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迁徙:广东孔氏子孙源流考
2011-10-21刘正刚张少青
刘正刚 张少青
[摘要]宋明以来,广东士人对孔氏入粤始祖的追溯,经历了由孔戣到孔昌弼的变化。这两个广东孔氏先祖均为唐代人,最先落籍于今广东南雄。宋代以后,其裔孙由南雄逐渐向珠江三角洲地区扩散,官修史书和私家文献对广东孔氏源流的构建也由分歧到渐渐统一。
[关键词]广东孔氏源流孔戣
[中图分类号]B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139(2011)02-0115-6
孔子作为中国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其祖先一直生活在中原地区。其后裔因仕宦、避乱等原因,逐渐向各地散布。目前学界对孔氏家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被称为北宗的曲阜孔氏和南宗的衢州孔氏,而对地处岭南的孔子后裔研究则相对薄弱。广东孔氏来源于何处?到达广东后又如何发展?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至今学界尚无专文讨论。本文主要通过宋明以来的官私文献,描述性地勾勒广东孔氏的源流及其地域分布情况。
一、孔氏迁徙广东始祖考
广东孔氏源流最早可追溯到唐宪宗时的岭南节度使孔戣。时韩愈被贬潮州,与孔戣多有往来,他在唐长庆四年(824)八月为去世的孔戣作墓志铭如下:
孔子之后三十八世有孙日戮……臣与孔戣
同在南省,数与孔戥相见……长庆四年正月己
未,公年七十四,告薨于家……(元和)十二年
自国子祭酒拜御史大夫、岭南节度等使……十五
年迁尚书吏部侍郎,公之北归,不载南物,奴
婢之籍不增一人……有四子,长日温质,四门博
士;遵孺、遵宪、遵裕皆明经。女子长嫁中书舍
人平阳路,随其季者幼。公之昆弟五人载、戡、
戢、戳,公于次,为弟二。公之薨,戢自湖南入为
少府监。其年八月甲申,戢与公子葬公于河南河
阴广武原,先公仆射墓之左。
韩愈在孔戣任岭南节度使时被贬潮州,孔戣曾表示要给他关照,遭韩愈婉拒。韩愈与孔戮有私交,所述应可信,即孔戣于元和十二年(817)出任岭南节度使,十五年(820)北归任尚书吏部侍郎。长庆四年(824)逝于家,八月被安葬在河南河阴县广武原。可见,孔戣在岭南任职四年,没有迹象表明他落籍过广东。
然而,韩愈有关孔戣的记载,被宋明时期广东士人和孔氏家族在追述广东孔氏始祖时改得面目全非。明代广东士人对地方文化建设十分重视,不断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打造岭南文化在唐代已经开明的形象。至少从明初开始,广东士人就开始追溯孔子后裔定居岭南的祖先问题,这在天顺年间编纂的《明一统志》中有所反映,该志记载南雄孔林书院,“在府城东一百里,唐宪宗时,曲阜孔戣为岭南节度使,因家焉。后孙振玉始建书院。”天顺关于孔戣。
