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型期我国阶级阶层关系调研报告

2011-10-13郭红霞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被调查者阶级阶层

郭红霞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北京 100081)

转型期我国阶级阶层关系调研报告

郭红霞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北京 100081)

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社会成员的分化成为不争之实。目前,考量社会成员之间的分化主要基于经济利益分化。虽然分化过程显失公平,但社会成员在政治认同和价值认同方面却保持了较高的一致性。在阶级阶层关系中,干群关系、新老阶层关系值得关注。因此,需要倚重以党和政府为主导形成的合力,着力解决收入分配等问题,破解干群矛盾,促进阶级阶层关系的和谐,逐步形成与经济社会现代化相辅相成的现代化的社会结构。

阶级阶层关系;社会分化;社会流动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期,社会阶级阶层关系发生深刻的变化。传统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开始新的分化组合,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等新的社会阶层应运而生。在改革开放利益格局的大调整中,社会成员经历了新一轮的沉浮,阶级阶层关系也进入新的流转变迁时期。这种社会流动关系影响着党和国家的工作全局。阶级阶层关系历来是国家的基本国情,是执政者制定方针政策、治国理政的基础。那么,目前我国的阶级阶层关系现状如何?突出的问题是什么?如何促进阶级阶层关系的和谐?围绕上述问题,“转型期阶级阶层关系问题研究”课题组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部分培训班中进行了问卷调查①调查样本的基本构成情况为:平均年龄 40.2岁;性别构成:男性占 64.9%,女性占 29.2%;学历构成:本科占 50.0%,研究生及以上占35.1%,大专占 11.7%;政治面貌:中共党员占 5.8%,民主党派成员占 62.3%,群众占 28.6%;年收入构成:1万及以下者占 1.9%,1万~5万者占46.1%,5万~10万者占 39.0%,10万~50万者占 9.1%,100万~500万者占 1.3%。。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 160份,回收 154份,有效回收率为 96.3%。调查的结果及分析如下:

一、阶级阶层关系的主观认知与实质

对于我国当前的阶级阶层关系,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认为总体上“不和谐”,8.4%的被调查者认为“非常不和谐”,54.5%的人认为“不太和谐”,二者合计达 62.9%。改革开放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国家经济实力大大增强。2010年我国二季度经济总量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对于社会成员来说,改革开放实质上是一次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在这个过程中,社会成员的绝对利益增加了,但损益不均,在享有经济资源、政治资源、文化资源、社会资源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程度不同。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沉淀,阶层之间的分化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人们的认知和判断也是对这一客观现象的反映。

当前,我国社会成员的分化,主要是基于经济利益的分化,但分化过程显失公平。

第一,对于当前我国社会成员的分化,68.8%的被调查者认为主要表现在“收入分配差距”上;与之相呼应,对于当前我国的贫富差距,63%的被调查者认为“非常严重”,35.1%的人认为“比较严重”,二者合计高达 98.1%,且高达 84.4%的被调查者认为“两极分化现象在我国已经非常严重”。这说明,在被调查者看来,我国社会阶级阶层之间的分化主要是基于经济利益的分化,其间的“不太和谐”是基于经济利益基础上的矛盾。这与对我国当前群体性事件的判断相一致。当问及“近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如何看待这个现象”时,62.3%的被调查者认为是“社会成员之间存在利益矛盾”,73.4%的被调查者认为“社会利益表达渠道不畅”,51.9%的被调查者认为“政府治理能力需要提高”,而认为是“社会成员在政治层面和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矛盾和冲突”的最少,为 37.7%。这说明,被调查者认为我国社会成员的分化目前主要是基于经济利益的分化。

