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自治区城市居民体育参与行为特征调查与研究

2011-10-20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12期
关键词:城市居民内蒙古体育

郭 龙

(赤峰学院 体育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内蒙古自治区城市居民体育参与行为特征调查与研究

郭 龙

(赤峰学院 体育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对内蒙古12个主要城市的1200名城市居民的体育参与行为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构表明:现阶段内内蒙古城市居民对参与体育的意识、动机比较明确,有较强烈的健身意识,而且具备了良好的体育行为。但城市居民体育行为还存在着自觉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较少、体育活动场地设施严重匮乏等问题。通过加强体育文化、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和各级行政部门的监管力度,促进全民健身的顺利开展.

城市居民;体育参与行为;特征

本课题运用行为科学的基本理论,对城市居民体育参与行为特征进行综合研究.力求全面掌握内蒙古城市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外在和内在因素.为内蒙古城市居民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提供对策和建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内蒙古的12个城市(呼和浩特、包头、乌海、赤峰、通辽、东胜、乌兰浩特、海拉尔、临河、集宁、锡林浩特、巴彦浩特)的城市居民为研究对象,以他们的体育参与行为为研究对象,重点调查了16至60岁的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的群体.其中男性556人,占53.15%;女性490人,占46.85%.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主要查阅国内制定的全民健身文献及其他相关研究成果.

1.2.2 调查法

本研究为保证样本对于总体的代表性,首先根据立题的需要规定了抽样原则,并确定研究对象为内蒙古城市范围内的男女市民.根据立题分层抽样原则,抽样范围涵盖了12个地级城市,再根据不同城市、按社区建设水平将其分为:体育设施建设水平较好(多为2000年后建设)、中等(多为90年代建设)和较差社区(没有体育设施)三个层面,遵照随机抽样原则(辅以判断抽样方法)抽取部分市民组成研究样本.调查问卷共发放1200份,回收1126份,回收率93.83%,研究问卷进行整理分类剔除无效问卷,得到有效问卷1046份,有效率92.89%.问卷信度和效度结果分别为0.95,0.83,符合统计的要求.

1.2.3 数理统计法

在获得调查问卷后,按标准统计程序进行了资料的逻辑审查、分类计数;再根据实验设计要描述的问题进行过录整理;录入计算机后用SPSS10.0软件进行了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内蒙古城市居民体育参与行为特征

2.1.1 内蒙古城市居民参与体育消费状况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2006年内蒙古城市居民参加过体育消费的人数有822人,占调查人数的78.59%,参加过体育活动,但没有消费的人数有224人,占调查人数的21.41%.

2.1.2 内蒙古城市居民参与体育活动情况分析

调查表明(表1)每周参加体育锻炼达到3次以上的有538人,占51.43%;每次锻炼的时间达到30min以上者占741人,占70.84%;每次参加体育锻炼强度在中等负荷的有527人,占50.38%;同时满足三项要求的共有356人,占34.03%.以此推算,内蒙古城市体育人口为34.03%.1998年国家体育总局公布我国的体育人口为35.6%.内蒙古城市居民体育人口接近全国平均水平(X2=0.5041,P>0.05).

内蒙古城市居民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呈两头高中间低的马鞍型,结果与我国对多项不同地区和人群的研究结果一致,老年群体锻炼比例最高,而且体育活动持续时间最长,原因是这一年龄段的群体,时间充裕,有过去的职业基础,工作生活压力小,更加关注自身健康有关;其次是16-25岁的青年群体,这个年龄段的青年精力旺盛,体力充沛,需要通过运动来宣泄青春的活力,其中的一部分是学生,学校也有体育课,保证了锻炼的次数;锻炼次数最少的是36-45岁年龄段的中年群体,原因是这个年龄段的人群工作负担重,需照顾老人,辅导孩子,生活压力大,导致参与活动少.

