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传统黄历看文字信息图形化设计

2011-10-13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100084

大众文艺 2011年9期
关键词:图形化图形文字

肖 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北京 100084)

从传统黄历看文字信息图形化设计

肖 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北京 100084)

黄历,是在中国农历历法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沿用至今的历法。今天的黄历大体包含两方面内容:其一是历法,其二是择吉。因此,黄历是民间十分普及的择日工具。黄历之所以流传至今,既是对道家哲学理义的诠释,也是儒家经世致用的生活准则的体现。

黄历;信息;图形化

新年伊始,换上一本封面印着财神红红绿绿的黄历是中国百姓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今天的黄历大体包含两方面内容:其一是历法,其二是择吉。因此,黄历是民间十分普及的择日工具。黄历之所以流传至今,既是对道家哲学理义的诠释,也是儒家经世致用的生活准则的体现。

黄历是在中国农历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带有许多表示当天吉凶的一种历法。有记载称黄历为黄帝创制,故称《黄历》。因由钦天监计算颁订,故也称皇历。内容大都指导农民的耕种时机,所以又称农民历。民间俗称为通书。但因通书的“书”字跟“输”字同音,因避忌故又名通胜。《黄历》主要内容为二十四节气的日期表,每天的吉凶宜忌、生肖运程等。1

相传西汉以前,我国使用过六种古历法。即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和鲁历,其中以黄帝时创造的历法为最古。唐朝诗人卢照邻《中和乐•歌登封章》:“炎国丧宝,黄历开睿”。黄历就是黄帝历的简称,所以人们后来习惯把历书称为黄历。

黄历出现于数千年前,后随时代更迭内容也逐渐增加,其主要是农事节气与日常生活宜忌等内容,所以说黄历是一种大众常用的记时生活工具,由于其实用性强所以一直流传至今。今天我们看到的黄历信息多而杂,内容涉及中国传统历法及民俗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春分、冬至等农事节气。目前生活中流通的黄历大致有以下三种:一种是传统每日一撕的老黄历,第二种是作为礼品的精装黄历,还有一种是电子的虚拟黄历,一般以网络为载体,除了许多专门的黄历研究网站之外,一些大型的门户网站还提供黄历在线查询的服务。

黄历中的文字信息组成

项目 组成 举例1公历 日月年,星期 2009年6月9日 星期二2农历 干支年大小月日 农历戊子年十月大 初六日3本日吉星 十二生肖 + 幸运数字 蛇 19 25 6 鼠 8 17 20 4吉神方位 喜神贵神财神 + 东南西北 喜神西南 贵神正西 财神正北5时辰吉凶 时辰 + 吉中凶 子凶 丑凶 寅中 卯吉 辰中 巳凶…6吉神凶神 吉神 + 凶神 吉神:普护 凶神:月破、四击、元武7宜忌 宜忌细项 + 宜忌 宜:上梁、纳财 忌:安葬、开市8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 + 七十二候应 立春:鱼上冰、东风解冻、蛰虫始振9节日 传统节日 春节、元宵节、端午节…10生肖冲煞 十二生肖 + 年龄 + 冲克 牛日冲羊 生年41岁11每日胎神 方位 占外 门东 炉北12所值九星 赤白黑碧绿黄紫等九星方阵 九星九紫13每日禄星 命里干支 + 进禄、互禄 甲命进禄 寅命互禄14纳音五行 干支纪日+金木水火土+星宿 庚申木 奎危15 周公解梦 周公解梦 “梦见关闭的门,成功的征兆”16箴言善语 箴言善语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黄历中所有涵盖的信息如上表可见十分的庞杂,我国先民用智慧将其整体格局模块化进行整合与排列,兼之图形与文字相结合,形成了既直观又丰富的视觉效果。黄历的设计不仅服务于精英阶层,还能让普通老百姓通过读图获得每日所需信息,在一定程度达到了得了信息民主化的目的。黄历的设计可以说是我国古代文字信息视觉化的最早案例。

在如今这个时代,信息的传播不仅仅是通过传统的印刷媒介,而更多的是依赖直观性的电影、电视、网络以及各种电子传媒等途径。利用图像传达信息是主要的时代特征之一。

图像化时代的到来,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也标志着一种新设计理念的拓展和形成,这更意味着人类思维模式的一种转换,这种变化同时也使视觉传达设计的领域不断扩大,视觉传达设计的外延不断扩展。比如视觉导示系统设计、图表设计等都是运用视觉图形传达其含义,它们同属于信息艺术加工的范畴。大到历届奥运会的整套体育图标设计,小到安全出口下方一个小小的提示图形,枯燥的文字图标信息在经过图形的替换后,往往在保留住原意的同时更加直观、形象、耐人寻味,从而强化其识别、引导、说明、警告等各种各样的作用。这也是通过图形化设计提高生活质量的手段之一。一个规范的图形系统与一篇统一字体的文字相比而言,前者更能迅速地抓人眼球,更能刺激人产生阅读欣赏的兴趣,更利于形象的推广与传播。2

