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工业先驱“洋灰陈”兴国之路
2011-09-28周峥嵘采访整理
本刊记者 周峥嵘 采访整理
民族工业先驱“洋灰陈”兴国之路
本刊记者 周峥嵘 采访整理
中国水泥工业的摇篮——启新洋灰有限公司,东方水泥之冠——江南水泥厂,中国最早的钢筋混凝土大桥——永济桥,这些在中国早期工业化发展进程中不能不提及的名字的背后,是中国优秀民族企业家——陈一甫、陈范有父子两代人探索实业救国的艰辛之路。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一批深具理想主义色彩的有识之士纷纷投资兴办企业,以实际行动践行自鸦片战争以来萌发的“实业救国”理想,他们创办工商业的实践历程也丰富了辛亥革命前后 “实业救国”的内涵,使之日益深入人心,激励着更多的人才投入到兴办实业的浪潮中。回顾这些早期优秀企业家的人生经历和他们创办企业的成长史,可以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近日本刊记者有机会与陈氏父子的后人——陈克俭先生,进行了一番对话,对洋灰世家的盛衰及早期民族企业的崛起,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周峥嵘,以下简称周,为本刊记者;陈克俭,以下简称陈,是陈一甫之孙,陈范有三子)
一九三六年正月二十四日为陈一甫与周学熙之弟周学渊生日,周、陈两家合影留念。从左至右分别为周学辉、陈一甫、周学熙、陈西甫、周学渊
借助高官巨贾 异军突起
周:晚清至民国初年,周学熙、张謇在实业界拥有“南张北周”之誉,您祖父陈一甫与他们各有怎样的渊源?
陈:我的祖父1904年出任开平矿务局驻沪员,开始追随周学熙襄办实业。陈、周二家颇有渊源。我的曾祖叫陈黉举,字序宾,安徽石埭县人。曾协助李鸿章管理粮饷后勤二十年。他与周学熙的父亲周馥同在李鸿章门下,又是同乡(安徽东至与石埭相邻),因此结为世交。正是因为这层关系,祖父成为周学熙开展近代北方实业的“左膀右臂”。周学熙曾说,一甫从余办实业,年最久。启新洋灰、滦州煤矿、华新纱厂皆携手经营。
祖父投身实业,既有中国历史大变革的时代风潮的吸引,又耳濡目染周学熙、袁世凯等人倡办实业。祖父早年在北洋海防、北洋电报学堂任职时接受新学,眼界日益开阔,对仕途的兴趣逐渐转淡,认定“独深有意于实业也,以中国贫弱为根本计,非振兴实业不为功”这条充满荆棘之路。1905年,祖父受周学熙委派,赴日考察。他“昼则参观探讨,夜则详密记录,于机器制造之法,尤所深究”。第二年,北洋劝业铁厂开办,由北洋银元局划出,祖父被周学熙委任为坐办。
记得李鸿章创办海军修建船坞时,需要大量水泥,于是创办了唐山细绵土厂(启新洋灰厂前身),但后来被英商抢占。1906年经周学熙和我的祖父的努力,将细绵土厂收回。随后祖父募集资金,增设机械,使工厂逐步壮大,产品不仅提供国内使用,还远销东南亚等地。1907年周学熙将细绵土厂改组为启新洋灰公司后,祖父成为该公司最早的六大股东之一。在北方实业中,我祖父有“小诸葛”之称,多谋善断,曾花百余元购得粤人顾巨六藏的江注作48页《黄山图》。黄宾虹此前曾打听过该画要价500多元,没料到被我祖父以更低价购走,非常懊恼。
我们家族与周学熙家族属三代世交,巧合的陈家与“南张”还有一层姻亲关系,张謇的独子张怡祖与祖父的二哥陈惟彦的女儿陈开成于1915年结为秦晋之好,两人育有二子二女。
周:有人评价启新是“白手起家”,还有人说它主要靠官商结合,您觉得启新成功的最大奥秘何在?
