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国演义”十五人制篮球比赛教学模式研究

2011-09-28曹桂龙陆天桥

运动 2011年2期
关键词:人制半场篮球比赛

曹桂龙,陆天桥

(1.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二中学,江苏 张家港 215600;2.江苏省张家港市工贸职业高级中学,江苏 张家港 215500)

“三国演义”十五人制篮球比赛教学模式研究

曹桂龙1,陆天桥2

(1.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二中学,江苏 张家港 215600;2.江苏省张家港市工贸职业高级中学,江苏 张家港 215500)

教学实践证明,采取“三国演义”十五人制的篮球教学比赛,学生对篮球比赛战术理论的理解、基本技战术的掌握以及过渡到全场战术运用能力等都优于传统的“三人制”和“五人制”。“三国演义”更适合篮球选修课或学校运动队的训练课,是快速提高学生篮球技、战术能力的教学方法之一。

篮球教学;比赛模式;三国演义;十五人制

1 教材分析

“三国演义”十五人制篮球比赛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战术与技术的配合意识,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能充分运用已学过的技战术,比较合理地分配体力;初步掌握全场教学比赛的基本环节与比赛节奏;能够巩固篮球的单个基本动作,提高学生奔跑能力,发展速度、力量、灵敏等方面的身体素质;通过组织与参与篮球教学比赛,能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培养克服困难、坚强的意志品质。

2 学情分析

篮球运动是以得分多少决定胜负的集体对抗性体育项目,高中同学经过初中3年的学习,对篮球的比赛有了一定的基础与体会,特别是初中学生经常开展的“三人制”篮球比赛活动,但是对进行一场完整的篮球教学比赛需要哪些环节还是一个模糊的概念,通过十五人制篮球比赛教学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战术与技术配合意识,便于更好地把握和认识篮球运动的特性,为今后学习篮球打好基础。

3 “三国演义”篮球比赛教学模式的教法设计

3.1 第一步:学习特殊的比赛规则

为了便于叙述,现将篮球场分为左、中、右三部分,分别属于甲队、乙队和丙队的场地。比赛开始,站在左、右两半场的队为防守球队,防守的区域限制在各自半场,中线是防守的分界线。中间的队为进攻球队。练习开始时,进攻球队(乙)可任意先进攻左篮(甲)或右篮(丙)。例如,在左篮区的攻防过程中,若进攻球队(乙)进攻成功(中篮得分),则防守球队(甲)队在该篮下发底线球,开始进攻另一区域(右篮区)。若进攻球队(乙)在进攻的过程中失去控球权,则变成该区域防守队,控球队(甲)开始进攻另一区域篮(右篮区),即左篮区的攻防发生了交换。接下来的攻防战斗在右篮区进行,只要控球权发生改变或中篮得分,则交换攻防。(图1、图2)

图1 乙队进攻甲队

图2 甲队进攻丙队

3.2 第二步:建立联防的概念(图3)

图3 3-2联防防守区域划分示意图

首先要让参加比赛的学生明确各人的防守职责和防守区域的划分。1号队员负责外围,2号、3号负责限制区的两侧,4号、5号负责中间的三角地带。

进攻2-3联防的时候大部分时间用的是131的落位,即中圈一个,两个45度各一个,底线一个游动,罚球线一个策应。

3.3 第三步:介绍一种进攻的方法(图4)

图4 1-3-1进攻阵型落位示意图

3.3.1 想尽一切办法把球打给罚球线策应,45度纵切拿球,切入篮下,遇到防守补防可强攻可将球再传给底线队员。

3.3.2 利用上线对手2个人的劣势,我方3个人的优势,在一侧45度和中间快速互相传递,等待对手防守重心有所转移时,中间队员突然转移给另一侧的45度,则另一侧45度获得大片空地,可突破,可投篮。

3.3.3 将球打给一侧45度,底线队员在这一侧接应,待将球打给底线队员时。中间队员和另一侧45度队员纵切接球上篮。

4 “三国演义”十五人制篮球比赛特殊规则的制定与优越性

4.1 人数的规定

教师裁判1人,学生裁判员3人,记分员3人,替补队员3人,3个学生球队的裁判代表分别负责场地的左、中、右的判罚工作,记分员负责记录各学生队的比赛得分,替补队员在场地外临时担任本队球员的技术统计。根据比赛需要和班级人数,可以安排替补球队。通过这样的教学组织与比赛安排,每个球队(包括上场队员)的参加人数是8人。一个比赛场地则可以同时容纳3*8=24人。有效地解决了学校教学场地的不足,提高了学生对篮球技战术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团队化主体性教学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4.2 换人的规定和记分的要求