第二,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或者贫富差距严重的成因是什么?在被调查者看来,居于首位的是“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低”,选择率达33.8%;其次是“腐败”,选择率达 24%;再次是“垄断”,选择率达 14.3%;而选择“市场的优胜劣汰,能者多得”的仅占 3.9%。显而易见,被调查者对我国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的公平性不认同。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低”,意味着在初次分配中,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利益分配关系显失公平。劳动要素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应该占多大比例?经济学中有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分配率,即劳动者的工资总额占 GDP的比重。这是衡量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与否的重要指标。在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这个比重一般是 54%~65%。在过去 50年中,美国和英国的劳动分配率保持在 65%~80%。而一些研究表明,近十几年来我国的初次分配,国家和企业分配份额呈现双增加态势,而居民的分配份额则有所下降。依据收入法计算:1993年至 2007年,政府收入占 GDP的比重由 11.68%增至 14.81%,增加 3.13个百分点,2009年则达到 20.4%;企业资本收益由38.83%增至 45.45%,增加 6.62个百分点;而居民劳动报酬占 GDP的比重由 49.49%降低至 39.74%,降幅达 9.75个百分点。对此,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指出,剔除统计口径变化因素的影响,居民部门的劳动报酬占比下降并没有数据显示的那么大,但我国劳动报酬占比仍呈逐年下降趋势,这一判断总体上可以成立,劳动报酬占比下降导致收入差距拉大,是由分配结构不合理造成的,这一现象应当引起重视。

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低”挑战经济领域的公平相比较,由“腐败”而来的非法收入、灰色收入和“垄断”而来的畸高收入导致的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则构成了当前中国经济社会的最大挑战。在经济方面,这些行为践踏公平竞争原则,破坏经济秩序的健康运行;在社会方面,加剧了社会阶级阶层之间的冲突,导致社会不稳定隐患剧增;在政治方面,直接或间接地侵蚀人民对执政党和政府的信任,消解政权的合法性和社会的凝聚力。

调查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解决了效率问题,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了,而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逐步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这不仅仅关涉经济领域的公平正义、经济社会发展的效率,而且关涉社会稳定、政治合法性的增长。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级阶层的流动变迁

这里所说的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关系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动,是地位的流动变迁。

(一)关于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

我国《宪法》总纲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居于领导地位是有宪法依据的。那么,在现实中,人们对于工人阶级领导地位的认知如何呢?本次调查中,62.3%的被调查者认为“有名无实”,27.2%的人认为“无名无实”,认为“名副其实”的仅占 9.9%。总体上,89.5%的被调查者不认可“工人阶级居于领导地位”这一提法。这一调查结果反映了在人们的认识中,工人阶级的宪法地位、历史地位与现实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是相悖的。同时,调查结果也表明:在工人阶级发生分化的今天,我们要回答人们认识中的困惑,坚持和体现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不仅需要科学地界定工人阶级的内涵与外延,从理论上说清楚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的新变化和新特点,更需要在实践中使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得到实实在在的体现,这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的规定性及其认同。

(二)利益格局调整中阶级阶层的升迁沉浮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是一次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在这个过程中,社会成员根据获得的资源的数量、质量及机会,其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升迁沉浮。本次调查显示,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一些群体是向上流动。其中,获益最多的三个群体依次是:私营企业主,被调查者的认同率达 74.5%;国企管理者,认同率达 72%;公务员,认同率达 35.2%。声望明显上升的三个群体依次是:科研及教学人员,认同率达52.5%;私营企业主,认同率达 43.1%;公务员,认同率达 41.5%。享受公共服务最好的三个群体依次是:公务员,认同率达 82.1%;国企管理者,认同率达75%;科研及教学人员,认同率达 56.3%。与此相对应,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一些群体出现向下流动。其中,利益受损最多的三个群体依次是:下岗工人,90.7%;集体企业工人,认同率达 59.4%;国企工人,认同率 55%。声望明显下降的三个群体依次是:国企工人,认同率达 50.9%;集体企业工人,认同率达39.7%;下岗工人,认同率达 39.4%。享受公共服务最差的三个群体依次是:下岗工人,认同率达85.6%;农民,认同率达 79.7%;农民工,认同率达78.2%。

如果把上述社会成员的流动用图表表示出来(见表一),我们会发现向上流动和向下流动的群体在任何一个纬度上几乎是叠加重合的,处于上层的基本上是经济、政治、文化、声誉等各种资源的集大成者,且在享受公共服务、能够改变社会成员社会流动代际传递这一资源上仍然是强势群体。各个纬度之间呈现出马太效应的高度相关关系,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这样的社会结构往往是弹性比较小,封闭性比较强,即下层社会成员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比较难,各个群体界限分明、相对封闭,缺乏沟通了解和信任,充满怀疑、猜忌,甚至仇恨。而且,某一社会层面上的冲突极易蔓延,引起其他层面的连锁反映,容易孕育社会大的冲突,社会整合度低。

