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三幅画管窥达维特对人性的思考

2011-10-23王金磊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大众文艺 2011年5期
关键词:新古典主义大革命马拉

王金磊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河南开封 475001)

从三幅画管窥达维特对人性的思考

王金磊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河南开封 475001)

本文以新古典主义画家达维特的三幅代表作品(《贺拉斯兄弟的宣誓》《马拉之死》《萨宾妇女》)为线索,管窥达维特创作思想的变化,在这种变化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启蒙思想的痕迹,进而从这些变化中去体味达维特对人性、革命、社会的理解的微妙变化。

达维特;人性的思考

正文:

达维特做为法国新古典主义的核心代表人物,是世人熟知的,在本文中笔者不将作为重点来描述其对新古典主义的贡献,本文中笔者着重以达维特的三幅作品为线索,来反映他对人性的思考,从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达维特的作品在思想层面上与启蒙思想的某种契合。

有生命力的思想往往能影响几代人,启蒙思想也不例外,虽然我们后来的人在某种程度上夸大了其影响力(如启蒙思想并不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最主要的核心因素,法国大革命是多种因素的结果,是各种矛盾激化的结果,思想意识仅仅是当中的一个因素而已),不过它还是留给我们后人很深远的思考。达维特并没有同启蒙思想有过亲密的接触,但并不能说其没有受启蒙思想的间接影响,做为法国的一个思想的运动,这种思想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对达维特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就如同我们有些人没有深入的研究孔孟思想,但骨子里却时不时地流露出孔孟之道的影子,达维特似乎也类似这种接受状态,是一种骨子里的潜移默化。

本文所选的三幅作品应该是达维特最具代表之作,这三幅作品从时间顺序上可以管窥达维特创作思想的变化,在这种变化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启蒙思想的痕迹。我们还可以从这些变化中去体味达维特对人性、对革命、对社会理解的微妙变化。

《贺拉斯兄弟的宣誓》(1784)—— 斗争

达维特的作品很多都具有意指味道,《贺拉斯兄弟的宣誓》(1784年)也不例外,这幅作品完成于戏剧《贺拉斯》(在巴黎重新上演(1782年)的第三年,这时距法国大革命(1789年)的爆发还有5年的时间,为什么这时的戏剧和绘画在革命前期都把高乃依(1606-1684年)创作的这个悲剧重新展现在人们面前呢?那就是其意义所在了,就是为了暗示法国大革命的到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大革命来临的序曲。为的是一种鼓舞,是对封建贵族势力的一种挑战,极具政治的色彩。显示的达维特为大革命到来的憧憬和对革命胜利的信心,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达维特对待旧势力的态度,那就是靠武力斗争来解决这种矛盾。

达维特精心选择了英雄出征前的宣誓和妻儿哭泣的情节,造成一种戏剧性的精神对比,形象地告诉人们:女人的眼泪也不能动摇英雄们尽忠报国的决心。达维特为了强调这个瞬间情节,着重加强了人物的形象表现力,集中刻画贺拉斯三兄弟的强健体魄、坚毅面貌、宽大步伐和伸向前方的手势,鲜明地揭示了三兄弟的英勇气概。女人们的情态是一组不可缺少的陪衬,她们的悲痛更加烘托出画面的悲壮气氛。作为画面中心人物的老贺拉斯,他是国和家的象征,他的庄严举止制约着三个儿子的行为,指示着他们履行国民的神圣义务、报效祖国。画家在人物造型上使用雕刻手法,形象坚实有力,重视素描的体积感,设色很单纯,可与雕刻相媲美。人物的背景建筑采用多立克柱式和厚重朴实的拱门,简单沉着、稳定、不可动摇,在精神和形式方面与前景人物相呼应,并突出主体人物。这幅画虽然是达维德早期作品,但表现出他的艺术思想和艺术技巧已逐渐成熟。

这幅英雄主题的作品在罗马问世,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和赞美,被认为是新古典主义最好的代表作品。不久达维特回巴黎参加了1785年举办的沙龙展览,获得了革命热情高涨的法国人民的热烈欢迎。

