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协委员共“划”首都经济圈

2011-10-28

北京观察 2011年6期
关键词:经济圈京津冀区域

崔 晨

政协委员共“划”首都经济圈

崔 晨

“推进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在这份今年3月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的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首次将“打造首都经济圈”的内容写进报告,标志着这已成为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北京市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也明确提出:“北京将更深入广泛地开展与津冀晋蒙及环渤海地区合作,充分发挥首都优势,共同推进区域一体化和首都经济圈形成。”

面对这一新形势、新任务,北京市政协及时针对“打造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并将这一课题纳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协商议政综合调研”中,成立了由市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牵头,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组成的调研课题组,组织开展了多次不同范围的座谈、研讨,八十多人次参与其中。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王安顺在研讨中强调,市政协要把打造首都经济圈作为今后履职过程中持续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积极发挥自身组织优势和人才优势,深入调研、认真论证、广纳群言,为推动首都经济圈的形成与发展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有益参考。这充分体现了市政协围绕中心献良策、服务大局促发展的履职特点。

新概念 老课题

“打造首都经济圈是‘十二五’规划中首次提出的新概念,而对于华北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研究是一项持续不断的老课题。”调研课题组组长、北京市政协委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原校长文魁介绍说。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改革开放形势不断发展,继建设4个经济特区、开放14个沿海城市之后,又决定开放整个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而与南方的开放地区相比,北方地区的发展整体上要慢得多。为此,一些官员和学者开始探讨北方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和方式问题,对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呼声也由此开始。

时任中科院地理所副所长的李文艳最早提出了“大渤海地区”的概念,1985年天津成立了环渤海经济研究会,提出了关于“环渤海经济圈“的观点。“但以发展实践来看,由环渤海湾地区构成的月牙式的经济圈,要跨越多个行政区域,区域面积过大,地区内分工协作较少,难以形成紧密的经济联系。”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弘分析说。

“针对这一问题,有专家学者提出,可将环渤海地区划分为3个相对比较独立的子区域,即京津冀、山东半岛和辽中南地区。环渤海地区的发展应抓住重点,率先发展京津冀北区域。”“京津冀都市圈”的概念应运而生,2004年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启动。“而围绕京津冀都市圈中各方定位之争,三地展开了持续长达7年之久的博弈。直到‘十一五’末期,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仍然是一纸草案。”赵弘进一步分析。

而就在这争论、博弈的几年间,当初制定规划的发展条件和环境都已悄然发生了变化。发展的结果表明,北京对周边地区的辐射效应日益明显,京津冀都市圈已经演化为以首都为核心的经济圈。今天,打造“首都经济圈”的提出可谓恰逢其时。

对于这一由老课题发展演变而来的新概念,赵弘建议:“这个区域的发展不宜概念太多,应逐步用首都经济圈的概念来突出这个区域发展的特色、重点和方向,使之成为环渤海区域中最核心的子区域,同时利用子区域的发展带动整个环渤海区域的发展。”

三重战略意义

“首都经济圈本质上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出现的高效的城市空间组织形态,是围绕首都形成的圈域经济,是首都经济职能辐射和影响的空间范围,也是支撑首都经济发展的空间基础,因此它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北京大学中国城市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孙铁山总结道。对于打造首都经济圈的必然性和重要性,调研课题组成员有着深刻的认识。

从北京自身发挥首都功能的需要和资源限制看,北京亟需更大的发展空间。“解决北京发展中所面临的人口膨胀、资源紧张、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短板问题,不是在我们这16800平方公里土地上能做到的,必须跳出北京的行政区划来解决目前的发展困境。”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孙久文强调。“同时,首都功能也需要周边城市的承接与分解,没有承接与分解,首都核心功能也无法很好地发挥。”赵弘补充道。因此,首都经济圈可以成为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延伸,从区域层面考虑城市资源、功能的再配置,在更大空间尺度谋划城市发展。

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要求看,周边地区也需要尽快接受首都特大城市的辐射和带动。“解决首都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要与带动周边发展相结合。”赵弘点出了区域合作的硬道理。通过多年的发展,北京对周边地区的虹吸效应逐渐转为溢出效应。但不可否认与忽视的是,目前北京周边还存在环京贫困带,这一地区亟需北京的反哺与辐射带动。因此,对于打造首都经济圈,河北省的积极性最为高涨,提出要以“对接北京、融入发展”的理念建设“环首都经济圈”,在对接融入中寻求自身跨越式发展。对此,调研课题组成员意识到,北京应抓住河北主动对接的有利契机,积极回应河北的合作愿望,加强对接措施的研究,重点做好产业规划、交通规划和生态规划等工作,同时避免河北环首都新区建设形成对首都“包围”之势的尴尬局面。文魁特别提出:“北京应以主体姿态、主动出击、主持协作、主导发展,带动周边地区。”