表一 阶级阶层的社会流动

(三)社会成员对自己社会流动的主观判断与评价

请社会成员对自己的社会地位及其流动进行判断和评价,旨在发现社会成员的阶层意识及阶层认同感,即自己认为自己属于什么地位。社会成员的阶层意识及认同感对社会成员的心理和行为会产生或积极、正面或消极、负面的导向作用。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第一,关于经济地位、政治地位、社会地位的流动,均约有四成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实现了向上的流动(见表二),认为自己属于向下流动的比例不大,尤其是在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流动上属于向下流动的不到 10%;第二,被调查者对自己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的评价高于其对经济地位的评价 (见表三)。这和我们的调查对象主要是民主党派的干部、后备干部、有关方面准备着力在政治上培养的积极分子有关。

表二 社会成员关于自己地位流动的评价(%)

表三 社会成员关于自己地位状况的评价(%)

(四)对新的社会阶层的认同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新的社会阶层应运而生,那么,人们对他们有怎样的认同呢?本次调查对象涉及的社会群体包括公务员、科研教育等专业技术人员、医务人员、企业管理技术人员、私营企业主、律师等,既有体制内的,也有体制外的,既有在政治属性上属于工人阶级的传统的老社会群体,也有新的社会阶层。但是,鉴于公务员所占比例最大,达 54.5%,因此,此项调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作为老的社会阶层对新的社会阶层的认同的反映。调查结果显示:第一,34.3%的被调查者对私营企业主不认同,认为其致富的首要因素是“与权力结盟”,对其财富仍然报以质疑态度;而绝大多数被调查者对新的社会阶层中的民营科技企业创业人员、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个体户、外资企业管理技术人员等,群体则持认同的态度,肯定其致富主要是依靠各自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第二,74.7%的被调查者不认同“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的中间阶层”。从理论上讲,我国新的社会阶层包括的六类社会群体,都是西方社会结构中的中间阶层,其中,个体户、私营企业主、自由职业者属于老的中间阶层,民营科技企业的从业人员、外企的管理技术人员及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等,则类似于西方社会结构从工业化向后工业化转型中出现的新中间阶层,应该承担社会稳定器的角色。调查结果表明,在被调查者看来,新的社会阶层还不足以充当社会稳定器。相应地,如何加强其政治引导工作,使其积极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增强与其他社会阶层和谐共处的能力,逐渐成长为充当社会稳定器的中坚力量,是当前和未来促进阶级阶层和谐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社会成员的政治认同和价值认同

关于马克思主义,51.4%的被调查者认为“仍然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25.7%的人赞同“一定范围内适用”,17.6%的人赞同“还是淡化意识形态为好,少谈些主义”,2.7%的人认为“已经过时,不适应我国国情”。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调查结果表明,接受调查的党外人士对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还是认同的。当然,马克思主义作为产生于 160年前的理论,如何在发展中坚持、在坚持中发展,是一个与时俱进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47.7%的被调查者认为“它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12.6%的被调查者认为“有些抽象,笼统,指导性弱”;对其掌握情况,19.9%的被调查者对其内容“非常清楚”,15.2%的被调查者“知道一点,说不全”,而表示“不知道”或者“听说过,不太清楚具体内容”的占 5.3%。

关于自我与他人、义利、国家与个人等关系的认知 (见表四),调查结果反映:被调查者在这些方面的价值观还是积极的。

表四 社会成员关于自我与他人、义利、国家与个人关系的认知

关于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问卷设计的问题是“如果您尚未加入任何政党,您是否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调查结果显示:54%的人选择“愿意”,39.6%的人选择“不愿意”,5.8%的人选择“无所谓”。进一步分析,54%的人之所以“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54.7%的人是因为“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40.0%的人认为“是对自身政治表现的肯定”,38.7%的人是因为“有更多的机会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28.0%的人是因为“信仰共产主义”,14.7%的人是因为“容易得到提拔重用”。39.6%之所以选择“不愿意”,因为其中 83.6%的人认为“不加入中国共产党一样可以为国家作贡献”,20.0%的人认为“党内存在腐败现象”,7.3%的人“对实现共产主义信心不足”,1.8%的人认为“受约束不自由”。

