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年回望忆辛亥
——访著名近代史专家、中国辛亥革命研究会顾问

2011-10-31

北京观察 2011年9期
关键词:辛亥革命革命历史

郭 隆

百年回望忆辛亥
——访著名近代史专家、中国辛亥革命研究会顾问

郭 隆

辛亥革命是一座历史丰碑。它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推动了亚洲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历史过去了100年,而这场震撼东方的伟大革命所带来的博爱、自由、平等的民主思想,至今仍体现于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各个方面。本期特推出“百年辛亥”专题,与您一起回望辛亥百年,触摸历史脉搏。

年逾九旬的著名近代史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孙中山思想国际研究中心顾问、中国辛亥革命研究会顾问尚明轩从事辛亥革命和孙中山研究六十余年。他认为,在中国近代史上,辛亥革命起着承前启后的巨大作用,它与今天的当代政治有着很大的关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辛亥革命的成功和不足,也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中国,也就不可能有今天的“中华民族自由独立于世界”的国际地位。

“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一次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革命运动,是20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谈及这场“巨变”,尚明轩用“承前启后”来概括它的历史意义,“其一是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共和政体;其二是使中国走出中世纪农业社会、踏上近代开放的工业社会”。

“推翻清朝政府,结束君主专制制度,实际上是扫除了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发展道路上的一个巨大障碍”。尚明轩说,在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统治下,人们从幼年时起,头脑就不断被灌输着“三纲五常”这一套封建伦理观念,把它看成万古不变的天经地义。“国不可一日无君”、“天地君亲师”的牌位到处供奉着。君主仿佛代表着天意,站在封建等级制度的顶巅,所有国家大事都由皇帝一人说了算,人民都是他的奴隶。“这种制度和思想上的束缚,要求每个人必须诚惶诚恐地遵守‘名分’,并成为沉重得可怕的因袭重担。”

辛亥革命结束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的中华民国,开创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次腾飞。尚明轩讲道,“中国封建社会本来有个头儿,那就是皇帝,是旧统治秩序赖以稳定的重心所在,辛亥革命突然把这个头儿砍掉了,中国旧社会经营了千百年的统治秩序就乱了套,辛亥革命在这方面正好给以后中国人民的胜利打开了道路。”

“在文化思想和社会风尚方面,辛亥革命开创了一代新风,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新思想,开始吹拂古老的中国大地。近代新文化冲破‘忠君尽道’的封建专制文化桎梏,人们开始用新的道德观念和新的价值观念思考问题和认识社会,封建道德日益为人们所遗弃。”

“辛亥革命促使中国人打开了禁锢千年的思想闸门,这是中国划时代的功业,为以后中国社会的进步和革命力量的涌现创造了条件。”尚明轩认为,推翻专制建立共和,其意义不只是政治制度上的一大进步,而且牵动着整个社会以及思想文化等方面。

牵动整个社会思潮和民众心理的,便是于1905年11月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的发刊词中提出的“三民主义”。

尚明轩认为,“三民主义”是整个这场革命的思想结晶,它旨在解决当时中国的三大问题:民族主义要求民族独立,民族解放;民权主义要求政治民主,要求共和;民生主义要求解决人民生活问题。三民主义强调国家为人民所共有,政治为人民所共管,利益为人民所共享。“它推动了辛亥革命的成功,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民众从观念上有了巨大变化,觉得自己是国家的主人了”,尚明轩说。

2011年8月,武昌首义广场孙中山雕像

其次,辛亥革命所掀起的社会思潮,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思想上获得了空前的大解放。“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尚老解释说,当时中国社会舆论空前活跃,各种政治团体纷纷成立。一些先进分子在谋求着一种新的救国出路。正是人们大胆地寻求救中国的新出路,迎来了8年后的“五四运动”,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在中国和亚洲历史上,真正用革命手段变革社会制度和社会生产方式的伟大斗争,是从辛亥革命开始的。在此之前,任何别的阶级和别的革命斗争,都没有使社会制度和社会生产方式发生根本变化。”

谈及辛亥革命之所以有别于此前中国历史上其他革命运动的原因,尚明轩强调“以革命手段变革社会制度和社会生产关系”这一要因。

2011年7月,历经一年多时间的修缮,作为辛亥革命见证的武汉起义门重现雄姿

“与中国近代史上的其他革命运动相比,辛亥革命是以全新的姿态开始换地改天的斗争”,尚明轩说,太平天国、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等都是颇有影响的革命斗争和革新运动,但中国太平天国仍是缺乏先进阶级领导的旧式农民战争,戊戌维新依靠的是光绪这个“好皇帝”,反对任何政治的、经济的、思想的革命;义和团运动盲目打出“扶清灭洋”的旗帜而被封建统治者所利用;而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中国人对帝国主义侵略和清政府腐朽统治长期郁积的大爆发,中国同盟会的纲领明确要“创立民国”,这是一个全新的观念,而且从此深入人心。

“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的近代中国,只有辛亥革命才是一场真正的社会、政治和思想大革命”,尚明轩说,从辛亥革命开始,才出现严格意义的两大社会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和封建地主经济,两大社会制度——民主共和制度与封建专制制度的殊死搏斗。辛亥革命敢于把神圣不可侵犯的皇帝拉下马,把反动的封建帝制扫进历史垃圾堆,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革命壮举。中国为了打倒皇帝斗争了两千多年,只有到了孙中山和革命党人手上才得以实现。这是十分了不起的历史功业。

“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著的增长”,谈及辛亥革命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尚明轩着重介绍了孙中山先生制定的《实业计划》。《实业计划》可谓是改造中国小农经济,实现中国工业化的伟大蓝图,是“振兴中华”的希望。为实现这一计划,孙中山锐意改革,在坚持独立自主、不失主权、不用抵押的原则下,主张对外实行“开放主义”,利用外国资本、人才和方法,输进外国机器的科学技术,以“造成中国之社会主义”,即发展中国机器大工业,“突驾”于欧美和日本。“在经济方面,辛亥革命开创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次腾飞,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家引向近代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尚老说。

“值得指出,辛亥革命是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惨遭所有殖民帝国蹂躏的国度里爆发,它不仅摧毁了中国的封建帝制,同时冲击了世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统治秩序,敲响了帝国主义奴役被压迫民族的丧钟。”

“辛亥革命给亚洲带来解放,使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遭到破坏”,尚明轩引用列宁的话,站在全世界的高度来定位辛亥革命的历史坐标。

“如同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一样,辛亥革命也是中国和世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民主革命的伟大先导,是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尚老认为,辛亥革命在亚洲第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爆发,它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民主的革命火种传到亚洲,同时也引导着亚洲乃至全世界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辛亥革命的胜利,不仅标志着中国历史上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的到来,也标志着亚洲和世界历史上结束殖民统治、获得民族独立的新曙光的出现。至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民主革命思想,更是对亚洲各国产生广泛影响。“诸如印尼共和国的缔造者苏加诺、菲律宾民族解放运动领导人彭西、越南民族运动领导人潘佩珠等,都先后深受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和启发”,尚老说。

在尚明轩看来,世界历史犹如一根很大的链条,链链相连接、影响和推动着。从世界历史角度来看,由君主统治走向民主统治,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关节。1776年的北美革命和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将民主共和的种子播撒于欧美,而辛亥革命则将民主共和的种子引进了中国。“辛亥革命在世界史上的独特地位和伟大贡献是清清楚楚的”。

猜你喜欢

辛亥革命革命历史
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中国的出行革命
新历史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