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残疾人社会保障需求的性别差异研究

2011-09-27张金峰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残疾人社会保障康复训练

张金峰

老年残疾人社会保障需求的性别差异研究

张金峰

从社会性别角度来看,女性老年残疾人不仅是具有年龄与残疾两个弱势属性的双重弱势群体,而且较男性群体处于更为弱势的地位。通过分析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发现中国老年残疾人口在主要社会保障需求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老年残疾人口的需求满足状况不如男性。因此,基于社会性别视角的老年残疾人社会保障模式应是一个“主流化”保障模式。

老年残疾人;社会保障;性别差异

一、老年残疾人口的性别构成

中国于2006年进行了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全国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残疾现患率即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6.34%,较1987年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时的绝对人口数量5164万增长了3132万,残疾现患率提高了1.44%。依据抽样调查数据分析,老年残疾人口(60岁及以上)约占残疾总人口的52.80%,推算老年残疾人口为4416万人。[1]16从性别角度分析,老年残疾人群体中的男性大约占47.29%,女性占52.71%,老年女性残疾人口较男性高出5.42个百分点;老年男性残疾人口规模推算数为2088万人,老年女性残疾人口规模为2328万人,老年女性残疾人口数量及比重明显高于男性。与此同时,老年残疾人口性别比为89.72,不仅低于0—14岁与15—59岁年龄组残疾人口的相应水平,而且明显低于全国残疾人口的相应水平。由此可见,中国老年残疾人口的女性化特征比较突出。[2]

表1 全国分年龄残疾人口性别构成状况

二、老年残疾人口社会保障主要需求的性别差异

不同性别老年残疾群体的主要社会保障需求涉及医疗服务与救助、贫困残疾人救助与扶持、辅助器具、康复训练与服务、生活服务等项目,两大群体对具体需求的偏好程度相一致。但不同性别老年残疾人对具体项目的需求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不同特征子群体在各需求项目中的地位也存在差异。

1.分性别老年残疾人的主要需求项目与需求偏好

从分性别老年残疾人口对不同项目的需求比例来看,医疗服务与救助、贫困残疾人救助与扶持、辅助器具、康复训练与服务、生活服务项目的相应比例较高,均在19%—77%之间,其余项目的需求比例很小,均在4%以下。从分性别老年残疾人口的需求项目构成情况来看,男、女老年残疾人口对医疗服务与救助、贫困残疾人救助与扶持、辅助器具、康复训练与服务、生活服务项目的需求比例相对较高,且上述五项需求的比重之和分别为94.26%和94.77%,此五项需求成为老年残疾人口的主要需求。在具体需求的偏好程度方面,男、女老年残疾人口对上述需求项目的排位相一致,医疗服务与救助、贫困残疾人救助与扶持、辅助器具、康复训练与服务、生活服务项目的需求均依次排在第一至第五位。

表2 分性别老年残疾人口的基本需求状况

2.分性别老年残疾人口对具体项目的需求程度存在差异

就医疗服务与救助、贫困残疾人救助与扶持、生活服务方面而言,女性老年残疾人口对此类项目的需求程度相对较高,分别高出男性老年残疾人口相应水平约3.59个百分点、3.05个百分点和1.74个百分点。而男性老年残疾人口对辅助器具、康复训练与服务的需求程度相对较高,其需求比例分别超过女性老年残疾人口相应水平5.39个百分点和1.24个百分点。

图1 分性别老年残疾人口的主要需求对比

3.分性别老年残疾人口在各需求项目中的地位存在差异

从前五项主要需求中的性别构成状况来看,女性老年残疾人口在医疗服务与救助、贫困残疾人救助与扶持、康复训练与服务、生活服务等需求项目中的比重均高于男性,男女需求比率分别为 0.8551、0.8539、0.9468 和 0.8243;在辅助器具需求方面,女性老年残疾人口所占的比重低于男性的水平,但两者相差很小,分别为49.97%和50.03%,男女需求比率为1.0011。

