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次“靠普”的俄罗斯仍需“政治改革”

2011-10-23王晓夏经济观察报

共产党员(辽宁) 2011年20期
关键词:威权梅德韦杰夫

(文/王晓夏 据《经济观察报》)

再次“靠普”的俄罗斯仍需“政治改革”

俄罗斯又将迎来“普京时代”

9月24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执政党“统一俄罗斯”的党代会上公开表示,支持普京参加2012年俄罗斯总统选举。梅德韦杰夫的表态,不仅意味着他将放弃总统竞选,更意味着这位亲西方、向往民主法制价值的总统,将被迫放弃其主导下的俄罗斯现代化之路。与此同时,俄罗斯基本铁定将再次踏入“依靠普京的时代”。

自上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以来,尽管俄罗斯摆脱了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组建起了自由市场、多党政治、三权分立、议会民主、自由选举等现代民主国家体制的雏形,但在“超级总统”权力结构下,它距离真正的民主国家依然距离遥远。

在苏联解体后的社会转型初期,由于俄罗斯陷入社会动荡、经济衰退之中,恢复秩序成为当时俄罗斯社会广泛共识。在这一背景下,随着“炮打白宫”的炮声,在俄罗斯第一任总统叶利钦的主导下,将民主政治形态转向传统威权政治,修改了宪法,并赋予了自己无与伦比的权力。叶利钦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国家建立初期各种各样的混乱局面,但由于国家权力体系的执行力单薄,并未真正体现出总统的威权。1999年,普京就任俄罗斯总统之后,开始大力建立强力部门,并且依托强力部门实现总统的权威,打击寡头,摆脱对政权对寡头的依赖。在近十年的权力强化后,俄罗斯总统的权势就是国家强力部门的权力,换句话说,只要普京还掌控着国家强力部门,那么总统的权力依然属于普京个人。这也是普京当年愿意将总统宝座转手奉送给总统办公厅副主任梅德韦杰夫的原因。

尽管总统威权政治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俄罗斯的统一和稳定,但同时也给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和政治进步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对于俄罗斯社会而言,在十多年“超级总统”统治后,俄罗斯民间社会的活力日益衰弱。最明显的就是,普京当上总统后,借打击寡头的机会,成功管控了国内大多数大众传媒机构,新闻和言论自由这一民主社会的最基本权益受到很大限制。

看到俄罗斯威权政治的种种弊端后,梅德韦杰夫就任总统后不断声称要实现国家现代化。他试图通过政治改革,终结“超级总统”制,让民主、法制取而代之,摆脱对强力部门的依附,进而剪除总理普京的“余势”,使自己获得法律所真正赋予的总统权势。尽管,政治改革成为俄罗斯深化完成现代化转型的必由之路,在对待政治改革的态度上,俄罗斯社会各界包括总统梅德韦杰夫在内已经达成广泛共识,但梅德韦杰夫真正推动改革,将会损害普京的权势。这也成为总统梅德韦杰夫和总理普京之间矛盾的根源。

无论梅德韦杰夫是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还是真实地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而放弃了总统竞选,俄罗斯在下一个阶段必须从威权政治中走出。因为俄罗斯社会转型已经20年了,国家已经恢复稳定,威权政治继续存在,只能使政府更加低效,民间社会活力更加萎缩,将从根本上限制俄罗斯的经济发展。

目前情况下,普京赢得2012年总统大选几成定局。但他如果不能顺应改革呼声,导致经济发展被政治体制严重束缚,带来经济衰退恶果的话,那么,“超级总统”的权力根基也将被无情摧毁。

(文/王晓夏 据《经济观察报》)

猜你喜欢

威权梅德韦杰夫
威权人格的起源与演变——一个社会演化论的解释
威权领导、员工沉默行为与员工绩效关系研究
必然的映射
杰米历险记
环境威权主义的到来
梅德韦杰夫的民主与自由价值观
梅德韦杰夫的“第三条道路”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记者会
梅德韦杰夫与俄罗斯三大电视台领导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