陈:我认为,周学熙亦官亦商身份的优势帮了很大的忙。启新洋灰公司是中国最早的一家水泥厂。它的成功,离不开其创办者的智慧与苦心经营,更离不开自己的特殊身份,正是借助“官”的扶持,才能雄居行业之首。
首先,周学熙得袁世凯鼎力相助,超低价收购亏赔几近已停产的细绵土厂,为创办启新洋灰公司打下扎实基础。其次利用自己官商一体的身份,利用政府借款,解决了创业资金问题,再者,吸引达官巨贾成为大股东。除了拥有袁世凯这个强硬的靠山外,启新的主要股东如李士铭、卢木斋、孙多森等在晚清或为道员、盐运使、按察使等实缺官员,或为捐有职衔的候补官员;民国时期,李士伟、王士珍、龚心湛、颜惠庆等股东担任过地方的都督、省长,中央的各部总长乃至国务总理。他们身居要职,拥有很大的权势,为启新取得了很多的便利和特权。从而得以使启新在许多民族工业根本无法生存的条件下异军突起,获得了巨额利润。如1906年到1913年,国外资本大量输入,纷纷在各地修建铁路、开办工厂,国内水泥市场需求量大增,启新见机就利用股东的关系网,将水泥销售给铁路和矿山。1911年时,身为启新股东的詹天佑主持粤汉铁路,周学熙致函请他推销洋灰,詹当然是极力促成。股东傅增湘1917年出任北洋政府教育总长,北京图书馆、北京辅仁大学及北京大学等教育机构纷纷采购启新水泥。
然而官商结合亦是一把双刃剑,彼此获利的同时,也存在利益分配不均引起的勾心斗角。1927年周学熙不做官后,失去了政府靠山,在派系斗争中难敌以袁世凯六子为首的河南系。虽然周学熙创办企业有依靠权利和垄断的一面,但不可否认他的确做了不少开山辟荒的大事业。
敢与强手竞争 屡屡胜出
周:您父亲陈范有先生进入启新,可以说是“子承父业”,他是工科出身,对启新的发展又是如何运作的?
陈:自上世纪二十年代,随着水泥市场需求的日益增大,启新一家独大的局面被打破,日子不那么好过了。当时上海水泥公司和中国水泥公司的崛起,加上遭到日商水泥的大肆冲击,水泥市场恶性竞争硝烟弥漫,最终三家水泥公司经过谈判,决定实施联营,合力打压日商,使日商水泥销量锐减,溃不成军。
我父亲报考大学时,因为陈一甫希望儿子继承实业,他即报考了北洋大学工科,就读土木工学门桥梁科,在学校里因抱实业救国之念一致,还与采矿专业的陈立夫、曾养甫结为金兰之交。与陈立夫的这一层关系也对父亲后来江南水泥厂选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莫大的方便。父亲1925年正式进入启新工作,先后任工程部土木工程师、经营科长。当时的启新在周学熙辞去启新总理职务后,内部也开始面临着经营管理的各种问题,一方面股东中的河南系、安徽系明争暗斗,另一方面技术上所仰仗的外国技师贪图安逸,在改进产品质量方面毫无建树,“马牌”洋灰的销售已大不如前。我祖父1932年任启新总理后,根据父亲的举荐,大胆任用从德国归国的中国自己的水泥技师王涛,改进水泥配方,推行技术改进,从此水泥的生产技术大权真正掌握在中国人手里,并使得马牌水泥屡获佳绩。1933年7月,祖父任期届满后,由我父亲担任启新协理一职。我叔叔陈汝鬯解放后也在启新任职至1967年,陈一甫、陈范有等三人执掌该公司长达61个春秋,“洋灰陈”世家的名号也就声名远播了。
周:陈范有先生为了创办江南水泥厂可以算是“殚精竭虑”,这其中都有些怎样的波折?
