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终身教育思想下对我国西部地区女性成人教育的思考

2011-10-26梅,曹

职教通讯 2011年1期
关键词:终身教育妇女体系

孟 庆 梅,曹 海 生

(1.济宁职业技术学院 教务处,山东 济宁 272037;2.济宁市教学研究室 办公室,山东 济宁 272031)

终身教育思想下对我国西部地区女性成人教育的思考

孟 庆 梅1,曹 海 生2

(1.济宁职业技术学院 教务处,山东 济宁 272037;2.济宁市教学研究室 办公室,山东 济宁 272031)

终身教育是解决人与生产力、人与社会不和谐的有效途径,其目的是为了人的可持续发展。21世纪竞争与挑战并存,提高妇女文化素质意义重大,而终身教育理念对新时期中国妇女的发展十分重要。本文从介绍终身教育的基本内涵及特征入手,分析了当前我国西部女性成人教育发展的现状,指出了建立西部女性终身教育体系的必要性,并就相关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终身教育;西部女性成人教育;现状;必要性;建议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进步,我国女性受教育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西部地区由于受到经济条件和传统观念双重因素的限制,妇女成为相对封闭、独立的人群,她们接受基础教育的机会比男性少,接受职业、成人、高等教育的机会与男性相比更是差距甚大。从终身教育的视角重新审视女性教育,建立适应知识经济和全球化发展形势的女性终身教育体系,大力发展西部地区女性终身事业意义重大。

一、终身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及特征

“终身教育”一词最初由法国成人教育家保尔·朗格朗(PaulLengrand)以法文“education permanente”提出,后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译成英文“Lifelong Education”。它主张将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利用现代社会中一切可资利用的教育资源,满足一切学习需求,强调将教育和学习活动贯穿于人的一生,要求在人们需要的时候,以最恰当的方式提供最必要的学习和进修机会。

现代终身教育理念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五点:(1)终身教育理念提倡“教育应贯穿于人的一生”;(2)它强调未来的国民教育体系应是连接家庭、学校和社会,并纵贯人的幼儿期、青少年期、成人期和老年期的一种统合而协调的体系;(3)终身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学习的习惯和技能,即所谓“学会学习”;(4)终身教育贯穿于个性发展的始终,注重个性发展的统一性、全面性和连续性;(5)终身教育强调应让学生掌握终身学习必备的知识技能,培养能够终身主动地接受教育和进行学习的人,激发学生终身接受教育的愿望和动机。它主要体现出七个特征:(1)终身性。这是终身教育最根本特征;(2)全民性。终身教育倡导社会全体公民都能够终身享受教育(3)个别性。终身教育追求“以个体的方式学习”,这种学习体制包含个人学习计划和个性化评估方法,学习目标紧密联系并且可以不断修正。这将允许学习在各种不同的情境中开展——家、学校,或特定的学习中心;(4)自主性。终身教育强调终身学习者学习目标的确定、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方法的应用以及时间、步骤的安排都是由学习者自主决定。它强调的是自我导向学习、自我评价、自我完善;(5)连续性。终身教育要求教育从过去仅对人生早期的职前负责推进到对职后的整个人生负责;(6)开放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教育社会化。受教育不仅是儿童、青少年的事,步入社会劳动系统的成人甚至已退休的老人也要接受再教育;二是社会教育化。终身教育思想认为,在影响个人成长与发展的所有因素中,学校不再是唯一被认可的教育场所,图书馆、博物馆、青少年宫、科技馆、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等公共机构和大众传媒对青少年教育及成人教育都可发挥着重要作用;(7)灵活多样性。任何需要学习的人,都可以随时随地接受任何形式的教育,学习的时间、地点、内容、方式均由个人决定。有全日制、半日制、业余的,有校内、校外、远距离的,有长期、中期、短期的,有学历、学位、非学历、进修的,等等。

