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希望现象的奇迹和暴力
——论比昂逊与《超越人力》
2011-10-16黄凤祝德国
文/黄凤祝【德国】
作为希望现象的奇迹和暴力
——论比昂逊与《超越人力》
文/黄凤祝【德国】
《超越人力》(Beyond Our Power)第一部(1883)和第二部(1895)是比昂逊(Bjørnstjerne Bjørnson,1832-1910)两部有争议的戏剧,也是他最重要的作品。在《超越人力》第一部中,商牧师(Adolf Sang)为帮助病人脱离病痛,用信仰和祈祷来启动奇迹。比昂逊对迷信奇迹提出了批判。他认为,基督教的信仰不应建立在迷信没有法则的奇迹上,而应建立在信仰上帝的律法和进化上。在《超越人力》第二部中,商氏孪生兄妹艾理亚斯(Elias Sang)和拉契儿(Rachel Sang)的故事展现了现代阶级斗争。剧本中,比昂逊表露出对拉契儿慈善主义的同情以及对艾理亚斯暴力主张的批判。由此,他要告诉读者和观众的是:在奇迹不能出现的年代,痛苦带给人们的总是绝望,而绝望启发暴力,并期待以暴力来创造奇迹。于是,社会暴力带来了革命,使一部分人改变了命运,然而,却无法彻底改变社会大众的生活状态,使其摆脱贫困或痛苦。因此,奇迹和暴力改变不了社会,只有慈善事业和社会进化才能带来人类的幸福。通过《超越人力》,比昂逊将自由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和恐怖主义的斗争搬上舞台,使资本家、工人、革命者和尼采的主人道德一一出笼,从而,和盘托出他对“主义”的批判。
《超越人力》;奇迹;暴力
《超越人力》(1)第一部和第二部是最能显示比昂逊(Bjørnstjerne Bjørnson 1832-1910)(2)宗教、政治、社会意识和信仰的戏剧作品。该作品的第一部是比昂逊1883年完成的,直至1894年才在挪威进行首演,而后又于1899年在巴黎和丹麦相继被搬上舞台。距离比昂逊第一部作品完笔十二年,即1895年,《超越人力》第二部方才问世。比昂逊通过这两部同名且在内容上具承继关系的戏剧展现了一个基督教牧师家庭两代人救世意识的转变和异同,读者和观众由此可窥见作家曾在精神世界历经的信仰危机,以及他逐步成为宗教批判者与和平救世者的心灵历程。
一、奇迹与信仰
在《超越人力》第一部中,故事主要围绕商牧师(Adolf Sang)和商太太(Klara Sang)展开。商牧师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对基督神力的坚定信仰,使他成为闻名远近的上帝使者。对他来说,帮助他人是义不容辞的事情,也是见证上帝存在的事业。在他的帮助下,病患者得以康复,植物世界和动物世界因此繁荣,甚至由于他的祈祷,人对自然灾害的恐惧也会消失。而他只有对自己的太太无动于衷。商太太因为精神紧张,患有失眠和瘫痪,但商牧师从未尝试过用祈祷和冥想启动奇迹来为她治疗。这是一个聪明的做法,因为商太太对奇迹存在怀疑,对丈夫的作风也抱着批判的态度[1](P27),而这种态度会妨害奇迹的出现。商太太批评丈夫说:“他缺乏真实感——他只看到他所要看到的事物,却从来看不见人性中存在的恶”。用她的话说,“他看到了,却有意地忽略它”[2](P31-32)。在商太太的妹妹从美国赶来探望姐姐期间,商牧师终于决定用祈祷促成奇迹出现来治疗太太的病。这个计划吸引了许多好奇的教徒和神职人员前来观看。在此,比昂逊将故事推向了高峰——众人在信仰和怀疑、害怕和希望、好奇和严肃相互掺杂的复杂心理状态下静观奇迹的出现,而商太太终于在众目睽睽之下站起来走到房中间。商牧师喜出望外地拥抱站起来的太太,可是,这一刻,人力和神力的交汇却无法支撑奇迹的显现,故事在这里完满地结束——商太太死在丈夫的怀中;商牧师把太太摊在地上,重复地呼喊着:“本来不应当是这样的!”紧接着,他也跟着倒了下去。商氏夫妇就这样在奇迹的失败中莫名殒命。
