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贡”米香飘万家
2011-09-29
“八旗贡”米香飘万家
草碾乡有悠久的杂粮种植历史,由于土壤、气候、降雨量等因素,白塔小米等杂粮曾一度成为清代皇宫“贡米”,杂粮品质驰名塞外,因此,草碾周边村庄一度被誉为“贡米之乡”。
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具有发展杂粮生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境内多为黄褐色中粘土,具有生长谷子、玉米、高粱、杂豆等农作物优良的地理自然条件,这里的白塔小米等杂粮曾一度成为清代皇宫“贡米”。白塔贡米种植基地,分布燕山深处,长城沿线的草碾乡,小米种植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成立合作社打造特色品牌
为打造农业特色品牌,草碾乡的马银章、陈良等15位农民共同发起,在2008年1月成立了白塔贡米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主要从事特色、高优、无公害的谷子、高粱、杂豆等农作物生产销售。白塔贡米种植合作社以千里洞村为中心,带领全乡9个行政村的1600多户农户。2008年3月,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八旗贡”杂粮商标品牌。合作社共建“八旗贡”无公害国粮种植基地3000多亩,年均产量24万公斤。同时合作社已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达成合作意向,白塔杂粮种植基地被中国农科院认定为“国粮”基地。
以服务连心增强凝聚力
合作社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先导,把为农服务渗透到生产、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为社员和粮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优质服务,实行“六统一”管理,即统一规划土地,统一订购种子,统一购买生产资料,统一进行技术培训,统一组织虫害防治和统一销售,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几年来,为提高杂粮的种植水平,合作社聘请农业、科技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对1600多名社员进行了4200人次的科技培训,为粮农面对面地传经送宝。合作社生产技术部工作人员经常深入基地,深入田间地头,抓好杂粮基地各片区的技术服务与培管指导工作,把为农服务延伸到生产的前沿阵地。2008年合作社组织代购杂粮培管所需复合肥、钾肥等农资商品达两千余吨,直接送到社员手中,为社员节约运输成本近8万元。
为了做到“合作社人人皆知、八旗贡米家喻户晓”,合作社一方面推行标准化生产,着力打造名牌产品。另一方面,合作社通过举办产品见面会、网络推介等手段,加大产品的宣传力度,积极开拓市场。现在,合作社的产品已在北京、唐山、秦皇岛等城市建立了10多个营销网点,加大了“八旗贡”品牌的市场推广力度,加强了杂粮品牌无形资产的管理。如今,合作社实现经营服务总收入410万元,纯收益达到50万元,实现社员盈余返还15万元,股民股金分红15万元。白塔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已成为青龙满族自治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增收的示范典型,实现了“‘八旗贡’米香飘万家”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