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女子院校应通过打造特色师资培育核心无形资本

2011-10-25马传兵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师资资本教学质量

马传兵

高等女子院校应通过打造特色师资培育核心无形资本

马传兵

高校无形资本包括经营性无形资本和社会性无形资本,是高等院校特色打造和提升竞争力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学校的发展离不开经营性无形资本,更离不开社会性无形资本。社会性无形资本是决定高等院校管理效率的基础性资本。而特色的师资是社会性无形资本中的最核心要素,应成为各高等院校进行无形资本运营和管理的主要抓手。作为高等女子院校,应通过打造特色师资,培育核心无形资本来凸显特色和提升竞争力。

无形资本;高等女子院校 ;特色师资

特色是有特点的优势和竞争力,是竞争优势的代名词。每个高等院校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把不同的特点和优势进行挖掘,经过不断的打造,形成自己独特的优势,则可以称之为特色。对于高等教育而言,特色是符合本校特点、适合本校发展、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提高学校竞争力的竞争优势。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打造高等院校教学特色,提升高等院校的竞争力,最主要的是依靠对无形资本的运营和管理。

一、特色师资是高等院校的核心无形资本

高校无形资本是指对高校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快速发展和提升社会竞争力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所有无形要素。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背景下,高校的无形资本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高等院校的无形资本应该包含经营性无形资本和社会性无形资本两部分。经营性无形资本主要是侧重于高等院校的日常教学运行,是高校竞争力的主要载体,决定着高等院校在同行中的实力和排名,属于成长性因素,它应该由特色的专业(课程)设置、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特色的教研模式等内容构成;社会性无形资本主要侧重于高等院校的日常管理,应该由特色的师资、特色的专业文化、特色的专业人脉资源等内容组成,属于基础性要素,只有基础性要素打牢了,成长性要素才能发挥良好的作用。在基础性要素中,特色的师资是核心的要素,属于人的要素。按照马克思的说法,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因此,在以上所说的无形要素中,特色的师资是所有要素中最为核心的要素。其他要素的存在,是以特色师资这个人力资本为核心,依附于核心资本而形成的。特色的专业(课程)设置、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特色的教研模式、特色的专业文化以及特色的专业人脉资源等,都是依附于这个核心资本而逐渐形成。所以,高校特色发展中,最主要的是打造和依托特色师资,进行无形资本运营和管理,最终才能提高学校竞争力。[1]根据以上论述,高等院校无形资本的构成框架可以用图1来表示:

(一)经营性无形资本

高校的经营性无形资本主要包括:特色的专业(课程)设置、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及特色的教研模式。

1.特色的专业(课程)设置

图1 高校无形资本构成示意图[2]

课程是专业的载体,课程设置是否科学,课程内容是否合理,决定了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学生是否能够受益,教学培养目标是否能够实现。特色的专业(课程)设置,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没有特色的专业(课程)设置,就没有优异的教学质量。[3]

2.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该是符合专业发展规律,具有一定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指导,在特色的教学环境和资源的支持下,教与学活动中各要素之间的稳定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4]

3.特色的教研模式

教师通过对专业教育的学习和研究,促进教学内容的创新和发展,在本专业领域加强研究,互相促进,良性竞争,多出成果,以研促教,最终必然形成特色的教研模式。[5]

(二)社会性无形资本

高等院校的社会性无形资本也分为三个方面:人力资本,即高水平的特色师资,是所有无形资本中最为核心的资本;文化资本,即特色的专业文化;社会资本,即该专业领域丰厚的人脉资源。

1.特色的师资

在某些专业领域具有一定研究水平的师资,是特色专业或特色教学的主要建设力量和支撑力量。衡量高水平的特色师资,主要看教师在该专业领域的研究成果和社会影响,同时也要看教师在本专业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创新和研究。