“水变成酒”和“病人在耶稣的召唤下康复”都是《新约》中描绘的奇迹。基督教义是否应建立在奇迹的信仰上,是一个可争议的问题。在天主教中,一个人成为圣人的标准是看他是否能促成奇迹出现。若能证实某“圣人候选人”曾经显灵,并促成某些奇迹,教会便会授予他“圣人”的称号。而比昂逊认为,基督教的信仰不应建立在相信奇迹和迷信奇迹上,而应建立在信仰上帝的律法和进化上。世俗生活是比昂逊意识关注的中心,但是上帝在他的世界观中依然占有重要的位置(3)。在《超越人力》第二部中,比昂逊借艾理亚斯(Elias)之口说出他对上帝的理解:上帝代表宇宙间永恒的秩序,对人而言,这种秩序意味着正义。在战争中,人不能置正义而不顾,人必须牺牲自己,去摧毁邪恶的战争[3](P13)。纵观全剧,比昂逊将社会改革看作战争。
二、暴力与救世
《超越人力》第二部(4),叙述的是商牧师去世后,商氏孪生兄妹哥哥艾理亚斯(Elias Sang)和妹妹拉契儿(Rachel Sang)的故事。这出戏与第一部基本上是各自独立的,情节上并不相互依赖和关联,只是在救世理念上是贯通的,且受到基督教救世意识的规范。
基督教和犹太教都认为人与生俱来就带有原罪,但是商牧师却坚信和肯定人善良的一面——他为了拯救别人,不惜牺牲自己,甚至超越自身能力之外祈望信仰为他人带来奇迹,并帮助他们脱离一切的病痛[4]。第二部中的主人公商氏孪生兄妹受到了父亲救世意识的影响:拉契儿把姨妈留给她的遗产用来办慈善医院,而艾理亚斯则把遗产用以周济穷人,不过,他要拯救的不是个别的穷人或病人,而是贫困的众生。艾理亚斯献身于社会政治活动,热衷为穷苦大众争取利益。他在革命社会主义的世界观中,延续着如他父亲对宗教的那般狂热态度。起初,艾理亚斯和劳工牧师布雷德(Bratt)一起为改善工人生活条件组织罢工,为穷困的产业工人争取利益。慢慢地,他变得越来越激进,以至于达到令拉契儿和布雷德都为他担心的程度。在这贫困的小镇上,大家都祈望着有一天奇迹会降临。但在罢工的斗争中,饥饿把穷人推向绝望。他们除了体验死亡以外,根本寻找不到其他任何能脱离这个贫穷世界的力量。社会改革是大众价值规范的实践。在批判费尔巴哈(Ludwig Feuerbach 1804-1872)第十一条提纲时,马克思指出:“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析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5]在《超越人力》第二部中,艾理亚斯不要做马克思所说的那种仅是解析世界的哲学家,而要做革命的实践者,并要用暴力改变这个世界和创造奇迹。
1831年到1871年这个时期的无产阶级深信:他们的任务是与资本家合作完成1789年革命未完成的工作,即从里昂起义到巴黎公社这一时期的历史任务。但资本家从来没有这种误解——从法国大革命以来,资本家就开始反对无产阶级的社会权利。被凡尔赛宫临时政府和普鲁士军队联手毁灭的巴黎公社(1871)彻底结束了无产者的这种幻觉[6](P27-28)。在巴黎公社消失后的第二十四年,比昂逊创作了《超越人力》的第二部作品——一部有关现代阶级斗争的戏剧。我相信,这并非偶然。
《超越人力》第二部从一个女工和她孩子的葬礼开始,揭示了和平争斗的绝望。罢工的斗争使工人的生活更加绝望。资本家不妥协,而工人没有工资,生活便难以为继。女工马伦(Mullen)在饥饿与绝望的迫使下杀死自己的两个孩子后自杀。比昂逊在剧中写道,“先杀孩子,再自杀,真像希腊悲剧里的美狄亚。”[3](P2)马伦之死,激化了艾理亚斯的意识。马伦死前说:“若没有人敢于殉身,他们(资本家)永远不把我们当一回事”[3](P11)。艾理亚斯接受了马伦的这种观念:牺牲自己去摧毁邪恶的战争[3](P11)。于是,他变成“恐怖分子”,在资本家会议上扮成服务生,引爆了事先在会议厅地下室中埋下的炸药,与资本家们同归与尽。
