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新时代
2011-10-09文丨王晓峰
文丨王晓峰
文学的新时代
文丨王晓峰
王晓峰丨
1956年12月出生。毕业于辽宁师大中文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已发表文学评论等800多篇,共计300多万字。出版文学评论集《王晓峰文谈》《灯下偶记》《看法——王晓峰文学笔记》《当下小小说》《生活里的文学和艺术》,文学作品集《离婚》,长篇纪实文学《七彩梦》,主编和参与主编了文学评论集和文学作品集50多部。作品多次为文学研究选刊和书籍转载并多次荣获国家、省、市文学奖励。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有关文学发展形势的非常主流的分析与论断,诸如文学边缘化、失落、溃败甚至死亡,等等,到现在还是一些作家、批评家热衷低吟的文学挽歌,也是一些人观察、判断当下文学的基本立场和态度。但如果观察、分析传统文学(这是指1840年以后开始的至“五四”时期而形成的发展至今的现代文学范式,例如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的基本体式等)及它所寄居的文学报刊可怜的发行量,就会发现这些哀挽的感叹并非言过其实,它标示着一种文学样式的影响逐渐缩小,声音渐趋减弱。而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的网络文学,以及稍早于前就盛行的流行文学,还有数量巨大、作者众多的自费文学(自费出版印刷发行的文学),成为传统文学之外的文学,成就了当下文学的四分天下,成就了浩大而繁荣的文学景观,以图示之:
其中,一是互相重合的区域说明这些文学的文体边界并不是十分清晰;二是广泛唤起、动员和组织了广大的读者(特别是年青人)热爱文学、进入文学,以保障文学薪火延续的网络文学,成为当下文学的重要构成。
自费文学也是数量巨多的文学爱好者、名气不大的作家面对传统文学高台的一种无奈选择,他们的存在意义在于他们也有自己的文学观点及文学价值,在于他们之中也有优秀文学。这一点,常常为传统文学及以此为理性根基的学院派批评家不屑一顾:自费文学根本就不是文学。但是,如果不置身于文学的一线现场,如果还在墨守传统文学的陈规陋习,那么在这里是看不到文学的,而只有萧条可怜的少数人文学。这说明当下在少数成名的作家之外,存在着有价值的文学;这些价值,在不公平并且狭獈的“科研”“学术”“学理”以及“经典化”“历史化”的种种借口下被湮没了。
传统文学偏狭的观念也发生在网络文学身上。网络文学从开始那天起,就以迅猛的态势逐渐成为文学发展的前沿及主角,但那时没有谁承认它的文学存在,批评它是“厕所文学”“涂鸦文化”;十几年后的今天,在传统文学和学院派批评家那里,照旧是一些不实之词,诸如粗糙、欲望化写作、缺失文学性、缺乏经典性,比如前不久由学院派批评家发起并参加的几个网络文学研讨会上的言论,基本上都是些陈词滥调、毫无新意,保守而落后。这些观点的问题是,面对勃勃而起并新生了一大批优秀作品的网络文学,他们的研究立场尚停留在传统文学那里,而没有形成新的理性起点。以旧观念相对于新事物,后果是不言自明的。但稍稍让人欣慰的是,十几年网络文学发展总算有一个收获,至少自私、顽固、落后的传统文学、学院派批评不得不承认它是一种文学的存在。
历史上,文学的传播方式历经了几个重要阶段:口口相传阶段;手抄阶段;印刷(木刻、铅字、激光照排)阶段以及现在的数字化阶段。网络文学自然是技术的数字化结果。因此,被命名为网络文学本质上是文学传播进入历史性的新阶段。文学传播方式的每一次革命都会带来文学发生新变化。网络文学在文学话语方式、文本存在方式都有突破性变化,这是以往文学所没有的,是文学发展的必然,是技术革命带给文学的革命。如果人类社会的未来,数字化将成为生产、生活的主要手段的话,那么网络文学等数字化文学将会是文学寄居与传播的主要方式。这是文学创作与传播的新阶段,是一场具有本质性的革命。数字化造就了一个“大媒体”即泛媒体时代,其重要特点是“大媒体”影响、规范、引导、制约着生活方式、精神方式和审美方式,从而影响和改变着文学。现在看来,文学不会死亡的意义在于,它以新的话语及文本方式即以数字化方式,成为人类社会精神领域里活跃的先进的精神文化成果。可以做一个文学发展前景的风险预测:文学的纸介出版将进一步市场萎缩,直至消失在广大的阅读视野之外;而以数字化方式为主的网络文学等,在逐渐形成自己观念上组织上的文学体系,而成为文学存在与传播的主体。