在前五项主要需求中,女性老年残疾人口在医疗服务与救助、贫困残疾人救助与扶持、生活服务、康复训练与服务等四个需求项目中的比重均超过50%,且高于男性相应水平,其中前三者的需求比重更明显高于男性相应水平,因此女性老年残疾人口成为以上四项的主要需求群体。

表3 各需求项目中的分性别老年残疾人口构成

三、老年残疾人社会保障需求满足状况的性别差异

从男、女老年残疾人口主要社会保障需求的满足情况分析,接近1/2的有社会保障需求的老年残疾人不能分享到社会保障供给,而女性老年残疾人的各项需求满足程度均低于男性;同时,女性老年残疾人在具体项目中的需求主体角色没有与供给针对的重点对象相匹配,其实际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满足。

1.需求满足的总体状况

从分性别老年残疾人口五项主要社会保障需求的满足情况看,针对医疗服务、辅助器具、康复服务、生活服务和贫困残疾人救助与扶持方面的提供水平均较低,除男性老年残疾人口的医疗服务供给占到需求50.5%左右之外,其余项目的供给均不足需求的一半,老年残疾人口的主要需求没有得到有效满足,即49%以上的有社会保障需求的老年残疾人不能分享到福利供给。

与其他主要需求项目相比,男、女老年残疾人口在贫困残疾人救助与扶持方面的需求满足状况最差,其供给分别只占需求的17.54%和13.77%。从性别角度分析,在医疗服务、辅助器具、康复服务、生活服务及贫困残疾人救助与扶持项目上,女性老年残疾人口需求满足程度均低于男性相应水平。特别是贫困残疾人救助与扶持项目,女性老年残疾人的满足状况低于男性将近4个百分点,这是五个主要项目中男女分性别需求满足程度差距最大的一项。

2.各项目中需求主体的满足状况

从前五项接受服务项目中的分性别老年残疾人口构成情况看,在接受医疗服务与救助、生活服务、康复训练与服务方面,女性老年残疾人口所占比重均高于男性的相应水平,而在接受贫困残疾人救助与扶持、辅助器具方面,情况却恰恰相反,女性老年残疾人口的所占比重低于男性水平。

在医疗服务与救助、生活服务项目方面,男、女老年残疾人口接受服务的情况相差较大,后者分别高于前者6.11和5.51个百分点;而在接受康复训练与服务方面,男、女老年残疾人口所占比重的差异较小,后者仅比前者高出0.7个百分点;在辅助器具方面,男、女老年残疾人口接受服务的差异不是很大,前者比后者高出1.91个百分点;在贫困残疾人救助与扶持方面,男、女性老年残疾人口接受服务的情况相差较大,前者比后者高出4.2个百分点。

表4 接受服务项目中的分性别老年残疾人口构成状况

表5 分性别老年残疾人在供给与需求项目中的主体地位对比

以上情况充分反映出,医疗服务与救助、生活服务、康复训练与服务项目的提供重点在于女性老年残疾人口,其中前两项服务的提供更偏重于女性老年残疾人口;而贫困残疾人救助与扶持、辅助器具项目的提供重点在于男性老年残疾人口,其中贫困残疾人救助与扶持偏重于男性老年残疾人口的特征尤其明显。

结合前文分析,女性老年残疾人口在医疗服务与救助、贫困残疾人救助与扶持、生活服务、康复训练与服务等四个项目上是主要需求群体,而实际的贫困残疾人救助与扶持项目的提供重点在于男性老年残疾人口而非女性老年残疾人口。在贫困残疾人救助与扶持方面,女性老年残疾人口的需求主体角色没有与供给针对的重点对象相匹配,其实际的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满足。

