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DMA网络寻呼成功率的优化精细化分析及改进

2011-10-26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河南科技 2011年21期
关键词:邻区导频链路

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韩 琳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潘 振

CDMA网络寻呼成功率的优化精细化分析及改进

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韩 琳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潘 振

一、寻呼成功率优化

寻呼成功率是CDMA网络优化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提高寻呼成功率有助于提升系统指标和网络的服务质量。寻呼成功率优化的难点在于无法统计小区级的优化指数(TOPN),因而只能从其他方面入手。寻呼成功率优化的重点在于寻呼同时考验前后反向信道,因此寻呼成功率优化的重点在传输接口(Um)上。移动台被叫过程如图1所示。

图 1 移动台被叫过程

二、优化精细化分析及改进

1.先天弱覆盖。先天弱覆盖大多是由于基站密度小,覆盖区域大或建筑衰耗大等因素造成的,而且通过调整天馈系统或系统参数不能有效改善无线的质量。如农村基站、山区基站、密集建筑物内部等,用户长时间处于弱覆盖及覆盖盲区,手机在开机状态下寻呼失败的概率很高。对于先天弱覆盖,优化方法是新建基站(包括直放站、RRU),改善弱覆盖区域的无线信号强度。

2.后天弱覆盖。

(1)天馈设置不合理。如下倾角过大,方向角没有正对覆盖区域等。

(2)功率参数设置不合理。如功率设置过低等。

(3)驻波比(VSWR)过大,造成发射功率的损耗。

(4)前向外部干扰,导致Ec/Io不能满足解调条件。

(5)存在快衰落。移动用户(MS)在移动时会突然“落入”快衰落区,接收信号强度和Ec/Io突然变得很差,MS无法立刻切换到其他小区,如果这时恰逢MS在收听寻呼信道消息,那么很可能造成寻呼信道丢失、MS脱网重新搜索网络与系统同步。

对于后天弱覆盖,应查明导致弱覆盖的原因,通过合理调整软硬件,大部分弱覆盖情况能够得到有效解决。其中快衰落是较难解决的问题,除了要改进MS接收机外,还要从网络覆盖方面尽量提高信号强度和Ec/Io,以使MS能在信号急剧衰落时仍然保持足够的Ec/Io。

3.导频污染。导频污染是CDMA网络优化中的常见问题。在导频污染严重的地区,由于多个导频同时作用,Ec/Io较低,MS解调后的码片能噪比不够,不能正确接收寻呼信道消息。MS会因为寻呼信道丢失而重新搜索网络。

(1)导频污染产生的原因。导频污染是基站扇区的覆盖控制不合理造成的,因此解决导频污染最有效的方法是调整天线的方向角和下倾角,导频污染区内只保留3个以内的导频覆盖,尽量减小其他导频的强度。如果站距足够且有话务吸收的需要,那么直接在导频污染区新建基站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解决方法。其他如,调整基站位置、改变导频功率等,也是可以考虑的方案。

(2)高层建筑中由于收到多个信号而极易发生导频污染。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在楼内布设分布覆盖系统,用强信号作为主导频覆盖,提高MS的Ec/Io值。也可采用在高楼旁用板状天线直接覆盖,增大远处基站天线下倾角,换用窄垂直波瓣角天线及优先调整电子下倾角等解决方案。

4.基站拆迁。基站拆迁后,将造成原覆盖区域的信号变弱。由于MS收到的信号太弱,所以无法正确解调出寻呼信道的消息,从而造成寻呼信道丢失和MS脱网,造成重新搜索网络。

(1)在拆迁基站前,及时进行离网测试。评估基站拆迁后,记录原覆盖区域的信号变化情况。并且结合评估情况,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包括调整周边基站的天馈系统、功率和邻区等,尽可能减少基站拆迁所带来的影响。

(2)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通过新建基站、直放站或进行深度覆盖等来解决这一问题。

5.RSSI异常。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是接收信号的强度指示,即基站接收到的空口无线信号的强度。RSSI的异常影响为:

(1)RSSI持续过低,说明基站收到的上行信号太弱,可能导致解调失败。

(2)RSSI持续过高,说明基站收到的上行信号太强,相互之间的干扰太大,也会影响信号解调。

(3)表现为接入成功率低,掉话率高,语音质量差,甚至无法接入等。

6.前反向链路不平衡。前反向链路不平衡将会影响移动台和基站接收的信号质量。大致原因为:

(1)如果导频信道的增益设置得太高,那么前向链路的覆盖范围有可能会超过移动台发射机的覆盖范围。虽然移动台检测到了很强的导频,但是呼叫请求却会因为链路不平衡而不能被基站检测到。

(2)如果强干扰阻塞了反向链路,反向链路的覆盖范围会收缩,而前向链路的覆盖并不受影响。

7.硬件告警。郊区基站掉站或是硬件出现故障会造成大量用户在该区域被叫失败,所以排除设备告警,保障所有基站的稳定运行,对于维护网络运行以及提高寻呼成功率都有很大帮助。

(1)跟踪性能指标,规避告警的发生。

(2)及时对告警信息进行整理和统计,并反馈给电信相关人员,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早恢复。

8.邻区关系缺失。MS为防止发生频繁的空闲切换,只有当相邻小区的导频值超过当前小区3dB且保持一段时间时,才进行空闲切换。漏做邻区关系往往可能使MS移动到小区边界时,无法在邻区列表中选择一个更好的导频进行空闲状态,直至无法正确接收寻呼消息,因寻呼信道丢失而重新搜索网络。

(1)由于做邻区关系时往往是“图上作业”,没有考虑实际地形。通过路测可以发现相邻小区不正常的问题,增加相应邻区即可解决问题。

(2)在基站扩容或拆迁后,经常发现漏做邻区关系的情况,大多是人为错漏,可以结合切换话率,以发现邻区漏配问题,通过及时增加基站。

(3)调整由于越区覆盖造成的“孤岛”基站。

9.寻呼信道负荷过载。当PCH负荷超过70%时,会导致PCH拥塞,从而引起寻呼能力下降,寻呼消息的丢弃率将达到2%,此时用户的感知也将迅速恶化。如遇五一、国庆、春节等假期,业务量比平时要高出许多,在大量的语音寻呼、短信寻呼/发送时,PCH信道的负荷也将迅速上升。为了应对突发业务量增长,需要在节前采取措施,优化信道占用率。

(1)GPM(General Page Message)的合并。即将不同终端的寻呼信道消息合并在一起进行发送,也就是说原来的多条GPM消息可以在一条GPM中进行发送(通过共用公共字段,同时携带各自特有字段),提高寻呼信道的利用率。

(2)增加寻呼信道。当系统扩容到多载频时,如果所有MS空闲时全部待机在第一频点,势必造成寻呼信道的拥塞。为了解决部分小区寻呼信道和接入信道的高负荷状况,需要开通第二载波的寻呼信道,利用HASH算法将MS尽量均匀分配在不同的载频上。

(3)LAC拆分。当一个LAC下的大部分基站的寻呼信道占用率都较高,同时又不能实施以上2种方法时,可以考虑进行LAC拆分。

10.寻呼信道功率设置不合理。一般寻呼信道的功率只有导频信道功率的70%,因此覆盖较差的地方可能会出现“能收到导频信号,而不能收到寻呼信道”的问题,从而造成寻呼失败。对此,可以通过修改寻呼增益参数来挽救弱覆盖区域的寻呼失败。需要注意改变Paging digital gain来改变寻呼信道的功率分配,但不可以超过导频功率,若大量修改会导致全网Io抬升以及Traffic信道可用功率的减少,从而降低带宽容量。

11.接入参数设置不合理。一些接入参数设置不合理,或接入切换功能没有启用,会影响寻呼的成功率。一般情况下,如果接入参数INIT_PWR、NOM_PWR、PWR_STEP、MAX_REQ_SEQ等设置不合理,导致接续失败,将会影响用户的使用感受。

对于因手机初始功率不够造成的寻呼失败,可以增加INIT_PWR和NOM_PWR来提高第一次的探针尝试功率,从而提高寻呼响应被基站接收到的可能性。但是全网增大INIT_PWR值会造成用户接入功率的部分浪费,从而抬高反向噪声电平,降低容量,建议按站进行修改并考虑基站目前的话务量(大话务量小区需要慎重,空闲小区或郊区基站可以适当调整)。

猜你喜欢

邻区导频链路
自动邻区优化技术共享网络中应用研究
天空地一体化网络多中继链路自适应调度技术
基于数据包分割的多网络链路分流系统及方法
基于混合遗传算法的导频优化
基于导频的OFDM信道估计技术
LTE上行块状导频的信道估计研究
基于3G的VPDN技术在高速公路备份链路中的应用
高速光纤链路通信HSSL的设计与实现
UWB系统复合导频信道估计方法
从中国西南及邻区看亚洲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