二、我国西部女性成人教育的发展现状

成人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成人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其中女性成人教育的发展更是不容忽视,培养了大批高、中级女性人才。妇女成人教育已成为整个妇女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女性知识文化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在我国西部地区,妇女成人教育却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西部地区妇女受教育水平较低,成年妇女文盲率较高。由于科技文化发展缓慢,生产技术比较落后,思想观念陈旧。加之自然环境恶劣,西部地区贫困人口较多。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男性劳动力的大量外出,妇女成为家庭生活的主要承担者,她们全身心致力于生产劳动和自然资源管理,没有时间和精力学习,致使她们整体受教育程度偏低,文盲、半文盲的比例偏高。以1999年为例,西部地区妇女受教育水平与西部男性和全国平均值相比,差距较大(见表1)。西部6岁及以上的女性人口中,小学程度与识字不多或不识字的比例高达75.2%,而西部男性同比为54.5%。即在西部地区,小学程度或不识字的女性比男性高出20个百分点;受初中及以上教育程度女性人口比例也都比西部男性和全国平均水平低,同样在西部6岁及以上的女性人口中,具有初、高文化程度者占32.9%,而西部男性的同比为42.7%;(2)妇女接受培训较少,整体素质偏低。目前,西部地区教育发展与人力开发资金短缺,致使教育与培训供给能力偏小,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匮乏,区域教育均衡化水平偏低,处境不利人群受教育困难与教育机会不公平现象加剧。特别是妇女更难以得到与男性同等的待遇。例如,甘肃省农业部门从2000年开始与共青年团中央、财政部共同开展了“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计划”,两年来在十个县实施,共培训3万人,其中接受培训的女性不到受训总数的30%。可见,在不分性别的培训中,妇女能分享的比例是很低的。而西部少数民族妇女在传统习俗的约束下,接受培训的比例就更低。同样,在2002年对“甘肃省东乡族和保安族妇女生存状况与发展”的调查中,有85.9%的妇女没有“参加过村里或乡里办的职业培训”。

表1 1999年西部与全国6岁以上人口受教育程度(%)

三、我国西部女性成人教育发展的瓶颈

(一)经济基础薄弱及封建传统观念的束缚

经济因素方面,大多数西部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一是社会生产力总体水平低下,商品观念淡薄,多数地区基本上保持着较为传统的生产方式;二是农牧业基础薄弱,综合开发能力不足,许多地方靠天吃饭,无力抵御自然灾害,这些都制约着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贫困地区妇女一般都要承担大量的家务劳动和繁重的生产劳动,同时又要照看子女,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妇女,使他们无法像男子一样去争取学习的机会,减少了妇女接受成人教育的机会。在意识观念层面,一些地区仍存在着性别歧视现象,特别在西部贫困地区的农村,在“重男轻女”的思想的影响下,妇女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低于男性。另外,不少贫困地区妇女宁愿牺牲自身利益,选择保丈夫、保儿女接受教育,放弃自身学习机会。

(二)对女性扫盲及接受成人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一些西部贫困地方的政府领导,特别是教育部门领导认识落后,未能将女性扫盲及农村女性成人教育摆在应有的位置,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不少地区尚未建立农村成人学校,相当一部分乡村成人学校办学条件简陋,管理水平低,培训效益差,不能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少数地方甚至撤销成人教育机构和专职人员,致使这些地方的女性扫盲与农村成人教育工作进展缓慢,甚至陷于停顿。

(三)农村成人教育培训网络不健全,办学条件差,女性成人教育未能形成体系

西部地区的一些女子职业学校、妇女培训中心等妇女教育机构,大多是由群众组织、社会团体以及个人开办的,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行业系统、企事业单位等未能给予足够的支持,因此妇女学校开设数量少,妇女培训基地不健全。一些农村的成人教育更是处于一无基地、二无师资、三无经费的“三无”境地,远远不能满足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办学形式、层次和规模上也都没有形成女性成人教育培训网络,更没有形成自下而上、从低到高的妇女成人教育体系。

(四)课程体系不健全,缺乏针对性,技术培训不健全,收费高

西部一些地区女性成人教育在教学课程设置上,没有形成系统的教学体系,随意性很强。表现为教材质量差,不配套;教学内容针对性差,教学内容与当地经济发展实际联系不紧密,缺乏针对女性特点的内容;培训不配套,只讲直接技术,不讲市场、销售渠道等有关知识,实际运用有一定困难。另外,有的地区技术培训收费过高,贫困妇女因交不起学费而无法参加学习。

(五)西部一些地区女性成人教育需求过低

西部一些地区生产力水平低,传统的耕作方式占主导地位,广种薄收,群众科技兴农的意识不强,缺乏向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方向发展的积极性。尤其是女性,相对封闭的生产方式导致她们既缺乏基本的发展能力,又缺乏明确的发展意识和愿望。她们比男子更易于满足现状。况且她们由于本身文化素质低,掌握新的技术与知识有一定的困难,也缺乏学习的动力。这些情况导致西部地区女性成人教育的发展与当地教育的低需求之间形成矛盾,从而缺乏起步发展的动力。