四、基于社会性别视角的老年残疾人社会保障发展路径

中国社会目前正处于急剧的转型进程当中,残疾人群体在社会融合方面,由于自身特征与复杂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面临着比健全人更多的困难和障碍。从性别角度来看,女性老年残疾人则较男性群体处于更为弱势的地位。一方面,本文通过分析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证明了女性老年残疾人口的主要社会保障需求没有得到相关制度安排的积极关注与充分满足;另一方面,发达国家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发展实践表明,其相关制度安排既充分考虑了残疾人与普通大众相同的普遍性需要,又注重残疾人的多样性及其特殊需要,体现了以人为本、致力于推动和促进残疾人社会融合的精神与宗旨。这为中国老年残疾人社会保障的未来发展与完善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因此,基于社会性别与社会公平的视角,针对残疾人口不同特征子群体的差异性需求,旨在促进老年残疾人群社会融合的残疾人社会保障模式应是一个“主流化”的保障模式。其一,是通过“主流化”途径,优先把女性老年残疾人纳入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社会救助等一般性社会保障项目,以满足大众一般性需求,从而确保其能与健全人一样平等地享受公民权赋予的社会保障待遇,消弭福利制度的障碍与排斥,促进残疾人群的社会融合。其二,是通过“主流化”途径,重点为女性老年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辅助器具、生活护理等专项保障,以满足其特殊性需求,弥补和消减其在融入社会生活方面相对于男性群体的弱势,从而促进残疾人群的社会融合。中国老年残疾人社会保障的构建与发展不是通过白纸写字、从无到有的探索来创造一个全新的完全独立的制度系统,而是应在已有社会保障基本框架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内容的充实与完善,进而突出对老年残疾人基本需求的满足以促进老年残疾人权利的实现。在“主流化”保障模式的宏观架构下,中国老年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主要涉及:基本生活保障,医疗、康复、生活照料等基本服务保障,无障碍环境和相应的技术支持等环境支持保障。在继续完善现有残疾人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项目的同时,应该侧重考虑福利津贴制度的推广、护理保险及津贴制度的适时建立,以及社区康复的充分发展,不断充实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

残疾人福利津贴制度是对现有残疾人社会保障内容的充实与完善,建立残疾人福利津贴制度的宗旨在于适当提高残疾人的社会保障水平。残疾人福利津贴制度应包括残疾人救助型津贴、保险型津贴和纯福利型津贴。纯福利型津贴主要是为特殊群体的需要而设立的。护理保险制度可以通过由社会提供必要的保健及医疗等护理服务将家庭护理社会化。在护理保险的体系建设上应采取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方针,从发达地区开始,并首先将女性老年残疾人的护理保险纳入制度中来,逐步扩大覆盖范围;在欠发达地区则可以通过建立护理津贴制度加以推进。国内外的康复实践表明,康复机构仅能为10%的残疾人提供医疗康复服务,而社区康复则可以为70%的残疾人提供全面康复服务,社区康复是实现残疾人机会均等、充分参与、消除贫困、改善残疾人状况的基本手段。[3]一直以来,中国政府把妇女健康作为促进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的优先领域。[4]为使包括女性老年残疾人在内的所有残疾人享有康复服务并融入社区生活,社区康复应成为老年残疾人康复未来发展的主流。

[1]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办公室.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手册[Z].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2]张金锋.中国老年残疾人口异质性分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0,(1).

[3]李建军,杨明亮,王方永.我国康复服务的未来发展方向探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1).

[4]孙晓梅.联合国的妇女政策和活动对当代中国妇女运动的影响[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9,(4).

责任编辑:董力婕

Gender Differences on the Major Needs of Social Security for Elderly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ZHANGJinfeng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Law,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 300401,China)

Based on The Second Sampling Survey about the National Handicapped in China,this paper found the gender differences existed in the major needs of social security for elderly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and the weaker status for the social services provided to their women group.Then,the mainstreaming development approach of social security for Chinese handicapped elderly based on gender is discussed.

elderly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social security,gender differences

10.3969/j.issn.1007-3698.2011.01.011

C913.68

A

1007-3698(2011)01-0063-05

2010-11-22

张金峰,男,河北工业大学文法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300401

猜你喜欢

残疾人社会保障康复训练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论马克思社会保障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我骄傲
媒体募捐永远成不了社会保障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