从国家城市化战略格局看,需要发挥东部地区对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领和支撑作用,在东部地区要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因此,从北京层面看发展意义,从区域层面看合作意义,从国家层面看战略意义,打造首都经济圈都非常现实。”赵弘表示。

突出首都功能发挥首都优势

“首都的心脏是在河北的胸膛中跳动的。”北京市市长郭金龙在接待河北省代表团来访时曾这样形象地表述北京与河北的地缘关系。其实在地理空间上,京津冀三地之间基本上处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推进三地一体化发展是毋庸置疑的共识。但是对于现阶段首都经济圈的范围界定,调研课题组成员以及学术界还存在不同意见,首都经济圈要不要包括天津成为争论的焦点。不管争论的结果如何,“首都经济圈的范围界定肯定要以区域发展需求为基础,立足于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发展和产业发展的需要。”对此,赵弘给出了四点界定原则:一是地理空间毗邻,城市间具有较紧密的功能协作和经济联系;二是建设主体明确,便于统计分析、规划编制及实施;三是圈内主体能够接受并兼顾各自的利益诉求;四是在建设时序上,近期可操作,远期可拓展。“首都经济圈的范围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太小没有意义,太大不可操作。现阶段基本不超过京津冀三省市行政区划范围,远期可根据首都能源、水源、生态等方面的需求,将山西中北部、内蒙古南部、辽宁南部、山东西北部纳入其中。”赵弘建议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祝尔娟也认为,首都经济圈的形成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应打破行政区划的概念,辐射到更大、更远的范围。

相比于已成为引领我国经济发展两大引擎的“长三角”和“珠三角”,京津冀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还停留在概念阶段,课题组成员对比研究得出结论:“长三角”是由市场力量促成的自下而上的紧密经济联系,“珠三角”是在同一省域内形成的不同城市间的经济联系,而京津冀三个城市是三个行政区域,存在行政壁垒,内在凝聚力较弱。赵弘认为,首都经济圈的提出恰好可以解决此问题,它是京津冀都市圈概念的升华。其提升之处在于,一是使该区域内三个平行的主体形成更紧密的联系,区域发展的层次性和分工关系更加清晰;二是明确了这个区域不同于其他区域的特征、功能、任务和作用。以“首都”冠名的经济圈说明了北京是经济圈的核心,要突出首都导向,把保障首都功能有效实现作为统领,并充分发挥首都人才、科技、资金、市场等优势,辐射带动周边发展。北京是全国重要的自主创新高地和技术辐射源头,因此首都经济圈还要突出创新导向,以创新驱动发展。

北京市政协召开“打造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研讨会

打造首都经济圈需要从基础做起,扎实推进。赵弘提出,要强化三个建设。一是体制机制建设,借鉴国外首都经济圈的发展经验,从国家层面对首都经济圈进行整体规划,形成统领区域整体发展的行动纲领,建立区域政府间多边高层协调机制;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从国家层面超前规划区域交通体系、能源供应体系、信息网络体系等,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三是生态环境建设,通过建立跨区域的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机制,构建区域一体化的生态安全格局,在水源涵养、风沙治理、水环境整治、水土保持、防洪防灾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共同构筑首都经济圈的生态屏障。

多年来,政协组织在推进华北地区区域合作方面不遗余力,建树良多。从2007年起,由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五省区市政协共同发起,每年举办一次的京津冀晋蒙区域经济发展论坛,集五地政协之智,谋合作发展良策,已成为探讨五地经济发展的良好交流平台。

对于首都经济圈这一华北地区核心区域的发展问题,北京市政协第一时间开展研讨,破解发展难题。研讨中既有针锋相对的观点碰撞,又有和而不同的思想融合,大家在碰撞中激活思维,在交流中提升观念,最终形成了一份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体现了建言献策的及时性。而发展中的问题还需在发展中解决,市政协也将以此作为今后履职过程中持续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继续深入研讨。

猜你喜欢

经济圈京津冀区域
三大增长极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经济溢出影响研究
基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国数字贸易出口促进效应研究
分割区域
2020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事记
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向纵深推进
京津冀协同发展
区域发展篇
京津冀一体化如何实现1+2>3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