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应激源与应激反应的调查研究

2011-10-15史学武宋爱芬

昌吉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教龄教师职业学历

史学武 宋爱芬

(1,2.昌吉学院社会科学系 新疆 昌吉 831100)

职业应激(Occupational Stress)又称职业紧张,是指在职业条件下,环境和个体之间相互作用,当劳动者不能完全协调好个人需求和环境要求时导致的生理、心理和行为表现。Schilling认为应激反应是指由应激所引起的短期生理、心理或行为表现[1]。职业应激对职业人群的健康损害已成为当前职业卫生和职业医学领域的焦点问题。研究表明,过度应激是一些疾病的首要可疑病因,也是导致工作能力下降、缺勤率上升、职业性伤害发生率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2]。

关于教师职业应激的研究,最早出现在20世纪的美国,随后在世界各国开始蔓延并逐渐深入[3]。教师是一个高度应激的职业人群,尤其是中小学教师。由于师资力量不足、责任大、条件差以及承受来自社会、学校和家长等方面的压力,小学教师长期处于高度应激状态,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工作能力[4]。研究指出,约1/3的教师认为教育是“紧张”或“非常紧张”的职业,主要应激源包括工作负荷重,压力大,工作条件差,学生难管,不被承认等[5]。Capel研究认为过度的紧张会导致疲乏、焦虑、压抑和工作能力下降,甚至发展到职业衰竭症(Burnout)[6]等。

国内对职业应激研究起步较晚,但成果丰富。王治明等使用职业应激问卷(OSI-R)对1460名教师和319名非教师进行调查,发现教师的职业应激和应激反应均高于非教师,主要应激源是工作负荷重和不良工作环境。教师压力主要来自学生难管、家长要求高、责任大、时间紧以及工作条件差(如教具落后、教室狭小、噪声大、待遇低等)[7]。周敏等研究认为,在中小学教师中经常出现的应激反应是心理应激反应,其次是躯体应激反应,再次是业务应激反应[8]。宋爱芬等研究认为,应激反应与高校教师的从教时间、学历有关:从教时间越长,应激反应尤其是心理应激反应和躯体应激反应越强烈;学历水平越高,应激反应尤其是躯体应激反应越强烈[9]。

近年国内有关教师职业应激的研究较多,但大多针对整体教师,对分科教师的研究较少。由于在高考中的权重不同,语文、数学等主课教师承受的升学压力更大,工作负荷更高。因此,针对整体教师职业应激的研究,仅反映了问题的“平均值”,可能造成对主课教师职业应激的低估。由于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对母语的阅读、理解和应用能力,因而语文课十分受重视。小学语文教师大多既代课又当班主任,在小学生的认知与社会性发展过程中是有重要影响的“他人”。重要的地位往往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因而分析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应激的特点很有必要。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法,以新疆四所小学的语文教师为研究对象,知情同意情况下匿名式填写问卷。共发放问卷220份,收回196份。被试的基本情况为:年龄21-30岁57人,31-35岁39人,36-41岁43人,42岁以上57人;教龄1-8年54人,9-15年52人,16-20年40人,21年以上50人;中专学历26人,大专学历88人,本科学历82人;1年级教师31人,2年级教师30人,3年级教师32人,4年级教师34人,5年级教师34人,6年级教师35人。

1.2 研究工具

采用王治明修订的职业应激量表(Occupational Stress Inventory Revised Edition ,OSI-R),修订后的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10]。本研究选取其中的职业应激和应激反应2个分量表,共10个子项100个条目。职业应激源包括任务过重(RO)、任务不适(RI)、任务模糊(RA)、任务界限(RB)、任务责任(R)和工作环境(PE)6个子项。应激反应包括业务应激反应(VS)、心理应激反应(PSY)、人际关系应激反应(IS)和躯体应激反应(PHS)4个子项,得分越高表示应激源的强度、应激反应程度越高。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年龄教师职业应激源与应激反应的特点

分别对不同年龄组教师的职业应激源和应激反应进行方差分析,然后根据方差齐性检验结果,用Hamhane’st2进行组间多重比较(下同),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小学语文教师的职业应激源与应激反应的特点

注:*,P<.05, **,P<.01, ***,P<.001,下同

1:21-30岁; 2:31-35岁; 3:36-41岁; 4:42岁以上

由表1可知,21-30岁、31-35岁和36-41岁的教师,显著地比42岁以上教师的职业应激反应强烈,特别是心理和业务应激反应;进一步的检验发现,31-35岁组的教师在任务过重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三组;相对其他各组,21-30岁的教师躯体应激反应更强烈。

