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园林专业职业实用体育课程模块化研究
——以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1-10-26易宝红
易宝红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体军艺部,浙江 嘉兴 314000)
理论与方法探索
高职院校园林专业职业实用体育课程模块化研究
——以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易宝红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体军艺部,浙江 嘉兴 314000)
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改革一直是近年来体育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如何构建科学的、适应未来职业需要的实用体育课程模块,不仅需要在理论上的探讨,更需要实践的探索和总结。本文通过对职业实用体育课程模块构建的实践探索和分析,认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构建科学的职业实用体育课程模块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
职业实用体育课程;园林专业;职业身体素质
在高等教育泛化的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空间日益缩小,而高职院校学生也同样受到市场的考验,如何培养出市场需要的实用人才成为我们教育改革最重要的目标。多年来,我们的高职院校在“工学结合”的理念下,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很多专业的毕业生已经供不应求。然而,我们必须正视的是,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多年来却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和职业身体素质培养没有同步,出现了高职业技能,低职业身体素质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职业发展前景,有的甚至因为身体原因而更换职业。
面对这一现状,从2009年开始,我们在职业实用体育课程建设方面做了一些探索,结合我校优势专业——园林专业,我们进行了实验性教学,并及时对课程效果进行了评价总结,得出了一些可信度很高的数据,为职业实用体育教学模块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样板。
1 职业实用体育课程建设的背景
1.1 政策背景
2006 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若干意见》中,首次在正式文件中确认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的一种教育类型,进一步明确了高职院校教育主要是培养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直接为社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领域提供从事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这为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提供了政策上的依据。
1.2 市场背景
随着我国现代化产业的飞速发展,在装备制造、市场营销、农林鱼牧等行业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细分行业越来越多,职业分工越来越细,对从业者的职业技能和职业身体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使得市场对高技能、高身体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在职业劳动向着复杂化、效率化和高压力转变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从业者出现了“亚健康”状况,严重地影响了工作效率。近年来,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高职院校在课程改革中把“工学结合”的课程模式作为主要目标,强调专业和市场对接,理论和实践对接,增强了实用性培养,但对如何培养职业体育素养却办法不多,实践落后。如何建设适合职业需要的实用体育课程模块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
1.3 学生体质现状
现在的高职院校学生都是通过高考入学的,经过10年寒窗,大多数学生的身体素质偏弱,如果只进行一般性的体育锻炼,很难适应未来职业的要求。我们对2008级学生进行了体质测试,发现现在学生的肢体力量普遍较弱,耐力和反应力都不够,特别是心理素质较差,对不喜欢的项目,或者难度大的项目采取回避的态度,缺乏基本的健康理念。在当今就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这种身体状况难以适应未来职业的需要。因此,建立一个有针对性的职业实用体育课程模块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2 职业实用体育课程模块建设的目标
职业实用体育课程模块建设就是为了根据学生的准职业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块,目的就是让学生的职业身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以适应未来的职业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职业适应性。教学模块总体目标是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体育课程,即职业实用体育课程,它由基础体育课程、兴趣体育课程和职业体育课程组成。
3 职业实用体育课程模块建立的步骤
3.1 选定实验对象
我们在2009年9月开始进行职业实用体育课程模块建设工作,对2000多名大学二年级学生进行了职业实用体育课程全覆盖,全校5个学院都制订了有针对性的职业实用体育课程模块。为方便统计,我们选定了学院园林专业2008级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对他们在开展职业实用体育课程前后身体素质的变化进行调查对比,得出比较准确的实验数据。
3.2 构建职业实用体育课程模块
