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下乡支教意愿调查及分析*
2011-10-23梁燕芳
梁燕芳,代 洁,刘 君
(咸宁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
大学生下乡支教意愿调查及分析*
梁燕芳,代 洁,刘 君
(咸宁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
自国家出台“三支一扶”政策以来,大学生下乡支教问题备受关注,但支教学生的意愿到底如何,怎样提高他们的支教积极性,却是急需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咸宁学院部分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统计,了解了他们对于下乡支教的看法及意愿,并从多个角度分析了他们不愿意支教的原因,最后据此提出了一些促进支教活动可持续性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大学生下乡支教;意愿
一、研究背景
大学生下乡支教既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我国现有师资的一个重要方法,深入研究和优化下乡支教这一政策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大学生就业来看,2009年就业蓝皮书《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09)》6月10日在京发布,显示2008届大学毕业生中仍有16.51万“啃老族”(无工作无学业没有求职和求学行为者)。人保部统计显示,全国今年有610万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再加上去年未就业的毕业生100万人,总计710万人左右。这些醒目的数据告诉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不容乐观,这就迫切要求国家对这一状况进行及时调控。从我国的教师发展来看,“十五计划”以来,我国农村的教师数量增加不少,但总体数量仍然不足,很多偏远地区甚至一般的农村县、镇、乡、村缺少教师的现象依旧十分严重。据教育局统计,未来5到10年内将有大量的教师到达退休年龄,因此吸纳年轻教师显得非常重要。而且,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展,教学的目标任务内容也都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变化,如果没有一批年轻有为的学习能力强的老师补充留下的空位,课程改革将无法推行。就全国来看,按照教育部制订的编制管理办法标准,以现有的班级数量和每班的应配教师数量计算,全国农村中小学教师缺少50多万,这其中还不包括近年来初中招生的大幅度增长和高中招生几乎翻两番这两个重要的因素,也没有考虑多数地方学制由6—3转变为5—4的变化,这样计算的话,初高中教师缺少的问题更加突出。由此看来,国家急需引入一批优秀的大学生去推动西部、农村及灾后地区的教育事业。为了解决以上两个问题,教育部于2006年颁布第16号文件《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其指导思想是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经受锻炼,健康成长,为促进农村基层教育、农业、卫生、扶贫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这就是我们所谓的“三支一扶”政策。其目的在于为高校毕业生向基层单位落实就业问题提供具体的指导和保障。
这一政策出台为教育界带来了很大的变化。近几年来,各个高校每年都开展各种不同的支教活动,如暑期义务支教、毕业生西部及下乡支教等。2008-2010年,在汶川和玉树地震后,随着灾后地区的重建又兴起了一批到灾后地区支教的队伍。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以及志愿者活动的宣传和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了“三支一扶”的行动中。对于师范专业生来说,“下乡支教”已成了2009年的热门词汇。各大高校有很多支教类的实践支队,他们曾以饱满的热情为教育事业作出很大的贡献。然而,大学生下乡支教是否真的出于自愿,如何真正提高他们支教的积极性,却是我们不得不深入研究的问题。有鉴于此,笔者试图以湖北省咸宁学院为案例,对该校大学生下乡支教的意向及看法进行调查研究,考察该校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性地研究当今严峻的就业形势,正确评估其就业前景,促进支教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抽样调查法,并运用数学统计软件分析问题。
首先,面向在校大学生总共设计了300份调查问卷,向师范专业及非师范专业各发放了150份。实际收回了278份,其中师范专业141份,非师范专业137份,问题涉及到大学生下乡支教的了解、看法、意愿及原因、对国家支教政策的建议等方面,旨在了解当代大学生对支教的意愿。
其次,对问卷上的各个问题的答案进行统计,分析数据,得出具体的结论,给出意见。
三、调查结论
表1 意 愿
表2 愿意的理由
表3 不愿意的理由
表4 具体建议