2.2 不同教龄教师职业应激源与应激反应的特点

表2 不同教龄的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应激源及应激反应的特点

注:1:1-8年;2:9-15年;3:16-20年;4:21年以上

由表2可知,教龄为1-8年的教师显著地比21年以上教龄教师的心理应激反应更强烈;教龄为1-8年和9-15年的教师显著地比21年以上教龄教师的躯体应激反应强烈;教龄为1-8年和16-20年的教师显著地比21年以上教龄教师的业务应激反应强烈;其它因素的组间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2.3 不同学历教师职业应激源与应激反应的特点

表3 不同学历的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应激源与应激反应的特点

注:1:中专;2:大专;3:本科

由表3可知,部分职业应激源和应激反应存在学历差异。本科学历的教师比大专学历者更多地感到工作任务重、工作环境差,心理应激反应也更强烈;中专学历的教师比大专学历更多地感到任务不适、工作环境差;大专学历者的职业紧张感和应激反应相对最低。

2.4 不同年级教师职业应激源与应激反应的特点

表4 不同年级的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应激源及应激反应的特点

注:1:1年级;2:2年级;3:3年级;4:4年级;5:5年级;6:6年

由表4可知,3年级教师比1、2、6年级教师明显感到工作责任重、工作环境不适,4年级教师感到任务责任比2年级教师更重,5年级教师的人际应激反应显著地高于其他年级的教师。

3 分析与讨论

3.1 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应激源与应激反应的年龄特点

研究发现,21-30岁年轻教师的身体应激反应和反应总分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教师,这与冯锦英的研究结果一致[11]。该作者认为,有76%的新教师感到职业压力大,其中,以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所肩负的职业压力尤为突出。小学新教师突然面对陌生的工作环境,由于角色转换、教育对象幼小、自身经验不足等,往往导致他们感到职业压力很大。在很多小学,尽管年轻教师工作时间短、经验少,但专业成长愿望强烈,工作积极性高,常会承担多重工作任务。多重任务同时意味着多重责任,所以,年轻教师感受到的躯体应激反应更强烈。31-35岁的小学教师正处于多重角色的冲突时期,既是家庭的顶梁柱又是单位的骨干,既要承担赡养老人和抚养孩子的责任,还要追求事业的成就。而随着年龄增长,体力和精力均不如过去,这些变化会使31-35岁的语文教师更容易感到工作任务重、负荷大。

3.2 小学语文教师应激反应的教龄特点

研究发现,随着教龄的增长,身体、心理和业务应激反应强度逐渐减弱。这与严红英等的研究结果一致[12]。该作者认为,教龄短的教师会感受到更多的压力、会产生更多的不良应激反应。这与教师们的社会阅历浅,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自我调节和处理复杂人际关系能力较弱,对组织氛围的好坏更为敏感有关。与年龄效应相似,教龄较短小学教师工作时间短、经验不足,驾驭教材和教学管理等能力相对缺乏。面对学校和家长的高期待,容易产生心理压力,出现应激反应。

3.3 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应激源与应激反应的学历特点

研究发现,不同学历的小学语文教师在任务过重、任务不适和工作环境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显著。具体为:本科学历的教师比大专学历的教师感到工作任务重、工作环境不理想,在心理应激反应方面表现强烈一些。这与谷桂珍等的研究结果一致[13]。该作者认为,高学历者由于忍耐性低、竞争性强,在工作中面临的组织外的冲突和组织内的任务更重,所以对应激环境或应激因素的反应更强烈。但匪夷所思的是,中专学历的教师也比大专学历者感到工作任务重、环境差,心理应激反应也更强烈。为何大专学历的小学语文教师在职业紧张源和紧张反应上表现反常,尚需进一步研究。

3.4 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应激源与应激反应的年级特点

研究发现,3年级教师比其他年级教师更多感到承担的任务责任重,且比1、2、6年级教师明显感到工作环境不理想,这与吴冬娜等的研究结果一致[14]。该作者认为,学生学习适应性分为身体适应、生活适应和学习适应三个因子,3年级学生在生活适应和学习适应两个方面最差。

小学3-4年级是儿童思维的转折期,是儿童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同时是情感从不自觉到自觉,从易变到初步稳定的一个转折点[15]。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的培养目标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设定,提出了“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3年级儿童的心理转折与语文课程内容深化、课程目标提升,都增加了3年级语文教育的复杂性,会加大3年级语文教师的任务难度,使其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增加。

4 建议

4.1 个体应对措施

4.1.1 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主动寻求社会支持

“面对并解决问题”是有效应对方式。问题不断得到解决,因问题而产生的压力才能根本得以缓解。年轻教师应主动适应岗位要求,勤奋学习,勇于实践。在实践中完善知识结构、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水平,赢得同行和家长的认可。主动寻求社会支持也是应付压力的有效手段,研究表明,社会支持水平会直接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社会支持越高,心理健康水平和主观幸福度就越高,而心理症状就越少[16]。学校领导、同事、丈夫(妻子)、父母或朋友等都是小学语文教师重要的社会支持源。不论是物质上的帮助还是精神上的支持,对缓解他们的应激反应都有积极的作用。