比昂逊在《超越人力》中宣扬的是救世思想。他主张采用非暴力的手段为正义牺牲自我,试图通过戏剧作品来感化大众。在《超越人力》第二部中,他表露出对拉契儿慈善主义的同情和对艾理亚斯暴力主张的批判,并将自由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和恐怖主义的斗争搬上舞台,使资本家、工人、革命者和尼采的主人道德一一出笼,和盘托出他对“主义”的批判。
欧洲的工业革命为社会带来了严重的问题:资本家和工人的冲突日益严重,并逐渐演变成武力斗争。比昂逊反对用暴力解决劳资问题。他认为,社会进化和改革是唯一的出路。在剧中,比昂逊指出,在斗争中,资本家、工人或激进分子不会得到利益,只有拉契儿式的社会活动才是未来的希望。
因此,在《超越人力》第二部剧终时,比昂逊借拉契儿之口说:“总得有人先放开襟怀,学会原谅他人”[3](P65)。拉契儿希望未被她哥哥炸死的最后一个资本家霍格(Holger)(他曾经把自己的房产捐给拉契儿作为慈善医院的用地)学会原谅工人,并请求他去探望工人。这是拉契儿的寄望,其实也是比昂逊对资本家的恳求。
三、救世主义的失败
比昂逊一生为两个理想(关于人类幸福)而奋斗:追求世界和平和致力于建立欧洲民族联盟。19世纪,在处于分裂状态的欧洲世界,随着民族主义的兴起,诸多国家之间不断发生战争。而这些国家其实均属于同一日尔曼族。比昂逊主张泛日尔曼主义,认为欧洲民族联盟不应建立在武力征服上,而应以自愿加盟为原则[3](P14)。
《超越人力》剧照
比昂逊在第二部作品中,已痛切感受到当时的社会斗争和阶级剥削,但他却无力提出解决社会压迫和斗争的具体方案。在作品中,他虽然深刻地揭示了现实生活的残酷,但他所处的生活环境以及坚持启蒙主义的意识心态,使得他的创作堕入虚无缥缈的信仰中,即希望借助宗教神明的道德力量来改变这个世界。因此,他不可能塑造出能领导群众、消灭剥削的英雄人物。
比昂逊认为,不讲究宣传的文学作品,常常是最诚恳和认真的。一个作家愈是嚷着要精神解放,其作品愈是流于煽动。在比昂逊的意识中,文学创作不可无顾道德良心,而善恶的观念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他认为,在人的生命中,善的成分比恶的多些,所以,人类才有指望。比昂逊把文学作品看作意识形态战争的武器,认为作家在正义感的引导下前进,并凭藉这个信念来引导战争。因此,他在评论莎士比亚时说:“对他而言,世界是座大战场,他仗着诗人的正义感、仗着无限的生命潜力以及自己崇高无比的生命信念来引导这场战争。”[7](P23)比昂逊同时相信,人类被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所鼓舞,通过直觉(潜意识)、意识和想象力被不断推进向前。想象力是进步的力量,人类可以藉此预测前进的方向。
自以为是的现代人千方百计地想办法摆脱对资产的依赖。然而,它是人类千百年来生活的凭藉,人类终归是无法摆脱对它的依赖的。在这点上,比昂逊始终主张财产私有制,反对社会主义财产公有制。
四、结语
在《超越人力》第一部中,商牧师为帮助病人脱离病痛,用祈祷和信仰来启动奇迹,而比昂逊对迷信奇迹提出了批判。他认为,基督教的信仰不应建立在相信没有法则的奇迹上,而应建立在信仰上帝的律法和进化上。
在《超越人力》第二部中,商氏兄妹艾理亚斯和拉契儿的故事展现了现代阶级斗争。剧本中,比昂逊通过对拉契儿慈善主义的同情以及对艾理亚斯暴力主张的批判告诉读者和观众:在奇迹不能出现的年代,痛苦带给人们的总是绝望,而绝望启发暴力,并期待以暴力来创造奇迹。于是,社会暴力带来了革命,使一部分人改变了命运,然而,却无法彻底改变社会大众的生活状态,使其摆脱贫困或痛苦。因此,奇迹和暴力改变不了社会,只有慈善事业和社会进化才能带来人类的幸福。
希望,能使人暂时脱离困难和痛苦。希望的第一个现象,是希望存在一个高于人类和超越人力的神力(上帝),作为救苦解难的最高机制。这种祈望想通过信仰和祷告来启发奇迹,是一种和平与迷信的生活实践。
