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区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1-10-26梁超英黄羡仪
梁超英,徐 惠,黄羡仪,符 壮
(广东工业大学体育部,广东 广州 510090)
实验与调查
广州地区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梁超英,徐 惠,黄羡仪,符 壮
(广东工业大学体育部,广东 广州 510090)
大学阶段是养成终身体育习惯的关键阶段,体育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广州地区普通高校大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影响广州地区普通高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主要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并相应地提出了对策,希望能够进行一些积极的理论探讨。
普通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广州地区;存在问题;对策
普通高校只有一、二年级开设体育课,而且每周只有两次课,从时间、内容上很难满足学生对体育课锻炼的需求。由此看来,不可能把增进学生健康的任务由体育课独家来承担,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系统工程中,课外体育锻炼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力图通过具有一定规模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等方法,系统了解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现状,并从中发现其影响因素和存在的问题,并希望提出具有实践意义的意见和建议,为广州地区普通高校大学生能够进一步开展好课外活动提供准确的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广州地区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在广州地区12所高校学生随机抽取2400人作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对广州12所高校学生进行了调查,共发放2400份,其中男生1026人,女生1214人每校200份,回收问卷2310份,回收率为96.2%,其中有效问卷为93.3%。
1.2.2 数据统计法对所获得数据利用体育统计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1.2.3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大量有关方面的文献资料。
1.2.4 逻辑推理法将体育社会学、体育原理等相关学科的系统理论应用到研究中,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2 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
本文通过多种研究方法,从各个渠道收集了大量的有关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资料的基础上,对广州地区普通高校大学生在参与课外体育活动中的影响因素和主要发展对策进行了分析研究。
2.1 影响广州地区普通高校大学生
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分析
通过对广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分析,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总体较好。但是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制约着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在影响因素中主要有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在客观上,主要是没有活动气氛;缺乏场地、器材设施;学习负担重;就业压力大;没有活动时间;经济不允许等因素;在主观方面,主要是没有兴趣、不喜欢运动;身体弱、怕别人笑话;缺乏练习同伴;没有运动习惯等。(表1)
表1 影响广州地区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统计表(%)
2.1.1 缺乏场地、器材设施通过对广州地区12所大学的调查发现,普遍存在着场地、器材设施不足的问题。学校场地设施是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物质保证,学校运动场地设施的类型、状况和规模,都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运动项目、组织形式、活动方式等。有关文献显示,在我国大学当中,有封闭式体育馆的学校只占总数的29.4%,在广州市略高,也只有30%以上。大学的体育场馆在课后基本上都封闭或进行收费经营,一般不提供给学生使用。学校的各种体育器材也都有专人管理,课余时间不出租、出借。另外,体育场地器材设备价格定位不合理,体育经费的投入严重不足,加上近几年高校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剧增等原因,使目前体育设施无法满足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体育活动。所以,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利用的场地和器材不能够满足他们的需要。这已经成为了制约大学生进行课外体育的最主要的因素。
2.1.2 学业就业压力大、没有时间通过调查显示,总共有38.9%的学生认为学业就业压力比较大,没有时间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由于现在我国高校扩大招生,使得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学生为了提高竞争力必须不断充实自己,除了学好本专业课程,还要学专业以外的各种课程,学习成了大学生的首要任务,在课余还要参加各种课外补习班的学习,所剩时间无几,无暇顾及体育锻炼。在调查中发现,低年级相对高年级来说,学习压力相对较小,课余时间相对较多。到三年级级以后,基本没有时间进行体育活动。体质随着年级的升高而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2.1.3 对运动没有兴趣、不喜欢在一般情况下,外部行为的实施取决于内在的需要,学生对运动没有兴趣、不喜欢主要是由两个原因决定,一是没有认识到体育运动对身心发育的重要作用;二是没有从体育运动中体会到参与的乐趣。
由此可见,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学生本身的问题,也有社会和学校平时对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忽略所产生的问题。关于体育活动对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的宣传力度不足,使大学生对体育活动缺乏了解,进而没有参加体育活动的欲望。另外,对于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缺乏有效地组织管理,学校和体育部门负责人应该对于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给予技术上的指导,所以学生在课外活动中不能及时的掌握项目的要领,技术动作不正确,甚至出现了一些运动损伤状况,影响了一些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2.1.4 缺乏组织管理通过调查发现,广州地区普通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和管理工作不到位,56.0%的学生认为课外体育活动由体育教师负责,36.8%的学生认为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由学生会体育干部负责。有7.2%的学生认为课外体育活动由有关领导负责。学生对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方面组织、管理工作的评价调查显示,非常满意的学生只有3.9%,比较满意的比例为34.8%,满意的比例为35.6%,不太满意和不满意的比例分别为23.4%、4.3%。由此可见,学生对广州地区普通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工作不太满意。
2.1.5 意志不坚定、怕苦怕累调查发现,有大约10%大学生不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理由是不能坚持或怕苦怕累,而其中78%是独生子。我国计划生育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的,而80年代,正是开始计划生育的一代。80年代后出生的这一代大多数是独生子在父母溺爱中长大,存在着意志不坚定和怕苦怕累的现象。
2.2 发展对策
2.2.1 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发挥组织和宣传作用在大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中,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发挥好组织和宣传作用。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改革,把素质教育作为教育主导思想,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实的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继续加强对课外体育工作重要性的再认识。加大课外体育活动的宣传力度,组织多种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积极转变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树立终身体育思想,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声势,使课外体育活动成为人人享有、人人参与、人人有责、人人喜欢的社会活动。特别要加强女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引导她们积极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增强运动能力和健康水平。开发适合女生参加的运动项目。