四、构建和谐阶级阶层关系的着力点

第一,着力解决三大社会问题。在问卷中,我们列出了经济层面、政治层面、社会层面、意识形态层面共 15个社会问题,包括:三农问题、收入差距过大等。请被调查者从中选出构建和谐的阶级阶层关系迫切需要解决的三项社会问题,并按重要性排序。依据三项合计,并对数据进行加权处理后,按照重要性排序,居于首位的是“收入差距过大”问题,选择率达68.2%;其次是“社会保障”问题,选择率达 48.2%;再次是“腐败”问题,选择率达 32.7%。

第二,倚重三大主体,加强相关主体建设,形成资源合理配置的合力。在被调查者看来,在构建和谐的阶级阶层关系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三大主体依次是“政府”,选择率达 95.5%;“党组织”,选择率达75.1%;“新闻媒体”,选择率达 63.5%。其他主体依次如下:“民主党派 ”(32.1%)、“工会 ”(31.8%)、“统战部 ”(31.1%)、“行业协会 ”(20.3%)、“新社会组织”(16.5%)“宗教组织”(15.4%)和“工商联”(2.5%)

政府和党组织居于首位,这不难理解。其一,社会成员的分层,从表象上看是人们社会地位的垂直分化,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人们之间的利益或资源占有量的多少、占有机会的大小有无的差异,反映的是关于人们之间的利益或资源占有的关系。它显示出社会的不平等。当前,市场机制是大多数国家普遍实行的资源配置机制,即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即使一个市场机制非常健全的社会,市场这只“无形之手”的作用也是有缺陷的,同时还需要政府发挥“有形之手”的作用进行调整或者弥补。其二,我国是一个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无论是建立健全市场机制的规则,还是弥补市场机制固有的缺陷,都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党组织发挥指导作用,更何况传统的全能型的集权体制还未完全消解。当前,在诸多群体性事件中,地方政府往往成了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关键当事方就是典型的反映之一。

可以肯定,政府和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没有别的主体可以望其项背。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党和政府时时事事成为矛盾的焦点,就会蕴藏着很大的风险。随着社会的日益开放、多元化自组织力量的成长,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党和政府这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格局需要调整,要学会科学地管理和驾驭民间的多元社会力量,充分发挥其作用,使其形成积极的社会力量。

资源配置的合理与否从根本上决定着社会阶级阶层关系是否和谐。经济资源的配置是社会成员分化的基础,在经济资源的配置中,市场进行初次分配,政府通过税收和转移支付 (对公共服务进行分配)、社会保障制度等进行再分配,对初次分配造成的较大差距进行直接、间接的调节。市场、政府是主体,但是,我们还会发现,除了市场、政府之外,还有一些社会组织,如工会、行业协会、慈善组织甚至企业和社会成员等都在初次分配或者第三次分配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再比如政治资源的配置。除了党和政府发挥主导性作用外,一些社会组织在沟通民意、协调关系、解决矛盾和冲突中也发挥着社会安全阀的作用,人们参与社会组织的意愿也在增强。调查显示:关于维权、环境保护相关的非官方有组织活动,16%的被调查者表示“参加过”,46%的被调查者表示“没有参加过”,32.7%的人表示“会参加”,只有5.3%的被调查者表示“不会参加”;按照参与意愿的强烈程度,被调查者希望参加的组织依次是:“方便获取利益、信息和机会的专业性、常设性非官方组织”(29.7%)、“休闲娱乐的俱乐部等非政治性、非营利性组织 ”(26.4%)、“行业协会 ”(23.6%)、“工会 ”(11.5%)。尤其是民主党派作为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架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战线组织作为党的一大法宝和独特优势,其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本次调查中,8%的被调查者认为,在我国现在的政治体制下,各民主党派的作用“能充分发挥”,64.7%的人选择“能发挥,但不充分”,27.3%的人选择“不能有效发挥”;66.2%的被调查者认同“人民政协能够代表部分阶层利益”,认为“人民政协不能真正代表社会各阶层利益诉求”的仅为 9%,认为工商联在促进阶级阶层和谐中能够发挥作用的仅为 2.5%。

因此,在经济资源、政治资源等各项资源的配置中,我们需要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实现由“倚重党、政府发挥主要作用”到“倚重党、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加强各类相关主体的建设”,形成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合力,使资源在社会成员中得到合理配置,矫正效率和公平的失衡,促成阶级阶层合理的流动与关系的和谐。