2.1.3 内蒙古不同性别城市居民参与体育活动情况分析

表1 内蒙古城市居民参与体育活动情况统计

在内蒙古城市居民参加体育活动中,因为性别的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见表2)

调查显示(如表2),内蒙古城市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群体在性别上有一定的差异,但差距不明显(X2=2.4477,P>0.05).说明女性不再被家务所约束,能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

表2 内蒙古不同性别城市居民参与体育活动情况统计

2.1.4 内蒙古不同文化程度城市居民参与体育活动情况分析

不同文化程度城市居民参加体育活动也表现出差异性.(见表3)

(3)原对流部左右侧水冷壁和各个管屏管束的吊杆重新设计,左右侧水冷壁刚性梁相应位置增加筋板进行局部加强。水冷壁吊杆为φ60,管束吊杆为φ50。

表3 内蒙古不同文化程度城市居民参与体育活动情况统计

调查显示,除研究生以上人员外,居民参与体育活动与文化程度呈正比,即受教育程度越高,参与的比率也就越高.但研究生以上人员参与比率低,分析原因主要是研究生以上人员占社会总人口的比例少;其次是研究生以上人员自身学习、进修的时间比较长,家庭工作压力大,锻炼时间少等因素有关.

2.1.5 内蒙古不同职业城市居民参与体育活动情况分析

内蒙古不同职业城市居民参与体育活动排前三位的是:离退休人员、学生、科教文医工作者(见表4).

表4 内蒙古不同职业城市居民参与体育活动情况统计

调查显示,离退休人员参加体育活动的比率最高,说明这一群体锻炼意识强,家庭负担轻,并有充足的时间.学生群体年轻,活泼好动,加之又有体育课,因此参加的比率高.科教文医工作人员的文化素质都较高,参与活动比较积极(参见 2.3).

2.1.6 内蒙古城市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特征分析

体育活动不仅仅是健身,同时也是人际交流、沟通的一个桥梁,这是现代体育衍生出的新的功能.调查显示,内蒙古城市居民体育参与的组织形式,与朋友、同事(同学)一起居第一位,占34.70%;个人行为居第2二位,占28.49%;与家人一起居第三位,占20.65%;参加社区体育居第四位,占13.58%;其他居最后,占2.58%(.见表5)

表5 内蒙古城市居民参与体育活动形式 N=1046

通过表5可以看出,内蒙古城市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形式,已形成了以群体为主,个体为辅,兼顾社交的系统性体育活动方式.

2.1.7 内蒙古城市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特性分析

调查表明,内蒙古城市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主要分别在早晨、傍晚、下午和节假日.所占比例分别为61.57%、30.11%、28.78%和20.46%(见表6).上午和中午占的比例较小.选择在早晨、傍晚、下午活动的主要原因是符合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下午、节假日以青年人为主,早晨和傍晚以老年人为主.

表6 内蒙古城市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特征

2.1.8 内蒙古城市居民参与体育活动场所选择分析

表7 内蒙古城市居民参与体育活动场所选择情况

内蒙古城市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学校场地,占58.70%;其次是公园广场,占55.74%;第三是自家庭院、室内,占39.29%;在收费场所锻炼的人数,只占18.35%,排在倒数第二位(见表7).

2.1.9 内蒙古城市居民参与的体育活动内容分析

调查显示,内蒙古城市居民大多喜爱篮球运动,这与篮球运动自身的魅力和我区篮球运动的普及以及篮球场所相对多些有关,排在前四位的是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跑步(散步),这几个项目对场地、器材的要求不是很高,而且简单易行,活动方便,因此这几个项目具有很高的群众普及率.对部分收费项目如健身操、交谊舞、网球、游泳等都排在了中后部分,说明在内蒙古城市居民中花钱进行体育锻炼的比率不是很高.

在本调查的16个大项中,男女有明显的差异,男性主要集中在对抗性强、活动量大、技艺性较高的运动项目(如三大球、武术等);女性主要集中在艺术性强、对抗程度较低、活动量较小的运动项目(如健身操、羽毛球、排球、跑步等).

除此之外,老年人参加的体育活动项目中,散步是第一位的,其次是武术、交谊舞.同时调查反映,跳秧歌越来越受到广大老年人的喜爱,而且有部分老年人开始关注一些较新潮的锻炼方法,如有氧舞蹈,有氧体操等.

调查显示,在其他一项中,选择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活动的人极少,因此如何在少数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少数民族项目,是值得我们思考探索的问题.

2.2 内蒙古城市居民体育意识及对体育的关心程度

2.2.1 内蒙古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意识

意识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是人体大脑对各种事务稳定化了的反映倾向的综合体.