无论是西方的字母文字,还是中国的汉字,它们都有共同的祖先——原始图形。原始图形符号是文字发展的源头,正是图形的发展孕育了文字的出现。首先,汉字的字形结构有强烈的图形意味,一开始就以物体外在的表象作为字的内在含义,并且汉字在其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着“象形”这个原则。图形与文字既存在着内在联系,但两者毕竟不同,3图形具有表形性,文字具有表意性;图形语言感性特征鲜明,而文字则具有不可逆的理性特征;其次,图形具有传递信息快的特点,而文字相对图形缺少直观性;最后,理解文字信息需要学习和教育,而接受图形信息则可以利用经验和本能。

西方的星座能预测性格与命运,中国的黄历能推算宜忌跟冲煞,这两种古老的方术存在着某种可比性:同样是没有得到科学的验证,但都得到广泛的推崇和信仰;不同的是长辈们都看黄历,年轻一代乐意问星座。黄历有逐渐淡出人们生活的趋势,与此同时星座的旋风却越刮越烈。对于这种现象,笔者认为一方面是西方文化输出策略和全球化的趋势所导致的结果,尤其在年轻人思想意识形态都越来越西化的今天;另一方面,星座跟图形符号的密不可分大大增强了人们的可感知性,对于推广普及和周边产品开发是十分有帮助的。用Google搜索图片,“星座”的搜索结果约有1.490.000项搜索结果,“星宿”的搜索结果约为97.600项。星座是以符号为原本,文字作为辅助辨识工具;而星宿是以文字为原本,图像作为帮主理解的工具。这也是传播结果出现差异的原因。图形相比单纯的文字信息,它的传递方式更直接,也更人容易激发人们各种现象。

在设计史上,专门倡导以图形进行传达的运动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才出现,即图形传达系统(Iso type Movement)——依索体系运动,依索体系运动是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在平面设计上的反映,其核心是设计的民主化,倡导创造无需文字的“世界视觉语言”,强调图形的利用很大程度上就是考虑到文化水平低下的社会大众的需求。创始人奥托• 纽拉斯(Otto Neurath 1882-1945)最初是维也纳的一位社会学家,孩童时代就设想运用图形来传达思想,1918年,一战结束,整个欧洲开始了大规模的重建工作,社会学家们对于如何建造一个更完善、更良好的社会生活和工作环境、增进人们的交流和互相理解非常关注,纽拉斯认为平面设计应该提供全人类都能够认识、了解的手段,提供促进人类思想和观念沟通、交流的新方式。在他的领导下,Gerd Arntz主要负责设计4000多个标志和图形,涵盖了工业、政治、经济、人口统计等各个方面。这些图形被广泛应用到了地图和图表的设计中,这样的系统从此成为世界各地竞相效仿的榜样。4

除此之外,这种手法的探索在今天也越来越丰富。徐冰的地书,是一本可读的小说。它的新奇之处在于:书中所有的文字完全来自用当代生活中现存的标识语言,是约定俗成的结果的组合,它对于文本知识没有任何要求,而是直接针对生活逻辑和事物的本身。因此,不管何种文化背景,讲何种语言,只要对生活的介入有一定的广度与深度,都能明白其中的意思,就算是文盲也能享受阅读的乐趣。

地书的延伸设计是一套“字库”软件,使用者将英文句子敲入键盘,电脑会将其转译成这种标识语言,可以起到字典的作用,也是实用性的一种考虑。

图形不仅仅能完全取代文字传达思想,与文字相结合的图形探索研究也是近几年各国视觉传达设计的热点。比如日本设计师广村正彰为一个餐厅做的墙纸的设计,文化气息很浓,世界各国不同语种的人们都方便阅读。一个有趣的网站http://fontpark.morisawa.co.jp/,设计师把自己出品的字体做成游戏,把中文、日文和英文的笔画解构,让用户可以自己输入文字,并随意改变方向、尺寸,利用字体创造出一些有趣的图形,甚至可以用来做设计。总而言之,关于文字图形化表现的设计渐渐成为今日面设计的趋势之一。

注释:

1.引自《维基百科》

2.引自《视觉传达设计中图形的系统演化方式研究》彭渺

3.引自《文字的图形化问题》陈静晗

4.引自《维基百科》Isotype (pictograms)

[1]刘道超.论汉代择吉民俗的发展及其特征.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

[2]Pamela Breyer,Susan Stempleski.择吉通书万年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3]真由美.中华万年历与民俗.华文出版社,2002.

肖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视觉传达设计系研究生二年级。

猜你喜欢

图形化图形文字
基于Arduino图形化编程的教学应用研究
浅谈图形化编程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分图形
找图形
Mixly米思齐:优秀的国产创客教育工具
图形变变变
图形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