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省新农村全民健身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11-10-25刘曦红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1期
关键词:江西省全民指标体系

刘曦红

(赣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江西省新农村全民健身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刘曦红

(赣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本运用了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从江西省新农村全民健身实际出发,通过综合考量,拟定了江西省新农村全民健身评价指标体系的各项指标,并加以量化确定,有助于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加强对新农村全民健身事业评价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对农村全民健身事业评价工作具体开展过程的了解,提高新农村全民健身事业的管理效率,从而促进江西省新农村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

新农村;全民健身;评价指标

新农村全民健身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的是新形势下农村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水平.《江西省体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指出:在“十五”期间,江西省的全民健身事业从总体上看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发展不够平衡,尤其是城乡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广大农村仍然是江西省全民健身事业的薄弱环节.从江西省新农村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现状来看,落后的物质条件、短缺的体育资源与农民不断增长的体育需求是当前的主要矛盾.坚持以农民为本,按照一定的科学标准和评价体系,不断完善农村全民健身事业相关工作制度,改善农村体育设施条件,满足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是今后一段时期江西省新农村全民健身事业发展趋势.因此,从江西省的省情出发,研究、构建新农村全民健身评价体系,不仅可以进一步丰富农村体育理论体系,而且对全面了解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状况,调动和激发农民参加全民健身事业的积极性,提高农民身体健康水平,为政府的决策部门提供政策参考以及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等多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百度、Google等,查阅大量的体育期刊、学术论文和参考书籍方面的文献资料,为本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材料.

1.2 访谈法

对有关体育专家及乡镇领导、村干部、村民代表进行访谈,了解新农村全民健身的实际状况及对农村全民健身评价的基本认识.

1.3 问卷调查法

设计了《江西省新农村全民健身评价指标体系调查问卷》,选取了30名体育专家、农村体育指导员、乡镇主管体育工作的官员填写.发放问卷30份,回收问卷30份,其中有效问卷30份,有效率为100%,为确保问卷的信度,采用再测法.先后两次发放问卷的日期相隔1周,两次填答的对象相同.回收后计算两次问卷的相关系数为:R=0.87,说明可靠性显著,两次测试存在高度相关.

1.4 数理统计法

对获取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 研究过程

本研究基于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课题《和谐视角下新农村全民健身体系的构建》课题组进行新农村全民健身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的基础,设计出《江西省新农村全民健身评价指标体系调查问卷》,由30位体育专家、农村体育指导员、乡镇主管体育工作的官员就预列指标进行重要性判断,即(很重要;重要;一般;可要可不要;不要).对回收的有效问卷中各项进行筛选和定量统计,采用数学建模中的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赋值,运用Matlab计算,得出权重.在此基础上再请相关专家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判或修订,然后把评价标准在小范围中试验,试验后对指标体系再作筛选或修改,最终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3 结果与分析

3.1 设计指标遵循的原则

3.1.1 综合性原则

新农村全民健身事业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的综合性事业,所以相关的评估方法和评估标准也必须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指标构成的综合体系.每个指标都必须基于全民健身纲要和新农村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现状,反映说明新农村全民健身事业中的不同方面.指标之间保持一定的相互关联,做到分门别类,层次清晰.

3.1.2 代表性和准确性原则

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很好地说明江西省农村全民健身事业的现状,在现阶段评测指标能真实、有效地反映新农村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水平,精选中注意把出现频率高、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列入指标体系中,同一类别因素中,分析应不相同,以便说明不同的问题或者是同一问题的不同方面,确保表述的准确性,遴选适量的精炼的指标.

3.1.3 动态发展原则

新农村全民健身体系是一动态发展的概念.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的动态进程.况且区域之间也存在着差异,所以新评价体系不可能采用一个统一的模式,应留有适当的动态发展空间.

3.2 新农村全民健身评价指标体系

新农村全民健身评价指标体系包括9项一级指标,29项二级指标,分析如下:

3.2.1 组织管理指标

农村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工作是开展农村体育活动的中枢所在.组织管理指标用于判定乡镇、行政村是否对农村体育活动进行了有效管理.该指标由6项二级指标支撑:(1)建立全民健身领导(体育工作)领导小组;(2)有乡镇领导分管体育工作;(3)建有农民体育协会或单项体育社团;(4)举办或组织参加农民运动会或单项体育比赛的情况;(5)农民体质测试情况;(6)组织管理、服务工作情况.

3.2.2 制度指标

乡镇、行政村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应的农村体育活动目标和工作计划,是确保农村体育活动有序开展的前提条件.由4项二级指标支撑:1)有明确的体育工作目标;2)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全民健身相关制度;3)乡镇制定了体育工作计划;4)每项体育活动有计划、记录、总结.

3.2.3 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指标

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是开展体育活动的基本保障和重要条件之一.由2项二级指标支撑:(1)场地的总面积及场地、器材设施的分布情况;(2)场地器材服务农民体育活动的情况.

3.2.4 经费投入指标

该指标是反映为开展新农村体育活动提供必要的资金投入的指标,由3项二级指标支撑:(1)经费来源各方所占比例情况;(2)近三年来农民体育活动经费年平均数;(3)农民人均体育活动经费数.

3.2.5 宣传指标

宣传工作对吸引农民投入到体育活动并使体育活动得以蓬勃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宣传指标是反映农村全民健身事业的宣传和农民体育活动的组织发动工作的指标.由3项二级指标支撑:(1)全民健身纲要、体育法规的宣传;(2)健身知识的普及;(3)对各项农民体育赛事的宣传.

3.2.6 体育项目指标

该指标是反映新形势下农村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具有农村特色体育项目的评价指标,由2项二级指标支撑:(1)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项目;(2)结合农村实际开展特色(传统)体育项目情况.

3.2.7 农民健身意识、行为指标

该指标是对农民参与体育锻炼自觉性的反映,以及对健身意义的理解程度和体育活动的参与程度,由3项二级指标支撑:(1)各年龄层次及不同性别农民参加农村体育活动情况;(2)体育健身民间社团组织建设情况;(3)农民体育消费支出情况(年均/户).

3.2.8 体育指导培训指标

该指标是反映农村全民健身事业开展过程中对农民体育活动的指导培训的评价,由3项二级指标支撑:(1)每千人拥有专兼职体育指导员数量;(2)体育指导员对农村体育活动的指导次数及对农民进行体育培训的次数;(3)体育指导、培训的效果.

3.2.9 开展农村体育活动取得的效果指标

开展农村体育活动所取得的实际效果,是开展农村全民健身事业最终结果的体现,也是评价新农村体育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由3项二级指标支撑:(1)近三年农民体质健康水平的变化情况;(2)参加县、(市)地区农民运动会(或单项比赛)取得的成绩;(3)全民健身活动先进个人、集体和典型代表事迹.

表1 江西省新农村全民健身评价体系准表

4 结语

新农村全民健身事业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迁而不断进行相应的变化和调整.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必须始终将评价体系的建立看成是一个不断变化和调整的过程.本研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通过综合考量,结合江西省新农村全民健身事业的实际情况,将各项指标加以量化确定,切实减少评价体系中的主观随意性,以期增强评价指标选取的客观性、可靠性.有助于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加强对新农村全民健身事业评价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对农村全民健身事业评价工作具体开展过程的了解,提高新农村全民健身事业的管理效率,从而促进江西省新农村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

G812.42

A

1673-260X(2011)01-0149-03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TY-0807)

猜你喜欢

江西省全民指标体系
模拟成真
全民·爱·阅读
《江西省志•审计志》顺利通过验收
考了个大的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可持续全民医保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全民环保是大势所趋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