自从尼采宣布上帝已经死亡之后,他提出:人应主宰自己的命运,摧毁基督教的信仰,重新评估一切价值。人作为超人,完全有能力自己创造奇迹。法国大革命和巴黎公社显示了群众暴力的力量,虽不是祷告,却代替了上帝,成为创造奇迹的力量。当时工人的呼声从巴黎公社、德国的工人暴动一直响彻俄国的十月革命,就是人民信仰暴力能创造奇迹的结果。
比昂逊将希望分成三个层次,即迷信、革命和救世的仁慈。迷信用祷告无法启动奇迹;暴力和革命无法改变这个世界;而慈善主义和人道主义,必须依靠资本的力量才能贯彻。然而,资本主义追求的是最大的利润,所以,依靠人善良的意愿来拯救世界只能是一种梦想。因此,慈善主义同样无法带来社会的奇迹。
《超越人力》第一部叙述的是信仰启动奇迹的失败以及人迷信奇迹的失败,由此,作者对基督教神秘主义信仰提出质疑,而对基督教救世主义充满祈望。《超越人力》第二部是作者对社会暴力的否定,即对恐怖主义行动提出质疑,藉此说明用暴力催生奇迹终究是失败的。作者自认是一个启蒙和理性主义者,肯定慈善主义是救世的唯一希望。但他的观点并没有得到同时代人的认同:资本家和工人都不会同意他的主张,劳资斗争也不会因慈善事业和社会进步而结束。
比昂逊是190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但是他的作品,在他逝世一百年后今天的国际环境中,并不为人所重视,研究他作品的人也不多。以德国为例:在德国大多数书店中,除了他的诗集外,看不到他的其他作品;在德国的图书馆里,有关他的书也不容易找到;在德国网站上,只能买到1913年出版的《超越人力》的德文译本和重印1913年该作品第一部的英文译本。在中国,《超越人力》唯有第二部得到了译介。比昂逊如果知道的话,定会感到寂寞。
注释:
(1)在190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辞中,没有提及这两部作品。参看:成尔宪,颁奖辞,《诺贝尔文学奖文集》,第2页。
(2)比昂逊(Bjørnstjerne Bjørnson,1832-1910)出生于挪威克维尼,父亲是一位牧师。他从小就接受严格的基督教教育,1849年在奥斯陆开始学习写作,190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10年逝世于巴黎。
(3)参考:Bjørnson, Beyond Our Power,P18。
(4)第一部写关于现代阶级斗争的戏剧。
[1] childlike faith.Bjørnson.Beyond Our Power.
[2] he lacks the sense of reality.Bjørnson . Beyond Our Power.
[3] 比昂逊.超越人力//诺贝尔文学奖文集.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6.
[4] Bjørnson, Ueber die Kraft I,Erster Akt,Erster Auftritt.
[5]关于费尔巴哈第十一条提纲//马克思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 本雅明.巴黎,19世纪的首都[M].刘北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7] 比昂逊.致答辞//诺贝尔文学奖文集.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6.
[8] Bjørnstjerne Bjørnson;1913: Ueber die Kraft.
黄凤祝,同济大学欧洲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