这种传播方式的根本性变化已经在阅读方式、创作方式、文学观念(包括文体及其边界、文学性、文本、文学的价值及功能、表达等)显示出区别于以往的文学。数字化使文学的周边及内部扬弃了许多旧有因素,生成了许多新的因素。这就是说,当下网络文学在文学观念上,要显得更为活跃灵动、更为贴近生活与生命、更为贴近阅读、更为充满活气,为文学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许多过去被视为非文学或弱文学(即所谓的文学性不强的文学,诸如文体模糊的文学,即时和即兴的文学等),进入网络文学后扩大了文学的能指所指,使文学显示了新的风貌。网络文学改变了当下文学。
也正是这些非文学、弱文学的存在,使网络文学和当下文学显得新鲜、零乱、杂芜、庞大和无序,依据传统文学所形成的种种观念,无力认知和把握网络文学和当下文学的这种新颖和复杂。这个时候,什么使文学成为文学、什么样的文学才是文学、文学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文学如何表达自己等等话题,显得更为意义重大。十几年的文学实践使网络文学初步形成了自己文学,它对文学的界定,从实践上要比现有的文学更为宽容、开明与开放。同时它的现场感、当下性、自由性、民主性以及生活性使文学更加近距离地贴进读者贴近生活。
这也是当下网络文学精神的具体体现。一个最为明显的事例是:近些年来网络对中国社会许多非道德非人性的社会现象,比如虐猫事件,都进行了有效的监督与批判。以此观之网络文学,就会发现,其一,网络文学的道德底线常常要高于传统文学;其二,网络文学的批判精神的彻底性常常高于传统文学,这是以现场感(在场)、话语方式的直接(这不是更文学吗)而使批评与批判更有力量;其三,网络文学的想像力要大大高于传统文学,想像力是人类社会发展所必备的利器,是人类生活前行的动力之一;其四,网络文学对生活与世界的关注、思考几乎关涉到人类生活与心灵的所有领域,其广泛性已经超出了传统文学。当下网络文学常常以自发、原状、素朴的道德诘问与心灵问询直接进入生活第一现场,承担了传统文学难以启齿、流行文学躲身回避的正义、道德、良知的社会责任,这就是网络道德或说是网络文学的基本精神。经常为传统文学及其学院派批评所垢病网络文学的文学性问题,也是网络文学基本精神的重要体现。在网络文学这里,文学实质上无处不在。小到一个签名、回帖、“段子”,大到上百、上千万字的连载,文体的复杂性、多样性,包括文体边界的混淆、话语表达的含混,使许多非文学、弱文学进入了文学,使文学开放性极强,使文学不成为文学从而更是文学,传统的文学性在此得到宽容的民主的诠释和鲜活生动的实践。这都在催促改变愈走愈窄的文学观念。
网络文学从本质上并没有脱离文学,而是在重新实践文学最本质的规律,或者说是文学的常识,即文学必须面对最广大的作者、读者,必须动员、吸引更多的读者、一般文学爱好者的介入。这种规律,以图示之则是两个,一是文学的金字塔结构,二是文学的区间分布关系。
文学的区间分布图是:
这样的区间分布,对传统文学、网络文学、流行文学及自费文学同样有效。在这里,传统文学视为非文学、弱文学的文学,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文学。或者说,图示里“文学作品”与“非文学作品”的边界在向下移动。这说明,在一定条件下,比如在网络里,文学的区域在扩大。
