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鲁迅(外一篇)

2011-10-13湖北颜士近

吐鲁番 2011年1期
关键词:姚安李贽鲁迅

湖北 颜士近

阅读鲁迅(外一篇)

湖北 颜士近

我喜欢朱自清的散文,“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喜欢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如声情并茂的抒情诗、清新淡雅的水墨画;喜欢徐志摩的诗歌,“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喜欢戴望舒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我幻想过风花雪月的时代,也爱着滴答的雨声、丝丝的雨帘、淡淡的愁,但我更喜欢鲁迅先生,喜欢阅读鲁迅先生的文字。

鲁迅先生语言犀利,字字如匕首般直刺人的内心深处,在鲁迅先生的作品里,人性是那么赤裸,越是想隐藏什么,就越会被剖析得束手无策。

第一次读《狂人日记》着实被吓了一跳,使我怀疑鲁迅先生是否在续写《聊斋》,后来上大学学了历史才理解到旧中国的封建制度就是那么可怕、凶残。鲁迅先生一直在警告吃人的人:“你们要不改,自己也会被吃尽,即使生得多,也会给真的人除灭了。同猎人打完狼子一样!——同虫子一样!”

非常震撼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什么“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的不像样”,什么“君子动口不动手”,什么“精神胜利法”……鲁迅先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写出了中国人的灵魂,让人悲哀。

曾听到一位中学老师说过,鲁迅先生针针见血的文字已不适合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了。真的是这样吗?我不以为然,我可是在鲁迅先生的文章中窥见了我们这个社会光明背后的阴暗,包括我自己。

去年秋天乘坐公交车,我亲眼目睹了一个小偷偷钱包的全过程,当时我很想喊,可当小偷阴毒的眼神盯着我时,我竟然心虚了,就那样默默地一直坐到下车。这虽然比观看日本人杀中国人的场景要微不足道得多,但内心深处的我,和鲁迅先生《藤野先生》一文中“围观的中国人”没有什么区别。

鲁迅先生的作品永远也不会过时!中国的高速发展有点像还不会走路的幼儿开始跑步,特别是国民精神方面,一方面还没有完全摆脱过去几个世纪的封建传统思想,而另一方面又为学到了一点点西方文化而沾沾自喜,这样矛盾错乱的某些国人,其思想太需要鲁迅先生那样锋利的笔尖去刺醒了。

鲁迅先生还有许多优秀的散文,从中可以看到鲁迅先生严肃背后那温柔的一面,例如《好的故事》,“现在我所见的故事清楚起来了,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但鲁迅先生是生活在一个苦难深重的时代里面,因而无论多么优美的文章都离不开对现实的批判和揭露,“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

了解鲁迅先生,阅读和品味他的文字,就等于了解了社会的现实,也就能读懂国人的内心,读懂我们自己。

不能遗忘的先行者

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乃至世界文明史上,李贽是一位可能被忽视、但不能被遗忘的思想家。他像一道闪电掠过了四百年前那片冥暗的夜空,在历史画卷上留下了一道永恒的背影。

李贽是福建泉州人,生于公元1527年,卒于公元1602年,享年76岁。李贽26岁考中福建省乡试举人,30岁开始做官,他一生做了20年的官,可都是做的一些俸禄微薄的官职,如教谕、国子监博士、礼部司务等。李贽认为做官一为做点事,二为稻粱谋。在河南共城教谕任上,他为自己五年“落落竟不闻道”痛心;在北京国子监博士位上,他的两个女儿相继饥病致死;在重回北京补礼部司务缺职时,有人说:礼部司务官的穷比国子监博士还胜过三分,为何偏偏找上这个礼部司务?意思是讥笑他不识时务。李贽却傲然答之:我心目中的穷同一般人说的穷不一样,我认为最穷的就是听不到真理,最快乐的就是过自己感兴趣的生活。十几年来我奔走南北,只是为了生活,却把追求真理的念头遗忘了,这是很可惜的。北京是天下人才集中的地方,我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求朋访友,追求真理。

“五载春官,潜心道妙”,他从此开始接触当时流行的大思想家王阳明的学说,并深入研究泰州学派,7年南京刑部员外郎职上,他与耿定理、焦、王畿、罗汝芳、王襞来往,谦虚严谨地治学,终成为一个有名的泰州学派学者。

明万历五年,51岁的李贽从南京刑部员外郎调任云南姚安知府,级别降了一级,且是从内地到西南边陲,带有惩罚之意。临行前他与耿定理约定,3年知府任满有了衣食之资,再与其共研学问。李贽在姚安任职时,撰写自警联“从故乡而来两地疮痍同满目,当兵事之后万家疾苦总关心”悬于府署,关心民疾至诚,其间他推行法制,重视生产,使当时的姚安经济、文化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姚安短短的3年时间里,他为当地百姓办了很多实事:整治火患,缓解城区人民火灾之害;修建连厂桥,方便往来商旅;开办三台书院,传播进步思想,培养人才。李贽虽身为知府,但却能打破封建礼制接近百姓,受到了当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

作为我国明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李贽一生著述宏富,他的主要著作有《李氏焚书》、《续焚书》、《藏书》、《李温陵集》,还有大量的小说和戏曲点评,李贽在自己的著作中猛烈地抨击了程朱理学和封建专制思想,对明清思想文化界、五四运动的倡导者以及日本明治维新的改革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非孔评儒、批判假道学、宣扬个性解放、主张男女平等,这些都是李贽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李贽是一位不能被遗忘的先行者,他的思想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有待我们去进一步发掘和借鉴。

编辑:奔海

猜你喜欢

姚安李贽鲁迅
丰厚宏阔的思想照耀
李贽之死新探
——以黄麻士绅纠葛为中心的讨论
新世纪20年新主流电影发展景观
发潜德于快悦,出谨肃以春和
——《李贽学谱(附焦竑学谱)》评介
鲁迅,好可爱一爹
妈妈“糊涂”了
李贽辞官的心路历程
鲁迅《自嘲》句
张雪梅国画作品欣赏
鲁迅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