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理论综述
2011-10-31张晓艳
张晓艳
(长春工业大学 计划财务处,吉林 长春130012)
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理论综述
张晓艳
(长春工业大学 计划财务处,吉林 长春130012)
本文阐述了共性技术、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的含义,并对其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做简要论述,重点在于总结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做出简要评述。
共性技术;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理论综述
一、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的含义及发展历程
(一)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的含义
共性技术(generic technology)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经济学家GregoryTassey和AlbbertLink等于1992年提出。Tassey认为,共性技术研究是技术研究开发的第一个阶段,这一阶段的目标是证明有潜在市场应用价值的一种产品或过程的概念,从而能在进入应用性更强的后续研发前降低大量的技术风险。我国学者李纪珍认为共性技术是指在很多领域内已经或未来可能被普遍应用,其研发成果可共享并对整个产业或多个产业及其企业产生深度影响的一类技术,而产业共性技术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系统地思考产业共性技术创新问题,构建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提高本国、本地区产业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而构建的,推进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组织、网络和制度。
(二)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的发展历程
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建立于美国,1945年的美国政府已经意识到基础科学是一种公共品,是整个国家的事业,国家应该承担科学研发的全部责任。因此,美国于1950年创立的国家科学基金(NSF),使美国大学成为了基础科学的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成百上千的基础研究室,使美国在航天航空、物理结构、生物基因、核武器研制、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前沿科学领域位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世界的科学进步和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相对于基础科学,当时技术上的开发和应用完全是市场选择的自发行为,政府没有给予任何经济和政策上的扶持和干预。
20世纪70至80年代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使美国意识到单凭基础科学创新体系是远远不够的。美国人发现日本政府在科技界和产业界的互动和交流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科学技术生产互动过程中的脆弱环节——产业基础技术领域,构建了许多模式和多类型的技术创新体系,如日本国家先进工业技术研究院(AIST)、日本新能源与产业技术开发机构(NEDO)、日本关键技术研究所中心(JKTC)。通过政府的积极引导和资助,使日本产业始终总保持一个较高的技术平台,形成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使技术产品在供给市场上有较高的综合竞争力。
90年代以来美国对传统的国家科技政策和国家科技创新体系进行了调整,尤其是克林顿通过削减国防经费,转而投资技术开发和商业化,构建新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美国商业部从1990年开始实施至1999年完成的“先进技术规划(ATP)”,它涉及技术领域十分广,包括绿色化学、生物技术、新能源与新材料、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等。ATP计划所形成的科技创新体系主要是由美国联邦政府、私人企业和研究机构共同参与实施,目的是帮助中小企业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减少高科技产业化的技术风险,同时,改善投资上的“双重失灵”困境。此外,美国还实施了技术再投资计划(Technology Reinvestment Project,TRP)、扩散制造技术合作项目(Manufacturing Extension Partnership,MEP)。到2000年,美国建立了100个先进制造加工技术扩散中心,并形成了电子网络体系向中小企业转移的先进制造技术。正是美国科技创新体系的结构的重心,使得美国经济在90年代呈持续高速增长态势。
