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农诗人”李绅名不副实
2011-10-23杨新元人民日报
共产党员(辽宁) 2011年20期
(文/杨新元 据《人民日报》)
“悯农诗人”李绅名不副实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脍炙人口、妇孺皆知的诗作出自唐朝诗人李绅的《悯农二首》。短短20个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农民劳作的艰辛和劳动果实的来之不易。由于《悯农二首》揭露社会不公平,同情农民疾苦,李绅因此获得了“悯农诗人”的称号。如果你就此认为李绅是个生活俭朴、同情农民的人,那就大错特错了。
李绅是安徽亳州人,生于官宦之家,他的曾祖父担任过武则天时期的中书令,祖父和父亲都是唐朝的地方官。但他六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全靠母亲含辛茹苦将他养育成人。因此,李绅年轻时能写出《悯农二首》这样贴近农民生活、反映农民艰辛的诗作,是有生活基础的。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李绅考中进士,步入仕途。他从国子监助教做起,晚年官至宰相,封赵国公。然而,李绅发迹后再也没有了悯农之心,逐渐蜕变成了一个花天酒地、贪图享受之人。史料记载,李绅为官后“渐次豪奢”,一餐的耗费多达几百贯。他特别喜欢吃鸡舌,每餐一盘,耗费活鸡三百多只,院后宰杀的鸡堆积如山,与他同一时代的众多文人皆对其嗤之以鼻。
此外,李绅为官酷暴,当地百姓常常担惊受怕,很多人甚至渡过长江、淮河外出逃难。下属就此向他报告:“本地百姓逃走了不少。”李绅道:“你见过用手捧麦子吗?饱满的颗粒总是在下面,那些秕糠随风而去,这事不必报来。”
(文/杨新元 据《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