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高等体育院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控制体系研究

2011-09-28刘崇磊

运动 2011年2期
关键词:体育院校管理控制专家

刘崇磊

(天津体育学院教务处,天津 300381)

中国高等体育院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控制体系研究

刘崇磊

(天津体育学院教务处,天津 300381)

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为基础,对全国14所高等体育院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各级官员、高层评估专家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卡方检验,通过分析构建了纵、横两个维度的高等体育院校教学管理控制体系,并找到中国高等体育院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控制体系纵向12个二级指标中的关键点以及该体系运行中有效的控制手段。

体育院校;全面质量管理;控制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诞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该理论的核心是以质量为中心,并且实施在线的、实时的、动态的管理,以达到整个系统良好的受控运行状态,从而确保总体目标的实现。目前,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提高高等院校教学质量成为国际教育发展趋势。

中国高等体育院校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高等体育院校教学质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等体育院校教学质量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中国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也始终对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提出明确要求。结合高等体育院校实际,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构建教学全面质量管理控制体系是高等体育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中国高等体育院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控制体系。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与问卷调查法 首先采用文献资料法,查阅了有关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及教学质量管理学论文和专著,了解并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动态,对涉及的研究内容进行收集和分类整理,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文献中归纳出办学指导思想、教学条件、师资队伍、管理组织等15个自变量,设计出调查问卷,并请5名专家对问卷进行了背靠背的意见征询,随后对问卷进行修改,最后的问卷共包括24个问题。所有问题均为多项选择。

以全国14所高等体育院校教务处处长、教务处科长、全国体育管理领域的专家、全国部分高等体育院校教学督导组成员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各级官员、高层评估专家为调查对象,共计发放问卷36份,信函形式回收问卷27份,电子邮件形式回收问卷7份,共计得到有效问卷34份,有效回收率94.44%。

1.2.2 数理统计法 对34份问卷中的数据在Excel 2003中进行了统计,对专家意见进行了卡方X2检验。问卷调查的自由度为1,查X2分布数值表,当df=1,α=0.05,X2(0.05,1)=3.84;当df=1,α=0.01,X2(0.01,1)=6.63。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国高等体育院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控制体系内容的确定

从表1可以看出,专家一致认为中国高等体育院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控制体系纵向二级指标应当包括“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招生质量”“教学条件”“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管理组织”“教学质量评估与保障机制”“学风”“育人效果”和“社会评估”12项,专家对于“质量文化”“考试管理”“学籍管理”意见出现分化。将质量文化作为教学输入的一个组成部分,国内认同者不多。专家认为“考试管理”“学籍管理”两个管理环节可以归入“教学质量评估与保障机制”和“学风”,不必单独列出。

表1 中国高等体育院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控制体系纵向二级指标数据统计表

表2数据统计结果显示了专家对中国高等体育院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控制体系纵向三级指标设计的意见;对“办学指导思想”“管理组织”“学风”中全部项目表示高度认同;对“师资队伍”中“师资政策”意见分化;对其他项目均表示高度认同。专家认为“师资政策”只是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具体且基础性工作,控制好师资队伍结构、教学水平、教师科研、师资培养,即可体现出对师资政策工作的控制。对“招生质量”中“学生来源”意见不统一,不同意“入学特征”,对其他项目均表示高度认同。专家认为,“学生来源”控制意义不大,而“入学特征”不能作为衡量招生质量高低的标准。对“教学条件”中“体育教学设施开放”意见分化,对其他项目均表示高度认同。专家认为“体育教学设施开放”只是教学条件中场馆的一项具体管理措施,不应与其他指标等量齐观。对“专业建设”中“优势学科”意见不统一,对其他项目均表示高度认同。原因是专家对学科与专业有无关系持不同的意见,因此认为专业建设中可以不考虑对优势学科的控制。对“课程建设”中“改革思路、成效”“教学常规管理”意见分化,对其他项目均表示高度认同。原因是专家认为课程改革思路和成效就体现在了“规划及实施”、“教学方法手段改革”“教学内容”等项目中,而“教学常规管理”属于“质量评估”与“保障机制”的范畴。对“实践教学”中“实验室开放”意见不一致,对其他项目均表示高度认同。专家认为“实验室开放”是一种制度,在“质量评估”与“保障机制”完全可以控制。对“教学质量评估与保障机制”中“管理过程计算机化”“服务情况”意见不统一,对其他项目均表示高度认同。专家认为,不应当以“管理过程计算机化”的程度衡量管理水平,尽管计算机对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有一定促进作用,但还是有61.8%的专家不认同。专家认为,“服务情况”是控制的结果,不应对控制结果再予以控制,不符合逻辑。对“育人效果”中“试卷质量、合格率”意见不统一,对其他项目均表示高度认同。原因是专家认为试卷质量、合格率属于“质量评估”与“保障机制”的范畴。对“社会评估”中“应届毕业生满意率”“家长反馈”“教师评价”意见分化,对“毕业率、学术资格”表示不认同,对其他项目均表示高度认同。专家认为,“应届毕业生满意率”“家长反馈”可以用“社会声誉”取代,而“教师评价”应该是学校的内部评价。高等体育院校对毕业率、学术资格控制严格,会引起一些学生的不满,将对高等体育院校社会评估有影响,因此有70.6%的专家不认可将“毕业率、学术资格”作为“社会评估”的一个项目。“质量文化”“考试管理”“学籍管理”根据表2数据统计结果不予分析,但专家高度认同的“质量意识”“质量目标”“成绩分析”“学籍管理制度”指标应归属到同类二级指标中。