体育意识是指人们对体育及体育综合性的认识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思想观念、心理活动等的总和.它具有自觉性、能动性、创造性的特点,在人的各种心理活动中发挥着调节、控制、指导的作用.它是决定人们是否参与或以何种方式参与体育的主导因素.因此,体育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体育行为方式.在对内蒙古不同城市居民体育意识的调查中,对花钱买健康非常认同的,占36.32%;较认同的,占48.86%;较不认同的,占7.96%;不认同的,占4.34%;有2.52%的人说不上.

非常认同、较认同的选择率达到了85.12%,说明我区大多数城市居民的体育观念已从生存需要发展到享受需要了.

调查结果显示,认为“花钱买健康”的体育意识是非常值得的,其百分率达到全区平均水平以上的城市依次为呼和浩特市、包头市、赤峰市、东胜市、海拉尔市、通辽市,说明我区健康的体育意识正在逐渐建立,而像乌海市、乌兰浩特市、临河市、集宁市、锡林浩特市、巴彦浩特市城市居民的非常认同率,虽然低于全区平均水平,但也在31%以上,说明这些城市中的居民体育意识还是积极的,并逐渐认可了“花钱买健康”的观念.造成地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区经济收入水平以及所处的地理环境的不同,大众的消费观念也有所不同.

在问及“体育活动在您生活中的作用”问题时,认为非常重要和较重要的:男性有83.27%,女性有77.74%.

图1 不同性别比重

16-25岁的居民有 82.16%、26-35岁的居民有80.77%、36-45岁的居民有74.43%、46-55岁的居民有78.94%、56岁以上的居民有85.78%.

图2 不同年龄比重

小学以下文化程度有73.98%、小学文化程度有76.52%、文化程度有78.61%、高中文化程度有79.16%、大专大学文化程度82.43%、研究生以上人员有83.15%.图中显示,认为体育活动在生活中占有重要作用的,随文化程度的提高而上升,但研究生以上人员认识程度高,付诸行动的人数少.

图3 不同文化程度比重

2.2.2 内蒙古城市居民对体育的关注程度

对体育的关注程度是影响和激发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之一.因为只有对体育关注,才能使人们成为具有体育意识的个体,才能使人将参与体育锻炼变成一种自觉的习惯行为,并将这种行为变成一种伴随一生的有目的的自觉反映.

调查显示,内蒙古城市居民经常观看体育比赛及比赛转播的,占调查总人数的70.84%,经常看体育报刊、体育报道的占68.38%.(见表8).

表8 内蒙古城市居民对体育的关注程度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内蒙古城市居民对参与体育的意识、动机比较明确,有较强烈的健身意识,而且具备了良好的体育行为.但城市居民体育行为还存在着自觉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较少、体育活动场地设施严重匮乏等问题.

3.2 建议

(1)政府及社会有关部门要为进一步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工程创造条件,要调整大众体育经费的力度,改善体育环境.

(2)要加快内蒙古城市规划中体育设施和社区场馆的建设,把体育文化娱乐场馆建在居住人的身边,方便社区居民健身,从而吸引更多的人自觉地加入到锻炼的行列中来.

(3)要加大宣传力度,举办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体育活动,积极引导居民获取体育文化信息,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4)内蒙古高校体育院系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紧密地与体育部门协作,培养适应城市社区体育发展需要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全民健身管理人才.

(5)要充分发挥自治区体育局群体部门的行政监管力度,通过科学化、系统化的管理,指导、监督、规范各地有偿体育服务的质量、形式、设施、管理等,以便吸引更多的大众来参加体育锻炼.

〔1〕李瑞年.试论全民健身[J].体育科学,1998,(18)5:23—24.

〔2〕梁思军,等.体育文化消费初探[J].体育与科学,2003,(1):31—32.

〔3〕王彤.体育,提高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J].中国体育科技,2004,40(1):6-8.

〔4〕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5〕陈宏.城镇居民不同职业群体的体育消费现状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7):895—896.

〔6〕熊斗寅.从国际大众体育发展趋势展望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发展前景[J].体育科学,1998,(2).

G812.4

A

1673-260X(2011)12-0089-04

内蒙古体育局体育社会科学、软科学研究项目(2005NS21)

猜你喜欢

城市居民内蒙古体育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对城市居民行为影响的效果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在内蒙古,奶有一百种吃法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可爱的内蒙古
爱在内蒙古
2016体育年
城市居民低碳意识与行为调查分析——以乌鲁木齐市为例
我们的“体育梦”
关于修改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议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