4.1.2 培养积极达观的人生态度,不断提高心理能量

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健康的身体,是教师抵御工作压力的重要条件。小学语文教师的工作任务重、工作性质复杂、责任重大,所以,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维护个人的身心健康。在认真工作之余,可通过阅读和交流,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职业精神。还可适当参加文娱、体育和休闲活动,及时释放紧张,增强身体素质。要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如种花、养鱼等,在放松状态调养心气。要留出时间外出旅游,尽享自然美景,汲取宇宙能量。总之,要顺应身心规律,协调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维持心理能量的新陈代谢。

4.1.3 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身心变化,做好转折期的促进工作

三年级是儿童认知发展的转折期,表现为观察的主动性提高、注意稳定时间延长、有意记忆能力提高,特别是出现了抽象思维的萌芽,分析、综合及推理判断能力有一定提高。与之相应,该阶段的教学内容和课程目标均有新的调整。语文课中出现了说明文和小议论文的阅读理解和写作任务,这对教与学构成很大的挑战。在教学内容与学生发展之间,需要小学三年级教师做好教学准备,充分发挥启发和引导作用。

4.2 组织应对措施

4.2.1 管理渗透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营造尊重、信任的校园氛围

学校管理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教学、服务一线的理念,营造尊重、信任的校园氛围。尊重语文教学的规律,尊重语文教师的劳动。改善语文教师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为语文教师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分层次培训提高。开展教学观摩、讲课比赛等活动,使年轻语文教师尽快掌握教学技能,提高业务水平。建立新、老教师之间的“结对子”互帮互助机制,使教师业务交流正常化。

4.2.2 构建社会支持体系,改进评价制度,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工作负荷重、任务繁杂是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普遍问题,学校要在为学生减负的同时也给教师减负。把管理重点放在服务教学、为教师钻研教学、提升业务水平创造条件上。通过构建制度化环境、为小学教师提供支持。进一步强化评价制度的诊断和激励功能,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并改进教学工作,鼓励语文教师积极钻研业务,自强不息。

4.2.3 做好职业健康促进工作,预防小学语文教师出现职业衰竭

健康促进是21世纪职业卫生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促进职业人群身心健康、提高职业人群工作能力和生命质量的一项投入少、产出高的干预方法[17]。学校要重视对小学语文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健康教育,使其充分了解职业应激的来源及其对身心健康的危害,同时掌握应对应激的技巧和策略,降低其职业应激反应,保护职业热情,预防职业衰竭。

参考文献:

[1]王治明,兰亚佳,李健,王绵珍.教师职业应激、应激反应和个体应对资源研究[J].职业卫生与病伤,2000,15(3):130.

[2]Levy B S.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ed.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998.297-315.

[3]王龙.教师职业应激压力源的反思与启示[J].河西学院学报,2006,22(4):75.

[4]吴思英,王绵珍,李健,张学锋,余海涛,潘池梅.中小学教师职业应激干预研究[J].卫生研究,2006,35(2):214-216.

[5]Pithers R T ,Fogarty G J. Occupational stress among vocational teachers . Br J Educ Psychol, 1995,65:3.

[6]Capel S A. The incidence and influences on stress and burnout in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 [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87,57:279-299.

[7]王治明,兰亚佳,李健,王绵珍.教师职业紧张、紧张反应和个体应对资源研究[J].职业卫生与病伤,2000,15(3):130.

[8]周敏,李健,潘池梅,兰亚佳.中小学教师职业应激因子分析[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1,16(3):1-3.

[9]宋爱芬,史学武,库来西.高校教师职业效能感与职业应激的特点研究[J].昌吉学院学报,2007,4:79-83.

[10]李健,兰亚佳,王治明,王绵珍,王明炽,刘国清.职业应激量表(OSI-R)信度与效度验证[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1,19(3):190-193.

[11]冯锦英.新教师的职业压力与应对策略[J].河南教育,2006,(9).

[12]严红英,陶志阳.中小学教师职业应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4):369.

[13]谷桂珍,薛改样,余善法.文化程度对职业应激测试结果的影响[J].中国职业医学,2002,(29)1:28-29.

[14]吴冬娜,林勇强.不同年级小学生适应性的比较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2,23(4) .

[15]李维.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13-14.

[16]盖乃诚.中小学教师职业应激状况与对策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3,17:39-40.

[17]俞国良,曾盼盼.论教师心理健康及其促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26.

猜你喜欢

教龄教师职业学历
学历造假引发法律纠纷
湖南省孤独症康复教师培训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提高教师教龄津贴,激励教师终身从教
中学数学教师的继续教育研究
马秀珍:建议提高教龄津贴标准
知识无力感
关于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素养的思考
幼儿园新任教师职业适应问题研究
幼儿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