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普通高校青年女体育教师亚健康状况及成因分析

2011-10-20兰利霞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12期
关键词:亚健康普通高校高校教师

兰利霞

(山西大同大学 体育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8)

山西省普通高校青年女体育教师亚健康状况及成因分析

兰利霞

(山西大同大学 体育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8)

体育教师在一般人眼里就是“健康”的代名词,然而在此次调查研究中发现,青年女体育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数较多,占被调查人数的58.5%,这对其健康构成了潜在的威胁,也直接影响到其工作和整个体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在给高校教师带来全新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和压力.作为其中担负中流砥柱的青年教师,其面临的压力和责任更是重大.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山西省普通高校青年女体育教师亚健康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掌握目前青年女体育教师的健康状况.

普通高校;青年女体育教师;亚健康;分析

当前,为适应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各高校也进行着一系列改革,今后的发展方向,必定对青年教师会提出更高的要求,面对日益竞争激烈的社会,青年教师也会面临巨大的压力,而女青年教师则由于其自身的生理特点和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在中国传统观念和社会家庭背景的影响下更容易产生紧张、压抑、憎恨等不良情绪.多数青年女教师长期处于这种紧张焦虑状态中,健康状态日益下降.青年女体育教师,是女青年教师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身为健康工程的缔造者,她们的健康状况如何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话题.亚健康已被医学界称为“21世纪人类健康的最大敌人”之一[1].因此,更好地探讨普通高校女青年体育教师亚健康状态级形成的因素,关系到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事业的良性可持续性发展,也是建立人们健康理念的重要条件.

1 文献综述

1.1 亚健康的含义

亚健康是指机体虽无明确的病症诊断,却过早表现出活力降低、适应性减退的现象,也是中医上所称“未病”的一种早期表现[2],是介乎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类生理功能低下的临界状态,往往是患者自己不舒服却又检查不出问题,很大程度上是慢性病的“潜伏期”,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名称.这种状态也是影响工作学习的很主要的不利因素.

1.2 亚健康状态的表现形式

目前普遍认为,亚健康状态是由于心理、生理、社会三方面的因素导致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整体协调失衡、功能紊乱而致[3].具体表现为三方面:(1)在精神心理方面的表现主要有:精神不振、情绪低落、抑郁寡欢或急躁易怒、反应迟钝、失眠多梦、嗜睡、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烦躁焦虑等.(2)在生理方面表现为:免疫力低下,易疲劳、出汗气短、食欲不振、腰腿酸软、性欲减退、手足发凉或麻木、易感冒、头晕、头沉、头痛、心律不齐、心慌心悸、胸闷等.(3)在社会方面主要表现为:不能较好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角色,与人际关系不协调,工作、学习困难,家庭关系不和睦适应能力下降,难以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等.在不同地域、不同生活和工作背景、不同社会层次、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气质特点的人们中,亚健康状态的分布、表现和发展结局是不尽相同的.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在山西普通高校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中选取135名从事日常体育教学工作的女教师,对她们进行调查分析.其中30-35岁的99人,30岁以下的36人.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本人利用山西大同大学图书馆期刊阅览室以及电脑检索等方式查阅历年来与青年教师亚健康状态,体育教师的亚健康与焦虑状态等相关的文献100多篇,重点查阅了近五年来发表在核心期刊的相关文献18篇,为本文的研究需要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2.2 问卷调查法

在被调查的教师当中,发放调查问卷135份,回收126份回收率93.3%,其中有效问卷123份,有效率达到97.6%.

2.2.3 数理统计法

利用spss11.5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整理.

2.2.4 访谈法

通过对部分青年女体育教师访谈的形式,观察其情绪,了解其社会关系及其健康状况.

3 结果与分析

3.1 全国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

某地调查显示,2004年教师重度亚健康发生率达到34.16%,而一般人的重度亚健康发生率只有10%.2005年受调查教师的亚健康或严重亚健康比例高达53.83%.2006年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健康占10.40%,亚健康占69.18%,疾病状态占20.42%,教师平均寿命比全国人均寿命低10岁.教师的健康状况呈逐年下降趋势[4].广东省教育工会曾对全省19所高校近万人的健康状况抽样调查,结果表明,该省高校教师只有约10%处于基本健康状态,约20%处于各种疾病状态,在剩下70%属亚健康状态的人群中,又约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属重度亚健康,即处于疾病的边缘状态[5].

据国家体改委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校教师的亚健康发生率为69.18%.其中,30-40岁教师的发生率最高,达到了79.17%[6].另外,女性亚健康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其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工作压力、心理因素和不良行为习惯等.疲劳、焦虑、烦躁、抵抗力下降是青年教师尤其是女教师普遍感到的症状,这也是亚健康状态的典型症状.

3.2 山西省普通高校青年女青年教师的亚健康状况

通过问卷调查显示,有58.5%的青年女体育教师目前正处于亚健康状态,这虽然低于全国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的平均水平,但仍然远远高于常人.在处于亚健康的人群当中,30-35岁之间的人数为68人,占此年龄段样本含量的68.7%;30岁以下的人数为11人,占相应年龄段的30.5%.如表1

3.3 亚健康状态的主要成因分析

表1 女青年体育教师亚健康比例

3.3.1 社会压力沉重

随着教学的改革的发展,各高等院校的扩招引起的教学任务增加以及繁重的科研任务,使青年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加大,工作时间延长,过度的疲劳导致青年体育教师群体健康状况下降,而这样“透支健康”的必然结果是疾病的侵袭.现代经济社会日益紧迫的就业压力也影响到高校教师的工作环境,这迫使高校青年体育教师要对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自身专业水平的侧重点不同,青年体育教师要想在外语等其它公共领域上达到和其它同等青年教师同样的水平具有一定的难度,这些都增加了其焦虑感,对于青年女体育教师而言,还要承担来自家庭的压力,受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虽然现在提倡男女平等,但实际上在大多数家庭里,女性仍然承担着大量的家务劳动和子女的教育问题.长时间的工作,学习和劳动也会加速疲劳的产生.