换人的时机可以选择在等待区防守的时间段自主进行,这样的好处是不影响另外两支球队的比赛,各队的裁判、记录、替补三队员均可以上场参加角遂。另外,可以根据三支球队的得分高低情况,协商约定替补球队的上场时机。篮球比赛的竞争性和对抗性得到有效的体现。

4.3 防守的分界线和限制线的规定

比赛开始时,站在左、右两半场的队为防守球队,防守的区域限制在各自半场,中线是三球队进攻与防守的分界线。当比赛的攻防发生转换时,原来的进攻方变为防守方的时候,也只能在半场的区域内防守。为保证比赛的节奏和充分体现攻防的转化,要求另一支球队的最初防守位置必须在三分线内,也就是说三分线是初始防守的限制线。

4.4 犯规队员的处罚规定

要求比赛队员犯规满三次罚出场。

4.5 联防的规定和半场人盯人的要求

比赛要求学生必须采用破联防的战术要求,防快传球,防突破,防溜底线。当攻防双方发生转换,一方发界外球时,另一方可以采用半场人盯人的战术。

4.6 开展班级学生的“转会”制度

确保班级比赛球队的攻防平衡,让比赛紧张有序、热闹活泼。本比赛方法同样也适合学校组织的班级篮球联赛,前提是每小组三支球队的循环赛。

5 “三国演义”十五人制的篮球比赛教学模式的设计理念

在体育课上,组织学生开展篮球的教学比赛,往往会令体育教师获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一般情况下我们通常采用的教学比赛模式是“三人制”篮球半场比赛和“五人制”篮球全场比赛,这两种模式在引导学生掌握篮球技战术,提高技战术水平,增强学生的篮球意识上,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三人制”的教学比赛效果和“五人制”的教学比赛相比,差距还是很明显的。纵观学生在比赛中的站位、比赛的节奏把握、角色的分工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的欠缺,经常出现学生会打三人制半场,但全场比赛的表现则不尽如人意。因为是半场比赛,学生普遍的表现同全场相比明显缺少进攻队员的“推进”意识和防守队员的“回防”意识,原因是在于半场的比赛中少了弱侧的协防队员,比赛中队员运用个人技术突破上篮的机会明显增多,往往是以三步上篮为进攻的结束,特别是主力队员单打独斗的现象比较多,队员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整体配合的观念,分工与位置的概念模糊,学生对“联防”和“盯人”等战术要求得不到锻炼与加强。

而“五人制”的全场比赛,由于受到学校场地的制约,平时体育课上开展的不是很多,再加上全场比赛对学生的体力和组织能力都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因此,开展“五人制”的全场比赛,教学效果有时还不如“三人制”的比赛。篮球的“三国演义”教学比赛模式,就是要让学生在紧张的比赛过程中,当进攻方与防守方在激烈战斗的时候,作为比赛的第三方,有意识地去观察与思考,有目标的去放松与调整,从而使以教学班为单位的比赛能够顺利进行,引导学生通过完整的篮球教学比赛,促进学生篮球意识的培养。

6 结束语

开展篮球教学比赛的目的,一方面是进攻方必须对进攻方式做出合理的选择,另一方面是防守方必须选择有利位置进行合法的防守。“三国演义” 十五人制篮球教学比赛模式就是通过少量特殊规则的限制,在接近全场比赛的状态下,尽快提高学生基础性技、战术在实际比赛中的应用,了解场上队员的分工职责,明确防守区域的划分,熟悉比赛的攻防节奏,从而达到积累比赛经验,形成良好的战术素养和建立一定的篮球比赛战术攻防意识。

[1]陆天桥.特殊规则在篮球半场比赛中的运用[J].体育师友,2005(5) .

[2]王思军.人多场地少,如何组织篮球教学比赛[J].体育教学,2000(6).

[3]李建龙.吴建伟,教学比赛模式对高校篮球班成绩的影响[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6).

G807.0

A

1674-151X(2011)02-082-02

投稿日期:2010-11-05

曹桂龙 (1969~),中教一级,本科。研究方向:中小学生篮球比赛教学模式的改革。

猜你喜欢

人制半场篮球比赛
篮球比赛
杭州市高校大学生三对三篮球比赛的开展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中小学三人制篮球推广的意义及方法探究
三人制羽毛球运动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赢了“半场”德利赛车队挥别澳门战
篮球“三人制”裁判法执裁原则与临场应变的探讨
篮球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