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高中教育投入是扩大内需的一条重要渠道
2011-10-25魏建国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魏建国 詹 胜 苏 匡(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0)
加大高中教育投入是扩大内需的一条重要渠道
○魏建国 詹 胜 苏 匡(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0)
当前,扩大内需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研究了我国大力发展高中教育的必要性;认为当前高中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高中教育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教育发展的需求;最后指出要将大力发展高中教育作为扩大内需的一条重要渠道,加大高中教育投资。
扩大内需 高中教育 职业高中教育
2001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在“十·五”期间要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促进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有步骤地在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使全国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60%左右,在“十·五”末期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然而,在十年的时间过去之后,目前我国高中教育的发展状况离“十·五”规划制定的教育发展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
一、大力发展高中教育的必要性
1、我国社会经济现代化建设需要有较高的全民文化素质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相当一部分初中生在16岁左右初中毕业后,由于没有机会上高中,就参加工作,或在家待业。只有初中水平的劳动大军,只能从事体力活、手工活等简单劳动,拿着最低的工资,以后几乎没有机会提高学业,只能一直处于社会的最底层。这样一些廉价的劳动力在珠三角、长三角的工厂中随处可见。
要提高我国的产业层次,改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低下地位,促进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必须提高全民素质,让我们的后人至少能够接受高中教育。
2、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的提高对高中教育提出了更多更高的需求
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得到普遍提高。在当前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下,绝大部分家庭只有一个子女,家里希望孩子能够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有一个好的前程。教育投资已经成为家庭最重要的投资。接受高中教育尤其是接受普通高中教育,可以为孩子将来的发展提供基础条件,是家长们普遍的心愿。
现在的情况很多不是孩子们不愿意读高中或读不起高中,而是普通高中招生人数是额定的,许多省会城市的普通高中入学率定在50%,省会外地区的普通高中入学率定得更低,这使大部分初中生上不了普通高中。许多初中毕业生又认为读职业高中前途有限,又要花钱,于是索性就不上学了,就业或待业。
3、职业高中毕业生难以胜任有一定层次的技术工作,职业高中难以为国家培育高素质的产业工人
近些年来,我国职业高中发展较快。2007年,全国职业高中入学率达到33.3%,比1985年的18.3%增长了15%。职业高中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一批有一定职业技能的劳动力队伍。
职业高中毕业的学生一般直接进入劳动市场,很难经过参加高考升入大学。但是,当前,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仅仅具有职业高中水平的劳动者,是难以适应当前科技发展提出的新要求的,而且还给将来接受继续教育带来不便。
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职业教育都是在学生高中毕业后才完成的,这使它们的职业教育的起点比我国高,产业工人的素质比我国高。
4、普通高中教育发展不足和发展不平衡使初中生提前背上了激烈竞争的包袱
当前的情况是,更多的家庭愿意送自己的孩子上普通高中,而不是上职业高中。
但是,普通高中教育存在着发展严重不足和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一个方面是普通高中招生人数受到限制(2007年全国只有42.9%的初中毕业生进入普通高中),这让大部分初中毕业生被拒绝在普通高中校门之外;另外一个方面是优质的普通高中太少。人们在考虑读完普通高中后既花了不少钱,又花了三年时间,期望孩子能上一所好的普通高中,将来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于是就迫使孩子们在初中就背上了激烈竞争的包袱。
给初中生减负的根本出路是大力发展普通高中教育,提高办学水平,且保证普通高中教育的均衡发展,同时也要大力发展大学教育、逐渐普及大学教育。学生想上好高中的目的还是想上好大学。
5、发达国家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实施的12年制义务教育,对我国发展高中教育提出了外在要求
西方发达国家在几十年前就实施了12年制义务教育,而且是免费教育;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发展中国家也早就实施了12年制义务教育。让国民接受高中义务教育,已经成为这些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
二、高中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高中教育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
