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案精细化管理新探索

2011-10-28刘墨非

北京观察 2011年12期
关键词:政协提案北京市政协委员

刘墨非

提案精细化管理新探索

刘墨非

今年以来,北京市政协已收到政协委员、党派、团体、界别和专委会提案1367件,经审查,立案1352件。目前,这些提案已基本办复完毕。

督办提案获实效

“我从小在北京长大,这些年来,看着不少历史古迹被破坏或消失,心情真的很沉重。” 凭着这份对北京城的热爱之情,北京市政协委员唐兢在今年初召开的市政协十一届四次全会期间,递交了关于敦促北京尽快为保护古都文物立法的提案。

让唐兢大为欣慰的是,这份提案被列为今年市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重点督办提案之一,并取得了显著的实效。今年9月15日,在市政协重点督办提案座谈会上,市文物局和市政府法制办相关负责人向委员们通报,经过市政协多年来的呼吁,“《北京市地下文物保护办法》(暂定名)已成为本年度立法调研项目”。

2011年,北京市政协共确定了7件提案作为主席、副主席、秘书长重点督办提案。据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李春增介绍,除了唐兢委员提交的敦促北京尽快为保护古都文物立法的提案外,还有王文贤委员提交的关于加快城市公共停车设施建设缓解交通拥堵的提案、市政协科技委员会呼吁对农村规模化沼气利用工程的运营费用给予长效补贴的团体提案等。

“今年以来,重点检查督促提案办理工作得到了进一步深化。”李春增认为,无论是7件主席、副主席、秘书长重点督办提案,还是关于提高一线职工收入水平、进一步加强“三农”信息化建设,或者建议恢复大觉寺原有宗教功能等8件由专委会负责检查督促办理的提案,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明显提升,而且均取得了很好的办理效果,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这与市政协多年来一直将提案工作作为一项全局性工作来对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特别是近年来政协各专委会高度重视提案工作,并将提案工作作为专委会履职的重要方式之一,极大地促进了提案的提出和办理水平。这也是北京市政协工作的重要特色之一。”李春增说。

精细化管理新探索

提案的质量高不高,提案办理得好不好,看看“分数”就知道了。从今年起,北京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开始了对于提案精细化管理的新探索。他们尝试以量化方式,对提案质量和提案办理情况进行评价,并组织委员按指标打分,从而为提案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据介绍,所有量化指标都是经过反复研究,并征求多方意见的成果,目的是让提案管理更精细化。其中,提案质量评价指标主要有四项,分别是选题的公共性、问题的知情度、建议的参考性和提案的规范性;提案办理评价指标包括五项,分为承办人的业务能力、沟通的主动性、交流的充分性、办理的针对性和结果的共识度。每项具体指标的评分都是1到9分。

在提案质量评价指标中,参考性和知情度所占权重较大。“知情度很重要,如果委员对提案所涉及的问题了解不全面,就难以做出科学、客观的分析。”如有委员建议在早晚高峰时间提高地铁票价,就与北京交通拥堵现状和“公交优先”的战略明显不符,说明提案人对北京的公共交通发展战略知情度不够。此外,提案不仅应有科学性、可行性,还要有前瞻性,因此,他们以“参考性”而非“可行性”作为衡量提案质量的指标之一,前者比后者内涵更广。

在提案办理评价指标中,将委员与提案承办单位的“共识度”作为指标之一,而非以单一的“采纳率”来评价办理情况,也是特别符合政协的民主协商特色的。“这是因为委员与承办单位在交流沟通后,有可能在采纳委员意见、建议的同时,双方经过协商探讨,在更高的层次上达成新的共识。”

据了解,提案办理评价指标已经得到了初步应用。截至目前,今年市政协全会的个人提案已全部办结,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共发放了1400余张调查问卷,请委员按提案办理评价指标打分。从回收的800余份问卷看,委员们大多对承办单位的办理工作给予了肯定,满分提案近300件。市政协提案委员会也以此为基础,起草了提案办理质量分析报告,递交给相关承办单位。而提案质量评价指标也将在明年初召开的市政协十一届五次全会上首次启用,以便于全方位了解和分析提案情况,从每一个环节入手,提高提案的精细化和科学化管理水平。

北京市政协提案委员会走访区县政协

推动提案合力化

提案工作是人民政协的一项全局性工作。提高提案质量,光靠委员个人的力量还不够,还要形成合力。在去年初的市政协全会上,委员们首次有了提案交流时间,可以“晒一晒”各自的提案,自由交流,互相启发,充实提案内容。今年市政协十一届四次全会又有了新举措,除了会议期间的交流外,提案委员会还尝试鼓励各党派、团体和专委会在会前组织委员个人提案交流活动,为委员搭建交流平台,让委员个人提案也蕴含政协集体的力量和智慧。“这样的合力化,有利于帮助委员丰富提案内容,提升提案水平,在交流中还有可能形成新的共识,甚至推动界别提案的提出。对于提高提案整体质量,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李春增说。

为了提高提案管理和服务水平,今年,市政协提案委员会还从制度建设入手,进行了《提案工作条例》的修订工作。作为规范提案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修订后的《提案工作条例》进一步完善了提案委员会的职能,特别是强化了管理职能,同时突出了提案的全局性地位,把多年来实践形成的一些好做法与经验,以制度的形式规定下来,使提案工作更加有规可循。新条例还对闭会期间的提案工作作出了规定,明确提出“提案委员会要加强闭会期间的提案征集工作”,同时,“提案者应当重视在闭会期间运用提案方式履行职能,及时提出意见建议”。

对提案管理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提高提案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也是今年市政协提案委员会的重点工作之一。据了解,新的提案管理系统改进了提案点评和交流等功能,方便委员随时查看点评内容,了解提案与社会的对接程度。提案质量和提案办理情况两个打分指标,也可以直接在网上进行评分和反馈。

提案工作是个系统工程,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细心经营,做到精细化管理。“我们提案委员会的工作,就是帮‘提’‘办’双方做好协调工作,争取双方以及社会各界更加广泛的信任、理解和支持,真正形成推动提案工作发展的合力,使政协提案为推动首都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李春增说。

猜你喜欢

政协提案北京市政协委员
2021年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优秀模拟政协提案作品”名单
2021年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名单
新时代扎实推进提案办理协商工作探析
省政协委员抗“疫”书法选
发挥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在环保工作中作用研究
基层党支部纪检委员如何开展工作
北京市政协“最具影响力优秀提案”揭晓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任命专门委员会主任的决定
代表委员履职身影
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