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Draw作为学习工具的应用研究
2011-10-17赵以涛
赵以涛
(浙江理工大学,浙江杭州310018)
SmartDraw作为学习工具的应用研究
赵以涛
(浙江理工大学,浙江杭州310018)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作为学习工具的地位日益凸显。文章在分析SmartDraw功能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案例论述了SmartDraw在学习中的支持作用。
SmartDraw;学习工具;心智图
随着建构主义理论的不断发展,技术不仅作为学习者的学习辅助工具和效能提高工具,也作为学习者的智能伙伴深入到学习者的学习中。如何将技术更好地运用到学习者的学习中,实现技术与学习的融合,一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本文着重介绍了SmartDraw绘图软件对学习者学习的支持作用。
一、SmartDraw简介
SmartDraw是加拿大Smart-Draw公司开发的一款专业的图表设计、制作软件。借助SmartDraw可以方便、快捷地绘制各种图表,如流程图、思维导图、学科知识图等。SmartDraw有两大特点:①它拥有多种不同类型的模板,提供了千余种不同图形、符号,只需简单拖放即可完成设计,制作出精美的图表。②它可以把完成的图表直接转换到Office的Word、Excel、PDF、Html之中,也可以保存为常用的图片格式如jpg、png等。学习者通过使用SmartDraw不仅可以绘制出各种图形,而且有助于信息加工与知识地图的构建。
二、SmartDraw作为学习工具的作用
SmartDraw作为学习者学习工具,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心智图工具
心智图是一种刺激思维及帮助整合思想与信息的思考方法,也是一种观念图像化的思考策略。心智图具备开放性及系统性的特点,让使用者能自由地激发扩散性思维、发挥联想力,又能有层次地将各类想法组织起来,以刺激大脑做出各方面的反应,从而得以发挥全脑思考的多元化功能。SmartDraw提供了多个心智图模板,学习者可以借助模板方便地进行心智图的制作、修改等。采用心智图不仅可以使学习者了解自己的思维方式,而且也有利于隐性知识的传播。
2.问题解决与决策工具
SmartDraw提供了很多问题解决的模板,如决策树、流程图、鱼骨图等。决策树(Decision Trees)是用二叉树形图来表示处理逻辑的一种工具,可以直观、清晰地表达加工的逻辑要求,特别适合于判断因素比较少、逻辑组合关系不复杂的情况。决策树或者流程图在学习者的学习中,尤其是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中具有极大的帮助作用,有利于学习者问题的解决与发现,也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形成。
3.学科学习辅助工具
SmartDraw也可以作为学科学习的辅助工具,其自身携带的模板和学科图例可以为数学、物理、化学(如图1所示)、生物学、天文学等学科的学习提供帮助。
4.学习效能工具
效能工具是指帮助人们提高工作效率的工具。借助SmartDraw提供的各种模板和图例库,学习者可以方便地绘制各种图形、图像。学习者可以使用各种图标、流程图等,来制订学习计划、绘制概念图等,有利于学习者学习的开展与知识的管理。SmartDraw可以轻松实现与Office软件的整合,也可以快捷生成Html文件,易于知识的传递与发布,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能。
三、SmartDraw应用案例
以化学实验室制造氧气为例,来说明SmartDraw在学习中的应用。在实验室中制取氧气主要通过加热高锰酸钾或者氯酸钾的方法来进行:
1.借助流程图模板
分析实验原理,借助软件中的流程图模板画出实验流程图(如图2所示)。学习者依据自己掌握的知识以及实验所需的药品、仪器,按照实验的步骤,画出实验流程图。
2.借助图例库
借助软件中的图例库,选择合适的仪器组装实验(如图3所示)。学习者依据实验的操作流程来组装实验仪器,可以借助内建制作向导和各种图形、框线,通过拖拉来完成仪器的组装,也可以根据需求从外部导入相应的图像素材。
3.运用心智图创新实验
学习者可以借助SmartDraw中的各种表格(Forms)来完成实验报告。通过对实验的总结,可以借助心智图来进行实验的改进、创新,如采用双氧水、分解过氧化氢、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等方法来制取氧气。
结束语
本文从技术在学习中的支持作用出发,分析了SmartDraw软件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作为心智图工具、问题解决工具、绩效工具等方面的作用,并以实验室制取氧气为例,论述了SmartDraw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旨在为学习者的学习提供便利。
[1]王洪刚,韩文秀.绘制流程图极品软件SmartDraw[J].计算机时代,2001,(3):4-5.
[2]李西安.科研项目绘图请用SmartDraw[J].电子科技.2002,(1):44-46.
[3]际志浩,周洪兴.SmartDraw——让您成为专业绘图师[J].电子世界.2000,(12):18-19.
[4]张舒予,朱静秋.信息技术支撑下的视觉素养培养(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5,(3):13-16.
[5]朱静秋,张舒予.信息技术支撑下的视觉素养培养(下)[J].电化教育研究,2005,(4):30-36.
(编辑:鲁利瑞)
G434
B
1673-8454(2011)02-005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