1、在经济增长速度、教育总经费支出的增长率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高中教育经费投入增长速度还有所下降
从2005年到2007年,我国经济持续增长,GDP增长速度分别是11.2%,11.8%,12.2%,2007年的GDP总量达249529.9亿元。在全国教育经费总支出保持持续增长的情况下,高中教育经费总支出增长率却有所下降。详见表1。
表1 GDP、教育经费支出和高中教育经费支出增长率情况
在当前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形势下,我国完全有实力大力发展高中教育,加大对高中教育的投资,尽快实施12年制义务教育,以提高我国的劳动力素质,增强国家竞争力。
2、高中尤其是普通高中数量偏少,招生人数有限,许多初中毕业生没有机会接受高中教育
近二十年来,全国高中学校出现了集中的趋势,学校数量在减少,但招生人数有所增加。普通高中学校数量由1985年的17318所减少到2008年的15206所,职业高中学校数量由1985年的8070所减少到2008年的6128所。详见表2。学校的集中使大部分学生只能住校学习,这加大了学生的就读成本。
表2 全国高中学校数量(单位:所)
从全国范围上来看,近几年来我国初中升高中的升学率整体上逐年增加,从1985年的44.12%上升到2008年的79.837%,其中,普通高中的升学率从1985年的25.79%上升到2008年的44.9304%,职业教育的升学率从1985年的18.32%上升到2008年的34.9066%。详见表3。
2007年,全国初中毕业人数有19568428人,高中招生人数只有14916398人,入学率只有76.23%,还有23.77%的初中毕业生没有机会接受高中教育。
表3 全国普通(职业)高中入学率(单位:%)
3、高中教育发展在地区上不均衡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不同,造成高中教育发展在地区上不均衡。如北京和上海这些经济发达的大城市,高中入学率基本上是100%,而经济落后地区的高中入学率还很低,如2007年,云南省的高中总入学率只有58.46%,其中普通高中33.39%,职业高中25.07%。详见表4。
表4 2007年七个省市的高中入学率(单位:%)
而在许多省(直辖市)的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初中生升学率还要低,城市的情况要好一些。各省(直辖市)的升学率数据实际上是城市的高数据填补了农村的低数据。
4、政府对高中教育投入严重不足,致使学校高收费,一些家庭难以承受,学生辍学率居高不下
一个方面是政府对高中教育投入不足,另外一个方面是许多地方将高中作为教育创收的渠道,收取高额学费,用于弥补财政经费的不足。高收费导致许多高中生不能顺利完成学业,不得不辍学。
从全国范围来看,辍学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从2004年的4.2178%上升到2008年的17.0687%,而普通高中的辍学率从2004年的1.98%上升到2008年的4.7477%,职业高中的辍学率从2004年的2.23%上升到2008年的12.321%,详见表5。
表5 全国普通(职业)高中辍学率(单位:%)
5、普通高中教育发展严重不足,使全国半数以上的初中毕业生完全失去了参与竞争上大学的机会
2007年,全国普通高中入学率只有42.9347%。其中北京市普通高中入学率是65.87%,广东省普通高中入学率是42.31%,而云南省普通高中入学率只有33.39%。学生在接受了普通高中教育后,可以为接受大学教育、继续教育奠定基础,为社会提供较高层次的劳动力。
而进入职业高中学习,学生毕业后基本上只能参加工作。当前,高等职业学校从职业高中招生的指标数很少,一般只占学校招生人数的百分之十几,而且高职学生在参加成人高考时往往竞争不过普通高中毕业的学生。
三、大力发展我国高中教育的建议
1、将加大高中教育投入作为当前我国扩大内需的一条重要渠道
当前国家扩大内需政策,主要是投资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然而,人才是一个社会最为主要的基础条件,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因此,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要加大高中教育投资,将其作为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方面。
2、将普及高中教育作为“十二·五”规划的建设目标
教育发展和人才培育是长远大计。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要将发展和普及高中教育作为规划建设的目标之一,要求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实现12年制免费义务教育;鼓励经济发达地区率先普及高中教育,先行一步实现12年制免费义务教育。这实际上也是实现“十·五”规划的承诺。
3、增加高中教育经费投入,加强学校办学条件建设
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在制定财政预算计划时,要注意提高高中教育的投入比例,不能将高中作为教育创收的渠道。
要重点加强高中基础设施、办学条件的建设,改造校舍,配备计算机,接入互联网。
4、将基础教育纳入省级财政管理范畴,切保教师的待遇,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要改变目前县(区)级财政办基础教育的局面,实行省级财政办基础教育。中小学教师工资和学校建设经费直接由省级财政拨付,对边远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实行国家财政直补,确保教师的工资待遇不低于公务员待遇,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让他们安心工作。
[1]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R].2001-05-29.
[2]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3] 马云鹏:大力发展基础教育为提高民族素质奠基[J].复旦教育论坛,2008(3).
[4] 汤林春: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困境与政府抉择[J].上海教育科研,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