与文学区间分布图相匹配的是,文学的金字塔结构图,以图示之:这是说,对作家、作品而言,存在着金字塔似的结构分布。优秀作家及作品,居塔尖位置,而塔基、塔座的占“地”面积愈大,塔尖才可能更牢固结实,胜出优秀作家及作品的几率才可能愈高。近十几年传统文学的畸形发展、倍受冷落的原因即是塔底出现了塌陷,即传统文学常常强调作家主体的存在而忽略了读者的存在,不能有效地吸引广泛阅读,不能有效地吸引广泛的文学参与。
网络文学和当下文学就是在回到文学的常识、基本和根本。
对网络文学来说,进入金字塔基础区域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这决定了网络文学的门槛偏低、非专业化的特点,为文学发展提供了更广泛的可能和选择。有论者说:网络文学的庞杂使文学性少了许多。或者说,绝大多数的网络文学是非文学、弱文学,仅仅针对塔基区域而言的。以此推论,在传统文学、流行文学、自费文学里都存在这样的状态,这也是文学发展的一个常态;只不过网络文学的塔基区域要比前三者广阔多了。以此还可推论:基座区域的大小是与优秀作品的多寡成正比。
有些论者在贬低网络文学时要求网络文学产生经典文学,或说是当下网络文学没有经典作品,其实是一种很可笑很无知的观点。一方面,十几年网络文学发展历程,涌现出一大批影响广泛的优秀文学,可以毫不愧色地称之具有经典性;一方面,经典必须经过相当长的时间的淘洗与考验才能胜出。以传统文学标准去要求才有短短十几年发展经历的网络文学,不现实同时立论也荒谬。
网络文学广泛而便捷的传播,吸引、动员了更多人的参与,这对文学发展大有益处。正是在这种情势下,网络文学更应该以新的话语方式,吸纳周边文学及文学之外的种种因素,而逐渐形成新的文学观念体系,以建立新的文学形态。这样的文学,绝不是建立在当下陈腐、腐败的“学术”“学理”基础上,而是面向读者、面向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面向未来的人的理想之光。
十几年网络文学对优秀作品的遴选评定,常常把点击量作为不可或缺的要件。这样基本排斥了人为因素,屏弃了文学腐败的可能,保证了优秀文学作品遴选评定的严谨、公正、客观。但对文学而言,那种真正文学的评估衡定,包括作秀作品的遴选,除了点击量,也需要新理性的文学。网络文学评估机制应该是:点击量+文学新理性。这就是说,保障文学的发展,就当下网络文学而言,应该建立一种文学的新理性态度、立场与思维,即强化、弘扬深度的严肃文化精神,这种文化精神的要旨是以未来的视野思考人类的存在与发展,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精神给养和精神动力。
网络文学强大崛起意味着文学新时代的到来。文学不再是少数人的专业,文学精英不再占据文学主导地位,不再具有文学话语垄断的优势,文学的民主化在发展中逐渐提高,文学人人可为是文学发展的一个趋向。网络文学或者说数字化文学将以强大的生命力、影响力对文学进行更新、重构、重组,成为未来文学的主体、主角。
2004年10月25日至2005年2月24日,我撰写了《别处的文学》一文。其中有如下论述,我摘录一些,作为本文观点的补充说明:
文学是什么?任何一个作家,或是普通读者都绕不开这个问题,而事实上,他们在各自的写作和阅读中,通过不同的选择,已经对此作出不同的解答。没有一个绝对正确而且完备的答案。而这个问题的重要意义,在于关系到改善文学发展的环境,促进文学的正常发展。我们都是在某种文学理念的制约下,对文学的理解有着自己的眼光。这就可能带来对文学理解的多样性。文学的多样性意味着存在着多种文学的可能。
比如,我不能理解当下的文学现实:数不清的年度文学选本、排行榜以及各类所谓的国家级、省级、地市级的评奖,那么多的推荐“杰作”、“名篇”的评论文章,那么多的大家名家,在高高的文坛上时常进行着文学秀……面对着这样的文学大观,我常常在想,这样的文学都是些什么人在背后鼓噪的?他们这样就能文学吗?谁规定他们就是正宗的文学、高雅的文学?这样的文学究竟能体现主流和具有当下文学的代表性吗?就是当下文学的唯一吗?就能完全体现出文学的当下制高点吗?