调查结果显示师范专业中34.80%的大学生愿意支教,14.14%不愿意支教;而非师范专业的大学生只有16.79%愿意支教,而42.33%不愿意支教。显然师范生比非师范生更愿意去支教,这与他们所学的专业有很大的关系。愿意支教的大学生中有27.27%是为了缓解毕业生面临的严峻的就业形势,而选择以支教为跳板,先就业,再择业;31.25%的大学生是为了享受国家优惠政策而去支教,35.23%的大学生是怀着热爱祖国的教育事业,锻炼自己的机会而支教;2.27%的大学生来自中西部地区和贫困偏远落后的山村,在父母的期许下回家乡所在地支教;还有少部分大学生是想去基层锻炼自己或尝试挑战或体验生活而去支教的。他们的出现能为国家的农村基础教育输送高素质人才,能改变由于地区差异出现的教育不平衡局面。不愿意支教的大学生的理由很多:10.75%的大学生认为所学专业和支教专业联系不紧密,无法让他们真正的学以致用或者根本不愿以教书为职业,所以不想去;15.86%的大学生认为支教地区条件太艰苦,不适应当地的饮食习惯,语言及气候环境从而使他们对下乡支教失去了信心;18.55%的大学生认为支教地区的交通不便,讯息不通,难与外界联系,感到孤独;15.59%的大学生的父母不支持;18.01%大学生认为支教的经费太少,除去维持基本生活所需费用以外,所剩无几;14.52%的大学生不适应当地环境;4.57%的大学生觉得社会不认可,1.81%的大学生认为支教与他们一直以来的人生价值观不同而不愿意支教。
四、政策建议
有鉴于此,我们给政府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第一,政府应该加大支教宣传力度,并增强社会的认可度,让更多的人深刻了解支教,支持支教。
从我们的调查问卷中得知,有的大学生不愿意支教是因为对支教政策并不了解,或者是知之甚少;有的大学生不愿意支教是因为父母不支持;有一部分的人认为,支教们被社会不认可,尤其是被家乡人耻笑;还有少部分的人认为,下乡支教没有安全保障。父母不支持的原因也有很多,首先对国家政策认识不够,他们认为支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就业问题,只能暂时缓一缓;其次,思想认识不够,尤其是农村的父母,他们认为送孩子读书就是为了让他们不再跟他们父母一样,可以翻身到大城市生活;再次,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他们舍不得自己的孩子到贫困的农村去做没有保障性的工作,更别说舍得他们到边远的西部地区去支教了。社会对支教的不认可在农村地区更为严重,他们认为那是找不到工作的借口,那是逃避。显然这些对当代大学生下乡支教的意愿产生极大影响。我们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国家及政府对支教的宣传力度不够,俗话说:好的品牌是宣传出来的。对于支教这一政治性活动也同样如此。由此看来,国家应加强对支教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支教,进而投身于支教;除了向大学生宣传,更要向其父母宣传,深入农村进行宣传,让支教不仅受大学生的青睐还受家长的青睐。
第二,国家应该增强支教政策的灵活性,包括放宽支教条件和缩短支教年限,以提高更多大学生对支教的兴趣。
调查显示,有很多大学本科生由于国家计算机二级、英语四级没过或者没有获得学士学位而被支教条件拒之门外,有很多优秀的专科毕业生因为不符合支教本科学历要求而被拒之门外,有的大学生是因为看到支教年限太长而不愿意支教,这对支教行业都是一笔损失。因此我们认为,国家应该增强支教政策的灵活性。在支教条件方面,我们认为可以适当放宽要求,比如英语四级,国家计算机二级和学士学位不必缺一不可;在支教时间方面,可以让大学生有多个选择,附加每个支教年限方面的优惠政策不一样。
第三,政府应该把工资提高到1000-1500元/月,达到大学生对工资的基本要求。
调查显示不愿意去支教的大学生们有很多的理由。他们首要考虑到的是,支教经费太少,难以维持他们的日常生活。众多周知大学生是一个高消费群体,但是支教的工资待遇并不高,支教工资在除去基本的生活开支后,难以满足大学生的各种消费及需求。国家给予的支教工资是600元/人,而调查中发现,只有极少部分的人愿意将他们支教工资定为500-1000元/人。相比之下, 41.73%的大学生认为支教工资为1500-2000元/人更合他们的要求,还有部分学生认为1000-1500元/人或者是2000以上的工资也可以接受。由此看来,国家应提高工资,一来可以吸引更多的大学生,二来可以让大学生更好地肯定自身的价值,同时提高社会对他们的认可度。但是,支教作为一种义务及自愿性活动,其工资太高会失去其意义,会造成大学生争先恐后的去支教的拥挤。我们认为,工资定为1000-1500元/人更为合理,这样既能保障支教生的生活,又能保持支教的意义及本色。
第四,政府应该改善支教环境,可以在当地乡民的允许下,让支教生住到乡民家中,更好的融入当地,进而更好的融入教学事业中。
调查显示,有少部分的大学生认为他们的身体素质不佳,难以适应农村地区艰苦的生活条件;支教地区的通讯不便,与外界沟通困难,当地的语言、生活习惯、习俗的不同,使得大学生对异地支教望而却步。国家应该改善当地的教学环境和生活环境,让乡民们配合支教生,为他们打造一个像家一样的地方。比如说让学生自由选择住所,可以选择住学校的统一宿舍,还可以选择到乡民家中,这样可以让他们跟着当地的乡民一起,更快的融入到当地的环境当中,更好地融入到教学事业中。
五、结 语
这次调查,我们精心设计了十五个问题,主要是对大学生下乡支教的意愿,支教相关政策的看法以及对完善支教政策的一些建议进行调查。总的来说,要政府加大对支教的宣传力度(在各个高校或社会中宣传支教的政策以及意义),整合教育资源,加强对支教地区的教育基础性建设,提高支教大学生的工薪福利以及社会地位,提高支教政策和制度的灵活性(比如支教时间可以适当缩短,降低对支教大学生本科学历,英语及计算机等级的限制,提供给支教期满后的大学生更多的择业机会和优先的就业机会),这样肯定会有更多的大学生愿意投身于乡村教育事业,把他们的青春和热血用于建设农村教育,使得农村孩子能够接受更好的师资和教育资源,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G642.4
A
1006-5342(2011)01-0093-02
201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