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蒲黄的来源与鉴别

2011-10-30崔国静李帅贺蔷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1年3期
关键词:松花粉蒲黄花粉粒

文 崔国静 李帅 贺蔷

蒲黄为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将其列入草木上品,曰:“味甘,平。主治心腹、膀胱寒热,利小便,止血,消瘀血。久服轻身、益气力,延年神仙。生池泽。”

来源产地与植物形态

蒲黄为香蒲科植物水浊香蒲、东方香蒲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生于池、沼、浅水中,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内蒙古等地。

水浊香蒲为沼泽多年生草本,高1 ~2m。根茎匍匐,有多数须根。叶扁平,线形,宽4 ~10mm,质稍厚而柔,下部鞘状,肉穗花序圆柱形,长30 ~60cm,雌雄花序间有间隔1 ~15cm;雄花序在上,长20 ~30cm,雄花有早落的佛焰状苞片,花被鳞片状或茸毛状,雄蕊2~3。雌花序10~30cm,雌花小苞片较柱头短,匙形,花被茸毛状与小苞片等长,柱头线头圆柱形,小坚果无沟。花期6 ~7 月,果期7 ~8 月。

东方香蒲叶条形,宽5 ~10mm,基部鞘状抱茎。肉穗花序圆柱状,雄花序与雌花序彼此连接;雄花序在上,长3 ~5cm,有雄蕊2 ~4,花粉粒单生;雌花序在下,长6 ~15cm,有多数基生的白色长毛,柱头匙形。小坚果有一纵沟。

宽叶香蒲高1 ~2m。叶广线形,长约1m,宽10 ~20mm。肉穗花序圆柱形,雄花序与雌花序通常互相连接,稀分离;雄花序长8 ~15cm,或稍短,成熟时直径1.5 ~2cm,具雄蕊3,花丝丝状,白毛较花药短,有时顶端分叉,花粉粒4 合体;雌花序具叶状苞片,早脱落,雌花基具子房柄,基部的毛常较柱头短。果穗直径约2cm,小坚果有沟。

长苞香蒲高1 ~3m。叶狭线形,宽6 ~20mm,叶鞘圆筒形,半抱茎。肉穗花序圆柱形,粗壮,雄花序与雌花序分离,相隔约3cm,雄花具雄蕊3 枚,毛长于花药,花粉粒单生;雌花线状长圆形,与柱头近等长,退化雌蕊顶端棒状。小坚果无沟。

采收加工与炮制方法

本品宜6 ~7 月初采收,如采收太早花不成熟色较浅;过晚则花粉扬散。其方法为:采收蒲棒上部的黄色雄花序,晒干后搓碎,过细箩除去茸毛及杂质,筛下之细粉即为“净蒲黄”。若剪取雄花后,晒干,搓碎或碾碎则成为花粉、花药、花丝的混合物,即草蒲黄。

▲蒲黄

生用:取原药材,揉散结块,筛去花丝及杂质。炒制:取净蒲黄,置热锅中,用文火炒至深黄色,取出,晾凉。炒炭:取净蒲黄,置热锅中,用中火炒至黑褐色,喷淋清水少许,熄灭火星,取出晾干(本品易复燃,须放凉 l ~2 日,仔细检查后方能贮存)。

性状与伪品鉴别

蒲黄为黄色粉末。体轻,放水中则飘浮水面。手捻有滑腻感,易附着手指上,静置一定时间不沉,且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放大镜下观察呈扁圆形小颗粒。气微,味淡。以色鲜黄,润滑感强,纯净者为佳。显微鉴别:花粉粒类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7 ~29µm,表面有网状雕纹,周边轮廓线光滑,呈凸波状或齿轮状,具单孔,不甚明显。花丝、花药囊等杂质少见,有时可见少量的花粉囊内壁细胞等非药用部位。

蒲黄产量少,药材市场发现掺伪品种有:

用草蒲黄充当净蒲黄:草蒲黄棕黄色,系取整个雄花序碾压而成,除花粉外,还有大量的花丝、花药囊,故为丝毛纤维状,手捻之成团,外观粗糙,滑腻感不强。入水能浮于水面上。显微镜下观察以花丝、药隔组织为主,花粉粒较少,有草酸钙针晶束。

用松花粉充当蒲黄:松花粉性温,味甘,归肝、脾经。有燥湿、收敛止血的作用,用于湿疹、黄水疮、皮肤糜烂、脓水淋漓、外伤出血等症。松花粉为淡黄色细粉,质轻松,易流动,手捻有滑润感,气微味淡,入水不沉,燃之发出黑色浓烟,有松香气,显微镜下观察花粉粒椭圆形,表面光滑,两侧各有一膨大气囊,气囊壁有明显的网状雕纹,网眼多角形。

掺关黄柏细粉:其细粉颜色较深而且味苦。

掺小米细粉:颜色较淡而体较重。还有一些人在蒲黄中掺木器染料“地板黄”,这是最不道德的行为。

猜你喜欢

松花粉蒲黄花粉粒
五灵脂蒲黄散止胃痛
花粉块内花粉粒形态观察的扫描电镜样品制备方法
松花粉多糖对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研究
松花粉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功能的研究进展
梧州地区鸭脚木蜂蜜花粉形态特征研究
典中珍藏蒲黄方
蒲黄的使用方法
蒲黄泡水喝的禁忌
新一代破壁
新一代破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