从美国国家科技创新系统的发展历程来看,在政府大力扶植基础科学发展的基础之上,建立产业技术创新系统也具有相当大的意义,一方面是将基础科学的成果转化成能供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另一方面是将开发出的共性技术供给特定产业或企业使用,因此,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相当于整个产业技术供给链上的一个枢纽,对于整个产业甚至是区域的发展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的研究现状
(一)国外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外对共性技术的学术研究主要还是来自于G.Tassey,1992年他和A.Link等人在美国技术政策研究中提出“技术开发模型”,在1997年对原模型进行修改,提出了“以技术为基础的经济增长模型”。在模型中他定义了并解释经济活动中的技术投入的几个元素:科学基础、基础技术、共性技术和专有技术。
图1 G.Tassey的“以技术为基础的经济增长模型”
(二)国内的研究现状
就目前查阅的资料来看,国内虽然有许多学者都对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或产业技术创新体系进行学术方面的研究,它们大多都是研究共性技术供给中的政府行为问题,谈的并不是很深入,再者还有一部分是针对某个地域或某个产业来谈共性技术创新,但很少有人对共性技术进行系统的研究。2004年出版的由清华大学博士生李纪珍编写的《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体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是目前我国学者在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体系方面的研究中比较系统的,也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国内许多学者在做有关共性技术研究中都以这本书为第一参考书。总体上,这本书研究共性技术,以科研院所体制改革以及由此引发的共性技术供给问题为现实背景,目的是为企业搭建创新的技术平台,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并促进产业进步与经济增长,长远来看最终是为了提高科技体制改革,为了提高我国科技竞争力。
共性技术这个概念是作者在介绍技术分类时提出的,作者认为,技术在被按技术生产要素、按技术的功能等传统的分类基础之上,按技术的发展过程,技术还可以划分为实验技术、共性技术、应用技术和专有技术。而由于科学技术一体化和研究开发的层次性,以及共性技术的外部性,公共物品属性,因此政府和企业关注点和定位的不同决定了研究开发链进行明确的区分,政府关注研究后的产业化以及相关教育,最终要放映的是以完善知识为目的的基础设施,因此关注的是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实验技术,而企业只关心开发活动以及其带来的商界价值,因此关注的是应用技术、专有技术、商业技术,这样在中间就存在一个盲点——共性技术,这一盲点的存在会延误链条上的技术供给。然而,根据目前中国的实际情况,作者认为有出现这种共性技术位于政府和企业的中间地带的现象和可能,因此对共性技术的研究是具有理论意义的。
图2 研究开发链
本文的贡献之一是,它给出了产业共性技术的定义:产业共性技术是指很多领域内已经或未来可能被普遍应用,其研发成果可共享并对整个产业或多个产业及其企业产生深度影响的一类技术。产业共性技术按其层次角度可分为产业内共性技术、产业间共性技术、企业内共性技术,按时间次序可分为事前共性技术和事后共性技术。
本文的贡献之二是通过理论模型证明,市场作用下,企业对共性技术投资不足导致共性技术供给不足,为企业干预提供了理论支持。
本文的贡献之三也是本文的核心部分是建立了包含创新源、接受方和接口三方面的产业层次技术创新框架,进而论证了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关键的问题在于创新源和接受方中间的接口问题。经过分析作者认为解决共性技术供给问题的关键在于结合转制后科研院所与企业相结合。通过系统分析科研院所对共性技术供给的影响后,本书建立了产业共性技术供给框架图,分别从产业间共性技术和产业内共性技术角度提出了我国的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体系。产业间技术供给通过组建国家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内共性技术的供给由政府带头组织等五种形式。
最后,本文研究了共性技术联合体组织及其运行机制,作者认为,技术联合体的合作成果能外移到联合体外部,按市场的方式在某个产业或多个产业中扩散推广,为产业建立技术平台。
另外,在收集到的资料中还有几篇研究共性技术的论文,一篇是刊登在浙江工业大学学报,项浙学教授的一篇题为《论共性技术》的论文。这篇文章从经济学、技术学、哲学的学术视角对共性技术的属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美国经济学家G.坦森的“以技术为基础的经济增展模型”在理论上做出修正。作者认为,美国经济学家G.坦森的“以技术为基础的经济增展模型”是有缺陷的,科学知识、共性技术、专有技术之间并不是纯粹的单项转化关系。他认为作为一个模型,即要描述共性技术向专有技术的转化,有要描述专有技术向共性技术的转化。不仅如此,作者还认为,模型有悖于科学技术生产三者的关系,并给出正确的关系表达:科学——技术——生产。并在最后给出表示双向转化的运动轨迹的模型。
图3 技术为基础的生产函数