为岭南始祖的说法应是广东官宦上报的结果。其依据可能就是因孔戣曾在岭南任官的事实而已。到嘉靖年间,广东仕宦编纂地方志时,在这一基础上稍作调整,杜撰出孔戣死于任内,其子因安史之乱而无法将父亲灵柩运回故乡安葬,遂葬于南雄,温宪也因此落籍广东,但仍视孔戣为广东孔氏始祖,“孔戣,山东曲阜人,登唐宪宗进士,为岭南节度使,卒于任。季子温宪扶柩至雄,值安禄山叛,难以复北,遂家于平林村。”温宪应是韩愈所说的遵宪。显然,广东仕宦强调孔戣死葬岭南,进而导致其子温宪落籍南雄。
但从韩愈撰写的孔戣墓志铭可知,孔戣根本没有死在岭南任内。明代广东士人凭想象或其他目的,将他塑造成曲阜孔氏落籍岭南的始祖,并在嘉靖时受到普遍认可,当时编纂的《广东通志》卷十六《学校》、《南雄府志》上卷《古迹》等都持平林的孔林书院为孔戣裔孙所建。
清代乾隆年间,广东士人对孔戣因安史之乱而落籍广东发生异议,“孔戏生于宪宗时,去天宝远矣。宪宗弑,穆宗立,有藩镇之乱。旧志谓安禄山,大误。”所谓“旧志”应为明代方志。这一时期,广东士人继续挖掘平林孔林书院的资源,乾隆《保昌县志》卷5《营建志》将明代所说的孔振玉建改为孔闰建,时间也精确到北宋“建隆七年,裔孙闰因建书院,陈叔秀记。”建隆为宋太祖登基后第一个年号,只有三年。另据嘉靖《南雄府志》上卷《选举》记载,陈叔秀为保昌县人,南宋嘉定辛未(1211)特科进士,与他一起中进士的还有同乡孔绍祖。如果陈叔秀记载属实,那么最早关于平林孔林书院的记载就在南宋。有意思的是,与陈叔秀一起中进士的孔绍祖,在方志中既没有更多的文字介绍,也没有发现其与孔林书院的任何关系。
这里出现的孔闰,最早见诸记载也是天顺时李贤编纂的《明一统志》卷80的记载,“保昌人,少聪明嗜学,景福初进士,官至朝散大夫,迁袁州刺史。”寥寥数语已交代了其身份。景福为唐昭宗年号,只有两年。嘉靖时,广东士人完全继承了天顺时关于孔闰的说法,并认为孔绍先为孔闰之后,“今绍先其后也。”可见,有关南雄孔林书院的建立者由明代的孔振玉发展为清代的孔闰,后者渐占主导,而前者则淡出了历史。清代有关孔闰的说法也被民间社会所继承,南雄平林村编纂的《平林孔氏族谱》(年代不详)对孔闰的记载为:
闰,纯长子(纯为温宪仲子),字怀清,唐懿宗乾符甲午元年(874)五月初一日生,少聪明好学,涉猎经史。年十九,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壬子科举人,二年癸丑连捷进士及第。后值五代乱离,历登显宦,后周官至朝散大夫,迁袁州刺史,以海内骚乱,不屑就职,因寓居吉州泰和县地名石禾场十年。宋太祖建隆庚中元年(960)挈家归隐南雄平林祖居,壬戌三年(962)创建孔林书院,装塑圣祖遗像,买田五十五亩,地名陇头,收租为春秋设奠之需,年九十一,卒于宋太祖乾德甲子二年(964)十一月二十日,葬在地名双坑大兰羊角岭,冲天凤形,有蒸尝田十亩,亦在陇头。这一说法突出了广东孔氏的承继关系:孔戣一孔温宪一孔纯一孔闰。族谱对孔闰的记载明显来源于明代的说法。只是对其迁居岭南的过程有较粗略的描绘,即孔闰于五代时在江西泰和生活了十年,北宋建立后,他携家人回到南雄隐居于平林“祖居”,间接反映民间社会认同孔戣为始迁祖的心态,温宪乃“戣三子,一日遵宪,举明经,从父任,居保昌”。遵宪子纯,纯生子闰,为保昌派。