3.3.2 社会心理因素

心理压力是困扰青年女体育教师身心健康的另一重要因素,青年女体育教师同样也要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工作、学习、家庭负担过重,生活压力过大;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面对上级以及和同事的关系处理,遭遇生活事件,如夫妻感情不和、婆媳之间的矛盾,邻里关系紧张、子女教育、经济负担过重、涉及法律纠纷、双方父母的赡养等,流程化工作、生活、和学习,占据了青年女体育教师的大部分时间,使得和外界以及亲朋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及娱乐放松变得越来越少,尤其是近年来各高等院校的人事分配制度、教学新课程的改革以及住房改革也给青年女体育教师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

3.3.3 对亚健康的认知程度差,自我保健意识不强

在青年女体育教师群体中,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不在少数,但怎样认识亚健康,如何警惕亚健康给自身带来的危害,绝大多数的人缺乏正确的认识和足够的防范意识.体育教师由于其从事的专业的特殊性,很少有人在业余时间选择健康的休闲健身方式来调节身心,但是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在体育教学当中,有11%青年女体育教师从未和学生一块互动,她们只是通过口传和选取学生做示范来完成教学任务;有63%的青年女体育教师只做简单的示范和互动,19%的教师在课上可以做到微微出汗;只有13%的女体育教师随堂和学生一起参与健身活动,但通过访谈发现,在这些教师当中,即使是教授瑜伽等项目的教师,也很少能和学生一起健身静心,在课上还得考虑学生的领悟能力、个体差异、学习效果、课堂气氛、教学目的等因素,紧张焦虑的情绪并未得到缓解.调适身心是保持旺盛精神和充沛体力的必要手段.这里的身心调节包括心理、生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内容.很多女青年体育教师不注重身心的自我调节,没能很好地掌握放松和减压手段,忽视不同生理周期的保健.

3.3.4 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引起

据世界卫生组织1992年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全球60%的死亡是由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7].没有固定的作息时间,生活不规律,往往会干扰到生物钟的正常规律,从而也会影响到体细胞正常的新陈代谢,长期以往,就会导致机体呈现亚健康状态.女青年体育教师,自认为身体素质好,长时间的消耗投资体力却不注重调养,睡眠不足、过度疲劳、饮食结构不合理、饮食习惯不健康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导致出现亚健康状态的重要因素.

3.3.5 生理心理因素

女性较男性容易产生易怒焦虑的情绪,大多数女性都会经常出现抑郁,焦虑的情绪.女性过了三十以后,尤其是生完孩子的女性在身材上大都会有发胖的趋势,有些女教师为了控制体重保持身材而采取节食减肥的方法,致使营养缺乏,体内一些微量元素流失,这也容易形成亚健康状态.另外在调查中发现,有大约2%的女青年体育教师曾经在运动员期间有过运动性损伤,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和恢复,发展成慢性运动性疾病,这些慢性伤病也是直接导致女青年体育教师呈现亚健康状态的因素之一.

3.3.6 经济状况及社会地位

目前,社会上普遍认为高校教师在社会上应该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可是在调查中发现,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日益发展和物价的不断上涨,高校教师的收入却相对增长不前,在山西省,经济发展在全国范围内来说相对落后,高校教师的基本收入也要远远低于全国高校教师工资的平均水平,继绩效工资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以来,小学教师基本工资得到了改善,可高校教师的工资收入却一直停滞不前,在所调查的女青年体育教师当中,主要职称为讲师和助教,由于科研和进修的需要,未能在授课上有更多的收入,她们的收入比在同等城市相同工作年限的小学教师工资收入还要低了25%左右.此外,在山西省部分高校,不同程度的存在体育课时费“打折”现象.以山西大同大学为例,同样的课程,体育公共课时费要乘以系数0.7,体育学院的专业课程,也要乘以0.8的系数,也就是在同一学校内同等职称的情况下,体育教师要比其它专业教师的课时收入低了30%左右.这些都给青年体育教师的经济以及心理带来不少的压力.

4 结论

山西省青年女体育教师中处于亚健康人数比例较大,她们的身体状况及焦虑状态不容乐观,焦虑情绪是引起亚健康的主要因素;她们缺乏正确健康的生活习惯,健康理念有待进一步加强.

〔1〕陈丽.武汉地区部分高校学生“亚健康”状态的成因与干预措施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9.

〔2〕蓝惠玲,李艳萍,金友.高校教师亚健康中医症候特征与成因分析[J].福建中医药,2008,39(2):4-6.

〔3〕杨菊贤.现代生活方式与亚健康[J].中国全科医学,2001,4(07):545-547.

〔4〕谭惠玲,丁国钧,夏锦阳.体育教师亚健康心理透视[J].中国学校体育,2002,(3):67.

〔5〕张虎祥,张胜林,杨建文.高校教师心理健康与职业压力的相关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9,(21):112-113.

〔6〕邬兆迪,郑成爱.高校教师亚健康状况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2007,(4):57-59.

〔7〕于泱,李权超.亚健康的研究现状及防治策略[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08,10(04):314-315.

G807

A

1673-260X(2011)12-0145-03

猜你喜欢

亚健康普通高校高校教师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甩掉亚健康 我们在行动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探讨
对提高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效果的几点思考
猪群亚健康
《内经》治未病与亚健康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