(六)缺乏相应的法律支持、组织支撑及财政支持

首先,西部女性成人教育缺少法律支持。目前,我国还没有能够为农村女性终身学习体系的建立提供法律支持的、有针对性的法律,只有可以指导终身学习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等,而这些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律法规,终身学习立法的权威性从来没有真正树立;其次,组织支撑薄弱。终身学习体系以及学习社会的建立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应充分发挥国家、政府作为“第一推动力量”的主导作用,合理、科学的政府行为能缩短学习社会生长和演进的过程,克服和纠正其再发展过程中的错误和偏差,通过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保证学习社会的良性发展,而我国尚未建立管理终身教育的国家和地方的专门的组织系统,所以许多女性不重视终身学习是有原因的;再者,财政支持乏力。虽然我国各级政府通过贯彻教育法,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政府教育投入总量持续增加,自1978年以来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呈上升趋势,但是,仍有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是西部一些地区远没有达到教育法规定的教育投入增长要求。在终身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的成人教育在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中所占比例微乎其微,在这微乎其微的成人教育经费中用于农村成教的经费又占很小的比例,因此,女性极度缺乏受教育的学习经费。

四、构建我国西部女性终身教育体系的必要性

(一)知识经济时代为女性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

现代女性,受到了来自知识经济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知识经济引起了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其结果之一,就是社会需要更多的中高级人才,从而对人的科学文化水平的要求大大提高。所以,人们不得不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水平,否则就可能失业;(2)知识经济的主要推动力是人的知识、智慧、技术、能力和管理等。它对人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的要求不同于传统的工业经济,它特别要求人们具备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变革和创新的能力、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的能力等。可见,现代社会女性如果不能学会发展自己,学会开发和利用自己的智能,将被知识经济时代所淘汰。

(二)女性受教育的程度及整体文化素质较低,离社会发展的要求相差甚远

据统计,近十年来,我国人口受教育水平显著提高,女性接受教育的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与男性的差距也在逐步缩小。但女性受教育的总体水平仍明显低于男性。文盲和半文盲的比例高于男性,学习能力较弱。在社会发展处于低级阶段的漫长时期,在教育资源和教育水平偏低的情况下,与男性相比,女性接受教育的机会、享有教育资源少,受教育水平低,女性不能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权。2000年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结果表明:18至64岁的女性文盲比例为11.1%,初中文化程度的比例为50.7%,男女相差9.5个百分点。在全国15岁以上的1.5亿文盲中,妇女就占75%。100名妇女劳动者中,干部和技术人员仅7人。在高等教育中,女性所占比例明显低于男性,且层次越高差距越大。女性受教育程度低,更需要教育的关注与投入。

(三)基于女性角色的特点,女性学习的社会回报率更高

教育妇女,使女性获得学习机会,对社会的许多方面都有重大影响。首先是经济回报。我国女性受教育程度低,直接导致就业结构层次低,上向流动率低,女性固守土地、从事农业生产者多,城市下岗者女职工多,家庭收入女性少于男性,在社会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少;其次是社会回报。调查结果显示,妻子的受教育水平对生育率的影响明显大于丈夫受教育水平对生育率的影响。女性作为母亲的角色,其自身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日常生活行为及家庭生活方式的选择,决定家庭各种资源的使用效率,并且直接影响后代和家庭的文化素养,进而影响整个社会。因此,对占人口半数的女性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意味着增强推进中国前进的力量。

(四)体现教育公平,缩小我国教育的地区差别

建立西部女性终身教育体系,实施终身教育能够充分体现教育公平,缩小我国教育的地区差别,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积极发展女性终身教育,建立终身教育体系,是一项投入小、收益大的公益事业。在广大西部地区实施女性终身教育,从法律层面为教育服务提供保障,想学就能学,不再受到有限的学校教育和较低的经济水平限制,能够为广大女性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

五、构建我国西部女性终身教育体系的若干建议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规划西部女性终身教育的中长期发展

我国对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探索始终没有停止过,除了人们熟悉的普通教育之外,还先后创办了多种学历教育办学形式和非学历培训,这都成为开展终身教育活动的平台,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乃至西部女性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发挥着积极作用。但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相比,这些教育形式还存在诸多问题。它们之间相互孤立、割裂,不能融会贯通,多种学习资源之间不能整合共享,有的甚至与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规律要求相脱节。面对新形势,要实现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迈进,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必须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规划未来一段时期内的教育体系,在现有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更加科学、长效的终身教育体系。

