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美国寻访宋氏三姐妹的母校

2011-09-28黄亚平

世纪 2011年3期
关键词:宋氏宋美龄宋庆龄

黄亚平

在美国寻访宋氏三姐妹的母校

黄亚平

宋氏三姐妹在美国留学的母校卫斯理女子学院

2009年7月中旬,笔者与同事朱玖琳、宋时娟女士,以及复旦大学历史系吴景平教授一行4人,结束在美国西部史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档案馆的阅档工作,顶着炎炎夏日,飞赴美国南部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除了去位于该市的爱默蕾大学档案馆查阅林乐知档案中有关宋氏三姐妹的父亲宋耀如的资料外,还专门抽出一天时间,去了亚特兰大市100英里开外的梅肯市的一所名闻遐迩的学校——100多年前宋蔼龄、宋庆龄、宋美龄三姐妹在美国留学的母校卫斯理女子学院,一方面希望能查阅到一些有关宋氏三姐妹在该校学习的档案资料,另一方面也想对这所因宋氏三姐妹都在其中留学而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的女子学院的历史和现状作一些了解。

世界上首所获准向女性授予学位的学校

时值盛夏,学校早已放假,校园里几乎看不到人。我们循着遍布校园的导引牌,找到了仍然对外开放的露西·莱斯特·威利特纪念图书馆。该馆萨比尔·麦克内尔馆长听说我们来自遥远东方的宋氏三姐妹的故乡上海,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行前我们早就听说卫斯理学院专门设立了一个宋氏三姐妹纪念室,没想到就设在这座图书馆内。一入门就引得我们一阵惊喜,原来里面陈列着许多宋氏三姐妹的文物、文献和照片。一一翻看后,发现除了一些来自国内有关单位的复制件外,宋氏三姐妹在卫斯理女子学院的入学注册表、宋庆龄发表过文章的《卫斯理》校刊等我们希望亲眼一睹的资料都陈列在展柜中。纪念室虽然没有我们想像中的大,只有十来个平米,但布置得井井有条。我们边参观陈列,边与萨比尔馆长聊起了卫斯理女子学院的历史和宋氏三姐妹在该校学习的情况。

卫斯理女子学院由部分关心女性教育的梅肯市民与佐治亚监理公会(当时仍称美以美会)联合创办,于1836年12月23日经州立法院批准成立,是世界上第一所专为女性设立的学院,当时注册时叫佐治亚女子学院。学院建立后一直没有招到学生,直至1839年1月7日学院才正式开始授课,当时只有90名年轻女性注册入校成为第一届学生。

1843年,佐治亚州监理公会年议会开始管理佐治亚女子学院,将其更名为卫斯理女子学院。1917年,学院名称中的“女子”二字被去除,更名为卫斯理学院,但仍维持只招收女生的传统。

卫斯理学院一直以“我们是世界上第一所获准向女性授予学位的学校”为傲。在它的历史上创造过许多“世界第一”,如1859年成立了世界第一个校友协会;1851年和1852年成立了世界第一批女学生联谊会Alpha Delta Pi 和Phi Mu;1904年,学校出现了第一位留学美国的中国女性宋蔼龄……1919年卫斯理正式成为美国南部各州大学与中学协会即后来的美国南部院校协会的重要一员。直至今天,卫斯理依然是女性教育的先锋,向女性提供30个领域的主修科目。

顺便说一下,国内关于卫斯理(Wesleyan)女子学院校名的中文翻译一直非常混乱,大陆常用其音译,称作“威斯里安”。台湾亦用音译,称作“卫斯理安”,而把宋美龄转学的“韦尔斯利(Wellesley)女子学院”称作“卫斯理女子学院”。这种译法非常不妥,卫斯理女子学院由美国基督教新教卫斯理宗(又称循道宗,英文为Wesleyans)创办,自然意译成“卫斯理”最合理。而宋美龄后来从梅肯市卫斯理转去的波士顿韦尔斯利镇的韦尔斯利女子学院,是由信奉天主教的亨利·杜兰特夫妇创办的,与美国卫斯理宗各教派毫无关系,无论音译还是意译,都不应该译成“卫斯理”。