2.2.2 学校领导和体育主管部门加大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视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学校。所以,学校领导和体育主管部门应该重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要建立一种“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思想观念。提高认识水平,加大力度组织、监督和实施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在保障体育课程课时的同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组织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应该成立由主管领导牵头,体育教师和学生骨干为核心的“课外体育活动领导小组,”建立有针对性的措施,把学生的课外体育工作纳入学校的教学工作中。课余时间及节假日对学生开放体育场地。创造一个卫生、安全、整洁、舒适的现代化的运动环境。
2.2.3 加大对体育的投入力度继续加大对体育工作的投入力度,高效地利用学校的一切现有设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外体育活动中来。在体育经费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逐年增加,对已有的体育场馆、器材设施要妥善保管。体育设施的情况是反映一个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体育场馆建设的投入上有长远的战略眼光。有体育场馆的学校要有效地利用,要有专人进行管理,在课后要积极为学生创造锻炼场所和锻炼条件,有组织的免费开放体育场馆,免费提供体育器材。有经验的体育教师要积极地进行指导,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体育锻炼。
2.2.4 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发动社会力量据调查可以得知,学生对于社会体育设施和场所的利用是非常有限的。这主要是由于社会体育场所的活动都是进行有偿经营的,对于学生这类没有经济收入的群体来说,进行体育锻炼的费用是十分可观的。我国的收费体育场馆的利用率并不高,闲置率很高,而大学生又处在喜欢运动的时期。所以,社会体育活动场所应该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区别的进行对待。对于学生顾客应该进行大幅度地优惠,积极吸引学生进行锻炼。有效地配置社会资源。
2.2.5 学校应科学、合理的设置体育教学内容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校开设的体育课程内容与学生乐于参与的运动项目存在很大差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运动形式的不断增加,各种各样的新兴项目也在不断的涌现。轮滑、街舞、网球等新兴项目得到了学生的喜爱。但是,学校的开设的传统项目,比如体操、田径等项目却受到了学生的冷落。所以,学校在设置体育课程的内容时,应该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应该同学生的需求相符合,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迅速地学习和掌握他们喜欢的、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运动项目,使大学生能够体会到体育的魅力和运动的快乐。这有助于大学生积极的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积极锻炼、主动锻炼。
2.2.6 学校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学校要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学校体育活动,要充分兼顾学生的自身需要,合理的选择和安排活动内容,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学校的体育主管部门应该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模式,经常组织多种多样的学生竞赛活动,成立单项体育协会和俱乐部,打造几支在省市知名的高水平运动队,树立学生体育明星,以提高来促进普及。加大对课外体育活动优秀者的奖励,学校应每年进行一次体育评优,对积极从事课外体育活动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搞多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形成学校体育活动的特色,提高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兴趣,树立终身体育思想,为终身体育服务。
2.2.7 以学生的发展和需求为本,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重视激发大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护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锻炼。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一是课外体活动的选择更加重视选择学生化、趣味性强、健康价值更突出的运动项目。二是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三是强调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不过分追求技术辅导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重视选择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的、深受学生喜爱的身体练习活动;不仅仅强调学生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而且重视学生发展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关心学生在和谐的情景与愉快的体验中锻炼身体、获得运动知识和技能。四是推广为多数学生喜欢的、能够寓健身性、娱乐性、知识性和竞技性为一体的运动项目。
3 结 论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健康成长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保障。他们这个群体的健康发展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全社会对于大学生的成长都应给与极大的关注。而体育在这中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发现大学阶段的学习压力非常大,从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参加体育锻炼。另外,由于场地设施等方面的制约,使广州地区大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情况非常不理想,也在一定的程度上代表了全国的情况。所以,全社会都要关心大学生的成长,为其创造条件,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 1 ] 白文飞.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调查研究[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6):786-788.
[ 2 ] 方新普.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生活现状及思考[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8(4):505-507.
[ 3 ] 周健伟.宁波大、中学生体质监测及参加体育活动状况分析[ J ].体育科学,2004(10):56-59
[ 4 ] 司琦.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阶段变化与心理因素研究[ J ].体育科学,2005(12):76-82.
[ 5 ] 樊临虎.山西省农村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与研究[ J ].体育科学,2004(5):58-59.
[ 6 ] 刘一民、孙庆祝、孙月霞.我国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 J ].中国体育科技,2001,37(1)28-32.
G807.4
A
1674-151X(2011)08-098-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1.08.048
投稿日期:2011-02-11
梁超英(1960 ~),副教授,本科。研究方向:大学体育教学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