明清广东士人有关孔氏迁居岭南祖先的转变,可能与曲阜祖庭有关。乾隆时,曲阜孔继汾著《阙里文献考》,将孔氏迁居岭南时间认定为唐末,始祖为孔戣的曾孙孔昌弼,即孔戣“次子华阴丞遵孺,遵孺长子宰相纬,纬子散骑常侍昌弼,唐末朱温之乱,随节度徐彦若之岭南,避地南雄。”孔继汾的说法可能源于《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据该表记载,昌弼为温孺孙子,其父孔纬在唐僖宗、昭宗时出任过宰相。又据北宋王钦若考证,昌弼并非孔纬亲生子,“纬有重名于时,无子,崇弼以犹子人继,承荫授畿尉。”崇弼即昌弼,避后唐皇帝讳而改。这一说法与广东私家文献所说的当地孔氏出自孔戥三子温宪不同。那么,昌弼是否为温宪之子的后代?暂因史料缺失而不得知之。
晚清以后,广东孔氏编修的族谱基本上认可了孔昌弼为南迁广东始祖,如光绪《番禺孔氏家
谱》记载:“因朱温造篡,河北乱离。(昌弼)从父遗命,拟避地岭南,依祖旧治。光化三年(900),值宰徐彦若出镇岭南。乃偕夫人李氏相随入粤。初寓韶州正昌(即今南雄保昌),为南迁始祖。”此说几乎成为珠三角各地孔氏家族的共识,“昌弼,唐进士及第,官散常侍,以朱温乱,遂遵厥祖唐岭南节度使贞公遗命南迁,随宰相徐彦若持节南来,家于韶州正昌县,是为岭南孔姓开族始。”内中所涉“光化”为唐昭宗年号,此时离唐亡还有六年,唐朝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宫廷内外争斗激烈,据《旧唐书·徐彦若传》记载,“时崔胤专权,以徐彦若在己上,欲事权萃于其门,(光化)二年(899)九月,以徐彦若检校太尉、同平章事、广州刺史、清海军节度、岭南东道节度等使,卒于镇。”又据《旧唐书·孔纬传》记载,徐彦若父徐商曾荐举过孔纬。正因如此,孔昌弼偕夫人投奔任职岭南的徐彦若,初居保昌祖居,时距孔纬去世的乾宁二年(895)九月已有五年之久。
值得注意的是,山东方志记载孔昌弼为曲阜人,如雍正《山东通志》卷15《选举志》记载,孔昌弼为“曲阜人,散骑常侍。”而广东方志几乎没有此人记载,反倒是民间孔氏家谱多有记载,且将他视为始祖,或许与其身份有关。据《旧唐书·孔戣传》记载。孔戣至昌弼连续四世为进士,孔戣和孔纬位居宰相,昌弼官至左散骑常侍,而温宪却名不见传。广东孔氏这样做的目的是要显耀家族血统的高贵和诗礼传家的门风,因为“要组成一个家族,需要一个能被正统的文化传统所认同的历史。”
二、孔氏由南雄向珠三角的迁移
宋明时期,平林孔氏随着珠玑巷移民浪潮也开始向珠三角地区迁移,于是又出现了珠三角始迁祖孔承休的说法。据清人孔昭湘编《孔氏家谱·番禺小龙房》卷4记载,孔昌弼有三子,长蘖,次荃,三葆。昌弼去世后,长子藂有北还之举,‘公当时扶父柩归葬,携子北还,方逾岭,值江南兵乱道阻,遂回南雄保昌,旅葬父柩于平林村,留守坟墓,延生子姓,散居珠玑巷石井头诸处,无复北还矣。”这—记载与前述孔戣灵柩北上几乎一致,反映广东孔氏族人在不同时代塑造祖先故事变化的现象确实存在。这一故事的时间中心似是唐末五代,因北方战乱,孔氏和其他中原人口一起向南移动,到达岭南,并因此扎根繁衍。
据孔昭湘编《孔氏家谱·番禺小龙房》卷4记载,孔昌弼长的三个儿子均寓居南雄,其中三子葆还娶了孔家世交徐彦若的孙女为妻,葆“寓南雄,与兄藂、荃守志不仕,配徐氏,乃徐彦若公之孙女,子承休”。从孔承休的世系可知,其母也是官宦世家。2006年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冼剑民、陈鸿钧编辑《广州碑刻集》第709页收录有光绪六年时抄录的孔承休墓志铭日:
(昌弼)生三子,其季日葆,即公父也。公少笃学,天资绝人,精研六经,为一时冠,性恬淡,征辟并不就,时有张乡宦者聘主讲席,遂抵广州……居无何,复返南雄,尽其室并客广州城西彩虹桥,始卜居焉。时太平兴国二年(977)也。六年(981),广南转运使李公念公先圣遗裔,名宦后人,爰命知广州军事。李公复核前朝贞公(孔戣)所置广恩馆田,知犹遗二十余亩,乃悉数予公,其符券今尚存云。
也就是说,孔昌弼去世后因战乱而被安葬在南雄平林村。其三个儿子也因此落籍南雄,到其孙孔承休时,受广州张氏乡宦邀请南下讲学。后于北宋太平兴国初年,孔承休返回南雄率家人迁居广州城西彩虹桥,广州官府了解到他为“名宦后人”的身份,遂将其先祖孔戣所购置的广恩馆田划拨给他。孔承休因此成为孔氏迁居广州的始祖。这个故事与宋明时流行的南雄珠玑巷移民的传说相当吻合。据学者研究,类似的南雄珠玑巷移民的叙事方式在珠三角家族的谱牒中比比皆是,这些家族的目的就是藉此表明家族定居和财产来源的合法性。孔氏家族通过这个事例,要向世人表明的是,孔承休是个儒者,受官府邀请在广州教书为业,而且其祖先对岭南也有贡献,从而凸显了孔氏家族的与众不同。
孔承休不仅是广州孔氏的始迁祖,而且也是珠三角各地孔氏的祖先。在上述冼剑民、陈鸿钧编辑《广州碑刻集》第709页记载,孔承休迁居广州彩虹桥后,子孙们陆续向珠三角迁移,“自是公裔日蕃,散居于广东布政使司,且累世通显者不胜数矣。尤著者在南海曰叠沼、石碣、罗格、南村、孔村;在番禺日小龙、诜敦、孔边、罗冈、龙伏;在顺德日上涌。凡十有一乡,厥为十有一房,最八千余人。”南海、番禺、顺德是明清珠三角经济发达区域,于此也可见,孔氏族人的落籍是有选择进行的。孔昭湘编《孔氏家谱·番禺小龙房》卷5记载了上述十一房开基祖名字:四十七代孔粹、孔宣义分别为小龙房、南村房的始祖,五十一代孔元演为叠房始祖,五十三代孔顺、孔敬、孔细祖、孔应祖分别为罗冈房、龙伏房、罗格房、诜敦房始祖,五十五代孔伯诚、孔庶璧、孔道念、孔庶保分别为孔边房、石碣房、上涌房、孔村房始祖。他强调十—房的根脉均出自彩虹桥,而彩虹桥又来自于珠玑巷。
孔承休子孙从彩虹桥迁移番禺、南海等地也多发生在宋代,这在孔昭湘编《孔氏家谱·番禺小龙房》卷4中有记载,叠房元演“设明德堂于羊城北门,士多师之,著有《明德集》十卷。当道重其贤,知为圣裔节度公之后,屡征为博士,不就。岁致廪币,概辞之。友人曾南宝劝之仕,不从。宋咸淳二年(1266),自广州彩虹桥迁居叠乡,就耕祖业。四年,建立祖祠,纂辑谱牒。蒙经略安抚使雷宜中题赠‘阙里南宗祠匾额以表之。”曾南宝为“宋嘉定年间(1208-1224)进士”,雷宜中知州军事在“景定五年(1264)三月任”。这一记载再次强调广州孔氏多以教书育人为职业,且与广州士人、官府均由良好关系,但孔氏既不愿入仕,又不愿无故授禄,给人以耕读传家的形象。这一记载还表明孔子诟裔在宋代已引起了官府的高度重视,时孔氏在广州修纂谱牒,建立祖祠,都得到了地方官员支持。
从孔氏纂修的谱牒来看,孔氏移居广州后,几乎全以教书为职业,宋代如此,元代也是如此。如南海罗格房始祖孔细祖,生活在元代,可能因科举而成为明经,与时任南海通判的区龙往来密切,两人一起讲学,一起倡导兴筑水围,谱牒记载说:“明经别业在此,其时通判有区龙者,号贤吏,又与明经讲学于此。乐其俗之朴厚,遂家焉。因与通判倡筑水围,以捍水患,乡人感其德,遂以名其地日罗格围云。”