大学毕业回国后宋氏三姐妹合影。照片下方为宋庆龄手书的“卫斯理学院的宋蔼龄、宋庆龄、宋美龄”

宋氏三姐妹富有传奇的留学生活

1904年5月,15岁的宋蔼龄率先由宋耀如的大学同学、监理会牧师步惠廉推荐并亲自陪伴,远涉万里,来到美国南部的梅肯市卫斯理女子学院,幸运地成为留学该校的第一名中国女性。

宋蔼龄在卫斯理女子学院留学情况的文献记载极少,她最后一学年的注册表年级和课程栏写着“毕业班学生”和“钢琴”,她就读的专业应该是“文学”。据说这张东方面孔在卫斯理女子学院刚刚出现的时候,经常招来校友和同学讶异的目光。宋蔼龄言行举止透露出的东方女性特有的含蓄持重,也常被同学们误认为是羞怯,因而“用一种说不清楚的复杂心理对待她”。没过多久,同学们发现这个看上去庄重、严肃的中国姑娘,实际上待人非常坦率和友善,并且热情、开朗,很好接近,学习成绩异常突出,尤其是数学成绩,是所有同学都望尘莫及的,在音乐和表演方面也很有才华。于是,宋蔼龄成了同学们喜欢谈论的“热点”人物。从此,大家闲暇时都愿意聚集在宋蔼龄身边,或者怀着极大的兴趣挤进她的宿舍,聆听她用甜甜的声音,讲那遥远而神秘的东方故事。

关于宋蔼龄在卫斯理女子学院期间流传下来的两个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天,卫斯理女子学院一位教授打量了她一下,说宋蔼龄已经变成了一个“漂亮的美国公民”,没想到宋蔼龄听了非常生气,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反驳说:“我不是美国公民,而是一位中国公民,并且我为自己是中国公民而感到骄傲。”1906年宋蔼龄去华盛顿探望率中国教育代表团来美访问的姨夫温秉忠,在美国总统罗斯福举办的招待会上,宋蔼龄就自己两年前赴美留学入境时遭遇的扣留事件,向美国总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质问并批评了美国的“民主”,据说罗斯福总统当场向宋蔼龄表示了歉意。

1907年8月,14岁的宋庆龄与年仅10岁的宋美龄亦步姐姐后尘,在姨夫温秉忠带领下一起赴美国留学。宋庆龄是作为清政府官费生的身份赴美留学的,她与宋美龄抵美后,先被安排入新泽西州萨密特镇波特温小姐主持的男女同校的小学校学习一年,主要学习法语和拉丁文。据宋庆龄回忆:“这两种外语是大学入学考试必须应考的。”

1908年9月,宋庆龄正式注册为卫斯理女子学院学生。宋美龄也同时注册,但因为年龄和学历不够,只能作为旁听生。宋庆龄在卫斯理女子学院就读的是文学专业,1913年5月毕业,获得文学士学位。据其校友回忆,宋庆龄学习非常用功,从不漏掉一门功课的作业。老师曾评价她是英文课班上文章写得最好的一个。宋庆龄留给校友们最深刻的印象是对哲学和历史有着浓厚兴趣,关心政治、善于思考,热衷校内公共活动。宋庆龄曾担任校刊《卫斯理》的文学编辑、舞蹈戏剧社社员和哈里斯文学社通讯干事。在校刊发表过令她在校内声名鹊起的《留学生对中国的影响》、《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事件》、《四个小点》、《现代中国妇女》和《阿妈》等政论文和小说。发表宋庆龄作品的这些校刊如今完好地保存在学院图书馆。据她大学室友回忆,辛亥革命胜利后宋庆龄收到了父亲寄给她的共和国五色旗,宋庆龄立刻跳上椅子,把清朝的龙旗从墙上扯下来,用脚踩了又踩,并高呼“把龙拽下来!把共和国五色旗挂起来!”情绪之激烈,令这位室友垂暮之年仍记忆犹新。