此外,63.5%的被调查者认同“新闻媒体”的作用。这是对社会日益信息化的折射,同时也揭示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加强新闻媒体建设、引导其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是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党报党刊为核心,以广播、电视、互联网为重要手段的多门类、多层次的新闻信息媒体系统,在宣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推进改革开放、反映民情民意、舆论监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从实践来看,新闻媒体也存在一些问题:主流媒体缺乏对民众的吸引力,硬性订阅的报纸没人看,在调研中,普遍反映不好看、不愿看;商业化运营的一些大众媒体往往在经济性和社会性上失之偏颇,新闻媒体的客观真实、公正拜倒在“眼球”赢利的目标下,造假、低俗内容充斥娱乐媒体,更谈不上引领先进文化的自觉意识和承担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社会责任。这种状况导致了现实社会中的文化乱象,人们好像陷入集体癔症状态,不知道这个社会倡导什么?人们应该坚守什么?

放眼未来,信息化日益加深是社会的一大趋势,新闻媒体的作用不可低估。结合现实,如何加强新闻媒体建设,特别是新兴媒体的建设、管理,使其扬长避短,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宣传、引领社会理想价值,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就显得非常迫切,并且具有战略性。

第三,积极破解三大关系。在阶级阶层关系中,当前迫切需要关注和破解的关系和矛盾是哪些?调查结果显示,依次是:干群关系、劳资关系以及工人、农民与新的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本题是一个多项限选题。如果直接按照频率统计,“干群关系”的选择率达 92.0%,“劳资关系”的选择率达 86.7%,“工人、农民与新的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的选择率达47.1%。对数据进行加权处理后,按照重要性排序,“干群关系”的相对频率达 45.7%,位居第一;“劳资关系”达 30.6%,位居第二;“工人、农民与新的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达 12.5%,位居第三。三者合计达88.8%。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本次调查对象中将近60%是公务员,“干群关系”依然位居榜首说明了什么?说明公务员作为干部中的一份子并不讳疾忌医,更说明“干群关系”在阶级阶层关系中居于突显地位。

综上所述,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进入到社会转型期,社会阶级阶层结构也进入到转型期。社会成员的分化不仅是一种客观的现实,而且也为人们深刻地感知。总体上看,目前我国社会阶级阶层之间的分化主要基于经济利益分化。这种分化是显失公平的。值得注意的是,在显失公平的分化过程中,社会成员在政治认同和价值认同方面却保持了较高的一致性。在阶级阶层关系中,干群关系、新老阶层关系等值得关注。因此,需要倚重以党和政府为主导形成的合力,着力解决收入分配等问题,破解干群矛盾,促进阶级阶层关系的和谐,逐步形成与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相辅相成的现代化的社会结构。

责任编辑:杨 东

Research Report on Social Strata Relations in China during the Transition Period

GUO Hong-xia
Central Institute of Socialism,Beijing,100081

W ith the refor m and opening-up,the differentiation of socialmembers in China has become an indisputable fact.At present,such differentiation mainly results from differentiation of economic interests.Though the differentiation process isobviously not fair enough,the socialmembers remain consistent in ter msofpolitical identity and value identity.In social strata relations,we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cadre-masses relations and relations bet ween new strata and old strata.Therefore,we shall rely on the joint forceswith 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 as the predominance,focuson solving the problemsof income distribution,ease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cadres and masses,promote harmonious relations between different social strata,and gradually for m the modern social structure that complement each otherwith the modernization of economic society.

social strata relations;social differentiation;socialmobility

D663

A

1002-0519(2011)01-0070-06

2010-12-01

郭红霞,女,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一战线理论教研部教师。

猜你喜欢

被调查者阶级阶层
黄永峰:追梦互联网新蓝海 彰显新阶层新担当
当“非遗”遇上“新阶层”
一个可供选择的全随机化模型
美国大学招生行贿丑闻凸显其阶层割裂
大众富裕阶层如何理财
“偏离”与“回归”:京郊土改中的路径依赖与阶级划分(1949—1950)
还原真实
余姚市民幸福感民意调查分析
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 促进阶级阶层关系和谐
你为何不能幸福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