(二)国家、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尽早制定西部女性终身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

要使西部女性终身教育健康、持久、有序地发展,必须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或政策上的保障,这是能否成功构建的一个关键性因素。为此,构建西部女性终身学习体系必须借助国家的力量,注重政府的作用,利用法律手段进行推动。国家和政府应作为“第一推动力量”,保证学习社会的良性发展,领导和推进我国女性终身学习体系的建设;应制定与之匹配的政策法规,采取得力措施;应改革现行制度,在制度建设上要有突破、有创新。

(三)要为西部女性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提供强有力的组织支撑和财政支持

要成立各级女性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组织支持系统,以整合终身教育资源,加强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之间的联系,加快终身教育体系和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此外,政府在教育投入总量继续增加的同时,增大包括女性成人教育在内的女性终身教育经费的比例,开辟多种渠道筹措女性终身教育经费,形成以政府为主渠道,由政府、受教育者和社会共同分担,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满足终身教育需求、稳定和可持续增长的教育投入机制。

(四)制定发展西部女性终身教育的鼓励和优惠政策

西部一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家庭收入低是影响妇女教育发展的决定因素。所以,有必要对这些地区的女性教育实行照顾和补助政策,这是发展妇女教育的一项有效的政策措施。例如,减免杂费,提供食宿或给以生活补贴,由村资助所需学习用品用具,发放助学金,开办免费的女子班或女子学校等。要实行免费或低费培训,以调动和鼓励妇女参加教育的积极性。

(五)针对不同层次的女性,采取不同的学习内容与方式

对广大西部女性应以提高科学文化素质为主要目的,以学习农业实用技术为主线,提高其文化水平、学习能力。可以在农闲时节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夜校、函授、远程教育,教学内容要适合当地发展的实际需要。组织编写有地方特色的教材,要针对女性特点,突出实用性。例如,可增加缝纫、刺绣、编织、饲养等适合女性接受的内容,吸引她们来学习。要采用妇女群众喜爱的通俗易懂的形式办学,将知识的提高与绿色证书的取得相结合。可采取分层培训,由乡镇成人教育中心学校组织技术骨干集中培训,再将其分配到各村进行培训辅导的“滚雪球”式的培训方法。在教学方法上,要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把课堂教学与现场指导、实际操作、咨询服务等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六)加强西部女性终身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在推进西部女性终身教育过程中,需要建设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目前,无论农村还是城市都有一批退休教师、学者、专家、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其中不乏身体好、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人,他们无疑能够成为西部终身教育的重要师资力量。为更好开展西部女性终身教育,国家也需要出台系列相关政策,建立一支从事西部女性终身教育的专职队伍。

[1]诺曼·朗沃斯.终身学习在行动——21世纪的教育变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7.

[2]阿瑟·克罗普利.终身教育——心理学的分析[M].北京:职工教育出版社,1990:169.

[3]佚名.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报告[EB/OL],http://www.stats.gov.cn/tigb/qtttjgb/qgqttjgb/t20020 331-15816htm.

[4]刘琼华.论我国女性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50-152.

[5]王中华,王四香.试论农村终身教育的实施策略[J].职教论坛,2008(6):26-29.

[6]孟庆梅.西部地区女性成人教育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J].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07(1):23-26.

[责任编辑 金莲顺]

The Thinking of Adult Education of Women in Western China under the Lifelong Education

MENG Qing-mei,CAO Hai-sheng
(Office of Academic Affairs in Jin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Jining 272037,China;City Teaching Research Office of Jining,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staff,Jining 272031,China)

Life-long education is the effective way to solve people and productivity,human and social disharmony,its aim is to maintain the human’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During 21st century,competition and challenges is coexisting,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women's cultural is significant,while the concept of lifelong education in the new period of developing Chinese women is very importan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basic cont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ifelong education,analyz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women adult education in western China t,pointing out the necessity of establishment the western need for lifelong education of women,and to put forwardsome suggestions related.

lifelongeducation;westernwomenadulteducation;the status;necessity;reasons;suggestions

孟庆梅,女,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成人教学论;曹海生,男,济宁市教学研究室职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教学研究。

G720

A

1674-7747(2011)01-0039-05

猜你喜欢

终身教育妇女体系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终身教育学院(老年大学)
慕课让终身教育变为一种现实
当代妇女的工作
《妇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则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国外终身教育模式借鉴
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之父
强奸罪立法和执法中对妇女的性别歧视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