1909年5月宋蔼龄毕业回国,宋庆龄与宋美龄一起在佐治亚州山区小镇德莫雷斯特度过暑假后,宋美龄留在了当地,由宋蔼龄同学的母亲莫斯夫人监管,在德莫雷斯特的一所监理公会学校——杰西·S·格林学院学习,该院隶属于皮德蒙特大学。在1909-1910学年中,宋美龄除了算术外学习了所有课程,她日后曾回忆道,在皮德蒙特获得了英语语法和修辞训练,将英语说、写能力磨练得非常好。1910年暑假后,宋美龄与宋庆龄一起返回卫斯理女子学院,开始高中课程的学习,由学院的教师玛吉·伯克小姐单独辅导。当时美龄刚开始学习拉丁文。伯克小姐的母亲也是卫斯理的教授,她担当起了小美龄养母的角色。伯克母女负责小美龄的教育,并在必要的时候训导她,并陪她购物,给她做衣服。据说这段日子对宋美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日后宋美龄的很多观念都可以追溯到伯克母女对她的教育。1912年9月,宋美龄正式注册为卫斯理女子学院学生。但宋美龄只在该院学习了一个学期,1913年5月宋庆龄毕业回国,宋美龄随即转学到北方马萨诸塞州韦尔斯利镇的私立文科女校韦尔斯利女子学院,直至1917年夏毕业归国。韦尔斯利距离她哥哥宋子文正在就读的波士顿哈佛大学仅12英里,很方便彼此照应。

宋氏三姐妹同时在卫斯理女子学院注册学习时间为1908年9月至1909年5月宋蔼龄毕业离校。在纪念室陈列的入学注册表上我们看到了这一学年宋氏三姐妹同时留下的注册信息:宋蔼龄的英文名字为Aling Soong,宋庆龄的英文名字为Chungling Soong,宋美龄的英文名字为Mayling Soong。三姐妹的监护人均为其父亲宋耀如。

宋氏三姐妹在卫斯理时期并非仅仅学到知识、获得文凭,对此,宋美龄自己的概括比较权威:“在这里,我度过了我学生时代连续四年的快乐时光,我接受到的熏陶,是宁静的高尚气质,是体谅他人,是正直为人,是知识上的钻研,是交换那些发展丰富人生所必要的观念与理想等等。”卫斯理时期的三姐妹,若从政治意识的觉醒、理想抱负的高度和理论思维的成熟等方面来看,宋庆龄是最出类拔萃的一个。宋庆龄日后走上与其姐妹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始终保持“特立独行”的气节,或许“种子”就是在这里埋下的。

毕业后宋庆龄无缘重访母校

宋氏三姐妹中只有宋蔼龄和宋美龄重访过卫斯理母校。据卫斯理学院官网介绍,1932年宋蔼龄重访过母校,但未留下详情。

1942年11月至1943年7月,宋美龄赴美国开展“夫人外交”,掀起一阵“宋美龄旋风”,在美国媒体铺天盖地的炒作下,宋氏三姐妹的名字在全世界如日中天。1943年6月26日,宋美龄在访美接近尾声的时候,由外甥孔令侃陪同,重访梅肯市卫斯理女子学院。在全校师生的欢迎会上,宋美龄满怀激情发表演说,她说:“仁慈的圣母,请挥一下你的权杖,让蔼龄、庆龄也一道回来这里,我知道她们是多么想旧地重游,我真希望此刻她们就在我身旁陪伴我……我仿佛回到了久别的家园,见到了久违的家人,我内心的兴奋难以形容。”此行宋美龄代表三姐妹向母校赠送了精美的礼品,卫斯理也分别授予三姐妹“名誉法学博士学位”。宋美龄与其夫蒋介石败退台湾后,于1965年10月20日第二次重访母校,这次宋美龄发表了一些伤感的话:“对这个曾经在我童年欢乐的时光留下美好回忆的故乡,充满无限的怀思。我的心情错综复杂,回到这里,一切都那么熟悉而又陌生,依稀像是昨日嬉戏之地,如今事过境迁,触景伤情,冷酷无情的岁月也把我们许多老友从这个世界带走了。”