我们的文学视野也许是局限性太大了。或者说,当我们占据着文学话语高地,把持着文学话语权的时候,我们早就忘记了自己在文学的崎岖的小路上流血流汗的出身与经历,忘记了现在还有数也数不清的一般的文学创作者和游离于文坛之外的作家,忘记了最广大的文学读者,忘记了文学之外还有文学的现实,恍惚觉得,我就是文学,文学就是我。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像画地为牢一样地把自己、文学和读者(也是文学的市场)人为地分割为不同的实体,我写的你就应该去读,必须去读,否则你就是没有审美能力,你就是低俗和庸俗。在大量的文学言说里我们都听到过类似的话语:网络上的、市场里的、流行的文学、业余文学爱好者的……都是层次不高的,都是适应小市民落后、庸俗、低劣的审美情趣,是后工业化和什么现代性的恶果,是人类精神的蜕化与倒退。
而事实上,我们自认为的文学,高雅的,高品位的文学,影响在日趋递减,刊物和媒体受到了普遍的冷落,读者在大量地减少。
沦落到这种境地的文学,其意义何在,其价值何在?
为此我想到了别处的文学,另外的文学。
它存在于那些更广泛的数量更多的但绝对进不了我们视野之内的小人物之中,说其“小”是因为我们尚不清楚他们的名字和他们的文学存在。尽管他们十分活跃,但不是活跃在文学的各种活动之中,不在各类选本、选刊之中,不在各级文学组织的评奖和评论家评论之中。我们的文学创作好像更多地是为了以后那“虚构”的文学史,他们却是活跃在另外的文学现实之中。他们的文学作品,很少能登上发行量只有千册左右的由我们主办的文学期刊上。不是他们不想,而是我们很难看上他们的稿子(顺便说一句,看一个文学期刊是否“高雅”是否“主流”,只要看发行量就可以了,凡是大于等于几百册而小于等于几千册的,基本上都是严肃的和高雅的文学期刊)。流行刊物,报纸,网络,以及部分自费出版的个人文学作品集,甚至也包括他们的手稿,等等,都是他们挚爱文学写作从而辛勤耕耘之后重要的“发表”阵地。他们其中的一些人,成为我们文学之外的最具号召力和影响力作家,另一些人则恐怕永远在默默无闻之中完成了自己的一生的文学写作。
我有的时候曾偏激地想,也许当下文学最具活力的最有影响的不是我们自己的文学,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文学,而可能在我们之外。
还有,这几年里的网络文学,网上写作与网上阅读。写作与阅读几乎是同步进行,是创作者与阅读者在互动之中,在现场讨论的状态下完成的。网络文学,和我们所坚守信奉的文学信念文学理想不是一回事,和我们所津津乐道的叙述艺术也好像不一样。
事实上我们已经进入了文学的细分时代。在当下文学领域里,各类诸侯各显其能,各领风骚:严肃文学(高雅文学、纯文学),专栏作家(及其副刊文学),畅销书作家,网络文学,中学生写作,和文学的自由职业者,等等,盘踞着文学的各个领地,文学不再是严肃和高雅文学的一统天下了。从市场上看,严肃和高雅文学已经不是主流和主体了。只是,我们的严肃和高雅文学在文学的旧体制中仍旧把持着文学的话语高地,把握着文学话语的控制权和制高权。我们的文学观念,和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前相比,还是没有实质性的改变。