学者张超在一篇名为《我国技术创新体系运作机制的创新与探索》的文章中为我国技术创新体系运作机制提出两点建议,其一是认为产业共性技术研发通常是指产业基础研究和产业应用研究的两部分,因此构建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要建设产业共性技术研究机构和企业联合研究机构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其二是成立产业技术投资公司,产业技术投资公司主要是为了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技术引进和创新、技术成果转化等一系列过程提供资金支持,并且这一过程应该按照市场交易规则来运作。该公司可以使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的一个子公司,其运作资金既可以来自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收益,也可以来自技术投资的收益。而后作者给出了一个能使产业经营和技术创新能同时有效实现的一组机制构成要素和组合,且规定整个机制运行都是受市场化的激励手段驱动。第一,产业研究机构的职能是承担产业共性技术和尖端核心技术R&D和初步商业化研究;其资金来源于政府补贴、产业技术投资公司及企业的可能投入;科研队伍采用固定和流动两种形式相结合,一方面用灵活的人事制度和利益分配吸引激励优秀人才创新,另一方面根据不同的项目要求从高校和科研院所获国家重点实验室调集相关人才,实现科技创新的规模效应。第二,产业技术投资公司(或产业资产经营公司)受让或购买产业研究机构的研究专利,在以灵活方式转让给企业如购买或将技术折算成股份,当企业启动产业化资金不足时可以以入股的形式对企业进行资金支持。第三,产业技术投资公司的资金来源于产业资产经营公司的资金支持和技术入股或转让的收益,同时,产业资产经营公司的运作资金来源于对企业持股的股权收益及对产业技术投资公司入股的收益。第四,企业避免原始创新过程,专注于核心技术产业化、企业理念、产品个性化的设计、市场战略等活动。
图4 技术创新的综合运作机制
作者在他的技术创新运行机制中充分体现了“产业技术投资公司”的作用。它实际上是产业技术供应链上的一个中间机构,作为一个接口将产业技术研究机构与企业连成一条链,解决了产业研究机构与企业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分配与技术使用问题。简单的说,在左边,技术投资公司将R&D资金供给研究机构,同时将技术买入或被受让;在右边,他将技术以多种形式供给企业同时取得收益;此外还要处理与经营公司的资金来源问题,是整个运作机制的中心,因此,要想使这个运行机制顺利运行就会对投资公司提出很高的要求,另外还有一些问题在文章中体现的不是很清楚。
第一,产业技术投资公司作为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的子公司的经营宗旨是以盈利为目的,或是以产业技术推广和扩散为目的,当二者发生矛盾时,如何处理。
第二,资金的流入流出问题。在这个运作机制中,投资公司参与多笔资金的流入流出,流入:(1)来源于资产经营公司的资金支持(2)来源于技术入股与转让的收益;流出:(1)购买研究机构的专利(2)以入股的形式给与企业资金支持。这就需要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进行运作,此外要有配套的监管制度对其进行监督。
第三,作者将技术投资公司设为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或资产经营公司的子公司,投资公司是否具有自负盈亏的性质,是否一切损失(如由于经营不善而导致的损失)由它上一级的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负责,以及投资公司与政府之间的关系等细节问题作者在论文中都没有交代,这些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第四,投资公司与企业之间具有复杂的业务往来。作者提到“当企业无力向投资公司购买技术时,投资公司可将技术折算成股份投入企业中”,又“当企业启动技术产业化的资金不足时,投资公司还可以以入股的形式对企业进行资金支持”。以这种方式运作当然会加速技术的扩散和产业化,但是这样企业完全依托投资公司而生存,投资公司有可能会成为企业的最大股东,也会或多或少的卷入公司经营的问题,与投资公司运作初衷不符。另外,在市场上不会仅有一家需要依托投资公司而生存的企业,它们所应射出来的资金额会是一个相当大的数字,这样会给投资公司造成相当大的经济负担,阻碍投资公司的顺利运行,因此需要我们进一步进行对投资公司的风险分析。
第五,投资公司经营业务涉及方位非常广泛,例如专业技术方面、投资方面、经营管理,需要较广的交际范围等等,其中很多方面都要去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人才去完成,如何应用人力资源完成公司运作是一个很难的问题。作者提出构建技术投资公司由它的创新之处,但是它是否能够适应我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运作,或是以什么样的形式运作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张超.我国技术创新体系运作机制的创新与探索[J].科技管理研究,2005,(11).
[2]李纪珍.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体系[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3]李纪珍.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体系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2.
[4]操龙灿.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研究[J].科技与社会,2005,(12).
张晓艳(1970-),女,长春工业大学计划财务处会计师,主要从事高校财务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