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室外陶瓷雕塑
——周国桢的《十二生肖》

2011-10-09井村

中国艺术 2011年1期
关键词:坯体陶艺雕塑

井村/文

浅谈室外陶瓷雕塑
——周国桢的《十二生肖》

Talking about outdoor ceramic sculptures:the Chinese Zodiacby Zhou Guozhen

井村/文

周国桢教授创作的《十二生肖》动物雕塑,不仅唤起了我们对儿时的回忆,而且通过在陶瓷工艺上的新突破来探寻雕塑与陶瓷的涵化整合,达到了现实动物与理想动物之间的平衡。

室外 陶瓷工艺 雕塑

周国桢教授的大型陶瓷雕塑《十二生肖》,创作于2009年,现落成于湖南省安仁县的周国桢陶艺广场。这组最大3.5米、最小1.2米高的室外陶瓷雕塑, 从室内小巧细雅的博古架上,一跃走向了宽阔而空旷的大型广场,成为环境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丰富了当代陶瓷艺术的语言,为古老的雕塑艺术找到了一条新路,而且便于所有的观者都能近距离欣赏它。当人们从城市、乡镇,从四面八方来到安仁,一睹这些运用陶艺手法制作出来的、令人着迷的室外动物雕塑时,立即被这一件件作品吸引,被其天才的震撼力量吸引。正如今天我们仍然感受到的那样:它让我们叹为观止,让我们感到窒息,让我们沉默不语,我们驻足不前。是的,它没法不让我们大家感动。

笔者意识到,室外动物雕塑之所以如此吸引我们,因为它不仅是泥与火的结合,更是这位年近八旬的艺术家在材质、成型、烧成等工艺上的新突破。

大型陶瓷雕塑《十二生肖》,在室外广场上应用后显示出来的完美效果和新奇感觉是其成功的重要标志。在创作大型室外陶瓷雕塑过程中,作者除牢牢掌握陶瓷材料的永不变色、永不风化、经得起岁月风雨的侵蚀性能外,更重要的是在创作观念上不断更新,不仅要寻求高水准的制作工艺,探索出最适合于表现内容的新的艺术形式,而且还要充分体现陶瓷雕塑文化的内涵和气韵,创造出其独特的风格。

在《十二生肖》的创作过程中,由于观念更新,原有的技术无法满足具体的需求,特别是当创作者面对怎样才能够让每一块几十斤重、十多厘米厚的陶瓷在熊熊烈火的燃烧下不变形、不炸裂而且色彩饱满、外形又完好无损地烧制成功这样的难题时。这是一系列非常复杂的工艺制作和雕塑艺术创作相结合的问题。陶瓷成品外观器形的缺陷之一就是变形,同样,室外陶瓷雕塑也难以避免变形的问题。那么如何减少因干燥收缩和烧成收缩造成的变形,就是大型陶瓷雕塑由室内走向室外时对变形处理的一个问题。其一就是陶瓷雕塑坯体的制作过程。这个过程可以讲是致命的,必须用心制作,因为每一块坯体都是靠人工制作出来的。粗心制作或坯体内部因制作时用力不均留下空气,或搬运时手法不对等原因,都会造成坯体内部结构严重损伤。不仅如此,在烧制前有些问题还是无法发现的,一旦入窑,再经过高温烧成,就必然会先开裂再变形,最终成为次品,其损失无法弥补。其二,干燥的过程仍旧是很重要的,一块十几厘米厚的陶瓷雕塑坯体在自然空气条件下,几乎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干燥,按照要求必须进入烘干房烘干。因为空气中含有水分,而含水分的坯体是不能直接放入窑炉内烧成的,因为窑内温度在短时间内会急剧升高,而坯体内部含有的水分来不及排出,就会造成冷热不均,产生爆炸,致使泥坯还未烧成就彻底损坏。其三,是在烧成时间上进行科学和严格的控制。陶瓷作品的完成,无论其成形变化上有多大的不同,或使用的原料、釉色的高低温度有多大的区别,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必须经过烧成,作品才算完成。坯体的烧成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交错进行,十分复杂。一般可以将陶瓷作品的烧成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低温阶段、氧化与分解阶段、高温成瓷阶段、冷却期。这四个阶段都非常重要,只有准确地掌握了时间和温度的标准,才能够顺利地完成烧制。特别是高温成瓷阶段,是决定烧制出来的陶瓷雕塑色彩深浅和凝结程度的关键阶段。倘若时间烧长了,温度相应就会过高,陶瓷雕塑坯体因收缩过大会变得很小,其色彩也会变得黯淡无神;倘若时间烧短了,温度必然不够,也使陶瓷雕塑釉色烧不熟,缺乏应有的内在美感。只有相应的时间,配合相应的温度,烧成出来的陶瓷雕塑,才能够“形神兼备”。其四,在安装大型陶瓷雕塑时,由于其重量和面积都较大而必须分成若干个几十平方厘米大小的体块,因此就产生了体块相互之间的接缝问题,这是目前陶瓷作品所难以解决的大问题,也是因为材料性质而存在的固有的缺憾。而《十二生肖》的作者却充分利用了这一缺点,将其转化为一种新的观念,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除了用切割机对变形部位进行打磨之外,最好的一个办法就是在工人施工时,利用水泥的宽窄、厚薄和挪来挪去的借用掩盖这个缺陷。这种由水泥将砌块挪来挪去的误差,对造型来说是允许的,因此笔者称它为“可允许误差”。这种误差的出现,为陶瓷从室内走向室外增加了可行性。

当观众把视线投向《十二生肖》动物雕塑时,我们已经意识到:这些动物雕塑经过周国桢教授的双手,不仅唤起了我们对儿时的回忆,而且还通过在陶瓷工艺上的新突破,使塑造的动物既来自自然,又高于自然,从而更富有情趣,达到了现实动物与理想动物之间的平衡。

梁冰.《材料、观念、工艺和艺术——散论大型紫砂陶浮雕的创作》.中国《雕塑》杂志社出版.2006年第2期

罗瑾,笔名井村,女,1977年出生,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美术学院讲师,雕塑系副主任。研究方向:雕塑与陶艺。

猜你喜欢

坯体陶艺雕塑
巨型雕塑
凝胶注模成型制备TiB2-C复合多孔坯体的研究
一种陶瓷板的制造方法及陶瓷板
我的破烂雕塑
浅析超厚仿古砖在辊道窑干燥过程控制的注意事项
写实雕塑
“疯狂”的陶艺
陶瓷坯体预干燥方法
学陶艺
当代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