于各种矛盾所致;各种矛盾又大都与利益和感情有关,而且往往是由于私利和私情的诉求而引发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大量的事实证明,无论出以公心,还是出于私情私利,只要诚实以对、信赖沟通,就没有化解不了的矛盾,实现不了的和谐。在石油大会战的峥嵘岁月,人们对党组织忠诚不渝,坚信不疑。无论党员、干部还是群众,不是在组织之中就是在领导之下,都是党的信众。响应党组织的号召闻风而动;接受党组织的领导绝对服从;执行党组织的决议身体力行;向党组织汇报工作实话实说、不打埋伏、不设防。那叫党干群一条心。毛泽东有一句名言:“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这也是我们在强大敌人面前能够威武不屈,在艰难险阻面前能够勇敢进击的巨大底气和定力。大庆油田著名的“三基”工作,培养队伍的就是这种攻坚克难的定力和底气。特别是“三基”工作中“以党支部建设为核心的基层建设”,主要承担的任务就是不断地加强队伍的思想建设。建设和谐的领导班子、建设和谐的员工队伍。因此,就要切实加强基层的思想政治工作,及时而有效地、不断地化解队伍中的各种矛盾。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立足于诚信,无论什么情况,都要诚实面对、诚实待人、诚实说话、诚实办事;推心置腹、促膝谈心;互相交心,以心换心,心心相通,架起信赖的桥梁。让信息无阻,让爱心传递,让感情畅通,让矛盾化解,让冰雪消融,让和谐构成。进而使广大员工人人拥有和谐,得益于和谐,快乐、幸福于和谐。大庆油田长期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丰富实践说明,员工中的一切误解和矛盾,都能够在诚信中得到化解和消融。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以诚求信”永远是促进和谐的优秀精神。

“以诚求信”是永续辉煌的能动精神。大庆油田昔日的辉煌,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普遍的“以诚求信”的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庆油田现在和未来的辉煌,是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更需要发扬“以诚求信”的精神。从继续提高油田开发水平来说,大庆油田的更深度开发,更需要充分地了解、认识、针对油田的特殊性,创造更个性化的工艺技术,走出一条像“精细注水”这样的个性化开发之路,才有望成功。这就更加需要发扬“以诚求信”的精神。以精诚的态度,以百倍的信心,无止境地向油田开发的广度和深度要认识、要发现、要创新、要成果,进而不断地提高油田的开发建设水平,实现油田4000万吨的更长期稳产,创造石油开采史上的新辉煌。从实现油田科学发展来说,我们必须立足油田、走出油田、走向国内外更大的市场,实现更大的作为,创造更多的财富。这就更需要发扬“以诚求信”的精神,以“三老四严”的诚信形象进入新领域、面对新“上帝”,以“四个一样”的诚信品格踏出新足迹、奉献新精品;用“以诚求信”的精神在更广阔的空间,展现大庆油田的新风采,创造大庆油田的新辉煌。

“以诚求信”精神,是大庆精神中的一个重要精神分支。不仅是大庆精神的主要内涵之一,而且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宝贵精髓,也是人类现代文明中的普世精华,更是构建和谐世界的不朽灵魂。

“以诚求信”精神不但丰富了大庆精神的内涵,而且为大庆精神注入了更悠远的不竭之源,拓宽了更广阔的时空领域,展现了更现代的文明诉求,使大庆精神之树更加根深叶茂、永远常青。

〔责任编辑:王乐群〕

D64

A

1002-2341(2011)05-0005-08

2011-09-14

韩福魁(1943-),男,辽宁绥中人,原党委常委,宣传部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事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研究。

猜你喜欢

大庆油田大庆诚信
李大庆
大庆油田设计院有限公司
大庆油田设计院有限公司
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
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
国之大庆,成就报道如何“融”新出彩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物外真游》
——高大庆作品欣赏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