面对着文学阵营的激烈变化,我们还是沉浸在完全是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的那种虚幻的文学繁荣之中:我们似乎还是说一不二的、说谁是文学谁就是文学、说谁优秀谁就优秀;我们现在还坚信我们是主流,是正宗,而我们立足的土地却正在大面积地流失、崩塌。我们坚守(多么可怕的坚守啊)的文学观念,仍就弥漫在各种文学活动、评奖、评论和领导讲话之中,弥漫在那些老而又老的大学中文教材之中。尽管我们的文学观念,也在前行和变化,但这样的变化,和上述的他们相比,好像也是迟缓的和力不从心的。
以后的文学肯定不会是这样,这一点我深信不疑。但以后的文学会是什么样子,我现在一时半时还说不好。我还深信,文学永存,但文体生命却是短暂的。但我隐隐约约感觉到,我们的文学之所以举步维艰、苦不堪言、文不聊生,肯定是有原因的。我说不好是不是我们的自以为传统的正宗的主流的文学观念,以我为标准,以我认为的为标准,制约和阻碍了文学前行?我也不知道,我们的文学如此下去,光靠国家财政或者靠到处乞讨化缘还有什么体面、高贵而言,有什么高雅和主流而言?
我不是在倡导泛文学的观念。我也不认为什么都是文学。但我却感觉到,当下一定存在着另外的文学。它们的的确确存在着,唯它们的日益强大的影响,能不能给了我们自己的严肃文学、主流文学,提个醒,或者说,敲起了丧钟?举个例子说吧,现在有许多游离于我们文坛之外的作家,还有大量的完全是自费出版个人文学作品集子的作家,他们的作品,我们很难看到,也很难让我们感兴趣和引起我们的重视,但至少是我感觉到,文学未必不属于他们,他们的文学也未必就不是我们未来的文学。应该说,这是一种文学观念、文学思维和文学表达形式的新的存在。这些全新的文学,就存在于我们的文坛之外,却在轰轰烈烈地影响着我们的读者,进入了原本是属于我们的文学的领地。
这些年来,我一直在思考着,我们看到的文学历史原本是怎样的模样?而现在我们看到的文学史到底有多少可信性?有多少真实度?被它遮蔽的遗漏的文学究竟在整个文学历史的长河中占有多大的比例?
因此我在怀着羡慕与嫉妒的双重心情拜读当下驰红文坛的那么多那么多被推荐的大家新秀的名篇佳作时,时常有一种君不如我的感觉。甚至我还想,那些被郑重推荐的被许多人传诵的当下的佳作,其智商、其文学含量,真的是狗屁文学啊。因此,我还想,也许我们现在看到的文学,真的是真正文学里的冰山一角。
偶然地被阅读,偶然地被“发现”,偶然地能让许多人知道被许多人阅读,文学的历史开始“形成”了。这样的偶然对一些人来说是“发现”,是一种信口开河的“发现”;而对写作者来说则是“机遇”,是幸运。而正是有了这样的机遇,这样的无数次的机遇和幸运,才构成了我们看到的文学的历史。这也许不是文学历史的全部,但却也是文学历史的一种和当下文学的现实。
作为当下文坛的既得利益者,齐心协力地构造了高高的文坛,成了文学的精英和当下文学的代表,来维护着自己的既得利益——政治上的,经济利益上的,把文学成为他们玩弄于股掌之中的玩物和谋利的工具了,以自己的文学理念和自己的文学标准来圈定和指点文学,使当下文学如此浮躁,如此无聊,使文学的目的、作用已经失却了原有的光彩,失却了它应有的重量,失却了在最广大读者中的感染力和公信力,失却了原本对文学充满热情的最广大的读者群体。这个时候,他们所说的“学理”哪去了呢?公理哪去了呢?
文学长河是在文学之外川流不息地奔涌着。
责任编辑丨孙俊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