在这里,我们更能体味到大革命初期的紧张和火药味,这可能就是达维特内心意识在某种程度的反映。

《马拉之死》(1793)—— 流血

在《马拉之死》(1793)中,流露了达维特对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吉伦特派进行的愤恨和要为之复仇的决心,血不能白流。这幅作品以肖像的形式,描绘了大革命的杰出领导人马拉被害的悲剧情景,画家用激情和正义的呐喊塑造了一个永远活在人们心中的英雄形象。这幅具有历史意义的肖像画构图庄重、严谨,意境崇高,造型单纯而鲜明,用笔深沉而有力度,人物形象突现在抽象的背景上,犹如一尊浮雕。为使马拉的形象具有英雄气质,达维特采用庄严的古代墓碑形式,把人物的肖像性与历史的真实性和革命领袖的悲剧性结合起来,使画面沉浸在肃穆、深沉的哀悼气氛中。

大革命前达维特描绘的是历史题材,借古喻今;大革命开始后他就转向直接描绘现实题材。这幅画中的马拉是生活中的真实的英雄。达维特曾回忆说:“马拉死的前夕,雅各宾俱乐部派我和摩尔去看望他。当我们看到他时,使我大吃一惊。在他的身旁放着木箱,上面有墨水瓶和纸,从澡盆伸出来的,是曾经写下关于人民福利呼声的手。” 在马拉被害后两小时,达维特立即赶到现场为马拉画像,随即又到国民议会发表演说:“拿起笔为我们的朋友复仇!为马拉复仇!让他的战败的敌人重新看了他已变的面容而失色吧!”“我听见人民的声音,我服从他们。”这是一位革命艺术家的誓言。

从这些言语之中我们看到了画家对那个自由、民主世界的向往,对国家专政的藐视和否定,这些又是和启蒙思想是那么的契合。

《萨宾妇女》(1799)—— 反思

同前两幅作品相比,在创作《萨宾妇女》时,画家好像革命的情绪平静了许多。《萨宾妇女》描绘的正是这场亲人之间战争的情节。在我们面前展开的是罗马人与萨宾人厮杀的激战场面,两队人马中间是一群妇女和婴儿,视觉中心描绘了一位美丽勇敢的女子,名叫艾埃茜妮,她奋不顾身地挺身而出阻止这场战争,孩子从她的怀抱中跌落在地,引起两位妇女来抢救孩子,她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身体阻挡双方的杀戮,她身后的一位妇女高举婴儿,这一情节向人们宣布:为了我们共同的下一代,我们要和平,不要战争,成为画面的高潮和主题思想。

我们要起来斗争,斗争过后为什么问题还没有解决,为何还会有流血牺牲的实践,斗争能解决问题吗?我们应该怎么办呢?继续战争还是应该静下来?还是应该好好思考一下?除了兵戎相见之外没有别的解决途径了吗?恐怕这是达维特创作《萨宾妇女》(1799)时可能要思考的问题之一。不可否认,大革命的失败对达维特有一定的影响,但革命失败以后的达维特的思考更加深入的从人的角度来切入,从人的生存角度来分析,就如同画面中所向人们宣誓的一样——我们要和平,不要战争。这正是对人的生存的最深刻的认识。此时的达维特关注的是一种人性,而非是哪方面的利益问题。

[1]《大卫/外国名家作品选粹》.人民美术出版社编.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1月.

[2]《新古典主义——现代生活与传统美学》.马凤林著.湖北美术出版社,2005年4月.

[3]《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英)布洛克著;董乐山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08月.

[4]《图式与精神——西方美术的历史与审美》.邵大箴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

猜你喜欢

新古典主义大革命马拉
谜地(小说)
行星偏爱未知的引力(诗歌)
马拉利的账单
大革命时期苍梧农民运动与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
宛希俨:大革命运动的先驱
从《悭吝人》看莫里哀在美与典型问题上的艺术处理
《旧制度与大革命》将何去何从
“新古典主义”“现实主义”与十七年文学的现代化
新古典主义家居风尚
精选家庭的新古典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