2.特色的专业文化

特色专业需要特色的专业文化相衬托。特色的专业文化是以专业特征为基础,按照专业发展规律而形成的以质量为核心的组织文化,往往是以教研室或者系部为单位,形成浓郁的专业研究气氛,并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相配合。特色的专业文化是培育专业特色的重要无形资本。

3.特色的专业人脉资源

高等院校的特色一定是在同行中有一定影响力,为社会所认可的。这就需要勇于开拓,积极交流,通过参加会议、组织课题、拜访专家等方式,在同行中积累一部分人脉资源,为专业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丰富的人脉资源,有利于高等院校特色的社会认同和影响力的提高,有利于外部专家队伍对高等院校专业建设和教学工作提供积极建议和广泛参与,有利于专业建设和教学工作的良性循环和发展。

高等院校的特色发展,主要应该依靠无形资本的支撑。而在所有无形资本中,最为核心的是特色师资的培育和打造,它是其他无形资本要素的主要依托和继续发展的基础。只有培育和打造出特色的师资队伍,培育出高校特色的人力资本,才有可能对其他无形资本进行科学运用和管理,进而提高学校的竞争力。[1]

二、高等女子院校特色师资力量不足,核心无形资本远未形成

特色的师资是学校的核心无形资本,是决定高等院校未来发展的最活跃的要素。但是对高等女子院校而言,这个核心资本还远未形成。目前高等女子院校数量不多,全国仅中华女子学院、湖南女子职业大学、山东女子学院等数所,从事高等教育的历史均不是很长,情况相似,存在共同的问题,在师资方面的特色不是很明显。特色的师资必须是职称结构合理、老中青搭配、知识结构符合教学要求、科研与教学能力强、与专业或课程建设要求相称的有竞争力的教师队伍。

(一)特色师资的主要特征

1.与专业建设相匹配,业务水平高超

学校应该明确今后的专业建设方向,凝聚一批有特点的专业重点发展,然后根据这个发展需要去引进和培养教师。作为专业教师,应该对本专业具有很深的造诣和研究,知识结构合理,水平高超,在同行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2.年富力强,勇于创新,教学与科研经验丰富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年富力强,经验丰富,那么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就非常有帮助。学校的竞争力必须建立在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上,必须有一批有热情、年富力强、勇于创新的师资队伍,才有可能把教学质量提高上去,逐渐形成学校自身的特色和竞争优势。

3.各方面结构合理,团队作战,相互提携,教研相长

师资年龄、性别、职称等结构要合理,既有年轻人上升的空间,也有老同志发挥作用的平台;既有细腻认真的女教师,也有豪爽大度的男教师;既重视教学,也重视科研,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老中青结构要合理,老同志要带年轻同志在教学和科研等方面团队作战,形成良好的团队作风,共同研究,共同提高。

4.以学生为本,重视教学,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特色的师资有一个本质的特征,那就是必须以学生为本,对学生负责,认真备课,认真教学,勇于探索,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是特色师资必须具备的特征之一。

5.关心社会发展,以社会主流价值观为导向,指导自身科研与教学

特色的师资不是闭门造车,不是教完书就没事了。而是关心社会发展,热心研究社会问题,把科研与教学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对学生负责,甘于奉献。特色教师应积极地走出去,和同行交流,与专家交流,把外界信息及时传达到本校教师队伍中去。并在对外交流中,逐渐形成与本专业建设相关的特色人脉资源,促进其他无形资本要素的建设。

(二)高等女子院校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

相对于以上提出的几个标准,以中华女子学院为例,高等女子院校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1.整体水平不高,师资培育没有突出特色专业优先发展的需要

高等女子院校师资整体水平不高。虽然有一些在同行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和学者,但是没有形成合力,没有团队作战,在社会上的整体影响力不高。师资的引进和培养,没有突出特色专业建设优先发展的需要,导致特色专业名义上是特色,但是没有特色师资作为支撑,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2.教师队伍中年轻人偏多,教学和科研经验不足,创新精神不突出