陈:父亲对江南水泥厂可以说是投入了毕生的心血。他出任启新协理后,有感于日本对华北的觊觎,主张避日锋芒,将启新投资重点南移,董事会下决心到南方创办江南新厂。
1935年,启新董事会选址南京栖霞山,指派父亲负责主持创建江南水泥厂工作,特聘王涛为技术筹备专员。他通过北洋大学同学陈立夫等人的关系,周旋于当地土豪劣绅和国民党政府之间,最终买下二千四百余亩土地作为厂址。由陈范有主持、精心设计的江南厂厂房、生活设施于1937年全部竣工,从丹麦等国进口的生产设备已运抵,一座年产20万吨的现代化水泥厂屹立在栖霞山东麓。可惜,因淞沪会战失利,日寇逼进南京。父亲考虑到水泥厂一旦完整落到日寇之手,生产出的水泥用于侵华军事工程,自己将成为千古罪人。他立即商量天津董事会,建议拆机转移。方案实施后,重要机件卸下,并把工具、图纸、文件、账册一起藏匿,员工大部疏散到安徽石埭县避难,少数人留下护厂。南京沦陷后,大批难民涌入厂区。董事会根据历史的经验和教训,采取“以夷制夷”的方略,高薪聘用主要制造商——丹麦和德国的人员来保护厂房设备,他们在厂区悬挂德国和丹麦国旗作掩护,还请代理厂长德国人昆德、丹麦人辛波出面与日寇周旋,更可贵的是他们带领留守职工妥善安置难民,使三万多同胞免遭日寇屠杀和蹂躏。现在有的媒体过分渲染外国人,贬低国人的作用,其实江南水泥厂董事会的谋划和他们制定的护厂策略的得以实施,才是难民得到庇护的关键。
抗战胜利后,父亲为江南水泥厂的修复重建四处奔走,吸引南方股东投资江南厂,而这次困难重重的增资对我父亲来说,也埋下了难防的“暗箭”。两年以后他的自杀的原因可以说正是与这次增资后的人事安排直接相关。1950年江南水泥厂正式投产,父亲一生的夙愿终于得以实现。由他主持设计规划的江南水泥厂由于布局合理、技术先进、流程简捷、原材料低能耗等特点,被誉为“东方水泥厂之冠”。父亲也于1950年高票当选为中国水泥工业同行业联合会主任委员,也因此被誉为“中国水泥之父”。
1935年4月,陈一甫(左四)携幼子陈达有在沪乘船周游亚、欧、美十四国时留影。陈范有(左一)等人在码头送行
坚持实业救国 精神永传
周:从您刚才的介绍中我们对您的祖父和父亲的实业救国之路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您认为他们这两代企业家留给我们最大的精神资源是什么?
陈:我认为就是他们身上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祖父出身传统士绅阶层,面对民族危机日益加重的形势,毅然投身实业救国之路,追随周学熙从英商手中赎回原属唐山细绵土长的固定资产,协助创办唐山洋灰公司,实施三厂联营,打击日商水泥厂对中国的经济侵略,1929年亲自参与启新工人和华新纱厂等抵制日货的游行示威,坚决不与日本人合作,曾因痛骂日本人而被捕。
如果说祖父是在兴办实业的商战中展现爱国情怀,父亲则是在关系民族存亡的时刻“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充分展现了实业家的民族气节和爱国风范。在五四运动风起云涌时,父亲与北洋大学校友张太雷等4人一起冲破天津警察厅和教育厅的禁令,高举爱国大旗,赴天津塘沽等处为群众讲演。也因此后“目击津学生之受创,及精神学业上之牺牲而不能获得直接效果,极不值也”,遂决意“忍,忍,忍,蓄力,蓄力,精进,精进”,专心搞实业以救亡图存。南京沦陷后,正是“以夷制夷”的妙计,使得三万多位南京难民逃过没顶之灾。
祖父和父亲均秉持勤俭之道,乐善好施,扶危济困,造福桑梓。上世纪30年代,祖父将坐落在天津重庆道三益里的十八幢楼房租金和“启新”洋灰公司股票、滦州矿务局股票赠予老家学校资助办学。他们两人还前后担任老家安徽省石埭县“崇实学校董事长”。父亲大学毕业后在家乡组织建造中国第一座公路混凝土大桥——永济桥期间,还当了该校三年兼职英语教师。
父亲于1952年“三反”、“五反”运动中含冤去世。死前他立下遗嘱,将自己和子女名下的1,004,500元股票无偿捐献给国家,还将自家楼房和北京、天津、北戴河、上海、南京等地的大量房产无偿上缴政府,不给子女留下任何遗产,鼓励子女自强自立,做国家有用之才。而他的七个子女也不负父望,皆学有所成,并延续庭训,为公益事业和家乡教育作贡献。
责任编辑 张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