园林专业的学生主要的就业目标是园林景观设计、工程施工与管理、园林植物生产养护的一线专业人员岗位,这些工作岗位因为经常从事户外劳动,对身体耐久力、协调性,上肢的力量,腰腹力量,手指的灵活性都有很高的要求。通过身体测试可以看到,园林专业的学生在耐久力、协调性、腰腹力量和上肢力量方面和职业要求还相差很远,我们有针对性地设计了1500米跑必修;举重、哑铃、俯卧撑3选1;武术、健美操、羽毛球、地掷球、木球5选1;仰卧起坐、游泳、攀爬3选1,同时设计了职业健康教育课程和营养保健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体育素养和终身体育理念,以适应未来职业锻炼的需要。
3.3 实验课程安排
对大学一年级学生我们安排的是选项课,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他们的基础体育素质。而对大学二年级学生,我们重点安排了职业实用体育课程,集中对他们的职业实用体育素质进行训练,全年共68课时。(表1)
表1 园林专业2008级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及学分
图1 园林专业职业实用体育课程模块
3.4 课外训练与比赛
针对职业实用体育课程同一些基础体育课程相通的特点,我们鼓励学生参加体育社团和学院高水平运动队,如健身社团、羽毛球社团、学校武术队、学校健美操队,把课外的各种体育活动形式作为课堂的延伸,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好基础。同时,我们还定期组织各院系之间的比赛,营造浓厚的体育运动的氛围,提高学生的自我锻炼的热情,使职业实用体育训练变得不再枯燥。在学生三年级的时候,仍然参加学校的各类体育活动,而且要通过国家体质测试标准,这些也成为职业实用体育的有效延续。
3.5 建立评价机制
过去的体育成绩评价都是以技术成绩为准的,但体育的先天和遗传对每个人来说差别很大,容易造成努力的学生成绩并不好,而不努力的学生成绩反而高的情况,损害一些学生的锻炼热情。我们采用上课(还包括晨跑)出勤率+职业体能测试成绩+素质提高幅度+课外锻炼情况的评价方式,其中素质提高幅度的评定让提高程度越大的学生,成绩就越好,从而极大鼓励了一些身体素质比较差的学生的锻炼积极性。
3.6 职业实用体育课程模块
此模块是吸收了一些理论研究的成果,模块基本反映了目前体育理论界对职业实用体育课程建设的一些设想,结合学院的实际进行的设置。(图1)
4 职业实用体育课程模块实施效果分析
4.1 素质测试比较分析
我们在课程开始前就对所有的学生进行了一次身体素质测试,在课程结束以后,再进行一次身体素质测试。结果显示,学生的耐久力、柔韧性、上肢力量都有了较大幅度提高,绝大部分学生达到了职业身体素质的要求。
4.2 兴趣体育和终身体育调查
体育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教会学生终身参加体育运动的方法,我们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训练相结合;课内测试和课外比赛相结合,提高了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喜欢的项目。更重要的是学生们都认识到了职业实用体育的重要性,并且有意识地去提高自己的职业实用身体素质,这对学生从事这个职业以后的继续锻炼提供了保证,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十分有利。
4.3 学生对职业实用体育课程的认知调查
调查问卷显示,学生实验前后对“职业实用体育课程”的认知存在明显差异。30%的学生认为开设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体育课程很有必要;62%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可见,在体育教学中开设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课程内容有助于学生了解职业特点、提高职业技能,符合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需求。
4.4 学生对今后要从事的职业认知调查
通过体育实验教学,学生能够较清楚地了解从事园林职业对身体素质的需求。在对学生今后职业所需的身体素质的调查中,32%的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今后可能从事职业对身体素质的要求,62.85%的学生有初步了解。
4.5 实习情况调查
我们对2006级学生的实习情况和2008级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20份,对于漏答、规律性作答、前后矛盾的无效问卷删除后,有效问卷118份,有效率达到98.3%。调查分析表明,学生对岗位的适应率提高了8个百分点,实习单位满意率提高了11个百分点,特别是对身体素质一项的调查中,实习单位的满意率更是提高了18个百分点。
5 对职业实用体育课程模块的反思
从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实验前后学生无论从认知上,还是从身体素质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证明这种模块的教学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这为今后的模块设计和完善提供了实证支持。但我们从模块教学中,也认识到这个模块在课程设置上的不足。在职业课程设置上,项目偏少,可选范围偏窄,趣味性不够,影响了学生的兴趣;理论课偏少,学生对健康保健和营养学方面知识有限。
一个教学模块的形成应该是一个不断修改、不断完善的过程,今后我们的目标是继续引进一些新项目,如野外定向训练、飞碟、攀岩等,这些项目针对性、趣味性都比较强,适合年轻人的口味,能提高他们的锻炼兴趣,对今后的职业身体训练也很有帮助。另外,要增加一些实用的理论课程,提高学生的健康认知,可以让学生终身受益。
对课程的安排上,我们感到一个学年的职业实用体育教学还显得薄弱,特别是耐力训练和力量训练。今后在课程的设置上,从一年级开始,就应该把一些耐力性项目加入进去,实行选项和必修相结合,这对完善整个职业教育过程的实用体育教育非常有必要。
[1] 胡振浩,张溪,田翔.职业体能训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翁惠根.职业实用体育课程改革与建设[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3] 姜生成.高职体育“岗位主导”教学模式探析[J].体育学刊,2008(7).
[4] 徐志刚.高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的构建[J].体育学刊,2008(7).
G807.4
A
1674-151X(2011)05-107-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1.05.052
投稿日期:2011-01-12
易宝红(1965 ~),副教授,体军艺部教研室副主任。研究方向:民族民间体育、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