宋庆龄后来终其一生未再踏上美国的土地,因而无缘重访母校。但她对母校的感恩之情常溢于言表,曾多次在与友人的通信中谈及母校。宋庆龄始终珍藏着一套母校卫斯理女子学院的相册,此外,她还一直珍藏着宋美龄从卫斯理母校带回的“荣誉法学博士学位”证书,并把授予她“荣誉法学博士学位”的纪念银盘陈列在她上海寓所的餐厅内。与宋美龄离开卫斯理后仍与老师、同学保持密切通信联系不同,迄今为止,很少发现宋庆龄回国后与母校的老师、同学进行通信联系。据卫斯理学院官网透露,1913年8月宋庆龄在毕业回国途中曾致函英文教授哈泽德夫人,后者一直保存着这封信。后来哈德泽位于梅肯市的家中发生火灾,当时哈泽德夫人恰巧将宋庆龄的来信放在手包中,因而幸免于难,这封信后来被保存在卫斯理的档案馆,如今已被收入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编的《宋庆龄选集》上卷。

在卫斯理女子学院露西·莱斯特·威利特纪念图书馆宋氏三姐妹纪念室,笔者(左一)及同事宋时娟(左二)、朱玖琳(左四)与萨比尔·麦克内尔馆长合影

宋氏三姐妹对母校的回报也是巨大的。据卫斯理学院官网介绍,宋氏三姐妹直接或间接参与了威斯里安若干奖学金的设立。宋蔼龄曾亲自出资建立杜邦·格里奖学金,并颁发至今。1944年3月,联合卫理公会南佐治亚年议会在卫斯理建立了面向中国学生的蒋宋美龄奖学金,该项基金持续至今,其中的奖学金仍时常颁发给中国学生。1943年宋美龄访问卫斯理时,建立过以宋蔼龄、宋庆龄名字命名的短期奖学金,但没有持续到今天。1997年,卫斯理收到一笔六百万美元的匿名捐款,名义是向宋氏三姐妹表达敬意,该笔捐款的大部分也被投入奖学金的发放。校方称这些奖学金“是对宋氏家族的永久纪念,也为学院奠定了一个更加坚实的未来”。

卫斯理送走过无数的优秀毕业生,但卫斯理在1909年和1913年分别送走宋氏三姐妹时,可能不会想到,日后她们双方的名字会如此紧密相连。在中国,卫斯理女子学院可以与宋氏三姐妹划上等号。时至今日,只要打开卫斯理官网,在首栏“学院历史”内,“宋氏三姐妹”专栏页面赫然入目,独一无二。

宋庆龄珍藏着一套卫斯理女子学院的老照片,多年工作下来,我们对这些照片都很熟悉。漫步在现在的卫斯理校园,一幢一幢建筑看过来,始终没有发现一幢与宋庆龄珍藏相册里的老卫斯理女子学院建筑相似。当我们把疑问提出来后,萨比尔馆长告诉我们,古老的卫斯理校园原来设立在梅肯镇的学院街,1963年2月24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将古老的卫斯理老校区及其临近的皮尔斯教堂一起全部焚毁。

如今,位于里沃利新校区的卫斯理学院,虽然已经寻觅不到古老的沧桑感了,但依然宁静、美丽,令人心动。

(作者为上海市孙中山宋庆龄文物管理委员会研究室副主任)

责任编辑 沈飞德 周峥嵘

猜你喜欢

宋氏宋美龄宋庆龄
宋庆龄
养女眼中的宋庆龄
宋美龄戒烟
宋美龄的“美丽吃货经”
白色恐怖下的宋庆龄
宋庆龄与养女
《世纪》独家披露宋氏老宅百年风云广受媒体关注
对手
封建时代凤毛麟角的女教师
爱上宋美龄,没有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