在年龄结构上,目前高等女子院校年轻教师比较多,可以说年富力强,这是优势,但是也是劣势。年轻人经验不足,教学和科研缺乏积累,需要老教师多带动。而老教师在知识结构、自身水平等方面也参差不齐,难以对年轻教师形成更好的指导作用。除此之外,教师创新动力不强,创新氛围不足,在教学和科研等方面难以形成有效突破。

3.结构不合理,梯队建设效果不明显,教研相长的氛围远未形成

高等女子院校师资队伍中,年轻教师尤其女性教师多,中级职称多,结构上不太合理。现在教学的主力多是年轻的职称不高的女性教师,男教师不多,高级职称的教师不多,经验丰富的教师不多,这必然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不利影响,也对某些课程的合理安排及其讲授效果带来不利影响。如,某些课程男教师讲授可能更好,某些课程具有一定难度,高级职称的老师讲授可能更好,受结构影响就难以做到更好安排。另外,在课程安排、科研工作、教学方法等方面,也难以形成合理的梯队,往往青黄不接,效果不佳。教学与研究相长的氛围也难以形成,教学与科研两张皮,科研只注重评职称,不注重教学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很难加以应用。教研室工作不能有效展开,集体交流机会少,单兵作战局面多,不能形成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气氛。

4.课堂教学效果有待提高,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改善

以学生为本的最主要体现,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更多的知识,促进学生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对学生未来发展潜力和就业竞争力的打造,应该贯穿到课堂教学之中,在课程设置、内容选择、方法采用、课堂组织等方面都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目标为指导,不断改进和提高。这需要教师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热心教学,甘于奉献。

5.对外交流不多,消息闭塞,人脉资源缺乏

高等女子院校教师习惯于“有课就来,无课就走”,“闭门写文章,只为评职称;交流机会少,进步也蹉跎。”对外交往缺乏机制,缺少经费支持,学术会议、同行交流对普通教师而言自主权少,机会自然也少。这导致高等女子院校的教师仅满足于教书工作,有时间就写写文章,为评职称作准备,评完职称科研的动力也就没有了,更不要说与教学相联系,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地进行科研工作。这样一来,高等女子院校被社会主流落下的距离就越来越大,教师进步慢,科研教学总体水平上不去,社会影响力弱,外部人脉资源缺乏,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6]

三、以特色为导向,努力培育高等女子院校的核心无形资本

高等女子院校师资的打造,应该以特色为导向,以培育学校的竞争优势为目的,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服务于专业建设,服务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以特色为导向,重点引进和培育符合高等女子院校特色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师资

在引进师资的过程中,要着重引进符合高等女子院校学科发展方向,有利于打造特色专业和提升学校整体优势的高层次师资。通过政策制定,引导社会符合高等女子院校发展的特色师资力量向高等女子院校流入,也引导现有师资力量在科研和教学方面,朝着学校特色发展的方向进行发展,从而逐渐形成高等女子院校水平高、有特色、有竞争力的师资队伍。

2.以培养特色学科带头人为龙头,提倡团队作战,加大扶持和引导力度

学校的特色发展离不开领军人物,离不开关键性人才。应该对特色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加大扶持和引导,加强对团队的管理,以科学的指标为标准,对学术团队和教学团队进行引导,促进团队成员的整体进步。提倡集体备课,团队科研,互相提携,互相促进,良性竞争,最终整体提升高等女子院校师资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3.鼓励创新,鼓励横向联合,以研究促进教学

在师资培育过程中,要突出方向性引导和支持,鼓励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中勇于创新,勇于探索,积极把研究的成果用于教学,并反复探讨和验证,逐渐形成特色的科研方向和教学模式。研究与教学要密切配合,互相促进,以研究提升教学的内涵和形式,以教学促进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在创新过程中,也可以大力引进外部力量,与其他高校高水平教师及其他科研院所的同行进行共同研究,形成“以我为主,外部参与,横向联合,不断进步”的良好创新局面。

