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视野 大境界 大情怀
——电影《辛亥革命》制片人手记

2011-10-31王浙滨

北京观察 2011年9期
关键词:陈冲黄兴辛亥革命

王浙滨

大视野 大境界 大情怀
——电影《辛亥革命》制片人手记

王浙滨

王兴东和我策划、创作完成《建国大业》电影剧本之后,我们曾经思考过创作《辛亥革命》。可是,面对浩如烟海的资料如何提炼?面对波澜壮阔的历史如何节选?面对百年前可歌可泣的历史人物如何再现?对于任何一位创作者来说,创作《辛亥革命》都是极大的挑战。因此,我们迟迟未能下定决心。

2009年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国家大剧院观看我们为纪念北平解放六十周年而创作的大型话剧《北平·1949》。演出之前,贾庆林主席接见主创人员时对我和兴东说:“《建国大业》《北平·1949》都很好,你们想到没有,2011年还有大文章可做,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你们考虑能不能拍摄一部电影呀!”

正是贾庆林主席这一偶然的提议,点燃了我们积蓄已久的创作激情,打消了我们的困惑。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既是电影创作者肩负的历史使命,也是我们这一代电影工作者百年一遇的历史机遇。如何再现一百年前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这场改变中国命运的革命,对于今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巨大的影响和深远的思考。

写《建国大业》时我们查看过史料,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的主席台上,悬挂着孙中山先生的巨幅照片,很多与会代表曾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会员。60年来,人民政协从未间断对于辛亥革命史料的收集与研究。今天,当历史的脚步进入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时刻,我们作为政协委员理应奉献一部表现孙中山、黄兴领导的辛亥革命的大型史诗影片。由于孙中山当年在美国募捐与海外洪门致公堂关系密切。因此,中国致公党也十分支持我们的创作,并给我们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随着创作的一步一步深入,我们发现:

没有任何题材能像辛亥革命那样意义深远。辛亥革命打落了亚洲第一顶皇冠,推翻了统制中国267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拯救了民族命运,推进中国步入现代文明的进程。

没有任何故事能像这场惊心动魄的革命,充满悬念、遍布危机,尖锐的冲突,激烈的厮杀,意外的和谈,这是最富有电影表现力的历史时代。

没有任何人物能像孙中山先生那样,受到中华民族各党派、各民族、各地区的尊敬与爱戴。一位拿手术刀的医生成为世界最古老民族中国的第一任民选总统。他的国际化视野具备广泛的影响力,为世界华人所瞩目。

没有任何电影能像辛亥革命产生如此多的话题,中国从何时没有了皇帝?中国男人从何时剪掉了辫子?中国女人何时不再裹脚了?中国何时开始公元纪年?中国何时开始有了民主投票选举?

我们的创作时时都被原始的真实所感动,黄兴与徐宗汉的革命柔情及生死离别,七十二烈士血染黄花岗,林觉民留下的“与妻书”,秋瑾为革命赴死不惜一双儿女,革命志士的崇高信仰和理想之光令我们始终以崇敬之心来创作。在创作中我们也逐渐清晰,强调历史绝对的真实是不存在的,历史的叙述也存在无穷的可能性。关键是历史的伟人给观众呈现什么样的形象,只有打动观众心灵才是真实的,才是观众认可的。因此细节就显得格外重要,只有通过虚构想象的细节建立起来的历史才能真正成立。

创作是艰辛的,内心期待越高,其实越具有创造力。创作者就像一名旅行者,什么艰难险阻都不能阻挡他前行的步履。挑战过去,挑战自己,挑战未知。无论是写历史还是现实,从《飞来的仙鹤》到《离开雷锋的日子》,从《建国大业》到《辛亥革命》,我们的电影剧本几乎都是原创。原创不仅包括对生活的发现,更包含对这种发现敢于表达的勇气。

《辛亥革命》电影文学剧本分为四章,第一章“血染黄花岗”,第二章“武昌城首义”,第三章“阳夏保卫战”,第四章“创建共和制”。

剧本得到了贾庆林主席三次重要批示,经中央重大题材领导小组讨论通过,听取全国政协文史委员会、致公党中央的讨论意见进行多次修改。被列为中宣部、广电总局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重点影片。