从珠三角孔氏私家修纂的族谱可以看出,孔氏各房的始迁祖多与当地士绅有往来,并受到仕宦特别关照。孔氏从南雄迁入广州并陆续迁往珠三角,时间大多在宋代,与传说中的珠玑巷移民浪潮颇一致,这一历史的巧合,恰恰反映了珠玑巷移民故事对乡绅、民众的影响经久不衰,成为珠三角地区追述祖先的一个重要资源。上述冼剑民、陈鸿钧编辑的《广州碑刻集》第709页记载显示,明中叶前,番禺、南海、顺德的十一房孔氏已经成型。由于血缘与地缘的关系,康熙时,十一房子孙联合在省城共建了台宗祠——至圣家庙,“康熙初,厥
十一房建复至圣家庙,曾奉宗主衍圣公府札,袭奉祀生员,俾之世守,于时贞公、孔昌弼公并从袱食”。可见,康熙时,珠三角孔氏之间有密切联系。而孔氏至圣家庙对孔孔、孔昌弼的“并从衬食”表明,到了康熙时,孔家已经将这两位祖先均视为孔氏南迁岭南的标志性人物。
上述分析显示,广东孔氏将其开山鼻祖追溯到孔戣。但本文分析表明,孔戣肯定不是孔氏真正迁居岭南第一人,他与岭南的关系其实就是工作关系而已。但正因为他有岭南工作的经历,了解了岭南的风土人情,也获悉了岭南远离中原,在北方战乱时几乎仍属宁谧之地,从而影响其子孙对岭南的别样认识。在他之后,北方战乱不断,其子孙或许因此而迁移岭南。但到底何时由何人最先迁入南雄,已无从知晓。不过,至少在北宋建立时,南雄地区肯定有孔戣后人定居应属实。宋代岭南地区发生过北方人口大规模南移珠三角的历史事件,孔氏也加入了这一移民浪潮,珠三角核心地域的南海、番禺和顺德等地的孔氏族谱记载,其始迁祖为孔子四十三世裔孙孔承休。
孔承休之后,其子孙又由广州向惠州、肇庆迁移。据清人孔昭湘编纂的《孔氏家谱·番禺小龙房》卷4记载,承休次子孔恪移居惠州府,成为孔氏在惠州开基祖。四十六世孙孔安诵因官而迁居德庆州,又由德庆迁居封开、怀集等地,安诵“字法之,一名志田,太学生,署浙江上虞令。宋绍兴间(1131-1162)授朝奉郎,官德庆。致仕,生子义,义生鲁臣、邹臣。鲁臣四世孙圣僧,自元末居德庆。邹臣六世孙必料迁封川,必登迁怀集。”民国《高要县志初编》卷三《氏族第二》记载,孔“承休迁广州彩虹桥,为广肇惠孔氏之祖。”因为肇庆的孑L氏即发源于孔承休的血脉,方志云:
承休曾孙安愈设教端州,因卜居于县南温贯都之荔林(原注:今名荔枝村,属西南乡),遂为高要孔氏之祖。安愈生二子,日杰、日住。位生儒望,迁大幕都(今属高明)。杰字家修,生茂嵩,仍居荔林。茂嵩于宋绍兴间(1131-1162)曾为刺史,有子三人,长伯鼎,隆兴间(1163-1164)官中书舍人。自此以迄明季,其裔时有作宦者。可见,高要之开基祖为孔安愈,其孙儒望迁居高明;另一孙伯鼎的后裔迁徙颇广,其中八世孙希吉迁于高要禄步,十四世孙贞志于“明季迁居魁星都久留村”,称久留系;十七世孙兴亮迁居金西之长旗,称长旗系;又有从荔林迁移龙潭都白沙村为白沙系,迁马安都孔洞(今上孔村)为孔洞系,迁居三水为三水系;还有后裔尚德于明初贸易于金利居金溪二甲村为金溪系。换句话说,高明、三水以及高要的孔氏均源于荔林。肇庆孔氏的迁移分布多发生在明初,以荔林为祖居地,清代肇庆孔氏在荔林建诗礼堂,“奉祀至圣,配以始祖安愈、二世祖杰、三世祖茂嵩”。诗礼堂成为粤西孔氏各支系的集合祠。