4.加强课堂教学改革,以提升教学质量为根本,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作为教学型大学,教学质量是特色发展的生命线,是学校竞争力提升的根本。一切都应该服务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服务于学校的特色发展。特色就是竞争优势的代名词,就是竞争力的替代语,没有质量就没有特色。在合理进行学科布局和科学设置课程体系的前提下,加大教学改革力度,突出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常抓不懈,以制度建设为根本,领导带头抓教学质量,逐渐形成“人人重教学,人人重质量,人人重创新,人人重特色”的良好的文化氛围,形成高等女子院校特色的教学质量文化。在这个过程中,高等女子院校师资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也会逐渐得到提升。

5.以科研和教改为突破口,建立优秀教师对外交流的自发性机制,逐渐培育以特色师资为核心的外部人脉资源

女子高校要通过加大对优秀教师的科研和教改的支持力度,使教师具有较大的对外交流自主权,在参加学术会议、同行联谊等各种外部活动中具有灵活的机制,鼓励高等女子院校教师以举办讲座、聘请客座教授等形式吸引外部力量参与高等女子院校的科研和教学,扩大对高等女子院校的宣传,逐渐形成以特色师资为核心的丰富的外部人脉资源,从而促进高等女子院校的科研和教学,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

6.加强国际交流,拓展高等女子院校教师的国际视野

高等女子院校教师对外交流总体数量较少,没有形成规模。应该不断加大支持力度,拓展对外合作渠道,与对外合作办学相联合,加大教师国外培训力度和规模,培养高等女子院校教师的国际化视野,力求在国际性科研项目中能够不断取得突破,在引进国内优秀师资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引进国外优秀师资,加大对海归力量的引进力度,加大国际间的横向交流。采取教师互换等形式,输出高等女子院校教师,引进国际其他合作院校的师资,不断提升高等女子院校教学水平和师资水平。

总之,特色的师资是学校发展的核心无形资本,是其他无形资本的基础,是高校无形资本运营和管理的前提,是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保证,我们应该以培育特色师资为重点,逐次开展学科建设、特色专业建设、教学质量建设等工作,使特色师资队伍的建设服务于学校的特色发展,逐渐形成高等女子院校的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1]马传兵.无形资本理论视角下的高校专业特色打造研究[A].专业建设与特色发展——特色行业院校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2]马传兵.无形资本与女企业家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9,(4).

[3]汪上,刘朝臣.论高校特色专业建设[J].高等农业教育,2008,(11).

[4]张红霞,王雷.高校创建品牌特色专业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6,(10).

[5]金菲飞.“学习共同体”校本教研模式的特点与实践操作[J].教育科学论坛,2009,(3).

[6]马传兵.以无形资本理论为指导,打造女校体育教学特色[A].高校女子体育与健康研究[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贾 春

Women Universities Should Cultivate Core Intangible Capital by Building Teachers Teams with Special Advantages

MAChuanbing

Intangible capital of the universities includes operating intangible capital and social intangible capital,which are the main ways and methods ofthe universities tobuild special advantages and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The development ofthe universities is inseparable fromoperatingintangible capital,and more difficult to be separated from social intangible capital.Social intangible capital is the basic capital to determine the efficiency of the universities.The teachers with special advantages are the core elements of the intangible capital,and they should be the main starting point of the intangible capital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As woman universities,they should create teams of teachers with special advantages to build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university and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intangible capital;women universities;teachers with special advantages

10.3969/j.issn.1007-3698.2011.04.021

2011-07-01

G642

A

1007-3698(2011)04-0116-05

马传兵,男,中华女子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无形资本、女性创业、高等教育改革等。100101

猜你喜欢

师资资本教学质量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资本策局变
第一资本观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VR 资本之路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零资本”下的资本维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