表2 中国高等体育院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控制体系纵向三级指标数据统计表

表3数据统计结果显示,专家对中国高等体育院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控制体系横向指标中的“组织系统”“评估系统”“反馈、改进系统”表示高度认同,对“理念系统”“文件系统”“流程系统”意见不统一。原因是“理念系统”“流程系统”较为抽象,不好控制。而“文件系统”过于具体,“文件系统”无法与“评估系统”完全分离。

表3 中国高等体育院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控制体系横向指标数据统计表

2.2 中国高等体育院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控制体系控制手段的确定

从表4数据统计结果可知,专家对中国高等体育院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控制体系的控制手段表示高度认可的是“专项评估评优”“学生信息员制度”“教学检查通报”“教学督导”等控制手段。专家对“调查问卷”“直接谈话”“研讨”“会议”“意见箱”“报表”“培训”等控制手段不认同;对其他,如“师生座谈”“教学简报”“专项检查”等控制手段则出现了意见分化。

表4 中国高等体育院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控制体系的控制手段

3 结 论

3.1 高等体育院校教学管理控制体系内容

高等体育院校教学管理控制体系内容可从纵、横两个维度进行划分。纵向方面可以分为教学输入质量控制、教学过程质量控制、教学输出质量控制3个部分。教学输入质量需要控制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招生质量、教学条件4个方面,教学过程质量需要控制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管理组织、教学质量评估与保障机制和学风6个方面,教学输出质量需要控制育人效果和社会评估两大方面,共涉及12个方面。横向方面应划分为组织、评估、反馈改进3个系统。

3.2 高等体育院校教学管理控制体系关键点

在中国高等体育院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控制体系纵向12个二级指标中,控制最关键的方面分别是办学定位和规划、师资队伍结构、入学水平、教学基础设施、专业特色、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内容、领导组成和能力、制度性法规性文件建设、检查制度、学习风气、思想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就业率等15个项目。

3.3 高等体育院校教学管理控制体系有效控制手段

专项评估评优、学生信息员制度、教学检查通报、教学督导是中国高等体育院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控制体系运行中有效的控制手段。根据表4数据,重要性排序依次是教学督导、学生信息员制度、专项评估评优、教学检查通报。

[1]苏秦.现代质量管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Hubert K.Rampersad.全面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指南[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程凤春.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理念与操作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G807.4

A

1674-151X(2011)02-093-04

投稿日期:2010-11-03

天津市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建设研究计划重点项目(项目编号:F01-0402)。

刘崇磊(1978~),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10.3969/j.issn.1674-151x.2011.02.048

猜你喜欢

体育院校管理控制专家
致谢审稿专家
建筑工程中加强施工质量管理控制探讨
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探讨
建筑工程管理中工程造价的管理控制实践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控制探讨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微格教学法在体育院校速度滑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请叫我专家
冬奥会视域下体育院校加强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专家面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