作为电影《辛亥革命》的总制片人,我时时感到“辛亥革命”这四个字,字字千斤,字字如山,压在我的肩上。几乎超过了我的承受力,从影片筹备到拍摄,我经常彻夜难眠。剧本通过,立项确定,投资落实,最重要的就是组织创作团队,如何选择演员来诠释辛亥革命中的众多历史人物,无疑是我和我的团队最花费精力的,也是电影《辛亥革命》能否成功的关键。

邀请成龙大哥饰演黄兴现在看来仍是明智之举。历史的黄兴亦文亦武,是革命家也是军事家。成龙从未演过此类角色,我想,是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伟大意义让他做出了这个重要决定。同时,正逢成龙从影第一百部影片,为此,他将正在筹备的《十二生肖》停了下来。可以说是《辛亥革命》选择了成龙,也可以说是成龙选择了《辛亥革命》。从成龙试妆造型的那一刻起,他就是银幕上无法替代的大将军黄兴。我相信,饰演黄兴将是成龙演艺生涯中的一次重要突破。我期待,海内外观众会认可成龙大哥塑造的大义大勇、大爱大恨的黄兴。

邀请李冰冰饰演徐宗汉时,她刚刚在美国拍摄完成《雪花秘扇》,她是一口气读完文学剧本的,她为黄兴与徐宗汉侠骨柔肠的爱情故事所感动,她说她许久没有读到过这样让她心动的剧本了。我曾与李冰冰深谈过一次,我感受到她对这个角色的热爱和创作激情。历史中的徐宗汉不为广大观众所知,也从未在银幕上表现过,但徐宗汉这个人物在电影《辛亥革命》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她的智慧和魅力,她的胆略和胸怀,使影片蒙上了一层浪漫与柔情。李冰冰是渐渐走近徐宗汉的内心世界的,当她在上海一整天泡在雨水里拍摄“黄花岗起义与潘达微收尸”这场重场戏之后,她告诉我,她许久没有这样震撼了,她再一次感到电影的伟大!

影片开机之后才确定请陈冲饰演隆裕皇太后,这位曾经在《末代皇帝》中饰演皇后婉容的陈冲,这位多年在好莱坞打拼从演员到导演的陈冲,看过剧本从纽约风尘仆仆赶到浙江横店《辛亥革命》剧组,对于这位在剧中戏份不多却扮演的是统治中国276年的大清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太后,陈冲诠释了一个复杂多变,神经崩溃,没有选择的末代皇太后隆裕。我相信,看过影片的观众会在银幕上忘记陈冲而记住隆裕。

电影《辛亥革命》还邀请了孙淳、姜武、黄志忠、宁静、魏宗万、陈逸衡等众多实力派演员加盟,演绎了众多历史人物在革命大潮来临之际的抉择。邀请了余少群、房祖名、胡歌等青春偶像派演员饰演一百年前的“80后”革命志士、海外赤子,他们才华横溢,奋斗牺牲,上下而求索。

电影《辛亥革命》的拍摄难以仅仅用“艰辛”二字概括,拍摄过程犹如经历一场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波澜壮阔,危机四伏。如果没有对电影犹如生命般的热爱,如果没有为了共同目标的大视野、大境界、大情怀,如果没有个人意志的坚强、坚忍和坚守,如果没有对辛亥百年犹如信仰般的责任与担当,电影《辛亥革命》当不会一次次化险为夷,绝处逢生。

拍摄电影《辛亥革命》犹如一次精神的探险,有迷失,有困境,但没有绝望。对于拍摄中承受的绝处和历练,虽不堪回首,却是影片之外珍贵的收获。

此时此刻,我深深感到个人力量的渺小。

在影片上映之际,我虔诚地向一百年前为辛亥革命壮烈牺牲的革命志士致敬,这部电影是一百年后中国电影人的祭奠。

我畅想在纪念辛亥革命百年之际,全球华人心潮澎湃地仰望着银幕中孙中山先生走来,聆听先生的期望与嘱托。

作者系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艺术总监

本文图片为《辛亥革命》电影剧照

责任编辑 崔晨

猜你喜欢

陈冲黄兴辛亥革命
数形结合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黄兴丽的“理想人生”:创业哪有不吃苦的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Experimental study of a porous electrospray thruster with different number of emitterstrips
月夜曲
陈冲 腹有诗书气自华
Development and testing of the code for automatic generating of multi-temperature continuous-energy neutron cross section libraries∗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整人的历史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