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发展以及人口的迅猛增长,人口流动愈益频繁。这一时期,除广东省内孔氏继续流动迁徙外,外地孔氏也有移居广东的现象,这些人仍多为孔戣后裔,从这个意义上看,广东孔氏与孔戣确实有很深的渊源关系。如清远孔氏为孔戣长子温质之后,“祠称始祖孔戣系圣祖三十八世孙。唐元和间,为广东节度使。孙绚以进士调丹阳令,卒于官,子昌言寄居丹阳,登进士第。至五十六世,元至正年间(1341-1370),恭从太祖取建业,平陈友谅。又从大将军廖永忠平广东。洪武十五年(1382)调守清远,宦羁未回。”可见,清远孔氏是明初随军落籍。但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孔绚是孔戣长子温质之子。温质有三子:绚、纶和纁,其中纶,字昌言。也就是说,孔绚与昌言是兄弟关系而非父子关系。但不管怎么说,这—支孔氏至少认同自己是孔戳的后裔。
明初,丹阳孔氏移居清远应属卫所制下的军队移民。其实,这一情况并不仅限于清远,在番禺石碁和香山潭州的孔氏,也与明初卫所制有关:
至我等则系思友公之后也……夫人范氏、张氏,生予四人。次子克义,公于洪武元年(1368)从军,二年调拨南京凤阳府濠梁卫,三年调拨广东广州府左卫,四年节征南海、泷水、湛寨等处,有功,拔升总旗,拨管石碁屯军,遂居于石碁,是为我等南迁之始祖也。越三传,公宽公则由石碁迁居香山潭洲,实为香山潭洲之始祖。
据记载,孔思友有四子,但次子并非克义而是克常,为泗水县儒学教谕,与其子落居河南太康县,称河南太康支。又据乾隆孔继汾《阙里文献考》卷30记载,孔克义祖父孔济,济长兄孔治袭封衍圣公。孔济与长子孔思凯即孔克义之父都为元代世袭曲阜县尹,世居曲阜。
就世系来看,家谱中所述的孔氏人物都或多或少存在错谬,但清远、香山孔氏的叙事仍透露出一个共同信息:明初属军籍。刘志伟的研究表明,“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很多后来成为有相当势力大族的祖先,如顺德大良罗氏,香山小榄何氏和李氏,新会外海陈氏、新会三江赵氏等等,在明初时的先人,都有被编人军伍从戍的经历。”明中叶以后,随着军户地位下降,孔氏后人自然不能接受祖先出身军户的事实,于是重新建构家族世系及迁入过程,因而导致族谱错谬颇多。孔氏家族这样做无非是在挖掘正统性身份认同的重要资源。
总之,宋明以来,广东孔氏家族顺应家族组织在广东地域社会变迁中的需求,对迁居广东的始祖进行了虚拟性的建构,他们大多依据唐代孔戣在岭南任职的事实,不顾韩愈对孔戣记录的事实,不断根据需要编造孔戣与岭南孔氏的关系,由孔戣到孔昌弼又到孔承休,型塑了孔氏迁徙广东的始祖形象。宋代以来,中原民众经过南雄珠玑巷不断向珠三角地区迁移,孔氏族谱也顺应这一潮流,最终使广东孔氏与珠玑巷南迁的民间话语相吻合,使得广东孔氏在血统上与山东曲阜出于一脉。广东孔氏家族在不同时期编纂的族谱不断修正前说,对祖先谱系的重构与当时王朝礼仪制度的变化相对应,与广东地区开展的宗族建设也相呼应。孔氏通过文化身份的构建融入了广东宗族建设的历史过程,清代广州地区的孔氏在广州建至圣家庙、肇庆地区的孔氏在荔林建诗礼堂,都是广东众多家族建立联合宗祠的一种表现。而广东孔氏家族为联宗进行的编修族谱,为我们研究孔氏在岭南的来龙去脉提供了某些依据。
责任编辑王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